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在醜陋面前, 人生出了憎恨, 輕視, 哀傷......
慈悲能否讓人超脫, 永帶微笑?
慈悲不哀傷嗎?

2007-11-14 18:48:24 · 5 個解答 · 發問者 野人 6 in 社會與文化 宗教信仰與靈性

多謝各位解答!

能仁 忍師兄解答了我疑問的核心.

kc^^師兄則介紹了 聖嚴法師 關於慈悲智慧的善文. 包圍我對慈悲的迷妄.

妙! 謝!

交付投票吧!

2007-11-23 15:38:55 · update #1

5 個解答

同體大慈,無緣大悲
如學有學習過四無量心,都知道"願一切有情具樂及樂因,願一切有情離苦及苦因"
就是因為觀察到大家在沉淪於苦海當中,才會覺得他們的悲哀,才會對跟你有關係的還是沒關係的生出了慈悲的心
比方說,你穿身了一身華麗衣服,一個很穢的垂死的乞丐求乞於閣下之前,他用盡了最後一口力把你拉住,當然衣服是髒了,但他也同時斷氣了,這個時候,我想你不會先算他哪一筆弄髒衣服的帳吧,倒會很同情乞丐的情況
就是這樣,這是候生起的就是慈悲,因為在對照中你發現他缺了你沒有的快樂,所以慈悲心可以令你超越,憎恨,輕視這些念頭,
哪慈悲哀傷嗎??是的,是哀傷的,因為它是由憐憫而出發的,正如觀音菩薩在渡眾生時發現眾生難以教化也哀傷的,沮喪的,但當你回想他們都還在沉淪的時候,就會激發你去救助眾生的心,而把哀都蓋過了,正所謂,哀莫大於生死,有比浮游在生死輪迥大海的愚昧眾生更值得哀傷的嗎?
所以佛教的苦不是灰色的,相反是激勵上游的動力,

2007-11-15 09:57:05 · answer #1 · answered by 能仁 忍 6 · 0 0

阿彌陀佛

2007-11-29 10:37:22 · answer #2 · answered by M.C. Amos Emmanuel WU:民富,_民智,_民主 7 · 0 0

阿彌陀佛。網上得見善文,恭引 聖嚴法師 語錄。


【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

聖嚴法師

我們經常因為受到環境的影響而生氣。曾經有人告訴我,有一次當他正在氣頭上時,因為忽然想起我說過的兩句話:「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心中怒火立刻就像被清涼的甘霖澆熄了一樣,同時也讓他看到自己待人不夠慈悲,沒有智慧,所以覺得非常慚愧。

我之所以提出這兩句話,是因為佛教本來就主張以慈悲度眾生,既然要度眾生,怎麼還會有敵人呢?當一切眾生都是自己要度化、結緣的對象,當然就不可能把他們視為敵人了。

「敵人」的意思是指彼此勢不兩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譬如情場有情敵、商場有商敵、戰場有軍敵、政壇有政敵;甚至同事之間,有時候為了要爭取較好的職位,彼此競相表現,希望自己表現最好,其他的人不可以超越自己,於是形成敵對的狀態。這是人性中的劣根性,也可以說是弱點。

既然知道人性的這項弱點,就要調整自己待人處事的態度,首先要原諒人、同情人、包容人;也就是說,對於不如自己的人,應該包容;比自己好的人,則要向他學習。如果人與人之間能夠彼此學習、互為師友,不但自己能夠得到成長,對方也會成長。

可惜的是,很多人想不通這一點,無論如何想到的都是自己,不會替別人著想,看到比自己好的人不放過他;不如自己的人更是欲除之而後快。如此,好的不要,壞的也不要,最後只剩下自己孤家寡人一個,這就是不慈悲,真正的慈悲是一體地對待別人。

慈悲的對象,除了慈悲別人外,也要慈悲自己。因為不慈悲自己,會讓自己很痛苦。例如,有的人不肯原諒自己,於是就傷害自己。其實做錯了事,改過就好,若是不斷責罰自己,就會一直陷在痛苦之中,這就是對自己不慈悲了。對別人也是一樣,如果態度不慈悲,可能就會一再地傷害他人。

「智慧不起煩惱」這句話,則是讓人不起煩惱的方法。人在煩惱中糾纏可說是最痛苦的事,因為煩惱就好像是自己在整自己般愚蠢,想要化解,就要運用佛法的空觀智慧,有了空觀的智慧,煩惱自然就沒有了。

如果說煩惱是黑暗,智慧就是明燈,當明燈照破黑暗時,黑暗就不見了,所謂「千年暗室,一燈即破」;其實,黑暗原本就不存在,只因為沒有明燈,所以才會黑暗。同樣的,煩惱本來是不存在的,只因為沒有智慧,觀念上還會顛倒錯亂,才會產生衝突、矛盾和掙扎。

曾經有人類學家研究指出,人類最初都來自於非洲,且出於同一脈血源。如果從這個推論來看,正好與佛法所說「眾生平等」的觀點相通。不過人類是不是真的都出自同源,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人類的基本需求和基本心態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說,人性是相通的。

既然人的本性是相通的,人類彼此之間便應該守望相助、唇齒相依,能夠這樣想的話,不但對自己有益,對別人也有益;而對別人有益,便是對自己有益,這就是推己及人的結果,如此一來也就沒有所謂的敵人了,沒有敵人,就是智慧。

2007-11-29 01:24:57 補充:
還有乞丐與自己,仍在差別相中。

2007-11-20 09:22:17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外不著相,內不動心。
如如不動,了了分明。
當體即空。

阿彌陀佛

2007-11-15 04:35:16 · answer #4 · answered by 明王 7 · 0 0

1~慈悲能帶給人安/平靜的心境~
2~我倒要問返你為何慈悲是哀傷的?其實哀傷與否是看心境的,心境平靜何來哀傷~

2007-11-14 19:55:55 · answer #5 · answered by ken 2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