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佛教依附於傳統文化,並以儒道兩家經典作為佛教在中國理應得到傳播的佐證。但始自三國,佛教與道教在宗教觀點上開始分家。佛教主有生必有死,以「無生」為理想,斥責道教愚惑欺詐;道教主養生長壽,以「不死」為目標,抨擊佛教是「修死之道」。道教還指摘佛教為「夷狄」之教,是老子出關用以教化不知禮儀的胡人產物,不適用於文明的華夏; 佛教則揭露道教行「三張偽法」,敗壞人倫,造反鬧事。由此發展成純宗派性的互相攻擊,幾乎歷代都有。正統的儒家思想,始終是佛教廣泛擴展的主要阻力。佛教在孝親祭祖、奉上敬王等最基本的教倫理觀念和政治觀念上,完全服贗儒家學說,使佛教的基礎意義,有了全新的變化,所以歷來只有儒家對佛教的批判和佛教對這類批判的辯解,佛教很少表露對儒家的不滿。
東晉以來,這種形勢發生了變化。佛教不但對道家的經典和儒家思想也開始公開貶斥。僧肇每以老、莊為心要,但認為比之佛教,「猶未盡善」。慧遠聽道安講《般若經》,乃悟「儒道九流皆糠(米比)耳」。到南北朝,佛教要求包容儒道而為三教之首,成為中國思想文化上的一個顯著特點。
廬山慧遠在總結晉末的這類爭論中,為建立既不同於外來佛教,又不完全依附傳統文化的獨立的中國佛教,奠定了理論基礎。他分佛教為「內道」,儒學為「外道」,確立了「內外之道可合」的原則,認為佛教理論應發揮社會教化的作用,為鞏固皇權、維護封建秩序服務;但是僧尼「出家」即是變俗,在儀行禮制上,必須保持獨立的風貌。佛教傳播迅速,導致僧尼穢雜,難以避免,國家干預澄清是必要的;但佛教有自身的特殊修道科門,有約束沙門生活的明確戒律,也應該得到國家的尊重和保護。慧遠在宗教觀念上的主要創造,是把「神不滅論」明確引進佛教的業報輪迴體係,其思想來源,實出於儒家的孝道和積善積惡之說,也受道家「神不化」的影響。與此同時,他又依據佛教傳說,貶低「天地」的地位,認為「天地」以「生生」為大,故「功盡於運化」;佛教倡無生不變,故「不順化以求宗」。講「生生為大」的主要是《周易》,以「天地」為大的還有《老子》,慧遠認為,這都屬於世俗世界,不能和佛教的出世領域相比。同樣,體現天地生化的是帝王,在世間為尊;不存身以順化的是佛,比帝王要高。不過慧遠補充說,佛可以化身為帝王;帝王帝是菩薩行的一個階梯,所以帝王與佛,畢竟殊途同歸。
這種超孔超老、唯佛為貴的言論,受到儒道兩方面的反對。宋釋慧琳作《黑白論》抨擊佛教幽靈神驗之說、「本無」「析空」之理,受到堅持周禮之教的何承天的支持。何承天認為,佛教不失為九流之別家,雜以道墨,慈悲愛施,與中國不異;其鬼神之論,作為神道設教也未嘗不可,但若目之為實,則缺乏明證。宗炳為析《黑白論》而著《明佛論》,謂「中國君子明於禮義而闇於知人心」。《周易》所謂「陰陽不測」,而不能置言,其實指的是不死的精神。群生「神」本相同,隨緣遷流而成粗妙之「識」;練粗成精,即是聖人。神、識、形三者本質不同;神之不滅,緣會之理,積習而聖,構成了佛教全部學說的大綱。宗炳此說甚得慧遠思想的精髓,把中國傳統哲學同外來佛教哲學巧妙地結合起來。中國佛教哲學此後的發展,大體上是沿著這個方向行進的。
(以上出自曉園出版社之佛教史)
--------------------------------------------------------------------------------------------
由文中內容可知,佛教先吸取、融合儒道論述,後再批駁儒道思想,這和大乘佛教作為原始佛教的異出,後又批評小乘行者為焦芽敗種,指摘修行小乘是為魔業的作法,是否如出一轍?
