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那麼多人寫詞!
究竟是用填詞的方式?
還是自己創作新的詞呢?
不是說詞 是有格式 用填的嗎?
可是 哪來那麼多樣是填?
是否有些是自己想的來創作的呢?
2005-09-12 19:14:44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藝術與人文 ➔ 詩詞與文學
詞是曲子詞的簡稱,即有曲譜的歌詞,是一種密切配合音樂用以歌唱的音樂文學,和音樂是主從關係。大體說來,詞在燕樂風行的初盛唐於民間孕育生長,中晚唐、五代時經過一些文人的創作逐步成熟和定型,至兩宋而大盛。詞的別稱很多,有詩餘、長短句、樂府、樂章、曲子、歌曲、倚聲、琴趣等。詞和歌詩最大的不同在於,詞是先有聲而後有詞,歌詩則是先有詩才有聲。
詞是依曲調為詞調,不另立題:
每首樂曲都有曲名,詞人根據樂曲填上詞後,便以原來的曲名為詞名。每個詞調都有相對固定的形式,在字數、句數、平仄、用韻、分片上都有定規。表示詞調名稱的是詞牌,最初的詞牌名稱與詞的內容大多相關,但是後來的詞人就只依聲填詞、按譜填詞,久而久之內容就和詞牌名稱毫不相干了。而且同一詞牌在流傳中還出現一些不同的稱謂,造成「同體異名」的現象,也有「同調多體」的情況,就是正體外還有若干別體。
所以寫詞基本上是用填詞的方式,不過也是有作家自創新調的(我想您底下說自己作詞,指的是自創新的一種詞調吧),或是拿別人沒有填過的曲子來填,要不然就是改變現有格式(詞樂家有減字偷聲的辦法。一首詞的曲調雖有定格,但在歌唱之時,還可以對音節韻度,略有增減,使其美听。如木蘭花慢原為唐教坊曲,北宋後用五十六字體,林鍾商以後遂有木蘭花令 減字木蘭花 偷聲木蘭花。減字木蘭花,偷聲木蘭花,這是減,從音樂的角度來取名,增叫做添聲,減叫做偷聲)。
1.柳永發展詞體
在柳永之前,張先也創作長調和慢詞。而後柳永大量創作慢詞,使慢詞取得了與令詞相同的地位,他不但採取前人詞牌,也改造舊調或自創新調,所增新聲又多為長調慢曲。其曲名在教坊曲、敦煌曲本為小令者,柳永大都衍為長調。例如【長相思】本雙調三十六字,他增為雙調一百零三字。柳永以前無三迭詞調,而《樂章集》中的【夜半樂】 【十二詩】 【戚氏】等都是三迭。這些慢詞,體制加長,篇幅增大,音調更加繁複曲折,句式又富於變化,從而增強了詞體的容量,提高了詞的藝術表現力。
2.周邦彥創調之才多
周邦彥善於創調,廣泛采摘「新聲」,使之規範化。其所創詞調,音韻清蔚,與柳永的市井新聲有雅俗之殊。【瑞龍吟】【蘭陵王】【六醜】等名曲,直至宋亡猶不絕。周邦彥提舉大晟府,一面整理審定舊調,一面又創製新曲,注重詞的格律的嚴密化和詞調的規範化,詞至他可謂「富艷精工」。王國維推崇他為「詞中老杜」,後世革律派詞人多瓣香於清真。
3.蘇軾作無詞牌之詞
以下是蘇軾以「無愁可解」為題寫的一首詞:
「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來不識愁味,問愁何處來、更開解箇甚底。萬事從來風過耳,何用不著心裡。你喚做展卻眉頭,便是達者,也則恐未。此理,本不通言,何曾道歡遊勝如名利,道則渾是錯,不道如何即是、這裡原無我與你、甚喚做物情之外,若須待醉了,方開解時,問無酒怎生醉。」
這首詞沒有詞牌,好像與既有的舊詞牌也不合調,完全是蘇東坡自創的新腔,這「無愁可解」便是這首詞的正式題目了。大概這也是唯一只有題目沒有詞牌的詞了。
4.姜夔自度曲
姜夔是著名音樂家,能自創樂曲,現存八十多首詞中,有17首注有樂譜,大部分是他的"自度曲",他自製的詞牌有「淒涼犯」、「湘月」、「徵招」等,這是迄今僅存的一批宋詞樂譜,是十分珍貴的古代音樂文獻。
2005-09-12 20:27:06 · answer #1 · answered by 蘿蔔 5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8-15 18:36:22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candy5660601.pixnet.net/blog
2014-06-23 15:07:43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1 · 0⤊ 0⤋
宋朝所謂填詞
是說在既有的曲調(曲牌)上
按照格律填上自己創作的詞
也就是說在既有的規範內自由創作
這就是為什麼比如"蝶戀花"
就有好幾首
是因為蝶戀花是曲牌名
而不是指詞本身
2005-09-12 19:20:19 · answer #4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