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自我?
什麼是超我?
如何介定判斷?
2005-01-12 13:51:10 · 5 個解答 · 發問者 賢者 4 in 健康 ➔ 心理健康
佛洛伊德認為每一個人的人格皆由三個我組成: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又叫「求爽的我」,趨樂避凶、心想事皆要成,都是這種心理在主導。
超我又叫「道德的我」,禮義廉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全由它來提醒。
自我又叫「理性的我」,扮演調和的角色,要擺平人心中本我和超我的不同需求。舉個例子:假設走在街上、看到地上有一千元,本我最基本的想法就是將這一千元歸為已用,希望利用這不勞而獲的錢財來滿足自我的慾望,超我則會提醒我們,從小到大被教育「拾金不昧」的觀念,而自我則是撿到錢後,雖然不會交給警察但也不會立刻花掉,他可能會設定一個條件,就是萬一在三日內沒遇到失主,這筆錢的擁有權就屬於他,所以自我即是負責協調的工作(引自楊聰財,2003)
基本上呢,自我是本我跟超我的抗衡之下所出現的,就像是上面的例子啊,本我很想要1000元,可是超我覺得不可以拿這筆錢,但是自我在這裡面拉扯,於是覺得~拿去警察局(超我),然後如果沒人拿就是它的(本我)。
不然就是有種漫畫,背後總有個邪惡的惡魔跟善良的天使要告訴那個人該怎麼做,而那個惡魔就有點像是本我,天使就是那個超我,最後從中衡量然後做決定,就是那個自我。
我的心理學老師把佛洛伊德的人格理論,應用在西遊記裡面角色--唐三藏(超我)、孫悟空(自我)、豬八戒(本我),我覺得很貼切啦,蠻好理解的,除非你沒看過西遊記。
如果不清楚啊,上網打 "本我、自我、超我~"
答案多到你數不清
2005-01-12 19:16:48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精神分析學說中的精神人格,以西遊記來比喻,會引起令人遺憾的益遍性誤解,最好還是直接去圖書館借佛洛伊德的書「精神分析引論及精神分析新論」,該書90%的內容極為淺顯易懂,對於想了解「人」極有幫助,筆者以最高誠意推蔫。
此外,發問者或可參考筆者另一文章,不過該文章是針對一安眠藥用藥者所作的分析,並非對精神人格作解釋,基本上Josh的答案才是正確的。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11400361
2005-01-16 18:17:02 · answer #2 · answered by JM 4 · 0⤊ 0⤋
本我(id)―代表未受抑制的生物性力量,在運作上遵行的是「享樂原則」
(pleasure principle),不論對嬰兒或成人而言,當只有本我在運作時,個體
將試圖尋求歡樂,並避開或減低痛苦。
自我(ego)―必須在嬰兒周遭的世界與嬰兒內在的本能或驅力之間進行調節,
經由暫時擱置或延緩享樂原則,自我遵循的是「現實原則」(reality principle)
超我(superego)―代表的是父母的價值觀、社會標準和典範,隨著自我理想(ego ideal)和良心(conscience)的形成,個人發展出一種道德規範或價值觀,以決定所採取之行動的善惡。
當本我、自我與超我之間產生衝突時,焦慮就會油然而生。而當自我察覺到焦慮時,它是一種危險即將迫臨的徵兆,個體必須採取某些動作。佛洛伊德描述焦慮有三種類型:神經質焦慮、道德焦慮和現實焦慮。
2005-01-12 19:07:44 · answer #3 · answered by JOSH 3 · 0⤊ 0⤋
˙自我
一種教育心理學的理論。為德國人弗洛依德於人格理論中所提出,主張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所構成。超我屬於理想的我,是個人由內在價值觀和社會理想來約束外在行為的力量,為造成罪惡感的來源。
˙超我
1.個人自己。
2.以自己為中心的觀念。
3.弗洛依德人格理論認為:人格係由本我、自我、超我所構成,自我介於中間,調節本我與現實世界的衝突,使人格得以健全發展。
2005-01-12 14:09:22 · answer #4 · answered by Yu-Shu Kao 2 · 0⤊ 0⤋
自我:最真實的自己
超我:超越自己不輸給惰性
至於如何介定:
超我中的我其實就是超越真正的自我!畢竟那就是我的要超越的目標啊!
2005-01-12 13:55:08 · answer #5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