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朋友的姊姊把指甲咬得沒一根手指甲是完整的,
想改也改不掉,為什麼會想咬指甲呢?

2005-10-31 14:09:01 · 5 個解答 · 發問者 * Amlee * 7 in 健康 心理健康

如果患者已是成年人了呢?
改正的辦法跟兒童一樣嗎?

2005-10-31 14:18:38 · update #1

5 個解答

1、下意識,表示連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會有這樣的舉動出現!有時候當人緊張或者是一些令自己不舒服的情緒事件發生時,就會出現一些下意識的動作,
(例如:兩手交纏,扭動手指頭...依個人狀況)而當此行為(咬指甲)發生時,心裡的不適會減低,所以當下次有類似的狀況(情緒事件)發生時,同樣的動作會出現(因為那個動作可以減低他的不適,而這種不適可能是自己也沒意識到的)
2、日漸久了,咬指甲的習慣會形成不平整的指甲,當他觸摸到的時候,又會想把不平整的地方弄掉,所以漸漸的,他的指甲就越來越小了!
可以評估是哪一種狀況!如果覺得對方的情緒有些不穩定(可能患有精神疾病,那可以求醫);如果只是日漸形成的積習,那麼就只能靠自己多加「意識」自己的行為而改進之!惟有自己覺得這個行為不好,才可能形成改變的動力!

2005-10-31 14:23:15 · answer #1 · answered by cake 2 · 0 0

如果照七個尼(尼尼尼尼尼尼尼)所說的話,咬指甲、轉筆等是壓力大  那就建議你吃些會快樂抗憂鬱的健康抗癌食物吧  參考資料:中和生活曆書  中和生活曆書這本書最不錯的就是食物這段吧  我一字一句一段打完後存在記事本裡 有類似不開心的問題就複製貼上 多方便阿◎吃了會快樂的食物有◎●深海魚:你知道全世界住在海邊的人都比較快樂嗎?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深海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與常用的抗憂鬱藥如碳酸鋰有類似作用,即阻斷神經傳導路徑,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而且在芬蘭、英國等海洋國家都有同樣的發現喔!所以把魚當作主食的人,都比較快樂少憂鬱呢!●香蕉:香蕉含有一種可以振奮精神和提高信心物質,稱為生物鹼alkaloid。不但可以減少憂鬱,而且香蕉擁有豐富的色胺酸和維生素B6的,這些都可以幫助大腦製造血清素,舒緩你的情緒喔!●葡萄柚:葡萄柚裡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維持紅血球的濃度,使身體有抵抗力。更重要的是,維生素C是製造多巴胺、正腎上腺素的重要成份之一,擁有抗壓的效果。根據一項研究發現,吃維生素C可以平均提高學童智力測驗約5分喔。此外,葡萄柚還有強烈的香味,可以淨化繁雜思緒、也可以醒神呢!●全麥麵包:根據美工麻省理工學院研究指出:有些人把麵食、點心這類食物當作一種可以吃的抗憂鬱劑。因為這些複合性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幫助血清素增加,能舒緩情緒。如全麥麵包、蘇打餅乾等,雖然效果慢一點,更合乎健康原則。●菠菜:醫學文獻明確指出,缺乏葉酸會導致精神疾病,包括憂鬱症及早發性的失智等。根據加拿大麥克吉爾大學的研究發現,無法攝取足夠葉酸的人,在五個月後,都出現無法入睡、健忘、焦慮等症狀。因此研究人員指出,缺乏葉酸,會導致腦中的血清素減少,導致憂鬱症。而菠菜裡含有豐富的葉酸,是所有綠色蔬菜中含量最多的喔!●櫻桃:你知道嗎?櫻桃可以讓你放鬆心情。根據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發現,櫻桃中有一種叫做花青素anthocyanin的物質,不但可以降低發炎,還能舒緩情緒,吃二十粒櫻桃比吃阿斯匹靈有效。可以試試櫻桃,雖然櫻桃在台灣並不便宜,但研究人員說,櫻桃和阿斯匹靈一樣有效。●大蒜:大蒜雖然會帶來不好的口氣,卻會帶來好心情。德國一項針對大蒜對膽固醇的功效研究,從病人的回答問卷發現,他?吃了大蒜製劑之後,感覺比較不疲倦、不焦慮、不容易發怒,研究人員萬萬沒想到,大蒜竟有這種特別的副作用。●南瓜:南瓜之所以和好心情有關,是因為它?富含維生素B6和鐵,這兩種營養素都能幫助身體所儲存的血糖,轉變成葡萄糖,葡萄糖正是腦部唯一的燃料。南瓜派也被認為是菜單上最聰明的甜點。因為每吃一口南瓜派,就會同時攝取三種類胡蘿蔔素,這對預防心臟病、抗老化都十分有用。以我?善烹煮的民族而言,南瓜既可中式調理,也可吃西式的南瓜湯、南瓜派,可好好運用。●低脂牛奶:看來媽媽老是說多喝牛奶是對的。紐約的西奈山醫藥中心研究發現,讓有經前症候群的婦女,吃了一千毫克的鈣片三個月之後,四分之三的人都比較不緊張、暴躁或焦慮。日常生活中,鈣的最佳來源是牛奶、優格和起司。幸運的是,低脂或脫脂的牛奶擁有最多的鈣。●雞肉:英國心理學家班頓和庫克給受試者吃了微克的硒之後,受試者普遍反應覺得精神很好、更為協調。美國農業部也發表過類似的報告。硒的豐富來源有雞肉、海鮮、全穀類等。◎五種吃了會憂鬱的食物◎●垃圾食物:上班族常常抱怨,到了下午就昏昏欲睡,因為中午吃了太多藏在餅乾或是巧克力中的糖。攝取太多糖,會讓胰島素大量分泌,但沒有持續的燃料,使血糖又急速降低,反覆的變化讓心神疲勞。而且餅乾、蛋糕、速食在製造過程中已經喪失不少身體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過量”的咖啡:一些有喝咖啡習慣的人,一但少了咖啡,通常會有頭痛、憂鬱現象發生。甚至有些對咖啡較敏感的人,一天喝了5、6杯咖啡後,會出現緊張、興奮、好動不安等類似精神病的症狀。一般建議,一天喝咖啡不要超過三杯。●酒:美國國立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湯瑪尤德博士發現,有些人在喝酒後六至十二小時,會出現恐慌症的症狀,這種人面對焦慮的反應會超出正常。●糖:就像前面所說的,吃糖會讓血糖如同登上雲霄飛車,會讓人更累。●高油的食物:吃太多油,動脈會遭受低密度脂蛋白LDL阻塞,而傷害了腦部的循環。而且吃了高油的食物,也會製造大量的自由基,自由基與神經元接觸,就會傷害神經元。  食物當然不能幫你解決重大壓力,例如你即將離婚,或是一不小心把小孩關在車子裡,食物只是幫住你在一些時候,將會表現得更正常,而非焦慮。也不應該因為某一種科學發現,就猛吃或不沾某種時物。均衡的飲食最能幫助你的心情,因為他?可以有足夠的活力,在非常時刻幫助你。  善用快樂食物,減少鬱卒食物,也許下次我?舉杯互助健康快樂時,能更明瞭背後的生理機制與食物樂趣的深層意義。

