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辦?我有1ㄍ親人得肝捱而且有腫瘤....
另一ㄍ是B型肝炎......
得肝捱要怎ㄇㄑ保養?
真ㄉ無藥可救的嗎?
還有B型肝炎要怎ㄇㄑ保養才不會得到肝崖?....(急)
2006-11-09 13:52:59 · 6 個解答 · 發問者 啾比 1 in 健康 ➔ 疾病與處置 ➔ 癌症
忘ㄌ說~得肝捱一定會死嗎?
壽命多久?~
2006-11-10 13:41:11 · update #1
我整理了一些資料,你看過就會明白了
【B型肝炎】
台灣地區至少有300萬以上的B型肝炎帶原者,成為人群中散播B型肝炎的不定時炸彈,有的帶原者甚至會導致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而致命。提醒民眾應對B型肝炎有更進一步的認知,防止自己與家人成為B型肝炎的俘虜而遺憾終生。
認識篇
很多得到B型肝炎的人並沒有症狀,即使有症狀也不明顯!只有抽血才知道肝功能異常,發炎厲害時才引起倦怠、食慾不振、噁心等症狀,更厲害者才會出現黃疸等明顯症狀。因此很多帶原者並不知道自己已感染B型肝炎,更不知道自己應該長期追蹤。
何謂B型肝炎帶原者?
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為陽性者,就是B型肝炎帶原者,亦即血液中有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存在。然而,光是表面抗原陽性這一項數據,並無法告知帶原者的肝受損程度,因為它有下列幾項可能性:
1. 健康帶原者。
2. 急性或慢性肝炎。
3. 肝硬化。
4. 肝癌。
因此,當確知自己是HBsAg陽性時,一定要繼續做進一步的檢查,並定期抽血檢查肝功能、血中胎兒蛋白測及腹部超音波檢查。
B型肝炎如何被感染?
國人B型肝炎人口居高,又具傳染性,為了避免在不知不覺中成為B型肝炎帶原者,或是防止家人被感染,一定要先瞭解B型肝炎的傳染途徑。
B型肝炎的傳染途徑主要是受B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液、體液經由皮膚或黏膜進入人體,尤其是進入血液內,對B型肝炎沒有抵抗力的人,就可能受到感染。其傳染途徑分以下兩種──
l 垂直傳染
又稱母子傳染,意指帶原的母親,在生產前後將B型肝炎傳染給新生兒。尤其在民國73年以前,未實施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注射時,多數人在出生時,已感染了B型肝炎。
l 水平感染
指帶有病毒的血液或體液,進入有傷口的皮膚或黏膜而傳染。如輸血、打針、血液透析、針灸、穿耳洞、刺青或共用牙刷、刮鬍刀,都可能感染B型肝炎。
致命篇
B型肝炎帶原者不僅會傳染給別人,最可怕的是病毒將潛伏在肝細胞內,而演變成下列致命的三部曲--
一、慢性肝炎
即不正常肝功能持續六個月以上者。醫學研究指出,年齡愈小就感染病毒者,愈容易變成慢性帶原者。從小就是B型肝炎表面抗原帶原者,幼年可能根本沒有症狀,但15至2O歲起,開始出現較厲害的肝功能異常症狀,成為慢性肝炎患者。
二、肝硬化
由於人體與病毒大對決的戰場是肝臟,所以每一次對決都會造成肝炎,並在肝臟留下傷痕,發炎多次後,會使肝臟纖維化,最後變成肝硬化,或因慢性肝功能衰竭而呈現黃疸、腹水、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而死。臨床顯示,從小就帶原的人,在2O至4O歲時,是形成肝硬化的高峰期,且血清e抗原持續陽性愈久,導致肝硬化的機率愈高。
三、肝癌
B型肝炎帶原者發生肝細胞癌的機率,大約是非帶原者的15O倍,尤其是四十歲以上男性、有肝癌家族病史等高危險群帶原者,每三至六個月左右應定期接受肝功能檢查、腹部超音波及甲型胎兒蛋白檢查。
B型肝炎病毒除了會引起肝病變之外,也會引起腎病變,如膜性腎炎、膜性增殖性腎炎及間質細胞增生性腎炎。上述「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病程變化三部曲,只要患者多留意,並加強追蹤檢查,仍可將風險降至最低點。
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以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2006-11-10 08:02:38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2 · 0⤊ 0⤋
食安問題 嚴格把關
專利手作薑母茶無防腐劑香精滿滿薑片親手現熬
雅虎關鍵字搜尋: [ 暖暖純手作 ] 網址: [ www.黑糖薑母茶.com ]
看了,謝謝。
2015-03-25 13:23:20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1 · 0⤊ 0⤋
肝功能檢查
