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我從國小開始就有溝通障礙的症狀,比較偏向自閉症.不願意說話生氣難過的時候只能大叫或是撞牆壁.後來慢慢不會這樣也可以融入群體生活.可是一直到現在我22歲了,這期間我會看到幻覺(曾經影響到生命危險),幻聽是很少很少,常常會一直在腦海裡跟自己說話,聊天什麼的或是爭吵.會有短暫失憶跟無法控制的行為(比如說比較激烈的反彈反應).我有很重視的人,我知道這樣會讓她們擔心也對我們的相處造成問題所以想知道有沒有辦法可以讓情況平穩一點
我看過很多心理醫生,也做過腦波之類的醫學檢查,可是看心理醫生對我來說沒有作用因為我無法信任她們,有想過讓朋友幫我進去跟醫生說我的狀況卻還是因為強烈的不信賴而作罷.我吃過很多藥物所以身體也不太好,失眠那些已經是持續好幾年的問題,也曾經三天都無法入眠然後在自己不自覺的情況下睡著造成困擾.發洩方面也有過幾年都哭不出來(是真的沒掉過眼淚)然後突然在騎車的時候大哭(沒有任何因素的情況下)
也許這樣比較偏向躁鬱症,但是我想知道有沒有更詳細的關於這些的心理解悉,我會很感謝你們
我有長期的藥物治療習慣,也使用過迷幻藥物,目前都停下來了

非常謝謝

2006-07-08 17:40:34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健康 心理健康

4 個解答

萬事起頭難,剛開始要改變自己,或許是特別辛苦的!但是,要好好記好這陣子的成長,往後你就會越來越不一樣!

對這方面我不是專家!也沒有你這麼多的狀況和經驗!不過,我還是想回答你這個問題!

你給我的感覺是,一個在黑暗中很久,但是很想走出來的人!既然有那份走出來的心,那表示你的問題解決了一半!

而另一半,得靠你和你的朋友家人共同度過,你說你有有點自閉,也有幻想與幻聽的行為!

那麼你必須做的是!正視自己真實的存在,更要漸漸用熱情去明白這個社會!藥物要持續的吃,因為那是從生理方面控制你不發病,而生理方面要靠你自己!

找個夢想,找個目標來實行,不要太困難的,只要讓自己比以前陽光,比以前有夢想就好,然後慢慢在一次次的努力中找回自己!漸漸的你會發現自信的你其實沒有消失,只是在你的心中,被你囚禁了很久,現在是該放他出來的時候了!

而幻想跟幻聽兩個壞朋友,也要慢慢斷交了,換上的是更努力的想法,和更踏實的作法。當然,剛開始總還是會有很多的為難和辛苦,而這些部分就得靠你的家人和朋友陪你度過!

記得!要不斷往前,不可以再退縮了!要越來越棒,越來越正面,而不能在為難自己的心,跟自己過意不去了!

最後我要說的是,當你開始努力於你的夢想和目標的同時,你會看見這世界真實的人性,不是大家都不值得信任的,而是大部分的人都值得信任,只有少部分的人不能信任,而這些思想和認知,則需要你慢慢的去實行和體會!

記住!要好好堅強起來,不要再被誰給激怒了。而是該更愛你所愛的人,更為了要保護你想保護的人,而讓自己變的更堅強,更陽光,更棒一些!你說是嗎?

