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有【恐懼症】在行為上會有什麼明顯的症狀?要怎麼治療??
2005-06-09 18:01:19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健康 ➔ 心理健康
郭峰志醫師 專欄
恐慌症,在精神科門診,是相當常見,且特殊的精神疾病。但一般民眾卻很陌生。而且,患者常不知長年受苦的痛,竟是治療效果相當好的恐慌症。因此,謹藉本文,為您介紹「恐慌症」!
一、恐慌症的特徵:
1.是一種特別的心理疾病,發病若不治療,會持續發作及惡化。
2.會不可預期她突然發作,發作前,少有癥兆
3.嚴重發作時間,很少超過半小時。但發作後的疲憊,可持續一整天。
4.常擔心會隨時發作,發作頻率可能好幾個星期一次,也可能一天好幾次。
5.發作地點常在人多、擁擠,又閉塞的環境。有的人則在高速公路或隧道,甚至,在睡夢 中發作而驚醒。
6.常四處求醫,送到醫院急診室或住院,做許多檢查,都找不出病因。
二、恐慌症的症狀:
呼吸困難或窒息
感喉嚨硬塞感、
嘔心或腹部不舒服
全身冒汗
心悸或心跳加速
感覺快死掉或失去控制而瘋掉
身體發麻、刺痛或顫抖
失真感(覺得周遭環境怪怪的或身體不聽使喚)
三、恐慌症的罹患率及病因:
1.恐慌症罹患率,約佔一般人口比例的1.5一3%。其中女性的罹患率,的是男性的三倍。
2.可能在各種年齡層發病? A一般發病平均年齡約在25歲左右,較少超過45歲發病。
3.目前尚不知恐慌症發病的確切病因,但初步研究結果顯示,與家族遺傳,及體質有關,且需可追溯到個案在發病前,有明顯地面對短期,或長期心理、社會壓力。
四、恐慌症病程的七個階段:
1.次恐慌症狀發作期:發作症狀輕微,且發作頻率低,自覺身體有點怪怪的.,但還可以忍受。
2.恐慌症發作期:典型的發作,症狀嚴重,開始找醫師幫忙,或到急診求助,但檢查卻都正常。
3.慮病期:開始擔心心臟病、肺病、胃腸疾病、神經疾病,或擔心腦瘤。遍訪名醫,且到 各大醫院求診,但檢查都正常,醫師回答,不是沒病,就是神經衰弱,冶療效果有限。
4.輕微畏懼症狀:找不到病因,症狀仍持續困擾,開始擔心外出會發作,求助無門,所以不大敢外出。
5.社交畏懼症期:擔心發作時場面難看,有損顏面,所以,開始不太敢見親朋好友,謝絕應酬。
6.催曠症期:嚴重擔心發作,幾乎不出門,或要有人隨時陪伴。有的病患,甚至曾往到醫院附近,這時期,病患即使有人陪伴,也不敢出遠門。通常病患會辭掉工作,整天待在家裡。
7.憂鬱期;因發作,或怕發作,導致生活功能嚴重受損,如失業、孤立及種! 種挫折。最後,造成對人生乏味、無助、無望、嚴重失眠,及厭世。這時期,自殺危險性很高。
五、恐慌症的治療:
恐慌症發病,到接受精神科治療,這段路艱辛、又遙遠。常見病患,遍訪名醫,且病情一拖七、八年。主要原因,在於對恐慌症認識不足,或對於接受精神科的治療有所忌諱。因此
1.不管病情或病程輕重,趕快到精神科求診。因為,恐慌症有特效藥。愈早就醫,治療效果愈好。
2.在精神科就診,除了藥物治療,還有許多輔 助冶療法。如精神疾病衛生教育、放鬆技巧訓練、一般心理治療、家族治療,及團體心理治療,會使疾病的治療及復原更為完全。
六、恐慌症發作時的處理方式:
l.記住這事實:雖然症狀強烈,讓你害怕,但絕無生命或身體的危險。
2.瞭解事實:恐慌症發作時,所經驗的症狀,是身體器官因接受錯誤訊息,而出現過度反應。器官本身,並無毛病。
3.坦然面對:不必驚慌求援,留在原處(除非該地有危險)。不要想身體會如何,因為愈想症狀愈嚴重。應該平心靜氣,接受所發生的症狀。因為症狀會過去,且不會持續超過二十分鐘。
4.做些轉移注意力的事.或小動作:如內心慢慢數數字、輕拍膝蓋,或慢慢深呼吸等。
5! .平時,練習呼吸調節,及肌肉放鬆技巧:緊張症狀開始發作,或感到焦慮,引發輕微的身體症狀時,就應趕快開始進行。
