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心甘情願給予的人永不吃虧。覺得自己不甘願了,就別再給。
心不甘情不願地給,對接受者有害無益。
給予時,你必須內心豐盈,像一漲不得不湧出的泉水,
無私地讓乾渴的行人,分享最美的甘露。
越給,你越多。
上面的我覺得很有道理,有些書也說到十一捐或百一捐,我也是做,
那如果我們要不求回報的付出,越給你越多的話,假如我一月只賺
15000,基本開銷12000,剩3000有人還要拿去奉獻的嗎,有人做到越給,
越多的見證嗎?或者比如我今天比如去工作了,同事有人收工了請我
幫忙載,但不太順路,又不是說差很遠也是可以載的範圍,就可能要多花20分的路,一次,二次,三次的話,真得會得到越多,也許他給你一個好的回報,但不知道什麼回報.
我比較要立即的回報,只是這回報是合理的範圍.
比如今天我室友因為腳傷,不能拿monitor去修,要我去,但是我不想去
但人情上說不過去,他是很客氣,但我還是不太想,因為修好還要再去拿一次,我沒有任何回報,頂多一句謝謝.
如果是你你會去嗎?
我的做法是 想收100的跑路費,但後來想想,他不是心甘情願的那種
感覺,但我覺得很合理丫,100有很多嗎?還好吧,但至少我會比較心甘情願,而且皆大歡喜吧,今天假如我買便當,他要我順便買,當然順水人
情做起來很好丫,但如果不是順便呢,是特地呢?
我有想到其它替代方案,就是要他幫我燒10部我要看的電影,因為他
用BT下載,我不想用.我想他可以接受的.
不然還有人,會願意嗎?有這麼偉大嗎?有這麼偉大的人嗎?
我個人覺得不存在.各位有什麼想法呢
我覺得社會的運作,能夠正常在於資本主義的利己,你拚到的就你的,
所以你會去拚,社會才能運作,但又加上點利他,比如我的百一捐或百五捐,幫助了一些不能拚的人,也許是先天上的或後天上的殘障,
但利己要占90%以上,否則社會會完蛋
我也想功成名就,但難道要完全的利他我就功成名就??
我不以為然, 自己的努力加上給別人好康的才是王道.
我以自己的例子好了,今天有人託我幫忙找人去工作,如果我只是
幫忙介紹,我沒有收介紹費,幫怹們牽線,表面上很好,但也是我有時間
再來幫你.但若你給我介紹費,是不是我會留時間來找人,重點是
託我的人是有從中收費的,會做人的話是不是說你幫我找人介紹費
給你賺,
像金氏世界賣汽車最多的保持人是喬吉拉德,他其中一招就是佈線
很廣,只要有人幫怹介紹客戶成交之後,就給對方介紹費,每個人是不是多少會願意,當然他的服務也很好
日常生活中的小善行,我真的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的,比如讓座給老人,那假如你今天的站要從新店坐到淡水,你還會讓嗎??
難道我要抱著偉大的理念:給的越多,得到越多,去幫人介紹人,讓座
給老人,但自己站得要死嗎??(搞不好前天做運動或工作腳很酸)很多的哲學,我覺得真得會想去思考,他們說的到底是絕對對的嗎,
或者要說給的越多,但要收一點費用或利益的情形下,你才得到越多吧!
我不是要討厭宗教,不管是任何教,都會鼓勵捐獻,表面上都說捐獻助人很好,也不會明著要你捐給這個宗教團體,但鼓勵別人捐獻的同時,是不是也鼓勵別人間接捐給這個團體,我可能想說捐錢很好,會變有錢,因為錢會以其它方式流入我的口袋,要得錢,先給錢,那麼我捐好了
一樣有機會捐給這團體,說這句話的人(給得多,得到多)是不是就得到好康的呢?
我願意給,但不是白給,也要得,只是得一點點,才會給的多,得到多吧
不是嗎??
還有一種說法是:好心有好報 這句話,一定不是百分百成立
這種說方法有點自我安慰的感覺,像我現在幫大家撿垃圾,比如
一個聯誼會好了,我留下來撿垃圾,大家都走了,只有我一個人撿,
我還相信好心有好報嗎?但如果也有個美女也留下來撿,我剛好可以
和她互動,我想這才叫好心有好報
每人都有心中自己的信仰或哲學,我的哲學巳由給越多,得越多,轉成
給有償的服務,才會得越多,但假如順水人情的話,就更要做了,因為得人心 , 有句話:得人心者,得天下 ,為何得人心,因為要得天下,也就是
說沒有人只是要得人心而巳,重點是後面的天下
我得女生的心,可能體貼或什麼的,但重點是女生的身體吧和愛啦
女生受到感動,最後和你交合什麼的,我不信今天有那種什麼不求付出的愛,真是狗屎!! 這裡激動了點
但我的哲學巳變,不知道有沒有同樣想法的人呢?