by zanpiaui 2006 0711 1103PM

2006-07-11 19:06:06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3 · 0 0

來自公民人權調查團(Citizens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的訊息及回答:(簡稱CCHR)成立是要調查和揭露精神病學違反人權,以掃蕩心理治療的領域.關於您的問題:事實上有非常多的身體疾病與生理問題會導致精神症狀。若是能針對這些生理病因及未被檢查出的潛在病因做處理,就能使精神症狀消失。例如會造成憂鬱的生理原因就包括:營養缺乏、運動不足、甲狀腺失調、腎上腺功能低下、賀爾蒙失調、低血糖、食物過敏、重金屬中毒、睡眠紊亂、感染、心臟病、肺部疾病、糖尿病、長期慢性疼痛、多重硬化症、巴金森氏症、中風、肝病等等,甚至藥物本身就會引起憂鬱症。 直到近代,精神醫學開始把情緒問題怪罪於大腦內的化學物質平衡失調。各式的化學藥物紛紛出籠,試圖「調整」腦內的化學平衡以治療「精神疾病」,但往往又衍生出更多的副作用。但是情緒與精神問題真的全是大腦內的分泌物失調造成的嗎?正如一位精神病學榮譽教授湯瑪士‧薩茲博士所說的:「精神科醫師宣稱精神疾病是大腦疾病,宣稱這是根據最新科技的影像診斷技術與治療藥物所證實的。這完全不是事實。尚未有任何客觀的診斷測試可以證實或推翻憂鬱症。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已經發現在一些憂鬱症患者的腦脊液中缺乏一種血清素成分。但是這種缺乏尚未被證實。可是病人們經常被灌輸說憂鬱症已確定是因為缺乏血清素所引起的。這些生化術語的功用在藥品市場行銷方面的益處遠多於臨床治療的意義。精神醫學之所以會緊抓著這些理論不放,不僅是因為沒有其他理論可替代,而且也是因為這些理論可以用來推廣宣傳藥物治療。」 任何人如果認為他自己有``有心理疾病``應該去看看------有能力的非精神科醫師------,因為有非常多的醫學報告顯示,未診斷出的或者未經治療的身體不適,會表現得像是``精神病``的問題. 在很多案例中,一旦身體狀況處理好了,心理的``失調``徵候也消失了!建議事項:1.此外,好的營養.有益的環境.以及提高士氣的工作,將會對這些人大有幫助.2.心理健康療養院必須被建立,以取代強迫性的精神病院. 這些療養院必須要有醫療診斷儀器,由非精神科的醫生用來徹底檢查和測驗,找出可能表現出心理障礙的所有根本的生理問題!!3.如果你本人或家庭成員曾被精神科醫師不當處理,對於要負責的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以及它們的協會及教學單位,尋求律師的建議以了解如何進行民事及刑事訴訟的權利!!=============================================================CCHR建議,任何人若知道有某人,或他們自己曾經受到精神科醫師的身體虐待或性侵害,則應該向適當的執法單位及/或核發執照的單位投訴!!中華日報與中央日報專欄-別忽視了自殺的另一項可能因素 ─保健─ 日期:2005年05月17日(轉貼) 別忽視了自殺的另一項可能因素 --------------------------------------------------------------------------------  倪敏然自殺事件造成全台的大震撼。許多專家學者們紛紛出來在各式媒體上宣傳與教育社會大眾憂鬱症的可怕,並且鼓勵民眾去接受精神科治療。最近各大醫院的精神科門診人數都因此激增。可是,當社會各界都將自殺潮的原因歸於憂鬱症時,我想提醒大家另一個可能引發自殺衝動的原因:抗憂鬱藥物。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在去年九月舉辦聽證會,與會的專家學者們共同結論證實抗憂鬱藥物具有導致自殺衝動的副作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因此正式對全世界宣佈這項結論,並強制要求藥廠必須在藥物包裝盒上以黑框明顯標示此自殺副作用!!!(p.s台灣目前尚未標示此黑色警告)  當初這些新型抗憂鬱藥物(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剛上市時,就有專家提出這項警訊,而且隨著此藥物的推廣與流行,自殺案例數目卻不減反增。有越來越多的醫師與受害者家屬對此類藥物提出質疑。但藥廠與大多數精神科醫師開始時都矢口否認。這項爭議直到去年終於塵埃落定,確定自殺是抗憂鬱藥的可能副作用之一。而且調查更揭露了研發此類抗憂鬱藥物的藥廠其實早在研究階段就發現有此自殺副作用,但卻隱瞞不公佈的惡行。   FDA公佈了十項這類抗憂鬱藥物,包括百憂解、樂復得、希普能、克憂果、無鬱寧、速悅等等。據報載倪敏然在自殺前數週被一位精神科醫師診斷為重度憂鬱症並給予藥物治療,這消息不禁讓人高度懷疑是否是因為藥物而引發了他的自殺強迫衝動。  現在「憂鬱症」成了最「流行」的「疾病」,大家把自殺衝動全都歸咎於憂鬱症本身,隨之而來的必定是更大量氾濫的藥物處方。這是個令人非常憂心的可怕威脅,因為很可能造成台灣的自殺率更加不斷攀升。  雖然抗憂鬱藥物可能有自殺副作用,但正在服藥患者切不可因此而自行立即停藥,因為停藥後的反彈現象會使得憂鬱症狀更加惡化,也會有可能引發自殺衝動。建議憂鬱低潮者應該多尋求非藥物方式紓解鬱悶情緒。家人朋友的支持與溝通、社工單位的協助、宗教慰藉、積極從事戶外活動、避免接觸負面新聞與消息等等,都可以協助個人逐漸走出陰霾低潮。 關於精神科醫生的謊言,可參考 ========================================*為藥瘋狂(新新聞出版)... 精神科醫生自己爆料的書,在寫各種精神科藥物的謊言。 **發明疾病的人(左岸出版)....在寫藥廠如何發明疾病 ***瘋狂簡史(左岸出版).....在寫精神病學荒謬的歷史 參考資料:[影片]精神科醫師坦承精神科藥物害人自殺 : HTTP://TINYURL.COM/8Z362[專欄]濫用毒品、精神科藥物與自殺的相關報導 : HTTP://TINYURL.COM/894UZ 警告大眾社會大眾:精神科對你(妳)的健康有害(((警告:任何人在沒有合格的.非精神科的醫生之協助及建議下,都不應該停止服用任何精神科藥物.)))抗憂鬱症狀藥物,一顆成本2.4元,健保給付41.5元。藥價黑洞一年吃掉全民150億元。from 中視文茜小妹大-20060511。  

