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蘋果日報3月1日頭條新聞,指稱一架由新進外籍副機長駕駛的華航CI005班機從洛杉磯飛回台灣降落在桃園國際機場時,這架747-400型飛機因為落地時角度不對,機長竟然在主輪觸地後下令拉高重飛,以避免重落地損及機體,班機拉起後於六分鐘後重新降落,人機均安。

據蘋果日報引述飛航專家的說法:「747-400飛機降落時,正常仰轉應維持在3~4度之間。如仰轉過高,會因阻力增加升力減少而造成重落地,或機尾著地受損。若降落時仰轉不足,可能造成鼻輪比主輪先落地,嚴重時鼻輪可能因而折斷造成飛安事故。」

假如這段敘述是正確的話,我的問題是:「大部分的降落都非儀器降落,而是由駕駛員操作。像747-400這麼龐大的機體,駕駛員視野有限,也看不到飛**輪,如何能掌握精確仰轉3~4度之間的角度?」

我搭機的經驗,落地時機體的震動情況確實有很大的差異。好的駕駛員落地時,只有輕微的震動,有的駕駛員則讓你嚇一大跳,不知竅門何在?

2007-03-02 17:12:35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菜英文 7 in 汽車與交通 航空器

真是非常精彩的答案。

對於只有搭飛機的經驗,沒有開飛機經驗的人來說,都以為747這樣龐然大物降落時,系統一定提供許多數據,甚至代為操控部分動作。想不到竟然還是要靠駕駛員的經驗所累積的感覺,在剎那間讓飛機輕輕著地。

所以空難片裡空中小姐憑塔台指揮就可以降落,真的是電影情節了。

2007-03-03 07:31:28 · update #1

問題輸入完畢,忘記選擇該給的分數,就接受系統定義的五分了。這樣的答案應該給20分的。

抱歉。

2007-03-03 12:15:21 · update #2

3 個解答

飛大型飛機除了視覺之外,聽覺、觸覺都有相當的關係,聽覺要聽習慣飛機的無線電高度報告(離地100,50,40,30,20,10都會有電腦提醒),觸覺則是手感,要用多少力量去帶桿才會有正確的結果,臀部要去感覺飛機的下降率是增加中,還是減少中(G值有點不一樣,下降率減少G值大於一,下降率增大則G值小於一)。感覺很有挑戰性吧,哈哈!
沒有飛過747,目前的操作的飛機與747類似,所以提供您參考。
目前的飛機進場時一般的PITCH都在1~2度之間(有的飛機進場時已經在3~5度如MD11),落地時的仰轉要增加2度左右,也就是飛機著陸時的PITCH在3~4度之間(MD11的話就在5~6度)。跟報紙講的有點出入,報紙畢竟不是專業機師所撰寫,所以有點誤會是可以理解的。
飛機的落地狀況很多,以TIMING來講,有Late Flare,有Early Flare。以AMOUNT(RATE)來講有Over Flare 跟 Under Flare(Insufficient Flare)。如果加上氣流不穩、側風、跑道比較窄、夜間落地等,狀況就更多,跑道窄與夜間落地是因為人類的視覺如意被誤導的關係,窄跑道容易誤認為比平常高,會去推機頭,造成落地不正常,夜間落地也是一樣。
這些不正常的狀況不提,要如何在正常狀況之下做出"正常"的落地?一般大約在主輪離地30英呎時,正常的下降率還在每分鐘750呎,如果可以把下降率減到觸地的瞬間剛好等於0,那落地就會幾乎沒感覺。如果還有些許的下降率,就多多少少會有機體的震動。
所以在離地30呎時,機師必須仰轉機頭,仰轉多少?就是先前提到的2度,兩度要如何看?呵呵,把眼光看到跑道的另外一端,就容易看到機頭抬起,只要看到機頭有抬起,量大約就夠了。如果機頭動了,沒有馬上停止機頭往上的動作還繼續往上,就容易Over Flare,然後造成飛機在跑道上兩、三公尺的高度平飄,或者甚至整架飛機往上漂(稱為BALLOON),飄到最後飛機沒速度,飛機就如石頭般的掉下來,造成重落地。反之,動了操縱桿,飛**頭沒起來(因素很多),下降率沒減下來造成Under Flare,結果也是重落地。
因為狀況很多,地球又因為暖化造成氣後問題,機場蓋在山邊(如香港赤臘角機場),碰到落山風影響,等等,而且飛機的自動落地也不會完全沒感覺,所以落地只要安全,稍有感覺就請各位乘客多擔待。
通常訓練都會先在模擬機裡操作,在模擬機裡頭也會先做自動落地,讓學員觀察自動落地看起來的感覺,記住感覺然後依法泡製。模擬機飛完,上線訓練比較沒經驗的學員,也會先示範一次,第二次以後再由學員操作。學員操作時由教官全程監督,教官的職責就是要即時糾正學員的問題。這次華航教官的動作完全正確,也可以看出華航這幾年來為飛安的付出,已經漸漸看到成果。
只是外界人士不明究裡,胡亂指摘,實在有失公允。上次日亞航佔住華航降落飛機的跑道,造成重飛事件也是一般狀況,被媒體寫到好像飛安出現漏洞,媒體記者造成的問題實在大於機師們每天必須面對的問題。

2007-03-03 07:06:22 補充:
大部分有經驗的機師可以自行決定是要有感落地,還是盡量輕的落地,無感落地的機率也大。但是有些人手感不好,飛很久了也是只有"安全"落地。某個機師一直都不怎麼樣瞎貓碰上死耗子讓他落了一次無感落地也不代表這傢伙是好機師。
有的好機師也會因為外在因素落了一個有感落地,也不會因此說這機師程度不好,例如最近有飛新加坡的可以感覺每個落地都很重,因為新加坡跑道年久失修落地區坑坑洞洞,雖然不致影響飛安,但是輪子落再這些坑洞還是會造成感覺好像重落地。
另外評估一個機師的好壞並不是落地的輕重,有人只會一桿兩舵,其他的搞不清楚,即使這個機師每次落地都很輕,也是會歸類到不佳的行列。

2007-03-03 19:18:02 補充:
提供一些飛行經驗給對飛行有興趣的同好,說得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糾正。點數無所謂啦!大家看得開心就好!

2007-03-03 01:48:07 · answer #1 · answered by Mason 7 · 0 0

專家VS專家

精彩

寫意見的也是專家

只有我不是.

哭泣中~~~~~

日後請這三位專家.有我回答的問題需要投票時.

如果回答的好.請幫忙投個票........

2007-03-03 06:41:37 · answer #2 · answered by 四爺 5 · 0 0

Mason 一定是飛行員

2007-03-03 05:05:25 · answer #3 · answered by cy 7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