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聽玅境法師的開示mp3的時候,
聽法師勸我們應該要修學四念住,
說修學四念住成功的話,
那麼入聖位及證無生法忍是可以成就的,
而在佛陀要入滅時,
阿難問說:
佛陀涅槃後,我們依甚麼安住?
佛陀開示說:「我涅槃後,應依四念處安住。」
玅境法師在開示有關佛學問答的mp3中,
回答學生們發問的問題,
說到修學四念住的方面的話,
有一句說:
「如果我們能學金剛經,照金剛經的方法修行,那麼就是修四念住!」
我有點搞不清楚這句話應該要怎樣看?
修學金剛經和修學四念住是一樣的道理的,這個我搞不清楚?
是否可以請教各位大德,
為我解答我的疑惑!
感恩感恩!
2007-03-18 20:19:45 · 13 個解答 · 發問者 從善如流 7 in 社會與文化 ➔ 宗教信仰與靈性
《金剛經》:「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大念住經》:「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又於內外身,觀身而住。或於身,觀生法而住;於身,觀滅法而住;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於是覺知:「唯有身」,如是唯有觀智,唯有正念。彼無所依而住,不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
比較二段經文得知,《大念住經》的修法是對境保持「正念、正知」(覺知)為能緣的心,《金剛經》是對境住於「不染著」的能緣心(明覺)。如有實際操作「四念住」的修法會比較容易體驗。
如能再對照《六祖壇經》:「惠能曰:『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止、定)明良久,惠能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住於所緣境上(止、定),覺知當下(觀、慧))」
又如《楞嚴經》:「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不生滅心)
《金剛經》:「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當下的修行操作)。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其實佛法皆是同一味的(無為法),修行的初心(不生滅心)都是一樣,所以差別是粗、細的問題(定慧力)。所以《大念住經》:「云何為四念住?諸比丘!於此,比丘於身觀身而住,精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於受觀受而住,精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於心觀心而住,精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於法觀法而住,精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就是「覺知(精勤、正知、正念)」。
《楞嚴經》的修學佛法觀念、次第很清楚,可參考一二,定能解惑。
以上慬供參考~阿彌陀佛!
2007-03-19 15:12:12 補充:
以下是《當代南傳佛教大師》的一段話:
「修行都以消除貪、瞋、無明為目標,拔除內心自私自利的根源。培育『正念』是所有內觀禪修的基礎,它事實上就是培養慈悲,因為正念就是讓事物如其本來地存在。無論面臨什麼情境都清楚地看著它,沒有分別計較,不受其左右,也沒有自我中心,這是孕育慈悲和智慧的基礎。」
《金剛經》:「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說法,是呈現「實修」的狀態。也就是「正念、正知」的持續力。如佛陀入涅槃前最後的教誨是︰「精進不懈,保持正念。」精進並不是要努力去改變事相,而是單純地在每一時刻保持清醒。就在當下──保持清醒。
2007-03-19 07:26:10 · answer #1 · answered by 呂太豪 5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8-03 18:18:04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金剛經四句偈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第二十六品)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第五品)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第十品)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第三十二品)
● 金剛經強調於離相,進入空相,然後進入無相,最後見證實相,也就是佛的光明世界。
四念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及觀法無我」,看到的一切,皆是無常,都要放下、解脫。
金剛經與四念住皆是離相、離執
2007-03-24 20:32:08 · answer #3 · answered by 小萍 1 · 0⤊ 0⤋
又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
不管你修什麼都是在修四念住
所以啦!修學金剛經當然也是啊
因為就算你修可蘭經也是在修四念住
2007-03-20 17:25:09 · answer #4 · answered by 小陽無過 3 · 0⤊ 0⤋
禮敬善知識平安喜樂
欲修金剛經,先要懂金剛經。要真懂金剛經,需先讀佛本生經。
因為在金剛經裏。釋迦牟尼佛常與须菩提提到「然燈佛所」。這是釋迦牟尼佛敘述他成佛的最遠因。那時釋迦牟尼前身是為善慧行者,在喜樂城遇然燈佛來說法。為歡迎然燈佛說法,喜樂城的居民修平道路,善慧行者加入這個工作。善慧行者不用神通之力,平水斷之處。這個佛陀說的故事極為精采,包含了許多生命法則在裡面。您若看得懂善慧行者的成佛大願,再讀過佛本生經,釋迦牟尼歷經十萬劫,在生命中扮演各種角色,直至「諸法如義」。那時您就不會這樣問這個問題了。
2007-03-20 11:06:51 · answer #5 · answered by 生命愛徒 7 · 0⤊ 0⤋
依華嚴經修四念住如下︰
念處有通有別︰通則身等皆無我等.別則觀法無我。行法如下︰
觀身︰性相同虛空.空無二我。觀「此中誰是我」.但遣人法.於四大五蘊求其主宰了不可得,但蘊等合即無人我.觀蘊等相緣成故空,則無法我。所謂身︰是以自身為內身.以器物瓶衣車乘等為外身.以外有情妻子男女等為內外身.。
念處觀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故於觀身,得作無我及苦無常不淨之觀.
