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看日本bs電視台1970 1980年代回顧影片看到東大備震報警察包圍還看到安田講堂陷落等標題(是情是確定的 不是假想劇情 只是我想知道暴動的始末)
2007-03-27 22:48:05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旅人 2 in 藝術與人文 ➔ 歷史
你說的是60年代的美日安保鬥爭吧。
所謂「安保鬥爭」是指以「日美安全保障條約反對鬥爭」為主軸的反美運動。從1951年開始簽訂生效的安保條約,到了1958年(昭和33年)由自由民主黨的岸信介擔任首相的內閣開始進行條約續約的對美談判,1960年(昭和35年)1月時岸信介率領全權團訪美與艾森豪展開會談,於1月19日新安保條約被簽訂了。可是等到岸信介回國,日本國會開始對新條約的內容進行辯論和審議,由於艾森豪提出的新安保條約概念中,美國駐軍的部分大致照舊,改變比較大的,是美日有任一方遭受武力攻擊時,美軍與日本自衛隊都必須同時出動,也就是美日共同軍事行動的義務化。
而這點被當時的日本左翼政黨激烈反抗,他們認為這會讓日本再度捲入戰爭當中,於是激烈的反對運動開始於各地發生。全國學生聯合與日本共產黨分裂。被開除日共黨籍的學生為中心結合起來,成立共產主義者同盟(Bund),,並推進安保鬥爭為全學連運動的第一政治目標。揭起「打倒安保,Bund才會倒」的口號,全力進行著激烈地反對運動,揚言以「國會突入戰術」癱瘓政府中心。
由於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還時日方短,人們對於戰爭還是心懷恐懼,而bund的口號「安保是會將日本捲入美帝的戰爭的東西」對社會上許多民眾造成極大的震撼和迴想。另一方面,作為現有政治反對勢力的日本社會黨和日本共產黨也開始了反對運動。他們運用其組織力量呼籲日本全國工會團體全力參與反對運動,以日本國營鐵路工會做為反抗中心提出了「安保反對的定時大罷工」。不過,因為新仇舊恨,他們反對前述bund的激進手段。他們將bund貼上了「全學連等於極左冒險主義的托洛茨基分子」的標籤,雙方也進行著左翼陣線的內鬥。
5月20日,由當時的執政黨自民黨所掌控的日本眾議院對新條約方案進行強制表決,意欲用闖關的方式使其生效。此行為激起反對陣營的激烈反應,他們高呼著「這是對民主的破壞」的口號展開號招群眾包圍國會的行動,從年初開始進行的安保抗爭運動也邁入了高潮,。岸信介試圖以「國會週邊雖然很吵鬧,不過銀座和後樂園棒球場還是像平時那樣」的呼籲讓反動運動平緩下來,不過,東久邇、片山、石橋等三位原首相出面對反抗群眾做撤退勸告,但不料卻造成群眾更大的反感,讓事態並且變得嚴重。
6月10日在東京羽田機場,為了協議艾森豪訪日的日程而來日的總統秘書哈卡奇被得到消息的反對群眾包圍而無法離開機場,他只好聯絡美國在日本駐軍,以海軍陸戰隊的直升飛機離開機場。此事件更激化了反對群眾的反美意識,當時日本社會上同時展開著追求大學自主的「學生運動」等,而這些都是以學生為主軸,激烈的暴力事件從校園延燒至街頭,學生罷課、遊行演說、佔據校園、與鎮暴警察流血衝突等等事件充斥著當時的新聞。
6月15日反對群眾約10萬人包圍了國會,參加示威的東京大學學生樺美智子被警察車輛撞死,造成了鬥爭的白熱化。無計可施的岸信介在18日,對赤城宗德防衛廳長官(相當於國防部長)下達陸上自衛隊的治安維持命令。在東京附近的自衛隊各駐屯地進入準備出動的狀態,但是最後赤城長官拒絕了首相的命令,以自衛隊進行鎮壓的命令被中止了。最後岸信介與親弟弟佐藤榮作親自以大眾媒體對社會進行演說,以15日發生的樺美智子事件為切入點,表達了他們對於戰後日本民主主義即將崩潰的感覺,並提出「守護議會政治的」的口號,批評了包圍國會的群眾暴力,並稱這次的反抗運動是共產勢力意圖癱瘓日本,而社會黨和共產黨就是其主謀。在經過這是演說後,激烈的反抗運動慢慢降溫,群眾也逐漸散去,國會包圍事件得到了平息。
最後條約在沒有參議院的表決下,於6月19日自然地成立。艾森豪總統爲了避開混亂而延期來日的時間(實際上是中止來日的計畫)。岸信介內閣為了收拾混亂,以自負責任的方式,於6月23日內閣總辭職,在辭職後7月14日岸信介被右翼團體「大化會」成員荒牧退助刺傷,之後宣佈退休。
而後擔任首相的池田勇人獲得了1960年10月的大選勝利,這被視為安保條約的修改得到了國民的同意,60年代的安保鬥爭才告一段落。
這篇我是直接從日本書籍翻譯過來的,如有語句不通請多多包含,有疑問的話再討論。
2007-03-28 20:48:50 · answer #1 · answered by 育誠 4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oozoo09260.pixnet.net/blog
2014-10-17 05:58:41 · answer #2 · answered by LSWYTAJMKWWY 1 · 0⤊ 0⤋
那是安保全共鬥!
2007-03-29 01:28:01 · answer #3 · answered by 藏 5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