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跟我說客家美食有哪些故事可以嗎??
可跟我交代ㄧ下釋出處在哪??
和是哪些美食 不是食材喔
2007-03-27 05:17:21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 1 in 社會與文化 ➔ 禮儀
早期通稱客家菜為東江菜,是粵菜的三種菜系之一,因客家人的歷史淵源、遷徙和定居的地理環境影響,使得客家菜的調理方式保有中原內陸的遺風,也因遷移地幾乎以丘陵地或山區為主,食材的來源也以陸地風味為主;且在烹飪過程上比較保守,以煮、炒、煎、烘為主,比較繁複的調理過程菜色也只出現在部分宴客菜中,如釀豆腐、封豬肉等。雖然早期客家菜被列為粵菜系之一,但是在粵菜之調理食材和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而先民遷移區域的菜系也直接影響客家菜的調理,其中以當地現有的食材為主,也融合當地的部分加工處理方式,以就地取材的方式,食材多以新鮮蔬菜、豬肉、雞肉、鴨肉和蛋類為主,對大量生產之食品原料,先民為保存食物的原味,在這方面下了許多功夫,利用各式保藏之技術,以日曬、風乾、鹽醃、醱酵為主,在物質生活缺乏之年代,上述技術處理之加工食品直接影響客家菜之發展並成為一種特色。
早期物質生活缺乏及勞動工作之需要,飽腹和熱量的供應非常的重要,所以在下飯入味的菜色方面,發展出極為特殊的口味,客家菜講求鹹、香、肥(油)、酸(醃菜)、辣(薑、蒜),平常配菜以蔬菜或豆豉、鹹魚為主,過年過節或宴客時才會有雞、鴨和豬肉的出現,且都以全雞、鴨及大塊豬肉出現,除了做法考慮比較下飯以外,為了能保存多吃幾餐,發展出特殊的「封」肉方式。在配料方面喜用蔥、薑、蒜、七層塔、紫蘇等,為客家栗特有的調理風味。
「鹹」可以說是早期客家菜之標準口味,廣東五鹹魚、鹹鴨蛋為早期客家人蛋白質的主要來源;鹹菜的發展更具特色,其所表現的是醃製的過程,鹹菜可分為「水鹹菜」和「乾鹹菜」兩種,水鹹菜不經晒乾帶有水份.含有一點酸味,可以生吃配飯,入湯口味亦相當獨特,如酸鹹菜、醃高麗菜、酸筍、蘿蔔豉、冬菜、福菜等等,而乾鹹菜中最有名的為大陸惠川、梅州一帶的「梅菜」,樣子乾乾黑黑的,與台灣北部客家人製成的「瓿菜」相似,梅菜配肥肉成為有名的梅干扣肉,真的是又鹹又香又肥;而台灣的瓿菜則適合煮湯,是個膾炙人口的好味道。
「香」在客家菜中獨具特色,主要以青蔥或乾蔥頭爆香為主,有許多菜肴和湯都先以爆香來入味,最常見的客家小吃麵帕粄一定有此味,在六堆的左堆地區的封肉,更以此為最重要過程之一,而客家肉圓也要加入青蔥頭或紅蔥頭,其他如炒冬粉、炒青菜等,大部份有此爆香的動作,此味在入口之餘香,會使許多離鄉的遊子,永遠懷念那故鄉的、阿姆的家鄉味。
「肥」主要靠這油香,早期能有豬油拌剩飯再加醬油的美味可能是現代的人難以體會,在豬油中放些豆豉,飯就可以大口大口的吃下,工作的熱量全都靠這醣類和油脂來供應,所謂炒菜不用放肉絲,油放多一點就好吃,也有相似的道理。封肉中的肥白油脂,懂得體會的人,那種入口即化,口後餘香的感覺,實在只能體會不能言傳,但是此等食法已不符合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年紀大的長輩們應淺嘗即可。
「酸」在客家栗中較少出現,主要是呈現在酸菜的口味,如鴨肉或排骨鹹菜湯,另蘿蔔豉湯亦呈現特殊酸味。近年來亦有一些菜發展成酸味,如蒜絲雞絲涼拌、鳳梨豬肚、炒生腸等,則加入大量的冰醋酸。
「辣」味在客家菜中很少呈現,且並不是辣椒的辣味,而是有薑、蒜、胡椒的辛辣口味,如萬巒豬腳的醮料、胡椒粒煲豬肚等,此種辣味會使人食指大動,既開胃又有保健作用。
2007-03-27 09:57:51 補充:
客家人過去因為生活區域的不安定感,隨時有被迫遷徙的狀況發生,並為了「有食當思無食之苦」,或謂客家人好客,客人到來,山區臨時採購食物不易,於是以「曬乾」與「醃漬」方式,發展出能長期保存食物的技巧。如曬蘿蔔乾、蘿蔔絲、蘿蔔錢、福菜、梅乾菜、筍乾、瓠仔乾、豇豆乾、芋梗乾、蕃藷籤乾等等曝乾後收藏,以備不時之需的農產品。
