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辦 我上次去看憂鬱症 拿藥時沒注意看清楚
因為我會很緊張 一看完馬上就衝去付費 拿藥 就回家了
本來醫生是開克憂果 福安源錠 跟使蒂諾斯 這三種給我
這次有新加千憂解 但他沒說要把哪個藥換掉
但這次可能是醫生沒開到....................
只有福安源錠跟使蒂諾斯 千憂解這三種
但克憂果是幫助我不會焦慮 強迫 恐慌
我剛剛仔細一看藥包 開始緊張了.....怎麼辦
可是醫生出國了 我下次看病是三個禮拜後
有哪位醫生或藥師可以幫幫我!!!
2006-11-18 15:57:40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健康 ➔ 其他:保健
掛同科門診不同ㄉ醫師 告訴醫師你原來的醫師漏開 可否請他開你想要的藥即可
但還是得經由這位醫師評估可以才能開 因為你的藥看起來已經很多種抗焦慮藥物了 可能醫師是取消百憂解 開千憂解給你~~
2006-11-18 17:12:34 · answer #1 · answered by patricia 2 · 0⤊ 0⤋
關於您的問題:我認識一位身心科專科醫師,相信他能幫助你,他厲害的地方是他會別人不會的,如功能性醫學檢測與營養諮詢,實用性的生活改善技術與心靈技術的應用..等等,供您參考^^*.吃藥不難 , 停藥最難(很重要的觀念!)http://blog.pixnet.net/post/CCHR/129728 1.推薦一位鄭醫師,他是採取自然醫學對身體無害的健康療法哦,不用精神科藥物治療的醫師.2.首先他先會仔細詢問病人的狀況,視情況做健康檢查,來找出未被發現的生理(身體)問題.3.一般的精神科,絕大多數都是精神科醫師主觀判斷,或對照憂鬱症量表就開藥了,都沒做健檢,他們哪知您身體上有哪些未被檢查出來的生理病因呢???您可以去親自觀察我說的是不是真實的.事實上有非常多的身體疾病與生理問題會導致精神症狀。若是能針對這些生理病因處理,就能使精神症狀消失。例如會造成憂鬱的生理原因就包括:營養缺乏、運動不足、甲狀腺失調、腎上腺功能低下、賀爾蒙失調、低血糖、食物過敏、重金屬中毒、睡眠紊亂、感染、心臟病、肺部疾病、糖尿病、長期慢性疼痛、多重硬化症、巴金森氏症、中風、肝病等等,甚至藥物本身就會引起憂鬱症. 聲譽好的醫生們同意,一個疾病要能夠正確地被診斷及治療,就必須有明確的、客觀的、肉體的不正常,可以經由,卻不限定,像是血液或尿液、X光、腦部掃描或組織切片來檢驗出來。許多醫學專家的看法是一致的,與精神病學所強調的正好相反,沒有科學證據來證明「精神失調」是「腦部病變」或是腦部的化學失衡所造成。(轉貼鄭醫師成立診所的緣由)第一個是我大學時代就認識的朋友,一個很有才氣的詩人,我認識她時,她已經開始吃藥(精神科藥物)。還未完成基本的醫學訓練時,我袛能暗自為她禱告,在她極不穩定的時候,除了耐心聽她哭訴,我能幫的忙非常有限。後來她離開台灣,聽說她用中醫與藥物幫助穩定病情。二年前的一個夜晚,一個久未聯絡的朋友傳來她的死訊。她用瓦斯。朋友難過地說:她去意甚堅。我有整整三、四天被這件事情影響,但有更深的自責,因為我很難不去想到另一個病患。被送到醫院前,她已經在家裏打開瓦斯,打火機也準備好要點燃了,雖然被及時攔下,但是她仍在醫院折騰到家人束手無策,請我幫忙。在那個危機點,我請她答應我一件事,讓我用有效的處理方式來幫助她,前後不過二十個鐘頭之後我建議她再接受三、四個療程(包括排毒與心靈改善課程),算算前後不超過二個半月,但是我看到生命燦爛的甦醒,整整四年來,她未再復發,沒有吃過任何藥物,堅定、自信、快樂地活著。我相信很多人曾發生類似的遺憾。我們都不想再發生這種遺憾,於是我想設立一個診所,它的處理方針是真正能幫助人們改善自己。我看到很多人在有效的技術的幫助下,完全站起來,這種喜悅,筆墨難以形容。我們在這裏,我們願意持續創造這種喜悅,讓想要接受幫助的朋友,真正站起來。服抗憂鬱藥「克憂果」 自殺率提高7倍 【2005/08/23 民生報】【編譯朱邦賢/報導】泰晤士報22日報導,英國最常開的抗憂鬱處方藥克憂果(Serox-at),服用後竟然會讓 自殺率提高7倍。 