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應該是我得過過憂鬱症後,經歷過漫長而沉重的治療!
才好不容易恢復了一半左右,只是還是會復發就是了!
很後悔假如會得憂鬱症的話,之前就應該好好調整好情緒!
所以想請問大家在憂鬱症方面要如何作好宣導預防勝於治療呢?
2006-10-08 10:21:39 · 5 個解答 · 發問者 ? 1 in 健康 ➔ 心理健康
會罹患憂鬱症原因很多,較可能是因為重大創傷事件或個人因素,如:本身的人格特質較悲觀,有著負面的思考習慣;或凡事講求完美,抗壓性低、神經質、易焦慮、固執、不切實際或過於理想等。
預防憂鬱症的方法,建議多運動、培養良好人際關係、認識自己的情緒與表達、學習壓力管理的方法...等等。
既然你已經有接受治療,一定要好好跟醫生配合,不可以亂停藥;身邊的家人、朋友都將會是你最強有力的支援。
2006-10-08 11:00:36 · answer #1 · answered by 阿愷 3 · 0⤊ 0⤋
其實我覺的就醫是一個不錯的方式,但是他人的協助才是最大的良藥。因為憂鬱的最大原因是生活環境,工作不順利,感情不順利等都是因為生活環境所造成的,就我個人而言也正為這個困擾,我也常會想自殺一了百了,但是我想到了父母,他們還有對我還有許多期待,對於他們我也有責任要照顧他們...想到這些就會打消念頭。而造成我憂鬱的原因是工作環境上的因素...我也去吃過藥但是沒有用..因為我仍然在這工作環境中工作...能改善的方式只有離開....所以我覺的要找到問題的根本再配合藥物才有用。
2006-10-09 12:22:20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1 · 0⤊ 0⤋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在去年九月舉辦聽證會,與會的專家學者們共同結論證實抗憂鬱藥物具有導致自殺衝動的副作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因此正式對全世界宣佈這項結論,並強制要求藥廠必須在藥物包裝盒上以黑框明顯標示此自殺副作用!!!(p.s台灣目前尚未標示此黑色警告)
2006-10-09 14:31:04 補充:
當初這些新型抗憂鬱藥物(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剛上市時,就有專家提出這項警訊,而且隨著此藥物的推廣與流行,自殺案例數目卻不減反增。有越來越多的醫師與受害者家屬對此類藥物提出質疑。但藥廠與大多數精神科醫師開始時都矢口否認。這項爭議直到去年終於塵埃落定,確定自殺是抗憂鬱藥的可能副作用之一。而且調查更揭露了研發此類抗憂鬱藥物的藥廠其實早在研究階段就發現有此自殺副作用,但卻隱瞞不公佈的惡行。
2006-10-09 14:31:16 補充:
FDA公佈了十項這類抗憂鬱藥物,包括百憂解、樂復得、希普能、克憂果、無鬱寧、速悅等等。據報載倪敏然在自殺前數週被一位精神科醫師診斷為重度憂鬱症並給予藥物治療,這消息不禁讓人高度懷疑是否是因為藥物而引發了他的自殺強迫衝動。
事實上有非常多的身體疾病與生理問題會導致精神症狀。若是能針對這些生理病因處理,就能使精神症狀消失。例如會造成憂鬱的生理原因就包括:營養缺乏、運動不足、甲狀腺失調、腎上腺功能低下、賀爾蒙失調、低血糖、食物過敏、重金屬中毒、睡眠紊亂、感染、心臟病、肺部疾病、糖尿病、長期慢性疼痛、多重硬化症、巴金森氏症、中風、肝病等等,甚至藥物本身就會引起憂鬱症。
2006-10-09 10:30:48 · answer #3 · answered by no nickname 6 · 0⤊ 0⤋
個人認為宣導是沒用的.........
當一個人有憂鬱症時,你跟他說在多都沒用,
他只會困在自己的哀傷中,
走不出去
也不想走出去
覺得受夠了
一切都好累好累......
宣導真的有用嗎?
當沒得憂鬱症時,你根本不當他一回事,
得了憂鬱症,你會覺得他講的一點都不實際,
宣導是對身邊的人講的,是叫我們多留意身邊的人,
適時的拉他們一把,
拉他們走出自己.
2006-10-08 15:51:06 · answer #4 · answered by ? 2 · 0⤊ 0⤋
應該出去走走
常常找人聊聊
看看書
聽聽音樂吧
有很多方法吧
調解情緒要靠自己
嗯嗯加油唷
2006-10-08 11:24:21 · answer #5 · answered by Guan 2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