2006-07-08 20:31:49 · answer #2 · answered by no nickname 6 · 0 0

譫妄的最初症狀,可以從病人的一些非特異性症狀表現出來,如焦急、抑鬱、易激動、注意集中困難、健忘、惡夢或言語散漫。有時首先出現自言自語,像是在與有對話。伴有不安寧或完全失眠1至天的睡眠障礙,是即將發生譫妄的最初信號。注意、記憶和定向障礙是診斷譫妄的三個必要的條件:(1)注意不能持久集中,以致話題不能說完,不能持續做一個工作或簡單的計算困難;(2)記憶障礙主要為近事遺忘,尤其即刻記憶不良,但遠記憶尚良好,若持續的對月份或年份不能正確記憶,經再三校正仍不能記憶時,是譫妄的徵象;(3)定向不良是由於注意集中新近記憶障礙所致。此外。還可有:情緒障礙、睡眠不良或不眠、感知及行為障礙。常伴有帶恐怖性的、生動的錯視或幻視、被害妄想,以致病有情緒恐懼、抑鬱、易怒或欣快。動作減少,尋衣摸床、撚空動作或吵鬧不安,待業紊亂,有晨甚至出現攻擊性行為,當眾脫衣,玩弄大小使等。言語不聯貫。常喃喃自語。自知力和判斷力不良,生活不能自理。與此相反,當一個譫妄患者自發變得安靜時,可能預示原發病病情加重,患者先變得不活躍,接著陷入錯迷。譫妄時精神狀態的常見特徵是症狀的波支性,這種波動日夜轉為興奮為多見。躁鬱症 所謂「躁鬱症」(manic-depression),一般而言是指個體有時出現憂鬱的症狀,有時又出現狂躁的症狀,此兩種特徵不斷的交互出現之情形,因此又稱之為雙極性疾患(bipolar disorder),也就是說個體會出現兩極的情緒反應,一為狂躁,另一為憂鬱。當個體在狂躁階段,其出現的特徵為情緒異常興奮、自我膨脹,睡眠時數減少,非常健談、多話,常常是滔滔不絕講個沒完,另外他們的思考或想法也經常跳來跳去,稱之為跳躍性思考(flight of ideas),易分心,在行為上我們可以看到其常常瘋狂購物,而不管價錢多少等失控行為特徵。當個體處於憂鬱的階段,其特徵又顯示出心情沮喪低沈、對任何事缺乏反應或興趣、體重改變、產生睡眠困擾、缺乏活力、負向的認知或看法等等的特徵。 躁鬱症在有效持續的藥物及心理治療下,是能有效的治癒。根據現有的研究,這樣的病症還是有遺傳的可能性。 躁鬱症是一種雙極性的情感疾患(bipolar mooddisorder)。此種疾病的特性是躁狂發作(manicepisode)與憂鬱發作(depressiveepisode)交互或混合地出現。其中躁狂發作的特性為:高昂、開闊、多話、易怒、自誇、自大、注意力分散、意念飛躍、不尋常的快樂、盲目的投資或採購、活動量增大、睡眠時間少等等。憂鬱發作的特性為:心情沮喪、失去興趣、活動力降低、食睡習慣改變、疲累無活力、自責、自殺等等。由此可知,躁鬱症的朋友在情緒上的變化會很極端,可能前一週還「快樂得不得了」,下一週就憂鬱得想自殺。甚或混合型的發作,更出現喜怒無常、陰情不定的特性。 精神疾病的常見症狀 在重型精神方面:(1)儀表方面:過份打扮、配戴奇怪的飾品、蓬頭垢面、不處理個人衛生。(2)行為方面:奇異行為、退縮行為,如比手劃腳、僵直、攻擊、破壞、終日臥床、吃不停、重複動作等。(3)妄想和幻覺:例如不真實的信念如被控制感、被害感或思想被知等,也可能有幻視或幻聽。(4)思考障礙:無法合理的聯想或控制思考的速度,也會影響到語言的速度、話量及流暢與否。(5)不適當的情緒:例如在憂愁或痛苦時會笑,情緒持續過度高昂或急劇變化。(6)人際關係改變、退縮等。 在輕型精神病方面:易有失眠、焦慮、煩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頭痛、頭暈、身體酸痛、全身無力、猶豫不決等身心變化。 常見的精神症狀包括:(1)情感方面:憂鬱、煩躁、焦慮不安、緊張、過度興奮、易怒、自大或自我膨脹、情緒高亢等。(2)思考方面:強迫性思考、被害妄想、被控制妄想、其他妄想、疑心、沒有安全感、思考中斷、邏輯推理障礙等。(3)知覺方面:幻聽、幻視、嗅或觸幻覺、其他錯覺與幻覺。(4)行為方面:自言自語、激動、攻擊暴力、退縮、自閉、失去動力、懶散、自傷、自殺、強迫行為等。(5)認知功能:注意力不集中、思考障礙、記憶力障礙、無法專注、學習能力下降等。(6)身體症狀:失眠、頭昏、頭痛、其他不明原因的身體痠痛、耳鳴、虛弱、心臟或胸口不適、呼吸不暢、腸胃失調、泌尿生殖器官症狀等。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精神症狀都會同時出現,因為臨床診斷不同,患者實際呈現的精神症狀也不同。以下是躁鬱症憂鬱期的症狀: ? 長時間的悲傷或者無法解釋的哭泣? 食慾及睡眠上的明顯改變? 易怒,容易擔心,躁動或焦慮? 悲觀或者冷漠? 喪失精力或持續的嗜睡? 覺得罪惡,沒有價值? 無法專心或無法做決定? 無法從以往有興趣的活動中得到樂趣或是不願參加社交活動? 無法解釋的身體疼痛? 反覆的自殺念頭? 高昂的情緒,過度的樂觀和自信? 減少對睡眠的需求而且不會感到疲倦? 自大妄想,膨脹的自我意識? 身體和心理活動的增加? 說話速度快,思考快速和衝動? 判斷力差,容易分心? 莽撞的行為? 在極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有幻覺不知你到底是哪種方面疾病,但我都大約給你找來資料參考請對照一下症狀囉!但是我還是希望你能再去就醫唷!不能自己停藥的那樣會加深病情、也會更嚴重喔! 