2007-03-27 09:58:21 補充:
而「醃漬」更是客家人的一項絕活,如醃鹹菜、醃福菜、醃筍、醃甕瓜(菴瓜、越瓜)、醃醬瓜片、醬豆腐飴(豆腐乳)、醬冬瓜、醬黃蘿蔔、漬大頭菜、漬嫩薑、漬黃瓜、漬蘆筍、紫蘇梅、醃溪魚溪蝦、醃山豬肉、羌鹿肉等,尤其是風味獨具,最有北部客家沾醬特色的桔醬,還有苗栗特有的紫蘇醬,凡是能曬乾保存,或醃製保存的任何食物,均能發展出一套特殊的技巧。
2007-03-27 09:59:32 補充:
幾十年前,台灣客家人的主食是稻米和蕃薯。米的成飯,方法不外撈飯、悶飯和蒸飯三種,其中較流行的為撈飯,因為米湯可餵豬和漿洗衣服,頗具經濟上的意義。此外,稻米經曬乾儲存,輾成白米,除了日常三餐外,還可以釀酒,也可以磨成粉漿,製成米粉或各種粄類。
2007-03-27 09:59:48 補充:
客家人在歲時節慶打各類的粄,具有它的社會意義之外,對處理米食的口感與質感,原本就最富心得,近年對米食的運用,更是如虎添翼,在原有的傳承之外,出現了芋頭米糕、地瓜米糕、鹹米糕、蓮霧粄、南瓜粄……。這些新素材,更進一步擴增了客家米食的範疇,它新添的風味,足以吸引年輕族群的青睞。
2007-03-27 10:00:19 補充:
客家文化源遠流長,品嚐古意濃厚,樸實不花俏的客家菜,總能讓人感受到客家人的精神和客家文化的風情。
2007-03-27 10:00:36 補充:
客家菜餚風味的形成,跟客家民系的形成不可分。因此要說客家菜,不能不先說說客家人。史料記載,客家先民是古代中原為躲避戰亂、自然災害而大規模往南方遷移的漢人。他們歷盡艱難險阻,群體有组織的遷徙,整村整族而徙,閩粤赣三省交界地區,成了他們最主要的落腳處。
2007-03-27 10:01:04 補充:
歷史上經過五次大遷徙的客家人,明末清初開始,閩粵地區的客家人因生存空間困頓,陸續大批移民來台。經過三百多年的發展,今天台灣約有四百萬客家人,佔台灣總人口數的五分之一,他們遍佈全省各地,北部的桃竹苗三縣市,以及高屏地區的六堆,是台灣客家族群的主要聚落區,其中又以苗栗縣的客家人比例最重。
2007-03-27 10:01:29 補充:
民以食為天。身為台灣三大族群的客家人,給人簡樸、奮發,努力打拼的印象,這項特質也反應在客家飲食上。說來客家菜特點的形成,與客家先民早年的生活環境,和物資缺乏有很大關係。客家族群長期在遷徙中漂泊,對於吃雖不十分講究,但是,卻非常有其特色,同時從中反映了客家人生活的智慧,與勤勞刻苦、節儉堅毅的特質。
2007-03-27 10:01:54 補充:
話說唐山過台灣,兩百多年前,客家人比閩南人晚到台灣,來台祖初抵台灣時,靠海邊的平原可耕地已不多,只有居住在山間闢地。由於披荊斬棘墾荒勞動,需要大量體力和熱量,要較多的油脂補充體力,所以食物都較油;因為勞動大量流汗,需要補充電解質,加之處境貧窮,使得佐餐的菜餚要加進很多的鹽,以減少副食的用量,故食物大多比較鹹。又客家人原係中原仕族,在中國歷代戰亂中不斷南遷,卻沒有忘記在極度貧乏的食物中,加上佐料爆香,以促進食慾,維持體力。因此「鹹」、「肥」、「香」是構成傳統客家口味的三大要素。
2007-03-27 10:04:22 補充:
客家人尊老崇祖,早一代設筵時用八仙方桌,依輩份排座次,席間禮規繁多,吃雞以雞頭敬老,上座留空位于已故先祖,以示敬禮。在節令喜慶的日子,追求吉祥的客家人也别有一番講究。所谓“無雞不成筵”,既取“雞、吉”諧音,又取雞為掌管人間吉祥之鳥之意,所以筵席第一道菜上的是雞。過年吃“團圆飯”,元宵吃雪丸(湯圓),都為取“團圓”的好兆頭。客家飲食習俗,無疑也是客家人濃厚傳统文化觀念和中原古民遗風的具體體現。
2007-03-27 05:53:25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ita 5 · 0⤊ 0⤋
客家,是一個具有顯著特徵的漢族民系,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佈範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