2007-12-26 18:41:34 · 13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健康 心理健康

回報不一定當下得到,是沒錯,但還有一種情形是回報不一定得到,
愛小孩是天性,但他最好以後能回報,是不是也是一種私心呢?
最近有本書叫善意的力量,看過之後的感覺是,回報可能再20年,10年後
看完之後覺得!@#$%^&,,
如果有人可以說出實際的不求付出,但回報很大的例子的話,會很有說服力吧,假如我是跑CASE的人,我幫同業介紹CASE,但同業也幫我介紹
這種不是立即性的,但是互惠原則,我比較相信也更願意介紹,我不收介紹費. 我說個最近的例子好了,曾經我有幫人介紹工作,沒收錢,結果,
對方額滿了,朋友還會說,要介紹就快點,等小牢騷,當下就決定以後要
收介紹費

2007-12-27 01:35:22 · update #1

小齊會友的教友我真有興趣,也就是我剩3000,就捐3000,是有道理,很想做但真的不像百一或百五捐如此容易

2007-12-28 18:06:49 · update #2

百一到百五捐我是看一本書(從富到富+)這本書裡面的說法:以下是大約內容:多年前,我剛開始執行自己的施捨計劃,訂定了百分之十的標準。當我開始指導他人執
行計劃時,也建議提撥入的百分之十。漸漸地,我覺得這數字不實際,不能逹到目的。目前我都建議百分之一百分之五的比率。
這項比率,不是空想。我花了好幾年時間,蒐集施捨的計劃,分成功率。統計上來說,百一至百分之五的比例,成功率最高。其它比例,很容易半途而癈。

2007-12-28 18:07:43 · update #3

此計劃不是要讓你心安理得,而是要讓更多金錢流入你的荷包。心安理得只不過附加效果。
或許你會想:施捨比例為何不高於百分之五?按道理,給多,將會
得到更多。事實恰好相反。資料顯示,百分之十,會造成施者不快,
而會越來越討厭此計劃。

2007-12-28 18:08:09 · update #4

我知道一位先生,剛開始熱血的定每月給
百分之十,只不過三,四個月之後,認為沒有效果,便半途而癈
它應是滿心歡喜的行為。我們也不以教會的十分之一稅混為一談。教會的十分之一稅來自聖經。可是當今社會和古代社會巳有很大變化,生活上巳大不同。為何二千年前,十分之一的教會捐為恰當的數字,我猜測目前百分之一至五的施與,和古代百分之十的教會捐
有同等價值。現代金錢,每一分都被看得很重要。高到百分之十的
施捨,使人難以接受。研究顯示,大部分人都認為這比例範圍很恰當,效果也很好。少於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五效果不彰;太大的數字
執行不易。

2007-12-28 18:08:22 · update #5

對了做善事累福報就是我前面所說的不是立即性的回報,或許
父母開心,兒孫智慧,這些東西真的不是眼下就能看見,
我還是肯定行好事,所以我還是捐錢,做些順水人情,只是其中的
做法比例不一樣,但我比較偏重在金錢的回饋,就算百分之一150好了下個月沒有多賺1500,也沒差,心情爽丫,而且本來就是長期的沒有關係,父母健康什麼的真的不太能具體去證明是因為
行善的關係,只能去選信或不信而巳,但做收入支出表就可以知道
到底是真假有數字可以去證明了

2007-12-28 18:20:21 · update #6

我從9/9~9/30開始百一至百五捐一直到12/30
目前的資料是 9月 13550  10月20150
11月21530  12月12350收入表,大家看出來了嗎
10和11月我去做試吃人員,收入好過了些,但是到了12月沒有做
賣場的試吃結果又打回而且更少,但我一直有在捐錢,只是百一到百五
捐,所以效果是讓人不太相信,

2007-12-28 18:40:12 · update #7

當然了,我不會這樣就不捐,但如果我今天像小齊的朋友全捐了會好一點嗎?不知道,但我可能第一個月不成功
就不信了,以後也不捐了,但百分之一我這一生還是會捐吧,不知道為何
我覺得還是要捐,我從有工作以來就一直捐錢到現在喔,沒有心痛過
唯一最多捐1500,但是也沒有下個月多賺15000,所以我比較相信百一
捐可以細水長流也不太相信十一捐的細水長流

