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賀鑄青玉案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錦瑟華年誰與度?
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
試問閒愁都幾許?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2007-11-14 16:16:09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寧寧 2 in 藝術與人文 詩詞與文學

還有作者的生平

2007-11-14 16:17:17 · update #1

4 個解答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年華誰與度?月台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碧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橫塘,在蘇州城外。龔明之《中吳紀聞》載:「鑄有小築在姑蘇盤門外十餘里,地名橫塘。方回往來於其間。」是作者隱居之所。凌波,出自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這裡是說美人的腳步在橫塘前匆匆走過,作者只有遙遙地目送她的倩影漸行漸遠。基於這種可望而不可即的遺憾,作者展開豐富的想像,推測那位美妙的佳人是怎樣生活的。「錦瑟年華誰與度?」用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詩意。下句自問自答,用無限婉惜的筆調寫出陪伴美人度過如錦韶華的,除了沒有知覺的華麗住所,就是一年一度的春天了。這種跨越時空的想像,既屬虛構,又合實情。

  上片以偶遇美人而不得見發端,下片則承上片詞意,遙想美人獨處幽閨的悵惘情懷。「碧雲」一句,是說美人佇立良久,直到暮色的四合,籠罩了周圍的景物,才驀然醒覺。不由悲從中來,提筆寫下柔腸寸斷的詩句。蘅皋,生長著香草的水邊高地,這裡代指美人的住處。「彩筆」,據《南史江淹傳》:「……(淹)嘗宿於冶亭,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這裡用彩筆代指美人才情高妙。那麼,美人何以題寫「斷腸句」?於是有下一句「試問閒愁都幾許?」劉熙載云:「賀方回《青玉案》詞收四句云:『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其未句好處全在『試問』句呼起,及與上『一川』二句並用耳。」筆者認為,「試問」一句的好處還在一個「閒」字。「閒愁」,即不是離愁,不是窮愁。也正因為「閒」,所以才漫無目的,漫無邊際,飄飄渺渺,捉摸不定,卻又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這種若有若無,似真還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差堪比擬。作者妙筆一點,用博喻的修辭手法將無形變有形,將抽像變形象,變無可捉摸為有形有質,顯示了超人的藝術才華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宋羅大經云:「以三者比愁之多,尤為新奇,兼興中有比,意味更長。」清王闓運說:「一句一月,非一時也。」都是讚歎末句之妙。

  賀鑄一生沉抑下僚,懷才不遇,只做過些右班殿臣、監軍器庫門、臨城酒稅之類的小官,最後以承儀郎致仕。將政治上的不得志隱曲地表達在詩文裡,是封建文人的慣用手法。因此,結合賀鑄的生平來看,這首詩也可能有所寄托。賀鑄為人耿直,不媚權貴,「美人」、「香草」歷來又是高潔之士的象徵,因此,作者很可能以此自比。居住在香草澤畔的美人清冷孤寂,不正是作者懷才不遇的形象寫照嗎?從這個意義上講,這首詞之所以受到歷代文人的盛讚,「同病相憐」恐怕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吧!當然,逕直把它看作一首情詞,抒寫的是對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悵惘,亦無不可。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理解,這首詞所表現的思想感情對於封建時代的人們來說,都是「與我心有慼慼焉」。這一點正是這首詞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關鍵所在。




詞的上片,隨詞人之視線思緒,刻劃如洛神般飄然而逝的女子。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本句來源於曹植的《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凌波」:形容女子步態輕盈。慚愧,紅塵對此句的瞭解,最早來自於《天龍八部》。「橫塘」:地名,在今江蘇蘇州西南。龔明之《中吳記聞》卷三記載賀鑄:"有小築在盤門之南十餘里,地名橫塘,方回往來其間"。"芳塵"出自"羅襪生塵",形容美人所經之處,塵土也變成芳香的了。在此之前,紅塵只聽說過"芳心可可"、"芳腸寸斷"、"芳名"、"芳容","芳塵"還是第一次看到,當時絕倒,以為是賀鑄的獨創,後來查了查資料,原來江淹、杜牧、李商隱諸人早就用過。
  那麼這句是說:這個女子身姿輕盈,步態曼妙;一路過去,如行水面;所經之處,塵土飄香。以紅塵看慣武俠小說的眼光來看,這女子分明是有絕頂輕功,凌波微步,踏雪無痕啊,呵呵。
  不必描寫這個女子的容貌,已經是驚為天人了。看到這裡,不由感慨,宋詞中善寫女子者,一者為晏小山,再者便是賀方回了。對比花間詞人歐陽炯所寫的"胸前如雪臉如蓮",不知高出了多少分。打一個比方吧,同是學劍,歐陽炯只會對著劍譜比劃招式,而賀方回分明已經解其精髓,於不經意間出殺招。
  此樣女子,我見猶憐,何況詞人?他顯然一見鍾情,不僅目迎而送之,還不由暗自猜度:這樣的一個女子,她的"錦瑟年華"與誰共度?"月台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這樣的女子,天仙化人般美麗芳香也便罷了,怎麼也像仙女般神秘莫測呢?這不由又讓人想起另一句宋詞:想佳人花下,對明月春風,恨應同。"活色生香的美女,卻只有那無生命的"月台花榭、瑣窗朱戶"為伴,空閨悵坐,珠簾半卷的寂寞,自古都是一樣的罷。