肝功能檢查可以看出肝臟是否有發炎,但是不能顯示是否有肝硬化或肝癌。肝功能檢查,是指抽血檢查肝細胞內的酵素(GOT、GPT)。正常值一般都會在40單位以下。肝細胞若有發炎、壞死,這些原先存在於肝細胞內的酵素,就會跑到血液中,因此檢測值就會升高。GOT、GPT並不能做為肝功能好壞的唯一指標。但即使是已經罹患肝硬化或是肝癌,這些檢查還是可能正常,所以只有肝功能檢查是不夠的。要徹底檢查出早期的肝癌,還要再做血中甲型胎兒蛋白與超音波檢查才夠。
血中甲型胎兒蛋白(AFP)
抽血檢查血中甲型胎兒蛋白,是檢查出早期肝癌的好方法一,甲型胎兒蛋白只在胎兒時期分泌,出生後就消失。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肝癌病人又有這種分泌功能,所以甲型胎兒蛋白值會升高。一般正常值小於20ng/ml。如果血中甲型胎兒蛋白超過400ng/ml以上時,約有90%以上可以確定是肝癌。不過約1/3的小型肝癌病人,甲型胎兒蛋白值正常,所以也不能只靠它來診斷肝癌。
腹部超音波
超音波檢查可以透視肝臟和其他器官。肝硬化與肝癌都可以藉由腹部超音波檢查出來。約一公分大小的肝癌就可以藉由超音波檢查出來。一般來說,肝癌從一公分長到三公分,約需4~6個月右。所以如果第一次做超音波沒看到肝癌的話,4~6個月後再照一次,肝癌應該還在三公分以下,治療的效果應該不錯。這是肝癌危險群必須4~6個月做一次超音波檢查的原因。一般約有 1/3的小型肝癌患者血清中甲型胎兒蛋白正常,少數肝癌因肝癌與正常肝組織之回音相同而超音波不易偵測,因此二者缺一不可。
電腦斷層攝影(CT)
電腦斷層攝影可以提供腫瘤正確的位置、周圍器官的相互係、有無淋巴結的轉移,可讓醫師作為極佳的參考,對治療方式的選擇有所助益。但電腦斷層攝影只能作橫切面,再加上病人呼吸的響,故就小型肝癌而言,有時電腦斷層攝影反而照不出來有較大失誤率,不適合作為第一線檢查,但可作為輔助診斷的工具。
血管X光顯影術(angiography)
常簡稱為「血管攝影」。血管攝影需注射顯影劑,有侵襲性,經由血管攝影可以清楚的顯示,供給肝癌營養的血管有無異常?門靜脈有無栓塞?可對外科手術提供許多實質的診斷幫助。
切片檢查(biopsy)
要診斷肝癌,最可靠的根據就是切片結果,若沒有切片結果證明,所有的臨床檢驗只能說可能是肝癌罷了。
分期
目前肝癌的分期並沒有標準分期,台灣地區當病人被診斷出來是肝癌時,常常已經是晚期了。
目前超音波的解析力大約在一公分左右。肝癌由 1 公分長到3公分約為六個月。因此,如果前次檢查腫瘤不到1公分而看不出來,四至六個月後,肝癌之大小仍在 3公分以下。血管攝影保留於栓塞治療或手術前的評估之用。目前沒有一種檢查可以檢查出所有的肝癌,因此治療(手術)前一定要作多項檢查一起診斷。建議對於高危險群的人每六個月做一次超音波檢查,對於正常四十歲以下,而肝指數正常或無肝硬化之B型或C型肝炎患者,一年做一次超音波掃瞄即可。
治療
手術
肝癌的治療目前以開刀切除病變的部份為優先治療方式。主要是將肝癌病變的部份切除。肝癌病變的部份若是能完全切除,存活率最高。當肝癌病變的部份還小,病人尚未出現症狀時即予開刀,五年存活率一般可在50%上下;但如等到出現症狀後才處理時,五年存活率僅只有5%左右。判斷病人是否能開刀,必須從解剖學上評估,看腫瘤的大小與數目與位於肝臟何處、與肝臟內血管位置的關係、有無轉移等,看肝臟殘留的功能有多少,同時檢查凝血功能、血小板數目、黃疸指數等檢驗,皆是判讀手術的重要依據。如果病人有肝硬化時,肝臟切除手術可能會造成病人肝衰竭而危害生命。
目前,並沒有絕對可靠方法來決定肝切除後的剩餘肝臟的功能,一般如果沒有肝硬化,百分之七十五以下的肝臟切除,病人仍可以存活。約百分之十左右的病人在手術後發生併發症,包括肋膜積水、發燒、感染等,手術的死亡率約在百分之五上下。
肝動脈血管栓塞術(簡稱TAE)
經皮酒精注射法(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化學治療(Chemotherapy)
放射線治療
冷凍治療(Cryotherapy)
(如有其他問題可點選我的資料有我的信箱歡迎來信)
2006-11-13 19:29:24 · answer #3 · answered by 阿盧 5 · 0⤊ 0⤋
得肝捱會死嗎?壽命多久?><(擔心中)
2006-11-10 13:41:55 · answer #4 · answered by 啾比 1 · 0⤊ 0⤋
可以吃天然有機維他命,遠東有機螺旋藻,有德國有機認證,吸收率高達90﹪,或者遠東有機綠藻(小球藻),有COAA有機認證,細胞壁破壁專利,吸收率高達80﹪,康是美,佑全藥局,丁丁藥局有賣,100%純天然,像蔬菜水果一樣,不添加賦型劑,好吸收,有試用包備索,很多人吃了很有效喔 ,每瓶990元,經濟實惠!高鹼性食品,可以調整酸性體質!沒有副作用!
2006-11-10 09:55:26 · answer #5 · answered by 心 1 · 0⤊ 0⤋
肝病變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保養方式:定時服藥、日常生活作息正常、不要太疲累
2006-11-09 15:19:47 · answer #6 · answered by 睿嫻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