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我看過書了,
可是仍然有許多不怎麼了解,
因為現在的【書】,
簡單化了,
不像以前那麼複雜,
雖然比較不會傷腦筋,
可是太簡單了,
反而有很多地方不知道,

【一點透視】
【二點透視】
【三點透視】

看過它的說明之後,
還是沒辦法完全理解其中的說明,
有沒有什麼特殊要點?
或者應該特別注意的地方?

2005-01-27 15:12:47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教育與參考 考試

4 個解答

透視圖(一)透視之分類: l﹒依消點區分  (1)一點透視,又稱平行透視(室內設計)  (2)二點透視,又稱成角透視(建築外觀,一般透視)  (3)三點透視,又稱傾斜透視(全區解說,鳥瞰圖(空照圖)) 2.依視點之高度分  (1)正規透視:視平線在物體之中央  (2)蚯蚓透視:視平線在物體之下方  (3)鳥瞰透視:視平線在物體之上方(二)透視圖之元素: 1.S.P:立點 2.E.P:視點 3.P.P:畫面 4.H.L:視平線,為視平面與畫面之交線,即眼睛之高度處之水平線。 5.G.L:地平線,為畫面與地平面之交線。 6.V.P:消點,畫面上之平行線會集之點(V.L:左消點,V.R:右消點),消點必位於H.L上。(三)透視圖之基本概念: 1.主面之位置:  (1)物體在畫面後面,則透視圖較原物小。  (2)物體在畫面上,則透視圖與原物大小相同。  (3)物體在畫面前,則透視圖較原物大。 2.立點與物體之距離:  (1)物體與視點間應有足夠的距離,才能看見全貌。  (2)兩點透視之水平視角以45°~60°較為適當。 3.兩點透視之視形角度:   與畫面構成之角度愈小,則透視圖之視形愈大愈清晰。 4.視點之高度:  (1)視平線若低於地面線,則看到物體之底面(蚯蚓透視)。  (2)視平線穿過物體,則看到一般視形之透視圖。  (3)視平線若高於物體,則看到視形為鳥瞰圖。(四)足線法:    利用透視平面圖,以測高線(V.M.L.)為高度基準線,再利用是線及足點求出物體之透視圖。(五)測點法;    以測點將物體的長寬移轉至透視圖的基準線上而求得透視圖,不必繪透視平面之畫法。(六)斜角透視法:    主要是針對斜屋頂、坡路、斜面、樓梯等之應用而產生。(七)介線法;    利用"物體"兩牆面45斜線消點的畫法。二、陰影(一)定義: l.光亮面:向光面 2.陰面:背光面 3.影:陰面授於地上成其他牆上之影像(二)光源: 1.平行光源(太陽光) 2.點光源(投射光)(三)光之類型: 1.平行光(側光法) 2.前來光(逆光法) 3.後來光(背光法) 4.正中光(垂直光)(四)光之投射原理: l.光之角度(高度角)一依時辰而不同 2.光之方向(方位角)一側光、前來光、後來光(五)陰影之畫法: 1.平面圖與立面圖之陰影  (1)光之高度角用於立面圖,光之方向角用於平面圖  (2)所有投影線均為平行線  (3)視角度線先著地或方向線先著牆來決定影之長度。 

2005-02-05 17:26:47 · answer #1 · answered by 大師 7 · 0 0

這裡有敎室內空間的手繪透視圖,敎的還不錯喔!http://tw.myblog.yahoo.com/mond27650696

2010-06-05 13:34:50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1 · 1 0

這本書寫的很清楚.可以去成品書店看看.http://tw.myblog.yahoo.com/design5042/article?mid=492&prev=499&next=400&l=f&fid=10

2010-05-15 12:30:02 · answer #3 · answered by m 2 · 0 0

硬式說明很難看懂得....
我覺得多看吧!!!
試著用不同角度看...
把透視圖拿遠著看...
也許你會發現一先端倪...嗯
加油
我知道這是一個挑戰啦

2005-01-27 17:55:05 · answer #4 · answered by 乖小孩 1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