研究人員分析1500餘名病人,發現在服用克憂果的病人中竟然有七個嘗試自殺,服用安慰劑的病人卻只有一個想自殺。服用克憂果的病人也常常有自殺的念頭。 去年在英國開出去的克憂果大約有240萬顆。挪威研究人員發現,克憂果1990年初次領取執照時,就出現類似的資料。這些資料可能是在英國和美國為病人要求生產克憂果的藥商葛蘭素史克藥廠賠償的律師發現的。心理衛生慈善機構Mind表示,上述發現「格外讓人憂心忡忡」。 Mind機構的政策負責人蘇菲.柯雷特說:「忽視心理衛生服務使用者本身對藥物和藥效的說法,也可能傷及人命。」 諸如Mind等機構要求克憂果下架,但葛蘭素史克藥廠和英國醫藥與保健品管理署都都紛紛為克憂果辯護,認為克憂果優點多於風險。 醫藥與保健品管理署表示,這類血清素回收抑制劑開出太多,其實不應該開給十八歲以下的青少年服用。 醫藥與保健品管理署表示,病人服用克憂果後自殺率提高的可能性「不能排除」。最新研究結果顯示,這種自殺率提高的現象從一開始就很明顯。 因為新聞媒體紛紛凸顯服用克憂果的後遺症,最近三年來克憂果在英國的銷售量大減。 醫藥與保健品管理署表示,儘管不能排除服用血清素回收抑制劑的病人自殺的念頭和自殘的行動有微幅增加的可能性,目前卻沒有足夠的證據足以下結論,認為不同的血清素回收抑制劑之間有明顯的差異,或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和其他抗憂鬱藥物之間有明顯的差異。 上述挪威研究小組的結論是:「兒童和青少年服用某種抗憂鬱的藥物後,自殺行動有增加的現象,這種現象也很可能見諸成年人。醫藥與保健品管理署最近既然限制兒童與青少年服用克憂果,成年人服用這種藥物,也應該設限為宜。」(((警告:任何人在沒有合格的.非精神科的醫生之協助及建議下,都不應該停止服用任何精神科藥物.)))公民人權調查團 CITIZENS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
2006-11-19 04:35:14 補充:
哈佛醫學院的葛藍姆倫(Joseph Glenmullen) 解釋道:「在醫學上,判定一個狀況為疾病有其嚴格的標準存在。除了可預測的症狀群之外,還必須建立這些症狀的成因或它們某些生理學(功能)上的了解。這種知識將讓診斷提升至確認的疾病層次上。舉例來說,「發燒」並不是疾病,它只是一個症狀。
2006-11-19 04:35:24 補充:
在缺乏生理學上已知的成因時,一群在許多不同的病患身上重複地看見的症狀叫做徵候群,不叫做疾病。」4在精神病學中,「我們在精神病學的診斷上,尚未有成因方面的證據,或生理(作用)的證據…這些診斷被稱作失調是因為他們沒有一個被證實為疾病」。「我們在精神病學的診斷上,尚未有成因方面的證據,或生理(作用)的證據…這些診斷被稱作失調是因為他們沒有一個被證實為疾病。」
2006-11-19 04:35:47 補充:
一些朋友向我詢問可否轉介一位精神科醫師給他們. 我知道有一位鄭光男醫師很不錯. 他是精神科專科醫師, 很清楚精神藥物的作用與影響. 他專長協助病人擺脫藥物成癮並且用自然無害的方式恢復心理健康.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他的網站看看: 光能身心診所
地址:台北市忠孝東路4段2號11樓之3(出入口為復興南路上 東方大廈)
電話:02-27214322
傳真電話:02-27314838
電子郵件信箱:delightdetox@yahoo.com.tw
2006-11-19 04:35:59 補充:
您可以不藥健康(轉載http://www.delightdetox.com.tw/)
記得我剛踏入醫師這行業時,有位前輩半開玩笑地跟我說:當精神科醫師怎樣才算成功呢?就是到最後有一群人跟你排隊拿藥!當時的玩笑話現在仔細去檢視,竟然反應了大多數醫師的狀況.但是醫師做的愈久,我都不斷在自問:難道這就是我要的產品嗎?不是的!!!看醫師不該是為了要看更久的病.同樣的,
2006-11-19 04:36:12 補充:
讓醫師覺得有成就感的是:恢復健康而不須持續看病的顧客,這才是我要的產品啊!!!
