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台灣政府想要正名
很多東西都已經改了名子
連國語也要變成北京話
不過北京話與國語其實差很多耶
國語比起北京話,是不是更類似大陸所說的普通話呢?
大陸說的普通話,就是我們用的國語嗎?
2007-03-26 10:26:03 · 7 個解答 · 發問者 Caitlin 7 in 藝術與人文 ➔ 詩詞與文學
可是凱特琳去過北京,但聽不懂道地北京話....
很多用詞都不一樣....
像是他們常說貓膩跟傻B...國語也沒這用法..
2007-03-27 08:48:28 · update #1
而且台灣國語好像自成ㄧ格
雖然說,說的都是國語
但是朋友,老是說成「盆」友
連新聞主播都這樣說..........
跟北京話好像不大相同哩
2007-03-27 08:50:12 · update #2
政客不讀書,御用學者沒風骨,積非成是;我們作百姓的可別人云亦云啊!
一般人有個誤解,即「國語」等於「北京話」。
不不不!國語是國語,北京話是北京話,兩碼事!
國語的前身為「官話」,顧名思義,也就是清朝時遺留下來的官方語言系統。話雖如此,官話倒是以北京話為基礎的,但不代表官話就等於北京話。
北京是相聲的發祥地。若有機會,不妨欣賞傳統的相聲表演,聽著聽著,你會感覺陌生難懂。為甚麼?因為他操的是道地的北京話,不是國語。如果北京話等同國語,怎會聽不懂呢?除了語言本身的變遷外,答案一樣:因為他操的是道地的北京話,不是國語。沒在北京待上個十年八年,真正的北京話是聽不懂的!現在聽到的相聲,尤其台灣,幾乎是用國語說的。
官話能成為國語,自有它的優越性。康熙字典裡頭的字,幾乎都能用它唸出來,所以漢字得寫出來的話語,都可以被吸收而豐富其內涵,強化其生命力,來作充分表達,就像個細胞,永遠不會壞死。此外,它產生的文學也最多;實際使用上的分布最廣。
相較於八個聲調的閩南話和九個聲調的廣東話,國語字正音清,僅四個聲調,沒有入聲字,所以容易學習,利於推廣,最有條件作為共通語言。翻翻歷史便可以知道,當初選擇國語,官話與北京話是和其他方言「並列」為選項之一的。
這種語言,台灣叫它「國語」;大陸叫它「普通話」,有「普」及流「通」的意味;新加坡或海外則叫它「華語」,名稱雖異,但指的都是同一種語言。
所以,北京話不等於普通話,國語不等於北京話,而普通話等於國語。至於普通話和國語之間的差異,多在用字遣詞,這乃是數十年來兩岸長期分治下,文化各自發展所形成的現象,但目前雙方往來頻繁,資訊發達,語言隔閡已有逐漸模糊的趨勢。
2007-03-27 00:24:16 · answer #1 · answered by Mr.Q 5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9-07 18:34:15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北京話是北京腔的國語,也就是北京腔的普通話。也可以這樣說,北京話是北京方言(北平方言)。
國語就是普通話。至於為什麼選北京話,也就是北平話,原因如樓上所說,是投票產生的。
2011-03-08 15:32:06 · answer #3 · answered by serenade 7 · 0⤊ 0⤋
我是大陸人,剛好路過,就說幾句
北京話,在13億人裏,隻有1000萬人會說,就是北京本地人才會說,大陸通用的官方語言是普通話。由于地方差異,中國的方言有幾千種,福建省建寧縣溪口村,一個1700人的村子,就有50種方言,當地人唯一溝通的方法,就是說普通話。
中國地域差異非常大,很多北方人,一輩子都沒接觸過一個南方人,南方人也同理,在電視上看到的除外。現在很多老人依然不會說普通話,上次我去湖南的一個農村,當地老人說什么根本聽不懂,最后還要去找個翻譯,當時還有個日本朋友跟着,很驚訝的問我“中國人不是都說中國話嗎?”~~~汗
政府大力推廣普通話后,由于學校要求必須用普通話進行教學,(好像廣東除外),現在的人和本地人之間大多使用方言交流以外,和外地人基本都使用普通話交談。
由于前些時候臺灣的偶像劇的流行,和現在很多臺灣藝人來大陸髮展,所以臺灣人說話都很容易被認出來了
2007-03-26 23:50:19 · answer #4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我們台灣人說的高麗菜,到了大陸就變成了"蓮花白"~^^
東西在不同地域會換名
語言也一樣,同樣的語言到了不同的地方就會添上"地方腔"
其實看"注音"都是一個樣滴。
台灣人統一說的語言稱為"國語"(北京話)
大陸人統一說的語言稱為"普通話"(北京話)
所以,國語=普通話=北京話(注音都一樣)
補充一點:
北京話是民初時經由政府與許多學者投票選出的中國人統一用語
當時廣東話只差一票,以一票飲恨(這些過程滿有名滴哦!)
2007-03-26 13:31:36 · answer #5 · answered by ? 5 · 0⤊ 0⤋
其實語言是會改變的,所以幾乎沒有二個時代的語言是一樣的,
有時10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就會造成文字與語言的代溝,
舉個例來說,我就看不太懂火星文...^^
回到你的問題,
其實現在的國語還真的就是北京話.
在當年,中華民國還擁有大陸主權之時,
因大陸地緣廣大,所以各地方的方言眾多,
為了定一國共同之通用語,
聽說一直到末期是由廣東話和北京話表決,
而最後是北京話獲勝,而成為中華民國的國語.
(ps.聽說北京話獲勝,還和紅樓夢的廣受歡迎有所關係)
另外,我想提一下,
不過我想先說明在這點上我沒有意識型態,
只是單純談論歷史和語言,
事實上,如果真要說台灣的母語,
恐怕現在能上溯的還真只有山地話了,
因為我們現在所說的台語,
要叫閩南話,也有說叫河洛話,
事實上,是早先由福建一帶過來的先母們所使用的語言,
而這種語言的歷史極早,
可能比北京話還早.
被稱為河洛話,就是因為這種語言是源自於黃河洛水一帶,
也就是我們看小說常被稱的中原一帶,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所說的台語,
是很早以前大陸中原人所用的語言.
不過,就像我前面說的,語言會變化,
所以台語和千百年前的中原人使用的河洛話當然還是有實用上的不同.
再舉個例子,
唸古詩的人都知道,用國語唸詩總會少了一點韻味,
但用台語唸詩,韻味就出來了.
這一點也說明台語與唐宋等時代的語言背景是較為接近的.
2007-03-26 10:53:47 · answer #6 · answered by ego 2 · 0⤊ 0⤋
我們講的的確是「北京話」,但是跟道地的北京語又有點不同,因為每個地方都有地方的腔調,所以我們講北京語時會帶點「台灣」的腔調的關係,就像同樣是美語,光美國本身50州,每個地方的腔調都不一樣,不過她們都是講「美語」沒錯,日本講的也是美語沒錯阿~~只是你聽不懂帶有日語腔調的美語
而「中文」隨著時代的變遷,也快變成國際性語言了,把他變成國家語言也不是不可的,如果真的什麼都改,侷限於小台灣,沒有世界觀,那跟大陸以前硬把繁體字改成簡體字的作為有什麼不一樣呢?累的只是後代子孫,更何況「繁體字」那是外國人界定的,真正應該叫「正體字」,而大陸叫「簡體字」。
2007-03-26 10:35:02 · answer #7 · answered by stalen「倚天青紅」 2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