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幫我評論!thx~~

2007-10-09 14:41:28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Hoi-Wai 1 in 環境 其他 - 環境

2 個解答

臭氧層的空洞能否被最終修復?為甚麼?
幫我評論!thx~~
Hello, I am Angel Yeung
新華社堪培拉9月23日電 由于人類已采取多種措施保護臭氧層,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空洞呈現出縮小趨勢。澳大利亞科學家日前宣布,南極上空臭氧層空洞50年后有可能消失。
臭氧層被稱為地球保護傘,但是自20世紀七十年代以來,臭氧層發生嚴重耗損,八十年代中期科學家首先發現了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1998年9月中旬到12月中旬,南極上空臭氧層的空洞達到2720萬平方公里,是觀測史上最大的臭氧層空洞,而且持續時間也最長。
專家們認為,臭氧層空洞的出現是人類大量使用氯氟烴化學制品(可用于冰箱、空調的制冷劑)的惡果。為保護臭氧層,國際社會于1985年簽署了《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并于兩年后制定了《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開始在全球范圍內限制并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的化學物質。由于國際社會采取了切實措施,近年來釋放到空氣中的氯氟烴開始減少,大氣中這種物質的總含量也于2000年達到頂峰后開始下降,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空洞也開始縮小。

hope can help you

2007-10-10 16:17:29 · answer #1 · answered by S.S. 7 · 0 0

保護臭氧層

何謂「臭氧洞」?

大約自1975年開始,科學家一直測得每年春季覆蓋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急劇轉薄。到1987年時,情況更達到令人憂慮的程度,在一次國際探索工作中,發現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竟然消失了一半,在臭氧層中間形成一巨大「洞口」,面積相等於美國總面積的兩倍。此外,臭氧濃度亦銳減,比在18公里高空臭氧層的正常濃度減幅高達50%。在北半球中緯度一帶,亦測得臭氧濃度比正常減少達3%。



這情況與你有何關係?

在地球低緯度上空約16公里至50公里及高緯度上空8公里至50公里的空間,臭氧分子形成一道保護層,可吸收太陽光傳達地球表面時所帶來有害人體的紫外光輻射。由於臭氧層的消耗,地球表面會受到更多紫外光的輻射,對人類健康和環境都會造成不良影響,最嚴重的後果是會增加皮膚癌、白內障等疾病的發病率,並會損害人類的免疫系統和地球生態。


什麼原因造成這個現象?

科學家已達成一致結論,認為平流層的臭氧受到損耗,是由消耗臭氧層的化學物所造成。這些化學物含有氯或溴原子,其化學特性相當穩定,並在大氣層的壽命相當長,可長達40至150年。這些化學物及其他微痕量氣體漂浮至平流層,便會觸發連綿不斷的化學效應,釋放氯氣,而氯原子在陽光下又會與臭氧分子產生化學效應,破壞臭氧分子。單是一個含氯氟烴(CFC)分子,足可破壞數以萬計的臭氧分子。



這些消耗臭氧層的化學物是一些廣泛使用的人造化學物,包括:

- 含氯氟烴(CFCs) (或氟氯化碳);

- 哈龍;

- 1,1,1-三氯乙烷(甲基氯仿);

- 四氯化碳;

- 甲基溴;

- 含溴氟烴(HBFCs);及

- 含氯氟烴(HCFCs)。



消耗臭氧層物質有什麼用途?

含氯氟烴(CFCs)及含氯氟烴(HCFCs)常見的用途有:

- CFC-11、CFC-12及HCFC-22作為冷卻劑,應用在家用冰箱、零售店的冷凍系統、製冷設備和空調系統;

- CFC-11及CFC-12作為噴霧劑的推進劑,例如美髮定型劑和家庭清潔用品;

- CFC-11、CFC-12作為發泡劑,製造家用產品隔熱層和包裝的發泡膠;亦有利用CFCs定型的塑膠,例如盛蛋盒和快餐店使用的杯碗和食物盒;硬質或半硬質的發泡膠則用作隔熱或隔音的材料,應用範圍包括冷藏設備、樓宇和汽車;

- CFC-113作為溶劑,清潔電路板、電腦配件。


哈龍是滅火劑,溴氯二氟甲烷(BCF)用於手提滅火筒,而溴三氟甲烷(BTM)則用於固定的防火裝置。


1,1,1-三氯乙烷常見的用途有:

- 作為溶劑,清潔電路板及金屬品,如鐘錶。
- 作為塗改液等的稀釋劑。
- 作為紡織業(「乾洗衣服」)清潔劑。

四氯化碳常用作為紡織及電子業的清潔劑。

我們可如何除去消耗臭氧層物質?

過去幾年,為尋找不消耗臭氧層物質以取代消耗臭氧層物質而展開的工作,已取得相當大的進展。空調及冷凍用途方面,現時已有替代品。例如,CFC-12可被HFC-134a替代。另外,可替代CFCs和哈龍的化學品的市場也陸續呈現。

在某些情況下,可採用其他替代產品或工序,其中包括:

- 使用其他絕緣物料;

- 使用替代食物容器,例如碳氫化聚苯乙烯製成的容器、保鮮紙或膠袋等;

- 使用其他包裝用料,例如氣泡膠墊料等;

- 採用不含CFC物質的製冷劑的空調及冷凍裝置。

在某些情況下,可用其他化學品替代CFC的溶劑,例如在可行情況下,改用石油溶劑替代淨化工序上所使用的CFC-113或1,1,1-三氯乙烷。電子行業則可改用蓋水淨化法或不需清洗技術。

多種家用及個人使用的噴霧產品,例如噴漆及殺蟲劑,現正使用碳氫化合物(例如丙烷及丁烷)作為推進劑,而非CFCs。二甲醚也可替代CFCs,作為推進劑。

國際間為挽救臭氧層而作出了什麼努力?

1987年9月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多國為挽救地球的臭氧層而簽訂一條國際條約。該條約名為《關於消耗臭氧層的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規定按照協議的時間表,逐步取締消耗臭氧層物質。適用於香港逐步取締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時間表如下:



哈龍
在1994年1月1日或之前禁止進口供本地使用。
含氯氟烴(CFCs)
(或氟氯化碳)
四氯化碳
1,1,1-三氯乙烷
在1996年1月1日或之前禁止進口供本地使用。
含氯氟烴(HCFCs)
由1996年1月1日起將耗用量凍結在基本水平,在2030年1月1日或之前禁止進口供本地使用。

香港如何管制消耗臭氧層物質?

為履行香港特別行政區根據《1985年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及《1987年關於消耗臭氧層的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而承擔的國際責任,政府於1989年7月制定《保護臭氧層條例》,俾確立一個法律架構,以管制消耗臭氧層物質。

受管制的化學物在該條例中被列為「受管制物質」(見附錄1)。該條例禁止生產受管制物質,並藉註冊及領牌的規定,管制此類化學物質的進出口。

2007-10-09 14:45:22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5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