2007-12-28 18:40:21 · update #8

不過我剛有了一個震憾性的想法,如果我像這位教友,是要捐出3000沒有錯,但我有個比較符合人性的做法,我就好好用掉,怎麼用掉,下面是幾個方向, 投資自己去上課,在自己的專業上去努力,或者請有錢人吃飯,或者做點小生意,比如我在101附近跨年,附近很多賣螢光棒的,
我就去批來賣,比如五成毛利,3000可以賺3000,反正都要用掉也不怕賣不出去,反正不用也是捐掉,但至少可以擴大視野,加強自己的冒險能力,在某些方面還是有所成長的,而且還有可能賺到錢多好,如果是這樣還像話。

2007-12-28 19:29:53 · update #9

13 個解答

這位樓主
我的看法跟你一樣
或許我是一個沒良心的人

我認為誰付出是要看情況的
對懂得做人做事道理的人或許有用
但是對狼心狗肺的人付出只會被踐踏良心
看人吧

所以我各人完全不會去捐什麼東西
我也從來不會送那種不出勞心就想不勞而獲的人什麼東西

所以說付出不是傻傻的付出
所有的佛學道理都是騙人的
而大部分的人也都知道
所以才沒有人會去實踐

說難聽的
你幫助別人的時候別人把你當大好人看待
你不幫助人的時候別人把你當小氣鬼來看
在你幫助別人的時候別人的確說你大好人
在你沒辦法幫助別人的時候卻被說假好心

現在再來想施比受有福
是沒錯你有能力幫助別人當然有福
幫到自己都沒能力幫助自己
別奢望會有人來幫你

2007-12-26 22:21:05 · answer #1 · answered by 格里西亞‧太陽 4 · 0 0

桃園當舖中壢當舖仁寶當舖、提供借錢、借貸、借款、代辦房屋二胎、汽車融資、房貸等當舖借款服務!

桃園當舖中壢當舖仁寶當舖汽機車、貨車、重機械、鑽石、珠寶、名錶、精品、不動產皆可當!

桃園當舖中壢當舖仁寶汽車借款、法定利率!5分鐘可知額度20分鐘快速撥款!

桃園當舖中壢當舖仁寶汽車借款迅速放款不囉唆、可彈性還款、選擇正確金援管道,才能真正省利!

歡迎來店(電)洽詢 有專員為您服務

電話:03-4520077 03-4520077

地址:桃園縣中壢市中華路二段292號

仁寶當舖

2016-03-06 19:00:30 · answer #2 · answered by Susan 3 · 0 0

建議您如交友問題或是找婚友社更仔細說明,
建議你多多查文,低調給你 因不能打網址

婚友社聊聊< <=== 98年建置

2015-07-04 20:26:33 · answer #3 · answered by Fowler 2 · 0 0

我認為來婚友社最害怕二件事情
1.槍手
2.收費不一見人喊價
以下是我參加的,可以跟你說沒有任何一個假資料,
所有會員的徵婚資料都公開在資料庫裡,
在彼此有意識認識或者紅娘推薦之下才排約,
不會有亂槍打鳥及為了賺取排約費而大量排約,
建議搜尋:紅娘李姐

2015-04-28 00:27:41 · answer #4 · answered by ? 1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7-22 06:09:50 · answer #5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看了您的矛盾.只能告訴您.做人可以施那是應該怎說呢?
因為那是妳用剩的.不是妳偉大到自己不用而施捨給他人.
人可以為他人做一件事.代表妳是有福氣的人怎說呢?
因為妳健康.妳有能力.反過頭來向你如此心態.幫人!
我覺不如妳不.要做'做了反而對你來說是一種自我作孽!
因為妳做每件事都有很多裡由跟要他人回饋!這樣已經造成妳自己的困擾!
乾脆妳都說[不]]這樣別人的問題已不是問題!而別人也可以尋到真正想幫人無悔之人!
奉勸妳!做一個為君子倒不如做一個光明的壞蛋.這是我的選擇與做法!提供給予妳參考!如說得太氣人沒辦法我就是這樣直的人.....掰掰

