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上櫃公司發生財務地雷效應的操作手法有哪幾招?
該如何避開風險?
2006-06-18 17:50:10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 1 in 商業與財經 ➔ 投資
呃~可以重點式的寫出嗎?
2006-06-18 18:00:01 · update #1
我要問的是~為什麼會發生地雷效應~?
還有如何避開或解決??
2006-06-18 18:04:01 · update #2
請參考 蒸發的股王 — 領先發現地雷危機 葉銀華教授著
http://www.sunbright.com.tw/catalog/intro.phtml?page=detail&book_id=0000000085
掏空公司手法五花八門,無法三言兩語解釋清楚,如果有興趣請參考葉銀華教授的幾本著作,他對這方面的研究透澈,見解獨到,不失為這方面的專家。
2006-06-18 23:27:12 補充:
警訊1 控制股東持股比持續下降當控制股東對公司成長深具信心,為了享有公司未來盈餘與股價的上漲,控制股東是不可能讓持股比率下降太多。當公司業績出現衰退,又大幅發行海內外可轉債與存託憑證,可能就是公司需錢孔急,控制股東對公司成長具信心的訊號。警訊2 董事會趨內部化,控制股東的權力與承諾偏離程度擴大以博達為例,歷屆董事會組成透露其公司治理機制愈來愈差,在上市時的董事會,葉素菲為董事長兼總經理,其弟為副董事長,另外二位副總經理與管理處協理分別在九席董事會中占了五席,超過半數。九十年四月改選董事會時,董事會席位縮為七席,董事會家族與內部化程度超過七成。
2006-06-18 23:28:29 補充:
警訊3 大股東、機構投資者持續出脫股票博達董事長葉素菲姊弟在八十九年間,總共申請轉讓股權為四六五萬股。上市時,次大股東持股比率還有約一三%,九十年三月剩下六.四%,之後幾乎出售殆盡。另外,上市時還有一名董事在八十九年六月到九十年四月間總共申報轉讓股權達四二三萬股。另一名董事在上市時持股比率還有六.六%,但在九十一年董事會改選前出脫持股,退出董事會。
2006-06-18 23:29:12 補充:
警訊4 董事、監察人、財務主管有多人辭職與經常更換會計師根據作者綜合財務危機股的共同現象,當上市櫃公司的監察人、董事有陸續辭職或解任的情形,是地雷股的警訊之一。另外,經常更換會計師可能代表控制股東對會計師所簽的報表不滿意,或者是會計師不願續接這個客戶,無論如何,這對財務報表的透明度都是負面的訊號。
2006-06-18 23:29:50 補充:
警訊5 長期投資過多,且設立許多投資公司與複雜海外轉投資當公司業績出現衰退、海外轉投資又開始承認損失之際,控制股東仍然決議持續對海外轉投資,就有移轉公司資金與傷害股東權益的嫌疑。再者,投資者要留意公司成立的許多投資公司,特別是設於英屬維京群島與開曼群島等免稅天堂,因為從國內外地雷股案件得知,經常可發現海外移轉資金都透過上述管道。
2006-06-18 23:30:23 補充:
警訊6 公司存在許多重大且異常的關係人交易公司存在許多重大且異常的關係人交易,例如,將資金貸與關係企業、替關係企業背書保證、關係人銷貨很多且產生許多應收帳款、與關係人有不動產與證券交易。這些手段可能是管理當局虛增盈餘與資產,美化財務報表的伎倆。
2006-06-18 23:32:47 補充:
警訊7 大股東與董監事股票質押比過高,或有介入股市的傾向過去的地雷股事件也都存在上市櫃公司的管理當局介入股市的現象,他們除了利用上市櫃公司資金成立投資公司,回炒母公司股票之外,還會借錢給這些投資公司或幫這些投資公司的銀行借款背書保證。同時,為了加大炒作股票的力道,管理當局還會將他們所持有與控制的股票,向銀行質押借款。當大股東與董監事股票質押比率過高或增加,可能代表大股東與管理當局介入股市程度之深,以及財務週轉之急迫,投資者要小心下一步他們會掏空公司的營運資金。
2006-06-18 23:33:18 補充:
警訊8 頻頻調降財測博達、訊碟、皇統引爆地雷股的三家公司都有一個共通的毛病,就是有頻頻更新財務預測的不良記錄。博達從九十年度到九十二年度,每年都有調降財測的記錄,而且每年度皆無法達到財測所預測的每股盈餘。訊碟更是誇張,八十九年度先兩度調高財測再調降財測,最後也未達其所預測的每股盈餘目標;九十一年度則原編財測為正,經過兩度調降財測,最後每股虧損四.二三元。
2006-06-18 23:33:46 補充:
