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為人師表以勤能補拙道理鼓勵學生。

世界上不論打得分制或擊倒制的,頂尖的;他們的腦袋應該都很聰明吧。

我看國手級的,智商都很高。反而性格穩重不是很靈活那種,成就只能到中上水平;再怎樣苦練好像都無解。

優異的高手;有規則的、或純武術無規則的。IQ與先天性格已經決定最後的勝敗。大部分的人苦練多還是無法成為頂尖。

現實上,套路應該還可以苦練。以技擊或是純武術幹架出發來思考:

勤能補拙、苦練等嘉勉言語是否是千年來的謊言?
若目標是一等一的世界級。

2007-03-28 08:37:06 · 5 個解答 · 發問者 Ray 2 in 運動 武術

運動員中若牽扯到技術面越多的成分的運動員,可否套用此邏輯?

2007-03-28 08:41:03 · update #1

IQ指的是腦袋本質,測驗分數不準是因環境的陋規,補習班、書局都有IQ測驗題庫讓人練習。

能成功執行戰術的人,在單一CASE,某場比賽、某次挑戰性外科手術醫生、贏的某個戰役的將軍。

我講的是IQ不是EQ。泰森絕對很聰明。

2007-03-28 09:46:36 · update #2

有沒有人要開導我?還是我太主觀?

2007-03-28 09:49:22 · update #3

5 個解答

以下純為個人看法:

1) 我覺得不能以所謂 IQ 智商高來看,因為一般智力的衡量標準都是經過特別的問題設計,所以智商高的人通常是智識或知識較一般人為高。所以個人覺得用「聰穎」、「悟性高」或「腦袋靈活」會比較好一些。

2) 勤能補拙、苦練等嘉勉言語是否是千年來的謊言?
練拳要能活用,若不用心(腦),練出來的是死拳,或叫傻功夫。

3) 能不能真正實戰,個人覺得還是在於訓練方式上的差異吧,或許有人覺得中國武術或是台灣運動選手的訓練方式很科學,但只要和西方訓練方式相較,無論是軟硬體方面,在專業性方面,我們還是落後人家許多。只靠土法或傳統方式來應付比賽是沒辦法的。無奈 ~ 比賽規則改變了傳統的訓練方式,不知是喜還是憂?

4) but ... 矛盾的是,我怎麼看都覺得泰森有勇無謀,力大無腦,難道這是我的錯覺嗎?但泰拳高手,是否也都很聰明?有人知道嗎?

2007-03-30 01:45:38 補充:
完全贊同 Eric_EYu 的說法。

2007-03-28 09:32:52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7 · 0 0

武術是一膽,二力,三功夫.
也有一力降十會的說法.

膽識就是氣魄,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魄力.
其次就是力道力量,會十種技能遠不如力道.
最後才是技術招式.
武術訓練多半時間都在練基本功即是明證.
只能說筋骨天賦相當時,IQ高悟性好,練功可以有效些.

2007-03-30 01:06:00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3 · 0 0

武術是練給自己的~自己不是白痴就好~

二來~

悟性高的確動作好上手~

但是武術世界是需要更多更多時間與自我要求的訓練下累積的~

2007-03-29 15:59:03 · answer #3 · answered by 功夫哥哥 7 · 0 0

不好意思,因為不知道你是練什麼的,
所以我就舉自己知道的例子;

你的問題我以前常想,
我學的東西是八極拳和太極拳,
如果只用這兩個來比較的話,
八極拳是需要不斷練習,
而太極拳就比較需要天份,
不是什麼都決定在IQ的,

八極拳的歷史裡,
以往的高手都是苦練而成,
沒有任何投機的餘地,
那你還認為他們需要高IQ嗎?
(像是神槍李書文)

高IQ只是助力,而不是主力,
因為我的資質很好,但是遇到八極拳還是莫可奈何...

2007-03-28 12:35:57 · answer #4 · answered by 白木 2 · 0 0

要看武術是否有真正的訓練法,
不然很多種類,都是要靠天才,才學會的的.

2007-03-28 12:24:05 · answer #5 · answered by 無限空間虛擬主機 3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