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有人說自然健康的狀態,我們身體應呈現弱鹼性,亦即為血液酸鹼度(PH值)在7.4左右為什麼弱鹼性的食物對身體的健康比較好?弱鹼性對我們的身體有何幫助?酸性的對我們的身體有何害處?

2006-01-13 05:04:31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常鼎豐 7 in 健康 一般保健 其他:一般保健

3 個解答

由於攝食偏差所導致酸性體質的不平衡現象,或尚未形成嚴重疾病,或己形成重病,均可藉著對酸鹼性食物的認識,自我檢討,矯正偏差,藉著適當選擇及調配,假以時日,必得立竿見影之實際功效,恢復本有的健康,因為屆時我們的血液又重建──弱鹼性平衡。 身體健康-弱鹼性。 酸性食物含磷、氯、硫-魚肉蛋乳類、甜食、油脂-應捨。 鹼食物含鈣、鉀、鈉、鎂、鐵-蔬菜、水果、豆類、海藻-應取。 身體偏酸,攝食偏差,衍生諸病。在自然健康的狀態,吾人的身體應當呈現弱鹼性,即是血液酸鹼度(ph)為7.4。當身體處此弱鹼狀態時,體內極為複雜的各種生化作用均可發揮極致,所有廢物的排除也能快速且徹底,不會累積體內。相反地,如果攝取太多酸性食物,導致身體及血液由弱鹼性而轉成偏酸性,此時吾輩體內參與血液淨化的器官如肝臟、心臟血管、腎臟、脾臟、胰臟,他們就會逐漸加重工作負擔,久而久之,終於導致衰竭而衍生各種嚴重疾病。 身體內在所生成具有毒性的廢物,倘不能獲得適度排除時,人體會自然本能地先去尋找累積廢物的地點,通常「關節」是最常見的堆積場,接受過多酸物廢物,因此在臨床診病時,常見到各種非典型性風濕病及痛風。在後學行醫經歷中,病患常有全身酸痛,或腰背痛,關節四肢麻木,經常接受病患的疑難,尋問到底是什麼病?經過多年研究、觀察、體驗,我常勸病患少吃肉,多吃蔬果,改變身體的酸血症就可痊癒。許多病患在這番苦口婆心勸誘後,不藥而癒,但也有不能相信,不斷服用止痛藥,導致各種併發症亦是屢見不鮮。除了關節,另一處常見的地點為皮膚粘膜,其表現症狀,就是濕疹、青春痘、口腔潰瘍、痔瘡等。關節、粘膜、皮膚僅是生物體本能地,試圖尋求減輕廢物負擔,增加排泄的管道。(請參考吾人在前面所提及疾病形成的第二步曲)。倘若呈現這些現象,吾人坐視不加以理會這些警示信號,或依舊攝取不當食物,此時偏向酸性的體質,就成為提供各種疾病的溫床。可由輕微至嚴重,由可痊癒發展成絕症,譬如呼吸系統的鼻炎、過敏性氣喘、肺氣腫乃至呼吸衰竭;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而轉成肝癌;輕微蛋白尿、慢性腎炎而釀成尿毒症;高血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肌梗塞併發腦中風;貧血、白血球功能失調、不明熱、感染而演成淋巴瘤、血癌等。臨床上這類形形色色的病例,層出不窮,病患及家屬總是踏著不變的路,由最初對自己所罹患疾病無法接受,抗拒、不相信,進而屈服在病魔的折磨之下,最後只是聲聲無奈,其間又有多少人能在疾病苦痛中覺醒呢? 其實無窮無盡的疾病,論及其治療之根本理念──恢復生命體的本來面目──弱鹼性,藉著盡量減少酸性食物的攝取,增加鹼性食物的質與量,令生命體回歸到弱鹼性狀態,一切問題自然迎刃而解。其中一個病例,一位22歲大四行將畢業的年青人,因鼻塞、感冒、流鼻血住院,經檢查確定為惡性淋巴瘤,住院期間仍舊不忘,餐餐必備炸雞腿,否則無法進餐。仔細詢問方知,近四年來,其負笈外地求學,每日早餐漢堡一份,可樂一杯,中餐晚餐均需一隻炸雞腿,這種飲食方式已經習慣,且達四年之久。其父母均很疑惑,平日活潑的孩子,怎會驟然罹患此絕症?殊不知日日攝取過量的酸性食物,身體長期處於酸化狀態,導致淨化血液器官之一的淋巴造血循環系統,負荷過度而崩潰釀成癌化。 西方醫學之父希柏克瑞特先生,有句名言:「你的食物就是你的藥方,你的藥方就是你的食物。」基於維繫弱鹼性的正常生理功能,千萬莫使鹼性食物的質量少於酸性食物,換言之,減少酸性食物的攝取乃健康之道。 酸鹼性食物的區分:大家可能都犯了錯誤觀念,以為靠舌頭品嚐,以味覺來判定,是酸味或澀味;或有取石蕊試紙,按理化特性,看其顏色之改變或變藍為鹼性,變紅為酸性;或以平日飲食之經驗來區分,如檸檬、醋、橘子‥‥屬酸性,但某些書本卻說檸檬、橘子、蘋果為鹼性食物。或以訛傳訛,或自相矛盾,眾說紛紜。其實食物的酸鹼性,決定於食物中所含礦物質的種類及含量多寡比率而定。  大部份動物性食物,屬酸性食物。如魚、肉、貝類,含有豐富蛋白質,蛋白質中磷、硫濃度高故。 大多數穀類、部份堅果類、屬於酸性食物,其為人類能量來源。 鹼性食物包括多數蔬菜類、水果類、海藻類。換言之,低熱量的植物性食物,幾乎都是鹼性食品。 何以醋及酸味果汁,舌頭嚐之,感到酸味,試紙測定也呈酸性,何以到了體內反不會呈現酸性呢?食用醋及酸味的水果,含有機酸如醋酸、蘋果酸、檸檬酸等,入了體內吸收後,胰液、膽汁、腸液就以碳酸鈉中和,再被吸收入肝中,很快燃燒成CO2,對人體幾無影響。故味道雖酸,卻不列入酸性食物。 或有些有機酸被分解後,留下許多礦物質如鉀、鈉、鈣、鎂等,故反而顯出鹼性反應,如檸檬、橘子、醋等。 蔬菜和水果中的有機酸,除了令人感到酸性外,亦有鹼性味。所謂鹼性味就是一種粘滑且帶澀味。其理由乃是因鹼性故,舌頭的粘膜蛋白質,受了點傷害,一時喪失感覺故。 這便是一般人所謂蔬果吃多了,口中澀澀,不禁有種體寒之感,故常誤解道:多吃水果,身體會太虛寒,其實不然。 有些食品為了防腐,或為了保存,或為了增加滑潤性,會添加碳酸鈉(蘇打)或鹼粉(台語「基」粉),往往令人感到苦味或獨特的澀味,此乃由於鹼性物質存留食物中。   酸鹼性與酸鹼味不同,若論味,食物中酸味較鹼味為上風,為人所好。但若比較酸性、鹼性食物之味道如何?則不能一概而論。有些人喜歡吃酸性食物的美味感,但如鹼性食物的豆腐,卻也有其獨特的清淡味。因此美味不一定是酸性,如大豆中提煉的麩胺酸,卵磷質,都是味道鮮美的鹼性食物。