從宋朝開始,中原漢民大舉南遷,經贛南、閩西到達梅州,最終形成相對成熟的、具有很強穩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後,客家人又以梅州為基地,大量外遷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客家四州」為梅州、贛州、汀州、惠州。福建寧化石壁是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也被成為「客家祖地」。
客家美食最出名的有牛肉丸、釀豆腐、客家生魚膾、客家鹽焗雞 、苦瓜炒鹹蛋、扣肉、薑絲炒大腸、鹹豬肉、擂茶、盆菜、算盤子、客家炸肉、客家麵、豬腳醋、黃酒雞、白斬雞、炸大腸
茶粿、東江豆腐煲、金桔醬。
客家精神
客家精神一詞,有的學者認為不確切,提出用民性、品格、民風、特性、風尚、品德、品質,氣質等詞的見解。但客家精神是由客家歷史打造出來的。客家歷史是客家先民、客家人的流浪史、拼搏史、創業史。為了生存、發展,長期的遷徙、流浪,顛沛流離,逐步地擺脫了中原「安土重遷」和「父母在不遠游」的傳統保守觀念的束縛,樹立起「四海為家」的新思想。也就是長期的顛沛流離,在逆境中求生存、求發展而必須奮力與自然、與社會抗爭,努力拼搏,勝利者,就是這些敢於拼搏、敢於冒險進取的強者,他們終於到了彼岸,獲得新生和發達。客家先民在中原老家受到儒學的傳統教育,宗族、家族觀念根深蒂固。離開中原背井離鄉,長期的流浪生活,更體會到宗族、家族合力的重要性,更加鞏固和加強了宗族家族觀念,於是敬祖睦宗的思想觀念顯得十分突出,扌背父骸,聚族而後,修族譜,修宗祠十分突出。 客家先民在飽嘗長期離鄉背井痛苦之後,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在家不知娘辛苦,出外方知慈母情」,「在家千日好,出門半朝難」,於是更加戚戀家鄉,並深刻體會到家、鄉、國命運一體,榮辱與共的關係,使愛國愛鄉的思想強烈地表現在各個方面,顯得尤為突出。客家精神的表述有繁有簡,有長有短,可以函益意識和行為的各個方面,但最為突出,最為本質的可以歸納為「四海為家,冒險進取,敬祖睦宗,愛國愛鄉」十六個字。
另外,遷徙的生活型態,使得客家族群團結一致,建立起強而有力的集體住宅,通常同一姓氏的宗親聚居一起,有自己的祠堂,這種客家組織,對內謀求經濟上的自給自足,對外共同抵禦外敵,客家人同舟共濟,休戚與共,具有鮮明的族群認同,因此,客家人向心力特別強。
所以,一般客家的家庭裡,數代同堂是很普遍的情形,在大家族中,子孫雖多,仍然非常重視小孩的教育問題。大家族中的教育經費,多由「公嘗」支出,「公嘗」是一族共有的財產,有來自海外客家親友的捐助、或累積家族的遺產。過去客家人為贊助子弟赴京趕考,多捐出遺產供應族人使用,而有「公嘗」這種公有財產,如今仍有不少旅居海外的客家僑胞,捐助家族中的教育經費。
所以,總結上述,普遍來說客家人被公認的具有下面幾個精神特點: (1) 刻苦耐勞、剛強弘毅 (2) 勤勉創業、負責 (3) 團結奮鬥、熱情好客 (4) 重視教育 (5) 女性具備勤儉美德
根據現有的文獻記載,閩粵客向台灣的遷移,最早始於明代中後期。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鄭成功在把荷蘭殖民者趕出台灣之後,又把這裡作為反清復明的根據地,故而大量招募大陸人民入台,開荒墾殖。正是從這時候起,閩粵兩省的居民開始大規模的遷移台灣,而大本營地區的客家人也隨之進入台灣。不過,最早來臺的客家人,雖是跟隨鄭成功的部隊入臺,但人數並不多,明鄭覆亡後,大都被清廷遣回原籍,對臺灣的開拓並沒有產生什麼影響,接著又是清初的禁止移民渡臺政策,主要的理由是防止臺灣再度成為反清復明之地,對客家人禁絕更嚴,因此客家人較大規模的移民,則是清康熙中葉以後的事了。
2007-03-31 12:02:16 · answer #2 · answered by 釋徒 6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