2005-10-31 16:56:44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美國哈佛大學實驗:發現好動或行為異常的孩子,他們頭髮裡面的鈣和鎂都嚴重缺乏。缺鈣及缺鎂的孩子,都會有一種習慣性動作,包括抓耳朵、眨眼皮、抓背、睡覺時要吃手指或睡覺時要在床上轉來轉去、抓頭髮、吃手指、腳不停的動來動去等等的肢體動作。他們又發現,缺少越多的孩子,他們的肢體動作越明顯。
我們大腦在接受到刺激時,會有兩種波產生,一種是Alpha波,是舒服的波。比如聽到安慰的話,吃到喜歡的東西,被擁抱等等感受到好的、舒服的事情,就會產生舒服的波。另外一種就是不舒服的波稱為Bata波。比如遇到或是感受到痛、餓、被罵等等不愉快的事,會產生不舒服波。

2005-10-31 20:55:29 補充:
大人在產生不舒服波時,會用沉思、抽煙、冥想、禱告或吃東西等使大腦產生多一點舒服波。但是小孩子不懂得這樣做,就會藉著肢體動作,包括吃手指、抓頭髮、咬指甲等動作傳達給大腦一個"是安全的"的訊息,使大腦產生大部分舒服的波。
你姊的男朋友可能小時候已經習慣,長大卻改不了了吧!
科學家是建議兒童可以藉著補充足夠的營養素,降低小孩子的不舒服感來改善這些行為;至於大人,我想應該也是要補充足夠的營養素吧,因為營養素的不足,如果小時候沒發現且調整,就會在長大後被稱為"體質"。

2005-10-31 15:55:14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我也有這個習慣,人在緊張,被罵,之類的情況,為了紓解壓力,會咬指甲。
如果女生,我建議可以擦指甲油,這樣就不會咬啦!
如果男生,我建議可以在手上綁條線,要咬時,看到後就會想起,就可以不會咬啦! 當然這些方法不行的話,你就要自己想辦法囉~。。><

2005-10-31 15:35:24 · answer #4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咬指甲和吸吮手指都屬於非進食的習慣性行為(Nonnutritive behavior),類似成人甩原子筆、擺動下肢的動作,可用來緩和內在的心理壓力,增進安全舒適的感覺。咬指甲不太雅觀,雖然不會妨礙身體健康,如果未能在兒童時期戒掉,往後的社交生活會產生某些負面影響。人口中25%至36%的兒童有咬指甲的行為,少數女性即使上了大學,仍無法改正咬指甲的行為。

咬指甲可用來舒緩內在的心理壓力,也可能只是好玩,看到別人咬指甲,跟著模仿,某些兒童的指甲太長,邊緣不整齊,牙齒可取代指甲剪的功能,久而久之,就成了習慣。

嚴厲斥責反而會逼使咬指甲的行為走入地下,兒童會躲在房間裡偷偷的咬指甲,更強化這種不好的習慣,父母親可鼓勵兒童導正的動機,幫兒童修剪指甲,短整的指甲就無法咬嚼;每天記錄咬指甲的次數,評估進步的程度,提醒兒童在哪些情況最容易出現咬指甲的行為;實施獎懲辦法,提供實質的福利措施或者立即的口頭讚美;安排書寫或勞作的活動,例如打毛線、數念珠、洗牌等,讓兒童雙手忙個不停,沒有時間咬指甲;鼓勵兒童每天站在鏡子前自我觀察五分鐘,感受不咬指甲的情緒變化;訓練兒童自我放鬆的技巧,每天勤於練習,結合自我放鬆的口令,例如"冷靜""放輕鬆"等,一旦出現咬指甲的衝動,立刻喊出口令,反射性的立即放鬆身體,緩和咬指甲的衝動。

2005-10-31 14:14:58 · answer #5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