2006-07-09 00:15:50 補充:
以下是躁鬱症躁期的症狀:
高昂的情緒,過度的樂觀和自信
減少對睡眠的需求而且不會感到疲倦
自大妄想,膨脹的自我意識
身體和心理活動的增加
說話速度快,思考快速和衝動
判斷力差,容易分心
莽撞的行為
在極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有幻覺

2006-07-08 19:44:14 · answer #3 · answered by 麻麻 6 · 0 0

希望對你有幫助!!
助人爲快樂之本,發心助人更可以令自己更快康復。 近年的科學研究終於找到證據,解釋箇中的道理。

我們周圍,好像越來越多人久病纏身,屢醫不癒,長年累月生活在地獄之中,想盡辦法也無法恢復健康。
如果你有親友屬於這一族不幸之人類,或者你自己也是多多少少不斷在跟病魔糾纏,以下的資料說不定是上天的祝福。

■施恩竟是最有效療法!

近年各方科學研究逐步證實:原來想醫好自己的頑疾,妙手回春,有個很簡易但驟聽來難明的絕招,就是「佈施」。

「助人爲快樂之本」,誰都懂講。「快樂乃是才是健康之源」,道理也簡單。當你感到開心滿足的時候,身體即會産生種種變化,將自己的健康改善過來。
“佈施”即是幫助他人、付出、分享。
不過現在科學家開始用科學方法揭開箇中的秘密,倒也蠻刺激的。


■佈施如何成爲靈丹妙藥!

《今日心理學》學報1988年10月號登載了一篇名爲〈助人者的快感〉的論文,報道說:“紐約市健康增進學院分析過一千七百多個婦女的健康狀況,她們都是長期做幫助人的工作的,【結果發現她們每次爲別人做事之時,自己的生理疾病亦告減輕甚至消失】,包括頭痛、失聲、因狼瘡或多發性硬化導致的疼痛、抑鬱症等。”

哈佛大學心臟病專家赫伯特.本森解釋這個現象說:當我們動手做事去幫助他人時,不期然會“忘我”,於是身體各部分産生微妙的變化,出現一種特別的感覺,就是所謂“助人者的快感”

■做義工病會快好?