玉里榮民醫院 臨床心理師 李意鈞 摘譯
許多恐慌疾患的心理學理論已獲得實證資料的支持,顯示心理因素在恐慌疾患之病因、維持扮演重要的角色。事實上,這些心理學理論可以解釋許多生理學發現。資料顯示:(1)心理介入降低恐慌發作;(2)心理治療阻斷”實驗室引發”(laboratory-provoked)的恐慌發作;(3)心理因素調節”實驗室引發”的恐慌發作,顯示任何良好恐慌疾患的理論必須包含生理及心理因素。然許多實證資料嘗試檢驗恐慌疾患的認知行為模式的假設性概念,但在此我們還是首先說明恐慌疾患的心理動力模式。
心理動力模式 :根據弗洛依德早期的構思,當不被接受的原慾想法、衝動、記憶及慾望進入意識層面時,就會產生病態焦慮。心理能量與過去壓抑的事件連結,隨後以偽裝的方式出現(例如,恐慌發作)。後期的構思中,弗洛依德指出焦慮導致壓抑,而不是先前提到的那樣。此構思假定,焦慮對自我(ego)而言是一種危險警報,且自我運用許多心理策略(maneuver),包括壓抑、嘗試降低焦慮及避免危險情境。恐慌發作是神經質症狀,它是過去事件記憶不當壓抑產生。弗洛依德指出,患者害怕恐慌發作產生恐懼行為。
現代精神分析理論認為,與嬰兒時期之慾望與害怕有關的象徵物引發焦慮與恐慌發作。潛意識或意識線索與早期固有的心理及生理威脅有關,像閹割、分離或父母忽略,到了成年期,這些線索成為恐慌發作的引發物。特別是當防衛機制無法控制與嬰兒期的恐懼連結之潛意識幻想,恐慌發作於是產生。
新的心理動力架構結合氣質研究發現及恐慌患者之心理衡鑑,認為恐慌疾患是氣質與環境因素互動的結果。根據這樣的模式,恐慌患者天生帶著某種生理反應傾向,成為早期害怕的前置因素。當此種天生傾向與不良的父母特性交互作用(例如,父母無能處理一個天生害怕的嬰兒),恐慌疾患之心理脆弱性(vulnerability)就此產生。個案在依賴衝突中掙扎,發展出弱的自己內在表徵(representation)與強的他人內在表徵,使用較差的策略,例如,逃避,來因應生活壓力。這些心理的脆弱性又增強內在生理反應敏感性,當面對壓力時,導致較強的心理及生理改變。最後,安全感降低、生理改變令患者覺得好像要失控了、負面情緒增加(例如,焦慮、生氣、罪惡及羞愧感),累積起來而引發恐慌發作。
雖然心理動力架構看起來很吸引人,可是它仍缺乏研究資料證實這些概念。因為這些理論認為潛意識是恐慌疾患的病因,很難直接地去驗證這些假設,且更難去反駁,因為,當恐慌發作時,已假設潛意識病因存在。所以,研究者必須發展出一套檢驗這些概念的方法,而不假定潛意識病因存在,而僅根據恐慌症狀的有無。
認知模式:認為患者把身體感覺過度解釋它的危險性,且認為即將面臨災難,而導致恐慌發作。例如,患者如果把心悸誤解成心臟病的徵兆,或把緊張不安誤解成他將失控或發瘋,可能導致恐慌發作。
Clark相信”災難誤解”(catastrophic misinterpretations)不僅是由於害怕,且由於其他情緒(例如,生氣)或其他刺激(例如,咖啡因、運動)。當對患者對一個刺激感到威脅時,會心生恐懼感,惡性循環累積超過臨界點時即產生恐慌發作。如果身體感覺伴隨恐懼感,且把它誤解為災難,患者在隨後的身體感覺被激起時,經驗到更強的恐懼感,最後導致恐慌發作。
恐慌患者自陳描述,在恐慌發作期間他覺得自己面臨立即危險(例如,心臟病發作、發瘋),且這些想法特別是在注意到身體感覺之後出現,此現象驗證恐慌認知模式。其他的發現同樣支持Clark的假設,他在實驗室中對恐慌患者與正常人激起類似恐慌發作的生理反應,結果只有對這些感覺誤解為災難的恐慌患者可能會導致恐慌發作。除此,接受引起恐慌藥物之後,而後發作的患者表示,他會害怕自己會發瘋或失控。其他支持Clark認知模式的研究顯示,認知技巧可以減緩恐慌發作,例如,認知重建,即以理性思考挑戰及取代災難誤解。