 
 

2007-11-14 23:24:06 補充:
詞的下片,是自我描繪,抒發驚鴻一瞥之後的感歎與感傷。
  "碧雲冉冉蘅皋暮"一句:"碧雲冉冉"是雲彩飄動的樣子。"蘅"是杜衡,一種香草,"皋"是水邊高地,那麼,"蘅皋"就是長滿香草的水邊高地。"彩筆新題斷腸句"一句,傳說南朝江淹,曾得彩筆一枝,所謂"妙筆生花","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就是出自於他的《別賦》。那麼這兩句就是說,在長滿杜蘅香草的水邊高地,詞人曾無數次徘徊於橫塘的這邊,隔水而望,等待女子的出現,而他等到的,只有流雲冉冉,只有多情餘恨的斷腸情緒。這意境,有點像詩經《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2007-11-14 23:24:12 補充:
接下來,"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寫愁緒,是最為詞人們所擅長的。李後主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少游有詞曰:"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皆誇張地將無形之愁喻為有形之物;李易安有"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句子,賦予愁緒於重量。而賀方回筆下的愁緒,若初春滿地輕煙繚繞的芳草,似暮春漫天隨風亂舞的柳絮,還如夏季裡梅子季節陰雨連綿。就這樣,由春及夏、鋪天蓋地,既有時間上的延續,又有空間上的蔓延,怎不叫人拍案叫絕。

  本詞一經流傳,便有江南紙貴之勢。這個描寫"閒愁"的博喻新穎別緻,更使賀方回獲得了"賀梅子"的雅稱。

2007-11-14 23:24:58 補充:
寫這闋詞的人叫賀鑄,算起來他還是北宋皇族的後裔,是當年宋太祖賀皇后的族孫。有如此顯赫的身份,又有這樣不一般的才華,按說他的前程應該是一馬平川,不可限量的。然而賀鑄這個人,為人剛直,不附權貴,當時的人們都評他身上有一股俠氣,不會察言觀色,不會鑽營取巧,甚至連官場上最基本的「忍氣吞聲」都做不到,如此這般,只有處處碰壁,事事排擠的份,做了幾十年的小官,最後退隱蘇州,史料上記載他是「貧窮以終」。
據說賀鑄人長得實在不太好看,身高馬大,面色青黑,眉毛眼睛鼻子嘴唇似乎也搭配得不太合適,完全顛覆了中國傳統文弱書生的形象,所以世人給了他一個渾名,叫做「賀鬼頭」。

2007-11-14 23:25:20 補充:
但是誰又能想到如此的一個「粗」人竟然有這樣縝密的心思,寫出這樣委婉的詞句?大概只能用文人生性多情來解釋罷。若干年後,不依然有詩人撐著一支油紙傘徘徊在江南雨巷中,渴望逢著那丁香一般的姑娘麼?
賀鑄多情卻不濫情。寫這首詞的時候他已經五十多歲,他的結髮妻子趙氏夫人去世也已經多年了,但他每每想到,仍然淚灑衣襟。兩個人少年夫妻,那趙氏夫人本也是宗室家族的千金小姐,但甘願與夫君貧賤相守。賀鑄一生不曾富貴,過著寒苦的生活,而妻子一直無怨無悔。每每衣服破了,沒有餘錢購買新衣,趙氏夫人便親自在燈下一針一線的縫補,就這樣患難與共了二十餘年,直到她在蘇州去世。

2007-11-14 23:25:27 補充:
多年以後,賀鑄歸隱蘇州,故地重遊,在妻子墳前長歎一聲「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往事目目,淚下潸然。
「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我一直認為賀鑄之所以選擇退隱蘇州,是因為他的妻子死在這裡,他要一生相守。那一次橫塘的美麗邂逅多半是他腦海裡的一次時光倒流,從那位不曾相識的女子身上彷彿看到了妻子年輕時的影子。或許這只是我的一廂情願罷,但在那年如縷如煙的黃梅雨中,我確確實實讀到了賀鑄那一顆熾熱的心。

2007-11-14 23:28:16 補充:
【注釋】

□凌波:形容女子步態輕盈。

□芳塵去:指美人已去。

□錦瑟華年:指美好的青春時期。 錦瑟:飾有彩紋的瑟。

□月台:賞月的平台。 花榭:花木環繞的房子。

□瑣窗:雕繪連瑣花紋的窗子。 朱戶:朱紅的大門。

□蘅皋:長著香草的沼澤中的高地。

□彩筆:比喻有寫作的才華。事見南朝江淹故事。

□都几許:共有多少。

□一川:遍地。

2007-11-14 23:33:44 補充:
譯 文

輕移蓮步不再越過橫塘路,只有用目力相送,他像芳塵一樣飄去。正是青春年華時候,可什麼人能與她一起歡度?是月台,是花榭,是雕飾的窗,是緊閉的朱戶,這只有春天才會理解她內心的深處。
飄飛的雲彩舒捲自如,芳草岸旁的日色將暮,揮起彩筆剛剛寫下斷腸的詩句。若問題閒情愁緒有幾許?好像一江的煙草,滿城隨風飄落的花絮,梅子剛剛黃熟時的霖雨。

