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照x光,醫生說我肚子裡有0.4cm的「錫肉」
但是我不知道「錫肉」是什麼耶...
誰可以告訴我錫肉是什麼,很嚴重嗎???
還有治療的辦法!
2006-05-20 21:01:48 · 5 個解答 · 發問者 ═Yamaha° 凱 1 in 健康 ➔ 疾病與處置 ➔ 其他:疾病
瘜肉和錫肉是一樣的嗎?
2006-05-20 21:06:58 · update #1
醫生說是長在肝的地方
2006-05-21 13:03:53 · update #2
你指的應該是說<息肉>吧
息肉有分很多種,要看你的息肉是長在哪個部位?
醫生應該有和你說吧
光是說我肚子裡有0.4cm的息肉實在是有一點籠統
基本上息肉是從生物體上黏膜層增生向外突出的組織贅生物,
可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份,大多數生長表皮或是內腔,譬如鼻子、消化道,尤其是大腸更是常見,膽囊內壁黏膜也是常見的部位。
病理上這些息肉可能是黏膜增生,腺瘤,膽固醇息肉,發炎性息肉或是惡性病灶。其間的比例,有文獻報告膽固醇息肉佔六成,所謂的膽固醇息肉就是因為膽固醇結晶沈積附在膽囊內側,引起黏膜增生所致。另外腺瘤與癌症各約在7-8%左右,其它情形約為四分之一。這比例依國度環境的不同會有差異,但是還是以膽固醇息肉佔絕多數。
息肉實在有太多種了
你要不要先想想看醫生當初有沒有和你說是長在哪裡?
長在不同部位情況也會不同喔!
2006-05-20 21:13:59 · answer #1 · answered by jodie 3 · 0⤊ 0⤋
肝的瘜肉應該是沒什麼關係,因為我之前三、四年前檢查過肝也有瘜肉!最近一次五月底去檢查肝,醫生已經肝很乾淨,沒有怪東西!我建議你最好半年~一年檢查一下!
2006-06-04 21:31:36 · answer #2 · answered by Shelley 5 · 0⤊ 0⤋
照 X 光片可以看到腹腔內的息肉?? 不可能吧? 除非, 發問人所謂的 X 光片, 並非一般的腹部 X 光片, 而是 colon series 大腸攝影術, 又稱為下消化道攝影術. 這是一種先清腸後, 再由肛門口灌進顯影劑, 最後才來拍攝腹部 X 光片的檢查技術. 它可以用來瞭解大腸的管壁 ( 亦即黏膜 ) 上是否有突起的息肉或腫瘤, 或凹陷的憩室, 或其它大腸黏膜上的病變.
2006-05-20 21:35:03 · answer #3 · answered by Manstein 7 · 0⤊ 0⤋
肚子那呢...肚子有胃.腸.肝.胰
瘜肉是指任何在腸管中的突起物。在大腸直腸裏的瘜肉有三分之二是腺瘤,百分之十一是增生性瘜肉,其他的包括了青年性瘜肉、發炎性瘜肉、缺陷瘤等。這些瘜肉中,只有腺瘤有變成惡性的可能.有經驗的醫師或許可以從瘜肉的外觀推測是良性或惡性,但還是以病理切片的報告最可靠準確。所以所有的大腸直腸瘜肉都應該切除以避免變成惡性,大部分瘜肉都可以用內視鏡作切除,不必住院;太大的只好以手術切除。切除後若是良性仍應定期再做大腸鏡檢查以便追蹤治療。
瘜肉依切片病理的變化主要分為發炎型、增生型、腺瘤型三類,其中前二類絕大多數維持在良性,但仍需追蹤,尤其是大於1.5公分時,以防止少數轉變為惡性。
相對的腺瘤型瘜肉若不切除,癌化的機會高於10%,癌化的機會隨著瘜肉的大小而增加,發現大於1公分的瘜肉時,一般建議用內視鏡切除,若不切除也要定期追蹤,確定它有在變小,必要時應重覆切片送病理檢查以防其惡化。