2006-01-13 05:13:55 · answer #1 · answered by 近藤靜也 7 · 0 0

梅子 蔬菜 茶 偏鹼性食物
http://tw.myblog.yahoo.com/blueekin2/

2012-05-03 21:45:38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1 · 0 0

各國的癌症專家們最新研究,判定癌的種子是一種濾過性病原體,必須用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它隨時可以侵入健康人的體內,待機而發,而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提供機會給它繁殖,從而讓它無情地奪取我們寶貴的生命。所以主動權是在我們自己的手裏。   人體的血液分鹼性和酸性兩種。假如你的血液是呈酸性的,那麼對於癌的種子,無疑是提供了一塊肥沃的田地,一旦癌種子到來,即會迅速地發育繁殖。相反地,如果你的血液呈鹼性的,就好像一塊極其貧瘠的山地,不具備癌種子生存發育的條件,癌也就無法作惡了。 而以肉食為主的人,血液呈酸性。 以蔬菜為主食的人,血液呈鹼性。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人們普遍營養不良,當時的學者極力推崇肉食,各國流行「熱量萬能」的營養論,因而全世界風行講究肉食。人們确認了肉食對人體的營養價值,也即是說缺少肉食就是缺乏營養的錯誤論點延續至今。肉食所產生的高熱量,使血液呈酸性,為癌的種子生存繁殖創造了天然的良機,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和平年代,癌病日益增加的根本原因所在,鐵一般的事實,推翻了流行了半個世紀的「熱量萬能」的營養論。   相反地,若以蔬菜為主食,血液呈鹼性,那麼癌的種子失去生存的營養,很自然地壓制它的繁殖能力,直至消亡。   所以,癌病患者若於得病的初期,改變以前的飲食習慣,戒肉食,改為食蔬菜、水果,逐漸使血液轉變為鹼性,使癌細胞因缺乏養料呈現脆弱,再配合藥物的攻擊,就能夠把癌細胞撲滅。這是飲食與藥物互相配合的結果。   但是,有些醫生,忽視這種根本原理,以癌病患者身體虛弱為理由,增加動物食品進補,使患者血液的酸性更濃,是為癌細胞增添生存的養料,因而癌細胞得以呈其惡魔般的猛威,使得任何有效藥物,都無法克制癌細胞的擴散,從而斷送了患者的寶貴生命。   美國神學博士,安娜.維格毛亞女士,從研究中發現,小麥青苗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她將麥苗榨汁給癌患者飲用,每日四杯,不久,竟然出現奇跡,患者得以痊癒。根據分析,麥苗青的汁並不含有任何治癌劑,但是,它的特點是偏鹼性,而且含有豐富的維他命。當癌症患者停止肉食後,服用麥苗的青汁,患者的血液由原來的酸性,逐漸轉變為鹼性,這樣便成功地阻止了癌細胞的生存和擴散,使病患者得以痊癒。 從以上的病例得知,癌症并非絕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日常的飲食中攝取了太多酸性的食物 -- 肉食,使我們的血液呈酸性,為癌細胞的侵入和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因此,只要我們能夠實施以蔬菜、水果為主食,戒除肉食的習慣,當我們的血液呈鹼性,那麼「癌」這令人聞之變色的惡魔,自然與我們無緣了。 參考資料:http://www.buddhanet.com.tw/agem2/show.asp?repno=58&page=3

2006-01-13 13:44:38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6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