2007-11-14 23:36:54 補充:
賀鑄 (1052-1125) 字方回,自號慶湖遺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居衛州(今河南汲縣)。長身聳目,面色鐵青,人稱賀鬼頭。孝惠皇后族孫,授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蘇州,杜門校書。不附權貴,喜論天下事。能詩文,尤長於詞。其詞內容、風格較為豐富多樣,兼有豪放、婉約二派之長,長於錘煉語言並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韻特嚴,富有節奏感和音樂美。部分描繪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曠,語言濃麗哀婉,近秦觀、晏幾道。其愛國憂時之作,悲壯激昂,又近蘇軾。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等對其詞均有續作,足見其影響。

2007-11-14 23:37:00 補充:
代表作為《青玉案·橫塘路》、《鷓鴣天·半死桐》、《芳心苦》、《生查子·陌上郎》、《浣溪沙》([一]、[二]、[三])、《搗練子·杵聲齊》、《思越人》、《小梅花·行路難》、《搗練子·望書歸》、《採桑子》等,其中以《青玉案·橫塘路》、《鷓鴣天·半死桐》、《芳心苦》三首為最著名。《鷓鴣天·半死桐》悼念詞人相濡以沫的妻子,字字悲切,如泣如訴,「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這一句更是飽含深情,哀婉淒絕。《芳心苦》寫「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的荷花,視角新奇卻又不失於理,且托物言志,可謂手法高妙。

2007-11-14 18:23:31 · answer #1 · answered by 歡沁 6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oozoo09260.pixnet.net/blog

2014-10-05 18:56:41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9-05 15:03:37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賞析

賀鑄,宋代名詞家。出身貴族,但不喜功名,
應該 與他多具詩人氣質有關。

一生未見他在名祿上有所建樹,
但在文壇上的聲譽卻是備受推崇的。

與一般苦讀文人不同的是他因為出身富裕,
不經窮苦,順遂的人生讓他少了對生命的體驗,
要有蘇東坡的悲壯,是不可得的。

因此他的才華與努力是表現在字詞的錘鍊,
典故的推敲,絕句與警句表現出他的博學與才情,
還有悲憫世人的胸懷。李清照評他︰
賀詞苦少典重,正是言簡易賅的說出他的優缺點。

他鍾情並專研於楚辭離騷的文風,並深得其精髓,
在他的詩詞裡均可見其功力與精神,
也是造就他在詩壇地位的重要因素。

這一闋「青玉案」是他的代表作,
從這闋短詞,可以管窺賀鑄的人生與他的文采的一角。
因為他的詩人氣質與他的貴族生活環境的格格不入,
他的官場生活又阻隔他的交遊,因此他的生活是隱鬱岒寂的。

這闋詞的上半闋,
六個句子描繪的正是這種沒有生活壓迫的寂寞。

開頭描繪他家的人跡罕至,用的是曹植洛神賦的典故,
凌波仙子比喻宓妃,詩人神往的美文中的美人,
雖不能到詩人所居住的"橫塘路",
但在詩人的想像與盼望中,隱約曾經目送伊人離去。

詩人坦然面對他的孤寂,
所以他自問︰與誰共度華年、一起聆賞音樂?
答案是︰月照小橋、滿庭花開、紅色豪門錦窗。
這岒寂的富貴之家,無人造訪,只有"春"為伴侶,
以"春知處"三字描寫,美極而傳神。

下闋句句抒情,首先承接上闋末句的春天時分,
更點出時間在日暮之時。
「蘅皋」二字仍然取自"洛神賦",
形容的是暮氣四合時傳來的香氣。

第二句交代的是詩人此時,百無聊賴,
題詩填詞以為排遣,而寫出來的卻是句句斷腸。
既已說出「斷腸」二字,心中的孤寂與憂愁,
已經是排山倒海而來。詩人思索如何形容這許多愁?

這末三句千古絕唱就在這種心情下,
激盪了詩人的才華,造就了美句絕詞。
先比喻如"江上瀰漫不散的煙靄",
再擴大為滿城滿街紛飛的花絮,
最後一個形容句是五月梅子成熟時的"綿綿不絕的梅雨"。

江上煙霧或有散盡之時,滿城花絮可是鋪天蓋地了,
而至於梅雨,人人都理解箇中滋味,
那更是綿綿不絕,不知何時停止了。

自古以來,描寫情愁多不勝數。
像賀鑄這種三句疊唱的方式,已是首創。
而三句能夠一句攀過一句,一句高過一句,
看似瑣碎,卻瑣碎得美妙,把愁緒層層加上去,
用字又那麼美,情境是那麼恰到好處,
比喻真切又有層次的烘托,能被讚嘆為千古絕唱,
必不是僥倖浪得虛名。

2007-11-14 16:32:27 · answer #4 · answered by ܤ°Spring〃 2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