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很白..
有時很黃
有時紅紅
降算生病嗎
2006-10-25 10:05:41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ELLY~(●﹏●)...YA 1 in 健康 ➔ 疾病與處置 ➔ 其他:疾病
中醫觀點中醫認為「苔與臟連」,觀察舌苔,強調人的整體性和各臟器之間的關聯性。白苔,主要為外感等一些表證和寒征的苔色。 黃苔,主要為發熱、火旺等一些熱征、里征的表現。一般情況下,黃苔的顏色越深,則邪熱越重。 灰、黑苔,也是熱征的一種表現。若出現此苔,就預示疾病已到了嚴重階段了。不過,熱證是焦黑苔,潤黑苔則是寒證。 一般診斷日常生活刮舌苔因為異常的舌苔為散發特別的氣味,被認為是口臭的主要原因(其他還可能由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引起),而颳去舌苔可以使癥狀得到相當大的改善。雖然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但是異常舌苔只是一種身體異常的癥狀,而並不被認為是一種疾病,刮舌苔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並且經常用力刮舌苔,還會刺激味蕾,損傷舌乳頭,造成舌背部麻木,味覺減退、食慾下降,進而影響身體健康,另外在就診的時候很容易因您對舌苔的破壞造成醫生的誤診,因此在您舌苔異常的時候,一般建議您儘早向醫生諮詢,以免貽誤病情,並且在看醫生之前,記得不要刮舌苔喔。當然在正常情況下,為了保持口腔衛生,您可以採用一些簡單的辦法清洗舌面。包括用專門的軟毛刷輕輕地刷舌面,如果買不到專用軟刷,用牙刷也可,但一定不能太用力。也可以用鹽水和漱口水漱口,或是使用沖牙器來沖洗舌背。切記不可用硬板類、銳利的東西使勁刮舌苔。正常的異常外觀顏色人們一般從舌苔的顏色來辨別疾病,但是短時間的舌苔顏色異常和您食用的食品還是有相當大的關係的。當您食用了一些帶有色素的食品和藥物,比如黑梅或者含鐵的藥物會把舌苔染成黑色,甘草或者有乾草成分的含片以及橙等鮮果會讓舌苔變黃,香煙、含有鴉片酊的咳嗽藥水、大黃(中藥)會使舌苔變成褐黃色,紅酒、果汁是紅色的西紅柿等鮮果會讓舌苔變紅。總之很多帶有色素的食品或者有特殊成分的藥物也會給舌苔染上不同的顏色,其實飲用牛奶也會給舌苔染色,不過因為也是白白的所以不明顯,但是看起來會比正常舌苔厚重的多.厚度正常舌苔的厚度和您的飲食習慣也是有關係的,因為隨著咀嚼和吞咽動作,唾液和口中食物的可以清除掉大部分的舌苔,所以吃飯細細嚼、慢慢咽,舌苔就會減少,要是每天只是稀飯等軟食,舌苔就會較多。~~~~~~~~~~~~~~~~~~~~~舌苔是指人舌體背部所散佈的一層苔狀物,正常情況下薄白而潤。這種苔狀物的成分相當複雜,現在的研究一般認為它主要由脫落的舌粘膜角化上皮細胞.唾液.細菌.食物碎屑及滲出的白血細胞等組成。中華傳統醫學認為舌苔是由胃氣而生,由舌苔之白黃,可辨病之寒熱;由舌苔之薄厚,可辨病之重輕;由舌苔之變化,可辨病之轉化。舌苔的形成與外觀在正常情況下,由於咀嚼和吞咽動作,以及唾液.飲食的沖洗,經常不斷地清除掉舌表面的物質,僅表現為薄白的一層舌苔。當患病時,進食少或只進軟食,使咀嚼和舌的動作減少,或唾液分泌減少,舌苔就變厚。常見的舌苔有白.黃.黑三種。
2006-10-25 10:25:23 · answer #1 · answered by Uniquechristyforever 6 · 0⤊ 0⤋
[概念]