據前引那篇論文的報道:“在先後兩次調查中,那些[做義務工作的]人士實際做幫助他人的工作之時,分別有68%及88%不約而同感到一種明顯可辨認的生理經驗。有一位婦女形容它是‘胸部頸部輕微緊縮,好像血液流通增加了’;另一位說‘感到自己很妥當健康、舒暢幸福,就像游泳時出現的感覺一樣’;另一位到老人院做義工的女士形容那種感覺,好像打完一場網球時一樣又開心又疲倦。【許多婦女形容說,做完義務工作之後,覺得整個人平靜自在,自己有價值。”】


■越辛苦越快樂!

有個美國大學生瑪吉到醫院裏長期當義工,被派到急症室服務。第一晚,她已經覺得差不多捱不住了:四個車禍傷者同時送到,其中兩個已經不似人形,抵步時證實死亡,另外兩個傷勢危殆,半昏迷,全身多處骨折,鮮血披面,表情扭曲,急症室中人手忙腳亂,情況不堪,連義工新丁也迫得加入工作。經過好一番努力,傷者才穩定下來,送進了手術室仔細調理。

一切歸於平靜,急症室負責人多賽醫生留意到那位義工瑪吉獨個兒躲在角落,坐在矮凳上,動也不動,目光呆滯,臉如死灰。
“你沒事吧?”他說。
過了好久,她才擡起頭,有反應,想開口,但又說不出話來。多賽醫生知道發生了甚麽事,她會病倒的,於是叫護士扶她上一張空擡床上休息。過了一會,她覺得好多了。

“你第一次來急症室做?”
“不用問你也看得出了?”她顯然覺得不好意思。
“一次生兩次熟,很快就沒有問題了。講開又講,爲甚麽你偏偏要自己揀來這個刺激地方?”
“你聽到了別笑我:我想結識念醫科的學生。我以爲這種地方最易相熟。”

後來瑪吉果然頻頻來急症室當義工,她大學畢業之後念研究院,仍然堅持常來。
多賽醫生再次碰到她,開玩笑地問她初時的願望有沒有得償——找到了醫生物件沒有。
她笑著說:“幸好沒有呢!我來做義工不再是爲了搭上醫學生,現在我結了婚有一年啦。”
“那麽你還來這裏ㄍㄢˋ甚麽,不是喜歡義工那些小丑式制服吧?”

【“說起來真是不理性,總之我每次在這裏工作,都感覺到人生很圓滿。】實在奇怪,越忙得要死,甚至越恐怖,反而我覺得越快樂。暑假期間我去了別處,反而很懷念這個鬼地方!”

瑪吉的遭遇是個經典例子:上天充份回報任何善心的工作。施比受更有福,是真的。


■祝福原理曝光!

心理學家進一步研究【這一種無名快感的生理基礎,發現原來是大腦分泌出腦內嗎啡呔,這種化學物質不但令人興奮,感到無名的快樂、平靜、滿足,還會令全身的細胞減少氧化,變得更年輕更有活力。】美國木球場州立大學心理學家傑克.潘克塞佩肯定那種經驗是腦內嗎啡呔的傑作,指出我們每次跟其他人共聚相處開心時,都有這種東西分泌。【其實我們跑步、游泳、打太極等等之後,大腦也一樣分泌這些嗎啡】,分別只是在於:(1)幫助他人時,這種分泌特別有保證,幾乎是一定有那種美妙快感,其他活動(跑步等)則未必。(2)即使事後隔了一段日子,回想幫助別人的工作,大腦一樣再次分泌腦內嗎啡呔,雖然份量較少,感覺不及真正動手做時那麽強烈。

總之,佈施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事,科學家怎麽解釋,都不重要了。

晨鐘暮鼓:佈施能給人帶來快樂,其實這個現象,在我看到這篇文章之前就已經感受到了。只舉個前兩天的例子:我們辦公室有位黨員由於身體的原因,這些日子一直悶悶不樂,正好趕上學校讓黨員捐款資助貧困學生,真是不可思議,這位同志捐完錢回來,像是變了一個人,笑嘻嘻的甩著手就回來了。情緒也好了很多。

有句名言:「愛是一個口袋,往裏進是滿足感,往外拿是成就感。」說得一點都不錯!此中的奧妙只有躬行才能悟到!

2006-07-08 18:34:33 · answer #4 · answered by no.2 7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