所以除了我專科醫師的專業外,不管是功能性醫學檢測與營養諮詢,實用性的生活改善技術與心靈技術的應用,甚至排毒程式等等,都是基於Do No Harm(也就是沒有傷害性的原則下),幫助患者重新找到他們原本就該擁有的健康.不管那是身體或是藥物導致的精神症狀,或是生命中的疑惑還是失落導致的身心性疾病,``我們真的能為自己及週邊的人做一些事``!!鄭醫師
2006-11-19 04:38:13 補充:
─保健─ 日期:2004年11月01日
浮濫的憂鬱
--------------------------------------------------------------------------------
現在最「流行」的病就屬憂鬱症了。每天各個報紙的醫療版與社會版上都有許多醫師與專家學者在談論憂鬱症與報導憂鬱症的相關消息。各醫療院所拜媒體宣傳所賜,都是門庭若市。台灣被診斷為憂鬱症的患者越來越多,人數呈直線上升,近年來在這方面的健保醫療費用支出因而不斷暴漲。許多人動不動就懷疑自己有憂鬱症,甚至連醫生們自己也都有這種「自我診斷」的情況。但是,真的有這麼多「憂鬱症」嗎?
2006-11-19 04:38:32 補充:
我遇過好幾位胃病病人因為其症狀而被診斷為「憂鬱症」,在給予服用一些胃藥後,「憂鬱症」就消失了。許多為慢性疼痛所惱的老年人也都被冠上「憂鬱症」診斷,只因為醫師一時無法找出疼痛的真正原因。有些人因為股票慘跌或失去親人而心情低落鬱悶,原本其情緒在數週後就會逐漸恢復,在看了報章電視報導後,就去找醫師堅持說自己得了憂鬱症,醫師也從善如流地給予抗憂鬱藥物服用,結果自此離不開藥物。這類情況比比皆是。
2006-11-19 04:38:54 補充:
首先,「憂鬱症」其實是個很奇怪的診斷病名,因為它根本沒有任何醫學上的病理證據,也就是說,你無法發現有任何生理上的病變異常可以確定是造成憂鬱症的原因,也無法像一般疾病一樣進行科學性檢驗以確立診斷。有人提出是因為腦內的一項分泌物質-血清素減少所導致的,但是這至今仍只是停留在理論階段,並且有許多的爭議。像這樣沒有證據的理論,卻被藥廠緊抓著大肆宣傳,找了許多專家背書,不斷地向醫界與民眾塑造這是一個確定事實的印象,目的就是為了要銷售它的新型抗憂鬱藥。現在,由於藥廠非常成功的全球市場行銷模式,抗憂鬱藥物已成為世界上獲利最高的一項生意,每年可以有數百億美元的利潤。
2006-11-19 04:39:49 補充:
對於憂鬱症的診斷基本上是憑藉一份評估量表,若「符合」的項目越多,則越可能被判定憂鬱症。至於怎麼樣算「符合」,每個精神科醫師的看法又都不一致。有的人很嚴謹,但有的人只要你有任何心情鬱悶情況就直接給你個「憂鬱症」診斷,然後你就等著領藥吃,而且要至少連續吃六個月,若沒好就還要繼續吃下去,成為了「最忠實顧客」。並且還不會有「誤診」的醫療糾紛問題,因為它根本就沒有檢驗標準。這些對精神科醫師而言是很大的利益誘因,因此何不多多益善,全民一起「憂鬱」呢!
2006-11-18 23:34:51 · answer #2 · answered by no nickname 6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