2008-02-03 20:32:46 補充:
[施]與[捨]是無價!請問各位?手是要向下[就是施]代表你有能力!還是各位選擇

手向上那就是代表別人[施捨]予你!噯~~

2008-01-06 18:09:47 · answer #6 · answered by 0 7 · 0 0

我遇過一位從小就願意在自己辦得到的範圍內,不求回報的為人付出的女孩。我常常覺得她的行為很誇張,曾經問她為什麼要為這些根本不可能給予回報的人做這麼多?她告訴我,因為今天如果立場對調,在自己需要別人幫助時,有人願意無條件的幫忙的話,是一件令人感到非常開心和溫暖的事。而且,現在社會上會願意這麼做的人越來越少了。所以,想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下,能做多少是多少。在加上把事情解決了,自己也會感到很愉快......。

現在回想她當時所說的話,我想她的想法或許和『福報』什麼的沒有關係,和『不是當下得到回報』的想法更沒有關係,只是純粹的善意和體貼的心而已。而且,感覺上她其實是有得到回報的,一種非物質上的回報,而是幫忙別人後心理上的滿足感吧。

那已經是十幾年前的回憶了。老實說,我當時真的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她的想法和一般人們認為付出就一定要有所獲得的想法差很多。但是現在想想,或許能擁有不求回報,單純只是希望別人能過得更好的心思的人,其實似乎反而能獲得一般人所難以獲得的東西也說不定。

希望你能理解我在寫什麼才好,思緒有點亂,可能有點表達的詞不達意的。

2008-01-03 16:50:21 · answer #7 · answered by ? 3 · 0 0

我認為「好心有好報」是宗教、道德鼓勵人做善事的理論,世界這麼復雜,我不相信做好事一定有好報。
可是做好事要求回報,我覺得那是有目的,是不好的。真正好心是不要求回報,看到別人快樂就好,這樣你也會快樂,因為成就感。我會覺得,我幫人完美的完成一件事,就像完成一件我自己很重要的事一樣,這就是無私、大愛。
你有目的的行事一定不會快樂。我一個老師在做慈濟,她現在退休都在做,他以前說他做的很快樂。
幫助人峻求回饋或回報,對方需要幫助,要求他們回報當然太難,因為被幫助的人就是有大困難才需要人幫助,你不能期待一定會有回報。就像殘障不能當兵一樣,你總不能問「同樣是國民,為何有人不用當兵、納稅?」因為他們有「不能」當兵、納稅的理由呀!要是人人都能夠回報你,那麼沒有人需要幫助啦。
幫助人求回報一定不快樂,至少你做善事都不快樂了。
之前有一篇報導說,常常做善事的人會活的比較快樂、長久,這也算老天有眼。
還有一觀點,要妳幫助的人是因為他有困難,你應該要慶幸,妳有資源能幫人,至少比那些困苦的人好太多了;而不是要求回報。做善事是要人要學習知足、無私,不是還是要斤斤計較。如果要求回報,那你做跟不做對你的結果是一樣;但是對於很多人就不一樣呀。
妳如果認為付出一定要有回報,你就不要捐助了,你拿去投資,看有多少回報。要求回報很困難,無私不會不快樂。希望你有能力能夠無私的做善事。

2008-01-03 11:28:17 · answer #8 · answered by helper 6 · 0 0

有些 人 故意要貪小便宜 要佔你的便宜
你也可以不要理他阿 畢竟沒有欠他
你也可以隨便找個理由 藉口 推說有事 不能幫他去 不能載他去
我也是天天給人便車搭的 都沒有拿到半毛錢的
也會覺得別人故意要佔我便宜
雖然沒有錢 但我想 既然我 能力上還做得到 還負擔的起這麼貴的油費 給他個方便 我也沒差 但有時也會煩 不過
我想 吃虧就是佔便宜 雖然我這邊吃虧一點 但
天公疼好人 有時候老天也會幫我很多忙的 不是嗎
以我的收入來說 已經剩沒多少錢 但是 有時候
我還是會劃撥個 一兩千 給 慈善基構 慈善團體
如 家扶基金會 或 愛滋寶寶之家 或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會
羅慧夫基金會 這種的
有時也會 到 善願愛心協會 直接參加 訪貧 佈施的活動
我相信 佛教 道教所說的 佈施 可以 累積 福報
可以 增加壽命 福碌壽
我也覺得 由於我的佈施 行善 讓 父母 無形中 身體也健康起來 煩惱也沒有了 可以好好的 享受晚年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 一些 善書 雲鶴博士 所著的
不可思議的因果故事之類的 人為什麼要行善 更要求慧
這一系列的書 應該有六七本以上 另外還有漫畫版本的
在 龍山寺 還有許多的寺廟 醫院等等都有在 流通
我覺得他裡面有很多人的見證
就是 在危險關頭 冥冥之中 有 神明的幫助 可以躲過一劫
可以 大事化小 小事化無
透過 做很多好事 的方式 家庭可以變更幸福美滿 可以改善婚姻關係 可以考試順利 金榜題名 子孫從愚笨也可以變聰明
我很相信 積善之家 必有餘慶 這個道理
所以 我覺得 你所說的 捐款助人 我覺得是件好事
不過 有些人 (壞人 貪心 貪婪的人) 不值得幫 你就千萬不要幫
只要幫 好人 值得你幫助的人

