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需要扇子的由來與各國扇子的由來與圖片因作業需要但網路上無法查詢到

2007-03-19 19:17:00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藍萍 1 in 社會與文化 禮儀

4 個解答

扇子相傳源起於堯舜時期,晉朝崔豹的《古今注》說,舜爲了求賢自輔,曾製作五明扇。剛開始是長柄扇,又稱為估翣、障扇或掌扇,用為障塵蔽日,象徵權威。後來演變為短柄扇,又名為箑,用來引風納涼。稍後的紈扇、團扇更以繪畫來裝飾於扇面上。直到北宋初年所發展出的摺扇,因狀如半圓,攜帶方便,而廣為流傳,因此成為扇子的典型代表。

一般說來,扇可分為以下四種:

羽扇

早期用鳥禽類的羽毛(白鵝羽)編製成扇面,再加上扇柄而稱為羽扇。不僅可作為納涼、舞蹈、裝飾所用,也是中國古代宮廷禮儀的陳列品。根據記載,楚國的宋玉就曾經使用過羽扇,到了東漢末年,羽扇在江東一帶非常盛行。清朝嘉慶年間張燕昌在《羽扇譜》中提到:「至三國時諸葛亮持羽扇指揮三軍,始為今羽扇所仿。」及晉代的陸機在《羽扇賦》一文,也有描寫到當時人們使用羽扇的史實。

摺扇

摺扇非源自於中國,據說是在北宋初年後,從日本、朝鮮等國陸續進貢這類摺扇而傳至中國。直到明成袓時,中國開始自行製作摺扇,於明中期摺扇廣為流行。因明朝的沈、文、唐、仇四大家等文人雅士擅以在扇面題詩作畫,而蔚為風氣,扇子便由日用品變為雅俗共賞的藝術品了。

紈扇

紈扇又稱團扇,為圓形短柄的扇子,象徵團圓,大都用絲、絹、綾、羅等絲織品製成,是古代宮中常用的物品,所以又叫宮扇。紈扇在宋徽宗時,他開始製作許多精美的扇畫,而盛行一時。在當時扇子已成為文人雅士吟詠的對象,也是許多書畫家題詩書寫或點染繪畫之新寵。

蒲葵扇

蒲扇原名為蒲葵古扇,古時稱棕扇。是用蒲葵葉所製的。製作方法簡便,價格低廉,且扇風較大,障面遮日較為方便。據說蒲葵扇是在晉朝時發明的,晉書《謝安傳》說,謝太傅替鄉人賣蒲葵扇,賺了一宗錢,後來賣蒲葵扇的還把他當作祖師爺來供奉。為中國應用最為普及的扇子。
http://www.epochtimes.com/b5/6/11/23/n1532246.htm

日本扇子

儘管到了連非洲都有冷氣的今天,我們還是經常可以看到日本人拿著扇子搖啊搖。其實不管對中國人或日本人來說,扇子早已都不只是消暑使用,更是一種詩畫藝術與文化品味的象徵。不過,走一趟位於香川縣丸龜市的團扇工廠,看到製扇歐巴桑拿著小刀咻咻咻的削竹片、削得又快又準,這才更了解,扇子真是讓人目瞪口呆的工藝藝術。

日本香川縣的丸龜團扇從江戶時代開始發展,最早是當年丸龜的窮武士為了謀生,加上四國地區經常有信眾前來參拜空海大師的88間寺廟及漁民前來參拜金刀比羅宮,因此武士也開始製作扇子向這些人兜售,並慢慢打下札實的工藝技術。儘管這幾十年來冷氣出現,但丸龜的扇子地位卻未曾受到考驗,甚至蒸蒸日上。直到現在,丸龜市每年大約可以生產8千3百萬把扇子,產量約佔全日本扇子工業的90%,甚至還於1997年間獲得「國家傳統工藝品指定」榮譽。

扇子最早是由中國人發明,但最早期的扇子都是大團扇,也就是一個柄外加一個圓圓的扇片,就是宮廷裡拿來幫皇帝搧風、大到像個花圈的那種扇子。後來傳到日本,由日本人改造成小團扇後又傳回中國,之後才又衍生出可收起來的折扇,再後來,扇子就成了唐伯虎那種風流才子最愛用帶在身邊的詩畫雅興工具。