警訊9 管理當局激進認列營收的傾向博達的銷貨有集中於少數客戶的現象,然而卻造成應收帳款快速增加,實有調查這些銷貨真實性的必要。依據金管會的調查報告,博達涉嫌從八十九年開始就虛設表面與博達無關的公司,並且集中銷貨給這些公司,虛灌營收與獲利。警訊10 過高的員工分紅配股理論上,員工分紅配股應以市價為計算基礎,列入薪資費用,若依照此一作法,博達科技八十八年是有巨額的稅後損失,然而由於我國會計處理是將員工分紅配股當成盈餘分配,而非薪資費用,造成稅後盈餘有嚴重高估的現象。
2006-06-18 23:34:18 補充:
懂得觀察、衡量控制股東的誠信程度與公司治理的良窳,便能對其經營公司的人性一窺究竟,自然也是投資人自保的唯一門道。
2006-06-18 19:11:54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4 · 0⤊ 0⤋
其實大家的重點不外是要注意財報可是大家有去看過出問題的這些公司的財報過嗎?我非常不客氣的說一句話,你會深信財報,那採地雷的機率跟從不看財報的機率實際上差不多。因為如果你讀過審計學,你會知道,財報的編製是由公司所出,會計師的責任是根據「抽查」來的查核資料對這些財報出具其意見。這其中有幾個盲點:1.因為會計師是抽查(普查是不可能,你那有可能要求會計師,將一家公司一年全部的會計憑證在三個月內全部看過一次),所以出問題時會計師會辯解,他抽查到的那一部分真的沒問題,所以責任不在他。2.我國是島國經濟,大部分的公司都是以出口為主,所以許多出問題的公司都會說他是和國外公司交易,會計憑證都在國外,靠的就是他看準沒有會計師真的會一一到國外查帳。3.財務報表是公司所出,也就是說財務報表是公司所作,有些公司的作帳人員如皇統是前輩中的前輩,我們不要說會計師要賣他面子,說難聽一點如果功力不夠的會計師,連問題都看不出來了,妨論查出問題。還有一大堆私底下不可見人的事,總之理論利用財報,是可以捉出地雷股,可是實務上是不可能(尤其對我們散戶而言,每一個字的背後含義,你真的懂嗎?),最簡單一個方法是,評估經營者的誠信,如王永慶、郭台銘、張忠謀、林百里等。我不否認這是保守的投資方法,但卻是唯一不踏到地雷股的方法。
2006-06-18 20:52:11 · answer #2 · answered by sherlock 7 · 0⤊ 0⤋
避抱地雷股 自救6大招
博達、衛道、訊碟與皇統科技等地雷股相繼引爆,如今市場已是草木皆兵,人人驚惶失措。其實地雷股是有跡可循的,投資人可按照以下方法靜下心,檢視手中持股,趁著地雷未爆前,趕緊出脫。
地雷股說穿了,就是財務或業務出問題,或老闆掏空資產所致。但若要從財報內容發現地雷股,就一定要前後期比較財報內容,才能看出端倪,只看單一期的財報,恐怕很難看出有何玄機。
自認努力做功課的投資人,可定期蒐集持股標的公司每月公佈的營收資料,比較該公司每個月的營收、稅前盈餘和上個月,和去年同期的差異;再來則是注意有無常常幫其他企業背書保證,最後還要注意會計帳上的現金淨流出數量偏高者,都是可能出事的前兆。
沒空或對會計報表畏懼的投資人,則可利用比較簡單的檢驗方法來揪出地雷股,這些方法包括:
(一)上網路,到證交所的股市觀測站,一看到某某公司依據證交所或櫃買中心要求,對資金缺口提出解釋時,雖不一定要看懂解釋的內容,但是,可肯定告訴投資人,這家公司已經被主管機關盯上了,那投資人自己還能不謹慎提防嗎?
(二)公司發布更換財報簽證會計師,或者更換簽證會計師事務所的訊息。換會計師的原因不少,但是,這當頭還敢換會計師,恐怕有內情,所以,這樣的公司暫且避開為宜。
(三)習慣在下班之後,才把重大訊息公佈到股市觀測站的公司,往往經營心態上是怕市場求證更詳細內情。因此,這種公司的股票也儘量少碰為妙。
(四)公司董事或監察人猛辭職,不管原因為何,都不是好事情。畢竟好好一家公司的董監事,做的好,可以提升身分地位,怎麼會白白放棄呢!所以,其中必有緣故。看到持股標的有此情形,就要多加小心謹慎。
(五)公司的財會主管一直換人,則是財會主管發覺該公司的帳務有問題,不願成為一丘之貉。因此,不管財會主管離職的理由為何,先擇機把持股出脫再說。
(六)公司市值每年都呈現衰減趨勢,也就是股價長年不振,這家公司也鐵定有問題。能夠把股價長年賣到持續往下滑,要多少籌碼啊,散戶根本不可能有這麼多的籌碼,誰在出貨?當然是公司董監事、大股東。人家都不要了,投資人何必自討苦吃,撿來住套房。
這些大原則都不必有艱深的財會知識就能看懂,還是一句老話,買了股票就要關心它,買它之前不妨花半天時間依照上述方法檢視一下。不然的話,下單前,順便問一下營業員也可以,或許這麼簡單的一個動作,就可保佑投資人平安無事又賺大錢。
2006-06-18 17:56:34 · answer #3 · answered by ken 1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