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1.何謂單一選區兩票制?有何優缺點?
2.試申述政黨民主化的意義與內涵,並說明政黨民主化與民主發的 關係.
3.政黨在選舉中扮演的角色?及其角色的變遷為何?


以上均為申論題.拜託各位大大幫忙解題!!

2007-11-28 09:51:17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Adam 4 in 政治與政府 政治

3 個解答

1.何謂單一選區兩票制?有何優缺點?
【單一選區兩票制之並立制】
以日本為代表,是將每一個單一選區的選舉結果和第二張票投政黨的結果分開計算。以國會席次減半的修憲案為例,若甲黨在73個區域立委贏得40席,在政黨票部分獲得40%的選票,可分得的政黨比例代表席次,為所有不分區立委34席的席次乘以40%,即得14席,甲黨席次為不分區立委14席加上區域立委40席,合計54席。

由上述可知,此選舉制度兩跳是分開計算,互不影響。換句話說,各政黨依照第二票所獲得的得票率來決定比例代表制的席次。原則上並立制對大黨有利,對於小黨較不利,此制度亦容易造成選民的分裂投票。


【單一選區兩票制之聯立制】
以德國為代表,是以第二張圈選政黨的票,決定每個政黨最終總席次。如甲黨在政黨票獲40%,它在立委的席次就是總立委席次的40%,以113席總數算,就是45席,就算甲黨在73個區域立委選舉只贏35席,甲黨的政黨比例代表人數就是45減35,政黨代表為10人,補齊到45席。

由上述可知,要確定各黨的席次數,需要看第二票分配各黨在國會可以獲得的總席次,這項選舉制度非常具有比例性,對於比較小的政黨較有利。但由於這樣的情形,亦容易造成選民的分裂投票,即選民在第一票時投給兩大黨的候選人,第二票時才較有可能支持小黨的政黨名單,易造成「超額當選」的情形出現。


3.政黨在選舉中扮演的角色?及其角色的變遷為何?
政黨在選舉中所扮演的功能有:反映及匯集民意、提名候選人、甄拔政治人才、從事競選活動、塑造民意、政治溝通與傳播、最後選舉勝利則可以組織政府,選舉失敗則為在野黨,其功能為監督政府。

政黨在現代國家政治地位之演變:
(1) 就政治理論而言:政治理論家對於政黨的存在與作用,從否定到肯定。
(2) 就運行的層次而言:政黨在民主政治中的影響,由政治層次提升法律層次。
(3) 就互動型態而言:政黨之間的關係,從衝突抗衡轉為競爭協調。
(4) 就國家與政黨的關係而言:國家對政黨的目的與活動,是由放認轉為監督。

2007-11-29 05:25:36 · answer #1 · answered by 酇侯 5 · 0 0

好的!!!由於目前公民正在上這方面的課,有這方面的資料,就讓我來好好的回答吧,哈哈哈(被巴),好...回到正題- -

首先,第一題:

單一選區兩票制,又分為:

(1)單一選區兩票「並立制」:

*內涵 :
兩票分別計算,彼此並無相關 : 兩票分開計算,各政黨在比例代表上所獲得的席次與區域選舉無關。

*影響:
容易形成 : 大黨越大,小黨只能維持一定微小的力量情況

*優點:
1.當選席次分配較簡易
2.選民可同時表達其政黨偏好與候選人偏好
3. 政黨名單候選人與單一選區候選人平行競爭,彼此無排擠效應
4.具防賄效果

*缺點:
1.政黨得席率與得票率易形成落差
2.有利於大黨與既有政黨;較不利於小黨或新興政黨

*舉例:
日本、南韓、匈牙利、我國第7屆以後的立委選舉

(2)單一選區兩票「聯立制」:

*內涵 :
兩票間緊密連結 :
1.扣掉政黨在單一選區中以當選的席次,剩下的席次由不分區的代表(即:比例代表)取得。
2.如果不分區席次不足以填補區域產生之席次,還可以增加席次

*影響:
有利於小黨生存(強調政黨之得票與席次分配比例相符)

*優點:
1.公平性較高,政黨得席率與得票率一致,小黨有生存空間
2.選民可同時表達其政黨偏好與候選人偏好
3.具防賄效果

*缺點:
1.當選席次分貝程序較複雜
2.席次分配結果與小選區選舉結果出入頗大
3.易行成小黨林立
4.易有分裂投票現象
5.容易造成政黨內不同志之緊張關係

*舉例:
德國、義大利、紐西蘭、玻利維亞

第二題:

由於不太了解「民主發」是啥咪東西...所以無法幫上忙,抱歉..

第三題:

政黨其扮演的角色,其實也能說是政黨的功能,分為四類:

1)反映民意與提供政策 : 其實也就是人民與政府的橋樑

2)培育人才與參選

3)組織政府與監督政府

4)教育民眾與政治文化

補充一點,政黨也是有分類型的,我想這或許也是你所說的角色,所以在這提供給你知道,在此分成兩大類,4小點

一、權力來源(創黨精英所在):

1)內造政黨:權力核心在國會黨團

例如:
北歐國家的保守政黨、美國的民主、共和兩黨、英國的保守黨

2)外造政黨:權力核心在國會之的黨中央

例如:
英國的工黨、我國的兩大黨

二、黨員利益或意見組成(政黨理念價值與活動重點):

1)掮客型政黨:又稱群眾型政黨,強調反映社會利益(不具鮮明意識型態)

例如:
美國的兩大黨、英國的保守黨

2)理念行政黨:又稱使命型政黨,強調特定的理想和強烈的使命感

例如:
中國共產黨、美國的社會主義工人黨


在「高中公民與社會貫通突破第三冊」的講義裡有更多的解說,可以去翻翻看,對了,在裡面的第5章

2007-12-02 12:16:22 · answer #2 · answered by 1 · 0 0

我回答第一個問題就好

基本上我覺得單一選區兩票制
我不太認可這種制度
尤其是現在的台灣政治亂七八糟
不分區立委是選黨不選人
也就是針對每個人政黨的喜好去投哪個政黨
這樣完全失去競爭力
最終只剩下大黨存活下來而已

而且不分區立委名單是政黨自行提名的
你光看民進黨的名單 好像是第七八九名的樣子
都是貪污案在身的立委
真的是亂七八糟 貪污官員還當選的話
簡直是無言以對

2007-11-28 10:14:15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6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