把 資源 用在 最需要幫助的人身上
讓你做好事的效應 可以達到最大 幫更多的人 社會 國家

2008-03-11 00:28:58 補充:
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 不是不報 時候未到


善惡到頭終有報


富貴皆由命 前世各修因


為什麼有些人富貴好命 凡事逢凶化吉 便是他福報大 自己或父母祖先積的陰德多


多做點善事準沒錯

2007-12-28 09:46:07 · answer #9 · answered by appleapplehuang 7 · 0 0

關於十一
我之前有認識一個教友
每個月捐多少就會賺十倍的薪水!
職業是業務
如..上個月用到約剩一萬
奉獻了後下個月就十萬
這個月用到剩兩萬
一樣奉獻給教會
下個月就賺二十萬
只能說很妙

我覺得
不管你要不要幫助別人跟要不要收取你認為合理的報酬
重點是你自己覺得開心

如果你今天覺得去跟殘障朋友買一條口香糖會開心你就買
而不要去想他是不是詐騙集團
如果你特地幫室友跑一趟會不開心就不要做可以說你有事
如果同事跟你說謝謝會讓你開心你就幫
或許有些人很有善心
但我們也只是一般人
不用太介意別人對你的看法吧

但若你做任何事都要求回報
都以利益為考量
會不會因此搞的自己很不滿足很不快樂呢

2008-01-02 19:21:23 補充:
有一種概念是還債
也就是說
或許你本來有什麼災難之類的
但因為你做了好事所以躲過了

不過我還是比較贊成
因為你做這些事會快樂才去做
如:捐給孤兒院時想到小孩開心的笑
那孩子們開心的笑容就是你的回報

祝你2008年順利快樂

2008-01-04 23:52:58 補充:
我覺得你最後一點的補充很對阿
本來就是要做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

大家口中所謂的善行對你而言若不是出自於快樂而是回報
那就失去了意義
不如不做

更實質的說法
當一個人在獲得讚美(前提是這個暫美對他而言是有意義的)的時候
體內的基因會改變
而受到責罵時也是
所以情緒會影響健康(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因素)
當你不是真心想做一件事
做某一件事會令你心生顧慮時
反而會對身體產生不好的影響

那不如去做一件你自己認為有意義或有意思的事
這樣還比較像話

2007-12-27 18:11:23 · answer #10 · answered by 小齊 3 · 0 0

「回報不一定當下就能得到」
你能想通這句話的話就不會這樣想了

你說到的一些例子幾乎都屬於特殊狀況,比如說讓座位,假使工作很累腳很痠又要搭很遠的捷運,通常大家都很難會有讓座的念頭,這時候就是看你自己良心過不過得去了吧,跟要不要求回報沒啥關係了,難道你會忍心看到滿頭白髮的老年人站在搖晃的車上嗎?也許很多人都會選擇必上眼睛假裝睡覺吧,此外,捷運又不是沒有人會下車,怎麼可能會沒有位子= =
聯誼會撿垃圾的部份,既然你會願意留下來撿垃圾,就是希望會有好報嗎?我覺得這是出自於你本性的善良才會願意這樣作的,現在這社會也有很多人即使有好報也不願意作撿垃圾這工作阿~
又比如說幫室友拿東西去修,也許當下他只跟你說聲謝謝,但也許哪天換你不方便的時候,他就想到你曾經幫過他而很樂意的幫忙你呀!

如果你今天作任何事情都是想要有回報才要去作的話,這樣不是很痛苦嗎?
比如說父母養小孩,難道就是希望以後小孩可以回報自己嗎?我想不然吧,雖然父母都會希望以後能倚靠小孩,但是卻也不會因為小孩不會孝敬自己就虐待小孩吧= =(現在虐待案都是父母將小孩當做發洩玩物= =)

「施比受更有福」

2007-12-26 20:46:42 · answer #11 · answered by 一休和尚° 3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