舌上苔呈黃色,稱為"舌苔黃",或稱"舌胎黃","黃胎"。
早在《內經》中已有.舌上黃"的記載。前人言舌診往往舌與苔混稱,所謂"舌上黃"、"舌見黃色",實為苔的黃色,而非舌色。
臨證診察黃苔,應分清苔質的厚、薄、潤、燥、腐、膩等情況。還需辨別染苔和其它假象,如食蛋黃、柿子、橘子、有色糖果等食物,及服黃連粉、中藥煎劑,每使舌苔呈現黃色;季節氣候的影響,夏季舌苔可見薄而淡黃;素嗜飲酒的人苔多黃濁,吸煙多的人每見黃垢中微有黑暈,均應與病理黃苔相區分。夜間在燈光下診舌,易將黃苔看成白苔。
舌苔黃合併舌質變化的,不屬本症討論範圍。
[鑒別]
常見證候
胃熱熾盛舌苔黃:舌苔黃,身大熱,但惡熱不惡寒,汗大出,面赤心煩,渴飲不止,脈洪大。
胃腸實熱舌胎黃;舌胎深黃;厚而乾燥﹐甚或老黃焦裂起芒刺,面赤身熱,日哺潮熱,口渴,汗出連綿,大便秘結,或純利稀水,腹滿疼痛拒按,煩燥,譫語,甚則神志不清,或循衣摸床,脈沉有力,或滑實。
脾胃濕熱壅滯舌苔黃:舌苔黃而垢濁,舌質紅,身熱不揚,心煩﹐口渴不欲飲,脘腹脹滿,不思飲食,惡心嘔吐,大便垢膩惡臭﹐脈滑數。
鑒別分析
胃熱熾盛與胃腸實熱舌苔黃:胃熱熾盛舌苔黃為傷於寒邪,化熱入裏,或溫病邪熱人於氣分,致陽明胃熱熾盛,故舌苔黃。胃腸實熱舌苔黃乃因陽明在經之熱邪未解,傳入胃腑,與腸中燥屎相搏,結於胃腸,故見舌苔深黃,厚而乾燥,甚或老黃焦裂起芒刺。《中醫舌診》云;"至於苔乾色黃,滿舌厚積,則為實熱裏證無疑。"二者均為邪熱內犯陽明胃、腸,前者屬陽明經證,以身大熱,汗大出,口大渴,脈洪大為辨症要點;后者屬陽明腑症,以大便秘結,或熱結旁流,純利清水,所下惡臭,且感肛門灼熱,日哺潮熱,腹部脹滿,疼痛拒按,汗出多,時譫語,脈沉實等為辨症關鍵。胃熱熾甚舌苔黃,治宜清熱生津,方用白虎湯;胃腸實熱舌苔黃,治宜蕩滌燥結,方選承氣湯類。
脾胃濕熱壅滯舌苔黃:證由感受濕邪,久鬱入裏化熱,或素嗜辛熱厚味之食,助濕積熱,或胃中有宿食積滯,濕熱穢濁之邪與胃中陳腐宿垢相結,上泛於舌,出現舌苔黃而垢濁。兼見胸悶脘痞,惡心嶇吐,身熱不揚,大便垢膩等濕濁內壅,脾胃升降失調之症。治宜清熱化濕辟濁消積,方選枳實導滯丸、瀉心湯等。
要之,黃苔為裏、實、熱證的表現,如《傷寒舌鑒》云:"黃胎者,裏證也。……陽明腑實,胃中火盛,火乘土位,故有此胎。"上述三證,一為陽明氣分熱證,為無形之熱邪為患,其特點是舌苔黃而略乾;一為傳經之熱邪與胃腸有形實邪相結,成陽明腑實證,其特點是舌苔黃燥而乾,或焦黃起刺;一為熱毒濕濁壅滯脾胃,其特點是舌苔黃而垢濁,如"土鹼粉鋪在舌上,色黃暗而厚"(《中醫舌診》)。三者宜從舌苔變化及症候特點鑒別,不容混淆。
此外,《舌鑒辨正》說:"舌苔見於全舌,為臟腑俱熱,見於某經,即某經之熱,表裏證均如此辨,乃不易之理也。"說明舌見黃苔,不拘於陽明熱證為患,凡其他臟腑有熱者,亦可出現黃苔,如《傷寒本旨》說:"凡現黃苔浮薄色淡者,其熱在肺,尚未入胃。"臨床可根據黃苔之色澤,出現的部位,加以鑒別。如局限於舌邊黃者為肝膽熱甚;舌根黃者,下焦有熱;舌尖黃者,上焦有熱等等。
[文獻別錄]
《四診抉微.望診》:"慎菴曰,予閱歷嘗見有薑黃色舌胎及淡松花色胎,皆津潤而冷,是皆陽衰土敗之徵,必不可治,是又古人所末及言者,故補而錄之。"
《辨舌指南》:"如見舌苔白中帶黃,或微黃而薄,是邪初入陽明,猶帶表症,微寒惡寒,宜涼散之。如苔黃而燥,外症不惡寒,反惡熱,是傷寒外邪初入陽明之裏,或溫熱內邪欲出陽明之表,斯時胃家熱而末實,宜梔豉白虎湯之類,清之可也。"
2006-10-25 10:08:18 · answer #2 · answered by ☆↖寶↗↖兒↗☆ 3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