2007-07-01 12:24:16 · 6 個解答 · 發問者 轟天雷 1 in 社會與文化 ➔ 宗教信仰與靈性
慧琳和何承天是站在儒家立場反對佛教神不滅論的。何承天還作《達性論》,進一步反對佛教把人與「飛沈(虫段)蠕並為眾生」之說。顏延之作《釋達性論》,駁難何論,使爭論更加深入。神滅和神不滅的問題,成了劉宋學術界討論最熱烈的話題,其中羅含的《更生論》,運用毗曇思想把神不滅論與儒家「祖宗有序,本支百世」的觀念鑄為一體,有頗高的理論水平。此外,範泰、謝靈運還主張,「六經典文,本在濟俗為治耳;必求性靈真奧,豈得不以佛經為指南耶?」佛教在這裏提出的「性靈」之學,就是指承認三世因果,看重心神之用。何尚之對此加以發揮,受到宋文帝的賞識。
2007-07-01 12:25:37 · update #1
但反佛教鬼神傳統的思想並未停息。至於齊梁,范縝先後抨擊神不滅論,發言激烈,立論嚴謹,影響當時極大。他以刃利關係比諭形神關係,認為刃為利之質,利為刃之用,即質即用,離質無用。「未聞刃沒而利存,豈容形亡而神在」?他還用偶然性解釋人的貧富壽夭,否定因果輪迴;抨擊佛教敗俗蠢政,亦甚有力。《神滅論》涉及的理論面很廣,鋒芒所指,無不披靡,是中國哲學發展史上里程碑性的無神論著作。梁武帝對他的言論冠以「違經背親」的罪名,發動朝貴六十餘人作文字圍剿。在理論上,佛教是受挫了;在政治上,仍然取得勝利。從本質上看,范縝的正統儒家觀念,與何承天是一致的,他們並不否認神道設教的必要。
2007-07-01 12:25:57 · update #2
您好:另類的解讀:都是人的問題。
遠古人類對宇宙大地自然之一切現象充滿無知、驚異與畏懼,因而對宇宙大地自然的現象產生依賴、敬畏與感恩,也對大地自然變化現象產生不明與畏懼,而衍生出對宇宙自然現象產生敬畏與敬仰,因而產生自然敬拜,從自然敬拜中因而產生敬仰與信仰。
自古以來每一個民族團體都有先聖、先賢、仙、佛、神靈顯現的傳說與神話,只是世人不知這些先聖、先賢、仙、佛、神靈都身負重大使命而來,以傳道、授業、解惑、解厄而來,以有限的生命智慧,超越時空的界線而達於無限,傳授宇宙大地自然奧密的真相,及道德倫理思想的規範,而做為言談舉止行為之表率準則。
古時先聖、先賢、仙、佛開傳﹁道﹂教化之先,後世對先聖、先賢、仙、佛之所傳之﹁道﹂而加以發揚光大,讓人所遵從,因而產生敬仰爭相學習,久而久之爭相學習而發展出以其﹁道﹂為教化世人之團體組織,我們稱之為宗教團體,但因時間、地點、環境、人為的不同,歷久而變質,遺﹁道﹂而就﹁教﹂,遺﹁德﹂而就﹁法﹂,如今是人假借祂們的名義在教,真正是先聖、先賢、仙、佛所遺的﹁道﹂在傳,﹁道﹂在教,而今之教大多早已失去原來之道,更有自以為師,各自為教,而忘卻先聖、先賢、仙、佛當初所傳之道,實在是該到
檢討的時候。
任何一個國家民族,其對歷史文化的傳承都有詳細的記錄,更加上歷史文物而加以佐證,然而宗教歷史文化往往多充滿神話與傳奇,有些甚至於無法提出有利證據,也如此讓世人難以置信,因此說服力自然不足,更引以為荒謬怪誕,事實上宗教歷史文化與人文歷史文化的編訂,均有其出處與嚴謹之處,然而傳說之中難保沒有事實,相反的也有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虛妄,因此如何來探討宗教歷史文化與人文歷史文化的相通性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世上任何一個民族從古至今都衍生出不同的宗教體系,有些則會半途失傳或被另一種相似的宗教所取代,如今萬教其發,不勝枚舉,因其目的的不同而其教義也不同,實質上卻是一樣,所不同者乃人為與方法也。
宗教的興衰,更因環境、時間、人為、地點的變遷而改變,其教義更因環境、時間、人為、地點而改革,其實不論宗教派別的不同,其本質與意義目標都大致相同,因當時的環境、人為、地域、時間的不同,因而改變產生信仰不同的宗教派別傳承,而信仰程度的深淺,導致宗教的興盛與沒落,也因為如此而自立門戶時有所聞,有些教派人士,更為信仰而做出異於教義之行為,更是層出不窮。