觀受︰不在內外中間故無方所。
觀心及法︰不得善法及不善法,因為知法虛妄心如幻,不起分別。
2007-03-19 17:43:36 · answer #6 · answered by 融空 7 · 0⤊ 0⤋
這種講法是把金剛經的內涵給講小了。
2007-03-19 10:15:37 · answer #7 · answered by ? 5 · 0⤊ 0⤋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不應住**非 **聲香味觸法生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2007-03-19 08:36:13 · answer #8 · answered by 老番顛 6 · 0⤊ 0⤋
何謂修行?http://www.ddm.org.tw/ddm/master/main.aspx?cateid=490&contentid=6396 修行就是徹底改變自己的習氣,讓自己做一個有理性、有智慧的人。改變自己面對環境的心態,那麼,再惡劣的環境都可以泰然處之;這樣不但可以讓自己身心安樂,也可以幫助身邊的人開發內在智慧,得到身心安樂。這就是修行。從自我肯定、自我提昇,到自我消融,是從「自我」到「無我」的三個修行階段。以智慧來處理事、以慈悲來對待人,以勤勉、謹慎、恭敬、謙虛、寬容的態度,凡事從自己以身作則,自然能夠產生力量感動他人。南摩觀世音菩薩! 嗡。嘛呢唄咪。吽。
2007-03-19 04:53:18 · answer #9 · answered by 小祥 7 · 0⤊ 0⤋
四念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尋
四念住(身受心法)為上座部佛教的根本修行方法。亦稱內觀。指從「身」體、感「受」、「心」、「法」(心所有物)四個面向,建立持續及穩固的覺知,明瞭其無常、苦及無我的本質,斷除所有的貪瞋痴煩惱,從所有的痛苦中解脫出來。
從原始佛教的觀點,四念住被認為是原始佛教修行的核心, 阿含經曰:「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住。」 「如是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於此法、律得盡諸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在原始佛典中,提到四念住,就是指修行;提到修行,就是指修習四念住。 四念住和修行可視為同義詞。
四念住最完整的闡釋,參見《大念住經》
四念處觀亦稱四念處或四念住,佛教用語.三十七道品之一類。「念處」或「念住」是梵文Smrti-upasthana的意譯,意為以智觀(觀察,思慮)境。指在精神專注的狀態中按照教理認真思慮「身」是「不淨」,「受」是「苦」,「心」是「無常」,「法」是「無我」,以此破除那種以「不淨」為「淨」,以「苦」為「樂」,以「無常」為「常」,以「無我」為「我」的「四顛倒」的思想。小乘說一切有部把修行此觀列入三賢位中,分為「別相念住位」和「總相念住位」。前者是按身、受、心、法分別觀想,也稱「自相別觀」;後者是從身、受、心、法的總體上觀想,也稱「共相別觀」。據《法門名義集》,「四念處大小乘名有異,觀身不淨、觀受有苦、觀心生滅、觀法無我是小乘四念處;觀身如虛空、觀受內太空、觀心但名字、觀法善惡俱不可得,是大乘四念處。」
身念處,觀察身體為不淨物。身體內外,污穢充滿,沒有乾淨之處,故觀身為不淨。
受念處,觀察感受,感受就是苦樂的感覺,快樂從痛苦的因緣而生出,又生出新的苦樂,世間並無實在的快樂,所以觀受為苦。
心念處,觀察心念的無常,念念生滅,更無常住之時,故觀為無常。
法念處,觀察法的無我,法為除上三者所余的一切,法無自主自在之性質,所以觀察為無我。
四念處是就苦之一諦而修。人們有苦,就有「身」「受」「心」「法」。所以就「身」「受」「心」「法」,而觀察「不淨」「苦」「無常」「無我」,一步步破除「常」「樂」「我」「淨」這四種顛倒。
觀法無我,即無我相。
觀身不淨,即無人相。
觀受是苦,即無眾生相。
觀心無常,即無壽者相。
2007-03-19 03:48:23 · answer #10 · answered by 無所謂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