目前日本的扇子也分成非常多類,光是丸龜的團扇就有各種不同造型,依扇子的伸展幅度與角度區分為中滿月型、京丸型、昭和型、一字型等等,如果加上熊本縣、埼玉縣、新潟縣、岡山縣等等不同縣市的茄子扇、方扇、圓扇...等等,那更是讓人眼花撩亂。
http://www.ettoday.com/2005/10/18/153-1848681.htm

歐洲

18世紀的法國扇子13、14世紀,十字軍將扇子傳入歐洲。15世紀,葡萄牙商人由中國、日本買入扇子,扇子開始流行。16世紀,摺扇傳入。17、18世紀,扇子的製作技術成熟。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9%87%E5%AD%90#.E4.B8.AD.E5.9C.8B

網站裡都有詳細說明及扇子圖片你可以參考看看

2007-03-20 08:58:44 · answer #1 · answered by 小娟 4 · 0 0

品名:廣告合成塑膠卡環保扇-450磅(標準圓形、蘋果形)。
印刷:雙面彩色印刷,國際環保規格。
尺寸:製作尺寸直徑為17.5cm,實際尺寸直徑為17cm。
材質:(1)塑膠柄(2)採用450磅標準規格PP塑膠(含扇子柄,無組裝)。
特質:防水、環保,可重複使用。
http://www.honorcolor.com/k_03/02.html

2011-07-29 07:08:23 · answer #2 · answered by 再見了可魯 1 · 0 0

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扇解人意

石油漲了,水費漲了,電費也漲了,全球食物能源都漲了。所有產品都要趕搭節能減炭列車,不忘標示環保標章。

所以啦,你說扇子體不體貼?天氣熱,拿來搧搧,美女不會因為汗流浹背而破壞畫面;馬路上逛街,展覽會場參觀,拿把扇子絕對比拿DM 搧風來的有氣質。

扇子真是完美且善解人意的節能工具,兼具實用與美麗。無法只是單純的喜愛,希望與更多人分享。

2008-10-22 22:29:25 · answer #3 · answered by Danny 7 · 0 0

扇子是一種撥動空氣以令人涼快的工具,需要人手推動。
在現代,涼快的工作多為電風扇或冷氣機所取代。
最常見的扇子款式是摺扇,又名聚頭扇、摺扇、摺迭扇、撒扇,可以折疊,方便攜帶,製造技術比較繁複。它由日本發明。
中國
晉代崔豹《古今注》記載了「五明扇,舜所作也」及「殷高宗有雉尾扇」。這些扇都很大,用來「障風蔽日」,作儀仗用途,是地位的象徵,而非使人涼快。
陸機的《羽扇賦》記載了:楚襄王的大夫宋玉、唐勒侍用白鶴羽毛作為扇子,被諸侯取笑。後來宋玉解釋了一番,令諸侯十分佩服。
現時最早有關扇子的文物是戰國金銀錯銅壺,上面有奴隸執長柄扇的圖案。實物則是湖北江陵天星觀楚墓出土的木柄羽扇殘件、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篾絲編木製長柄扇。
明永樂年間,摺扇由朝鮮傳入中國。
另外,「翣」、「箑」是扇子的古稱。《淮南子卷二淑真》:「冬日之不用翣者,非簡之也,清有餘於適也。」《淮南子卷七精神》:「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無用於己,則萬物之變為塵埃矣。」
歐洲
13、14世紀,十字軍將扇子傳入歐洲。15世紀,葡萄牙商人由中國、日本買入扇子,扇子開始流行。16世紀,摺扇傳入。17、18世紀,扇子的製作技術成熟。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d/Non_electric_fan_aka_solfjader.jpg/180px-Non_electric_fan_aka_solfjader.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摺扇,畫了萬里長城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8/Ancient_Egyptian_Fans_and_Oars.png/180px-Ancient_Egyptian_Fans_and_Oars.pn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古埃及人所用的扇子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e/French_Fan%2C_18th_century%2C_cropped.png/180px-French_Fan%2C_18th_century%2C_cropped.pn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8世紀的法國扇子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8/Uchiwa.jpg/180px-Uchiwa.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團扇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d/Tessen.jpg/180px-Tessen.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日本的軍用鐵扇

2007-03-19 19:26:25 · answer #4 · answered by 天之驕子 5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