學海無涯,人如何能瞭悟天下之達道,在世的修為,導致了人明理的程度,也導致了下世輪迴的基礎。
當今萬教齊發,邪魔當道,更甚自以衛道之士能人,大都為了一己之私,一己之利,一教之私,一教之利,置天下蒼生不顧,把修道淪為爭名謀利的方法與工具,置人類浩劫而不顧,誤人、誤己而不自知。
而今所有之宗教與教育都是以人道為道德思想規範,卻忘了還有天道為依歸,因為宇宙大地自然的一切都歸屬於天而成為天理,古時人因而敬天、畏天、順天,人可欺、天不可欺,而每一個人都有天命,只是天命的不同,人只不過是依天命的不同而替天行道,如何整合就是每一位有宗教信仰人士的責任。
所以有宗教信仰的人士就必須捐棄成見精誠團結,如何從人道開始做起以先聖、先賢、仙、佛為典範,天道為依歸,然放眼看去每位修持者修到某種境界不都自立門戶,自私自利為實現自己理想而自創 教派,自認教主,自認為師,而使先聖、先賢、仙、佛蒙受不白之冤,更使天道難以流傳,如何捐棄成見實在是難上加難。
道本不分人分道,人本身既在道場裡,宗教典籍給人啟示參悟,然每一部經典都是一位修持者參悟法理,而對宗教、對道、對德、對心、對世間一切事物所做所為下的定義而已。也不一定能適應每一個人,也不一定能適應每一種環境、時間、地點,人為,真正還是要看人本身如何去為,因為道一分一秒都在
變遷,這點是必須先要明白的,宗教再好,經典再好,然人不能從中瞭悟真正的真理而為,徒有宗教經典又有何用呢?
原本宗教背負了,傳道、解惑之職,而今教育則替代了傳道之功能,事實上今之宗教大多失去原有的作風,一味的在傳教,而非傳道,道本不分人分道,,以至於讓人迷失於道與教之間,如此更讓人迷惑,實在是宗教界之士該檢討之時,事實上道可適合天下人,而教卻無法適合天下之人。
修道因人而異,因心而異,一心不明,一心即修,一道不通,一道即修,心心不明,心心得修,道道不通,道道須修,何時明心,何時道通,道通可離道,唯有問心,心為何為,心為何道,心不為動,難矣,求神,求佛,求人不如求己,求於心也止於心,不假外求而自得。
2007-07-03 09:43:14 補充:
活到老,學到老,人從出生到老死,都在終生學習之中,只是在
有心學習與無心學習之別而已,能學以致用的總是有限,然從這幾年修持當中所瞭悟,最大的障礙卻來自於知識經典的不足,因人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如今有許多的經典字意,因人為無心的筆誤而誤傳,更加上有心人士刻意的篡改與曲解,想要辨別已非初學者所能視,唯有從悟道中去釋疑。
修持以來,綜觀自己之所學、所悟、所行、所識、所聞、所證、所遇,因而瞭解到微些有的真理,然而從有限的真理當中,印證到諸多先聖、先賢、仙、佛所遺留下來﹁道﹂、﹁德﹂理法的規範,實在是歷千古而不移,不因人為、環境、時間、地點的變遷而有所不同,其﹁道﹂、﹁德﹂理法的規範仍然不變。
2007-07-03 09:47:46 補充:
〈至今歷代先聖、先賢、仙、佛仍然在普傳
以我所知析〈悉〉都是現今傳承者的問題,遺〈道〉而就〈教〉,遺〈德〉而就〈法〉,以至於漸行漸遠偏離原有的先聖、先賢、仙、佛所傳,遺留下來〈道〉、〈德〉理法的規範,也導致人的輪迴不歸路,依有限人文的歷史文物記載傳承,及宇宙進化演變兩者之間相差何止萬千,而先聖、先賢、仙、佛以有限的生命智慧,在有限的時空中所遺留下來的就很有限。
有句話:〈一世勸人以口,百世勸人以書,千秋萬世以道〉。自古以來先聖、先賢、仙、佛都是以道論道、以經論道、以道論德、以道論心、以經論德、以經論心、以德論德、以德論心、以心論心、一再反覆來論,只是世人因因果業障的關係,先迷失於名利
2007-07-03 09:48:50 補充:
先迷失於名利功德色界之中,因而看不清經典之中所含之真意,而不知人本身就是部活的經典,只是您這部活的經典是否有讓人值得學習的地方,小是為一家一族之道德傳承表率,中是社會團體之楷模規範,大是萬世師表。