批評者指出,認知模式沒有解釋為什麼患者的誤解無法獲得證實(例如,災難預測沒有實現),但恐慌發作仍然持續發生。儘管如此,可能是恐慌患者使用一些做法,而避免恐慌發作發生(例如,避免或逃離恐慌發作的情境),所以他們從不真的學到不管他們是否採取預防措施,恐慌發作不會導致預想中的災難。
整合模式:Barlow稱初始的恐慌發作為”錯誤警報”(false alarm),不管是習得的或非習得的,害怕或恐慌發生在缺乏任何危及生命刺激的情況下;相反地,”正確警報”(true alarms),即害怕或恐慌發生在面臨真實危及生命的危險情境中(例如,受到狙擊手的攻擊)。
根據Barlow的觀點,恐慌患者的生理天生就較脆弱(他們對負面生活事件引發過度神經生理反應)。因為這類患者接受到生活壓力,把它們當做是真正危險或生命威脅,因此神經生理過度反應或錯誤警報就此產生。某些患者初始的錯誤警報是身體感覺與焦慮感覺(例如,頭昏、心悸)聯結而成(經由古典制約)。此種聯結或條件化產生”習得警報”(learned alarms),患者習得害怕這些身體感覺,因為他們相信它們會導致另一次發作。他們更為焦慮及恐懼會經歷再次的警報或恐慌發作,結果恐慌疾患持續發展。他們天生的身體脆弱特性促使他們過度注意在他們自己,使得他們在經歷第一次發作後,對錯誤警報更為敏感。
一般人偶而出現錯誤警報的頻率比以前認為的還高,儘管如此,大部分的人經驗到錯誤警報不會恐懼他們將來會出現恐慌發作。Barlow認為許多因素,包括體質上的因素、結合人格與認知傾向(例如,過度依賴的感覺)與缺乏社會支持,可能決定了患者對壓力的易感性與發展為恐慌疾患之可能性。除此,Barlow相信,因應不可預期的恐慌而產生的逃避行為,或多或少受文化、社會與環境因素的影響。
Barlow的恐慌疾患理論從各方面獲得支持。許多研究指出,許多恐慌患者在第一次恐慌發作後陳述了一件或多件負面的生活事件,提供了Barlow的恐慌疾患理論間接證據,也就是說這初使錯誤警報可能由於對生活壓力過度反應。儘管如此,這樣的結果必須小心解釋,因為這些研究在方法學上有些缺陷。除此,其他研究指出壓力促發其他精神疾病與身體疾患,故壓力與恐慌發作可能有關係。
儘管如此,在此有直接證據,即內在或身體線索(cue)可與焦慮產生制約,支持Barlow所說的”錯誤警報與身體感覺聯結”。除此,恐慌患者對身體感覺害怕程度比其他精神病患者及正常人還高,支持Barlow的說法,即恐慌患者學到對身體訊息感到恐懼。
玉里榮民醫院 臨床心理師 高旻邦 摘譯
以下列出對恐慌疾患心理介入方法的研究,不管是一種或多重治療策略,皆顯示它是有效的。
當恐慌疾患患者諮詢心理衛生專業人員時,表示他們已經看了許多醫師卻得不到恐慌疾患清楚診斷與解釋。在缺乏這些訊息的情況下,患者以為他們快死了、發瘋了或失控了。大部分的個案懷疑醫師忽視某些危及生命的身體狀況(依據患者之”症狀學”觀點)。因此,含有說教意味的心理教育階段,被納入恐慌疾患的認知行為治療模式的架構之中。
在開始的階段,確認出焦慮、恐慌與懼嚝疾患,每一症狀都被認為恐慌症特徵之一,且是不具傷害性的。揭穿一般恐慌發作的神話(錯誤認知)--認為它是危險的(例如,恐慌發作表示可能有未被檢查出的腦瘤、心悸導致心臟病發作、換氣過度會導致昏厥等)。此疾患被認為是壓力的一種心理反應,且逃避行為與隨之而來的焦慮是擔心恐慌發再次發生的反應。
小冊子或書是有用的教育工具,可以讓患者需要的時候能夠閱讀。在此我們推薦一些相當不錯的自助手冊或網站,它們提供關於恐慌疾患一些簡單及有用的資料。除此,我們鼓勵患者加入「美國焦慮疾患協患」(Anxiety Disorders Association of America, 6000 Executive Blvd., Rockville, MD 20852; http://www.adaa.org)。只要付合理的費用,患者即可獲得兩個月一次關於自助技巧與教育資料的最新訊息(例如,最新的研究發現),及其他有用的資源。如此,對恐慌疾患患者而言,心理教育是一條探索之路,而不僅是一種心理治療。