瘜肉發生的原因相當多,像菸、酒、飲食的刺激及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等都有相關,有研究發現,將幽門螺旋桿菌廓清後,部分增生型瘜肉會縮小。
胃瘜肉可能與其他消化道瘜肉併存,尤其發生在家族性瘜肉症候群的患者身上時,即使是良性的胃瘜肉,合併存在大腸瘜肉、腫瘤其至大腸癌的機會都高於一般人的3~4倍。
大腸瘜肉和胃瘜肉一樣通常沒有症狀,偶爾會引起腹痛或下消化道出血,病理上大致可分為增生型瘜肉、過誤瘤和腺瘤型瘜肉,後二者惡性化的機會較高,尤其是大小超過1公分時,一般建議切除。
胃鏡和大腸鏡是偵測胃瘜肉和大腸瘜肉的利器,膠囊內視鏡也可診斷其存在,但是較不合成本效益,一般用在無法接受內視鏡檢的患者身上,然而在小腸發生的瘜肉常是內視鏡的死角。
在高危險群患者,如內視鏡己發現多發性胃或大腸瘜肉,可能是家族性瘜肉症候群,會在消化道廣泛存在瘜肉的疾病患者時,就有必要進一步檢查小腸是否也有瘜肉,若小腸攝影所提供的資訊不足時,膠囊內視鏡就可以發揮更大的功能。
2006-05-20 21:05:07 · answer #4 · answered by 爬羅剔抉 7 · 0⤊ 0⤋
健康小百科:瘜肉【大紀元8月30日報導】(據中廣新聞報導)⊙吳登強(高醫附設醫院胃腸內科主任) 大腸瘜肉可能潛藏著癌化的危險,因此被視為大腸癌的警訊之一;事實上,消化道除了大腸可能出現瘜肉外,胃也可能長瘜肉。胃瘜肉大多沒有症狀,患者常是為了其他原因接受胃鏡檢查時偶然發現,只有很少數人是以出血、胃阻塞等表現。 瘜肉依切片病理的變化主要分為發炎型、增生型、腺瘤型三類,其中前二類絕大多數維持在良性,但仍需追蹤,尤其是大於1.5公分時,以防止少數轉變為惡性。 相對的腺瘤型瘜肉若不切除,癌化的機會高於10%,癌化的機會隨著瘜肉的大小而增加,發現大於1公分的瘜肉時,一般建議用內視鏡切除,若不切除也要定期追蹤,確定它有在變小,必要時應重複切片送病理檢查以防其惡化。 瘜肉發生的原因相當多,像菸、酒、飲食的刺激及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等都有相關,有研究發現,將幽門螺旋桿菌廓清後,部份增生型瘜肉會縮小。 胃瘜肉可能與其他消化道瘜肉併存,尤其發生在家族性瘜肉症候群的患者身上時,即使是良性的胃瘜肉,合併存在大腸瘜肉、腫瘤其至大腸癌的機會都高於一般人的3~4倍。 大腸瘜肉和胃瘜肉一樣通常沒有症狀,偶爾會引起腹痛或下消化道出血,病理上大致可分為增生型瘜肉、過誤瘤和腺瘤型瘜肉,後二者惡性化的機會較高,尤其是大小超過1公分時,一般建議切除。 胃鏡和大腸鏡是偵測胃瘜肉和大腸瘜肉的利器,膠囊內視鏡也可診斷其存在,但是較不合成本效益,一般用在無法接受內視鏡檢的患者身上。 然而在小腸發生的瘜肉常是內視鏡的死角,在高危險群患者,如內視鏡己發現多發性胃或大腸瘜肉,可能是家族性瘜肉症候群,會在消化道廣泛存在瘜肉的疾病患者時,就有必要進一步檢查小腸是否也有瘜肉,若小腸攝影所提供的資訊不足時,膠囊內視鏡就可以發揮更大的功能。8/31/2005 10:39:05 AM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t/5/8/31/n1036373.htm
2006-05-20 21:03:38 · answer #5 · answered by ?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