從自誠中學道、修道、悟道,進而明之、辯之、審之、問之、篤之、行之,進而瞭悟﹁是真即不假,是假即不真,真假本難分,全在一念真﹂,然從大膽假設中經推理、分析後,再重新組織、演算、求證後,得到許許多多的道理,從最先的粗理開始學習到細理、微理、妙理、玄理,到最後瞭悟到什麼才是真理。
2007-07-03 09:51:37 補充:
其實人生在世所要學的〈道〉何止萬千,然每一位先聖、先賢、
仙、佛一生所要傳的〈道〉是要讓天下人所學,讓天下人所傳,而非屬於那一教,那一派,難道非信教者就不能學了嗎?難道也只有信教者才能傳嗎?這些也都是值得省〈醒〉思的。
事實上今天真正能懂〈道〉的人不多,能傳〈道〉的就更少,大部份都是假借先聖、先賢、仙、佛的名義在〈傳教,更甚篡改經典字義傳自己的道,害先聖、先賢、仙、佛蒙受不白之冤,然任何的經典都是每一位先聖、先賢、仙、佛一生嘔心瀝血之作,字字珠璣,一個字的增減筆誤都可能使原意盡失,豈是我等凡夫俗子可以盡釋的。
2007-07-03 05:40:46 · answer #1 · answered by 羅元竹 7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7-26 00:20:14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1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6-30 16:31:03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1 · 0⤊ 0⤋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和萬物秉著大地而生長,大地和萬物秉著天的覆蓋而長存於天地,天.地.人.也秉著大道運行而生生不息,而道呢?道也秉著自然的循環而長存,所以天地之間的一切都該順著道.順著自然,道生萬物,常養萬物,但是卻不支配萬物,隨萬物順著自然生滅,世界上又有功德能比道的德來的高大呢?
不要去執著過去的歷史和文獻,去追求心的平靜
宗教與宗教之間本來就不該有鬥爭
宗教與宗教之間要討論的事是如何有利天下眾生和萬物
2007-07-05 20:33:58 · answer #4 · answered by 子陵 1 · 0⤊ 0⤋
所有的問題和宗教本身無關,因此,無所謂高下的問題。
所謂的鬥法都是”人”在鬥,不是”道”本身在鬥。
”道”者真理也,只有包容,就像宇宙有著無數銀河系,銀河系包括無數星團和行星,不是大小問題,而是沒有小水滴那能成江河大海。
2007-07-05 12:46:27 · answer #5 · answered by SL 7 · 0⤊ 0⤋
請問宇宙間星球與星球運行萬有引力的存在該如何去了解?
孔子曾拜師於老子,而有猶龍之嘆,
於根本上五教所追求的是在各宗教未產生時就"存在的"這個,
哲學所追求真理,能量不滅,台語說"過身",佛教輪迴說,如何
超出生死輪迴,進無餘涅盤,道家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靈魂
永生,盡人道達天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是您的本自具足
本性,捏您會痛的"覺知"而非肉體臭皮囊,可掌握念頭的"這個",
動念是祂,心平也是祂,
故應不需探討三教鬥爭對各教之影響,
題目應改為歷史中在人事團體上利用宗教之名產生鬥爭的影響
祝福您布袋戲偶找到手,真正會動的那一個。
2007-07-02 21:52:58 · answer #6 · answered by 麗秋 1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