認知重建(Cognitive Restructuring)
認知行為治療之認知重建部分是由Beck學術成就發展而來--缺陷訊息處理(information-processing)導致焦慮及相關之失能行為。治療改變是透過察覺及挑戰缺陷認知(思想、信念及假定)來達成。
第一步是幫助患者瞭解認知如何加強及引起恐慌,讓患者回想恐慌或焦慮發作當時的想法、信念與假定。一旦初次與最近的恐慌發作能夠鮮明回憶,詳細討論這兩個經驗是檢視當時想法、信念與假定的開始。經過一連串的問題,治療師試著找出患者恐慌發作獨特過程與不切實際災難想法。之後,這些認知就會在隱含地或明顯地改變。
一個典型恐慌歷程例子:
1.我坐著接受工作面試。
2.我注意到我的心跳開始加速(身體症狀)。
3.這樣的心悸表示恐慌發作的早期症狀,且我將要失控及大叫,所有的人都會認為我發瘋了。(災難式想法)
4.我變得非常緊張,擔心會失控,且開始冒冷汗。(身體症狀增強)
5.我離開面試場所而恢復平靜。(逃離與躲避)
6.我連一個工作面試,我都無法掌握自己,因而感到憂鬱與沮喪。(無助)
以上說出患者的心聲,在心治療過程中,因為大部分患者並未察覺到他自己的想法,有必要讓他自己內在思考突顯出來。一般而言,人自動化處理訊息,對刺激快速解釋。當患者從恐慌發作恢復平復後,他們會覺得那些災難想法那麼不可思議,而傾向將它遺忘。治療環境設置要讓患者覺得舒適與被接納,以促進自我揭露。除此,我們建議患者在恐慌發作時自我監控他們的想法。通常使用條例式問卷,如上述所舉的例子。經過多次檢視這些關於恐慌的認知,一個清楚的恐慌發作程序就此展現,且患者開始體會認知所扮演角色。
一旦患者開始體認到認知在加引發及刺激恐慌發作的重要性時,他們就已站在重新評估及挑戰這些認知的立場,尤其是"與恐慌有關"(panic-related)身體訊息之災難式扭曲解釋。其他常見的扭曲解釋包括過度強化恐慌後果(例如,丟臉、丟掉工作或人際排拒)。
我們以"思考記錄"(thought record)的方法,很快瞭解患者思考,檢驗它的有效性,並挑戰患者,促使他們更理性地思考。我們提供患者Burns界定之十種扭曲、誤解及非輯緝思考模式,例如,"jumps to conclusion "(假定事情往壞的方向去發展,但缺乏充份證據)。瞭解認知扭曲,患者能以理性思考代替非邏輯結論。我們要強調的是,認知重建不是不是正向思考(positive thinking),而是教導患者能切合實際的思考(例如,根據證據)。
認知重建的最後階段是將情境"去災難化"(decatastrophize,處理逃離懼曠情境之問題)。藉由一連串的問題很容易達到目標:如果你害怕的事情真的發生了,結果會如你想像的那樣糟嗎?想想這樣的例子:患者相信他會在飛機上恐慌發生作而大叫,並想要逃離。事實上如果他們信以為真,他們就真的會恐慌發作。最可能的結果是感到極大不適,而不是大叫,並想逃離及羞愧。"去災難化"主要目的是降低患者逃避引起恐慌發作的情境。
呼吸控制(Respiratory Control)
呼吸控制旨在幫助患者控制由恐慌及焦慮引起之身體反應。教導患者呼吸的方法,以幫助他們放鬆及避免過度換氣,過度換氣引起一連串身體症狀,像頭昏眼花、胸悶及手腳麻痺,而引起恐慌發作。這些症狀慢慢引發患者害怕感覺,好像身體快要失控了。
在壓力及焦慮情況下,呼吸頻率通常提高,且使用到胸部肌肉,短而淺之呼吸。針對這樣傾向,教導患者腹式呼吸(腹部起伏,而不是胸部),在一規律頻率(例如,大約每分鐘12次左右),這樣的練習可以在治療階段以外的情況下進行。患者可以很快地學到控制呼吸,同時瞭解到它是很好的策略,可以讓自己能夠待在引起恐慌的情境下。
放鬆訓煉(Relaxation Training)
放鬆訓練是一種逐步肌肉練習,目的使患者獲得身體控制感。每天練習可以讓患察覺及降低緊張,甚至降低恐慌發作的機率。基本的技巧包括拉緊及放鬆肌肉,達到一寧靜境界。在Barlow與Cerny的書中詳述此練習的詳細步驟。
視覺化(Visualization)
討論焦慮情境大多缺乏鮮明的意像、聯想及情緒,而不能促進真正的改變。視覺化可以改善這樣的情況,當患者閉上眼睛想像那些情境,通常為焦慮所淹沒。不斷地面對想像出來的焦慮情境,患者能夠學習到在面對真正的焦慮情境之前知道如何去因應它。
治療師儘量幫助患者視覺化情境得越詳細越好,當患者描述想像內容,治療師詢問相關的想法及感受,此法不但是在描述那些想像,同時也可作為評估患者的很好方法。一面想像,一面表達想法及情緒,比只回想境而表達想法及情緒來得正確。在想像同時,患者被要求把有效的因應技巧及作為視覺化,此時視覺化做為一種預防措施。如果患者可以處理操弄的焦慮(在想像練習中引發的),他將在自然的情境中更能處理焦慮。
暴露法(Exposure)
暴露法是認知行為治療的最後一個部分,即讓患者面對焦慮,及引起恐慌發作的情境。引起恐懼的刺激可能是外在的情境或內在感受(例如,失去內在敏感度(interoceptive desensitization)。藉由在結構化情境中不斷面對焦慮,患者學到適當的因應技巧及進一步地預防方法。
根據患者害怕情境等級,讓患者漸進地、系統化地面對它,此時治療師引導患者使用因應技巧。例如,外在情境暴露法練習,一位患者焦慮程度隨著離家至高速公路或其他道路距離而逐漸升高。同樣地,內在暴露法是根據患者內在害怕感覺建立階層(例如,頭昏、心悸),引發相似感覺使用方法因人而異,例如,過度呼吸、旋轉及身體活動(例如,騎二分鐘腳踏車)。
建立害怕階層可以使治療效果階段性達成,開始的時候患者處理低焦慮情境,再處理高焦慮情境。在支持性治療情境有助於患者能夠使用剛習得的因應技巧,患者學到忍受焦慮而不必逃離。同樣的練習,在其他焦慮情境中再持續下去。
通常我們認為在治療階段與階段之間的練習是快速進步的重要因素,我們鼓勵患者在治療階段與階段之間每星期面對害怕情境三次。第一,患者在治療師協助情境下完成暴露法練習,例如,在樓梯爬上爬下三次來引起心跳加速,接著在家中自行練習。患者的自信提高,因他瞭解到治療師信任他能夠自行處理先前的焦慮情境經驗。
2005-06-17 22:48:26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3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8-08 22:03:47 · answer #2 · answered by WKVCHMANGIMD 1 · 0⤊ 0⤋
下面的網址應該對你有幫助
http://phi008780420.pixnet.net/blog
2014-04-20 22:33:32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1 · 0⤊ 0⤋
【自我治療小妙方】【恐懼症】1.逆轉負面的想法2.勇敢的面對恐懼,可以消弭恐懼3.轉移注意力,也許以閱讀、朗誦、深呼吸的方式來減少恐怖的想法 4.測量自己的恐懼度,加以紀錄以瞭解原因5.鼓勵自己經由克服恐懼來獲取成就感6.避免咖啡因的食物,如咖啡、茶、可樂及巧克力7.以活動方式消耗因恐懼而引發的腎上腺素------------------------------------恐懼症其實分瞞多種的簡單的說 是針對某種東西ˋ或是某種是物感到恐懼也稱為恐慌症這是我上課上過低
2005-06-09 18:02:08 · answer #4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