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部落傳說故事和鹿港命名的由來
請各位大大幫幫我找上面的傳說故事或是
其他地名的由來也可以
謝謝
2007-03-17 20:56:17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威誠 2 in 藝術與人文 ➔ 歷史
至於「鹿港」地名來源,約有四說:
1. 臺灣中部一帶昔時多鹿,常有鹿群聚集海口草埔,故名「鹿仔港」,後來簡稱「鹿港」。
臺灣西部平原,從荷蘭據臺時期到清初,鹿群遍佈,那時有不少從事鹿皮、鹿脯的買賣者。當漢人從鹿港上岸之後,很可能看到海港附近有鹿群,於是稱之為「鹿仔港」。而「仔」字又是漢人慣用字眼,至今仍有地名曰「崙仔頂」、「橋仔頭」等。
2. 鹿港一帶早年為平埔番巴布薩族 (Babuza) 盤據之地,平埔族 Rokau-an 一語的轉譯。
3. 地形似鹿,故名「鹿仔港」。
4. 據說昔日這個地方是米穀集散地,因為用來儲存稻穀的方形倉庠稱為「鹿」而得名。
根據鹿港鎮公所編印的「地名釋義」:「雍正6 年彰化縣設立倉庠於鹿仔港米市街西畔,門首有匾曰:天庾正供 (彰化縣誌道光版載有此事,計得倉庠一十六間) ,因廩之方者曰鹿,竊以此命名曰鹿仔港。」
在清朝福建一帶,確實有「鹿港米」的專有名詞流傳,鹿港也有一條街叫做「米市街」,今名「美市街」,可知鹿港為米穀集散地之事不假。
2007-03-17 21:56:39 · answer #1 · answered by 岳諾爾 7 · 0⤊ 0⤋
原住民的神話故事:
泰雅族射日傳說
太古時候,天上有兩個太陽,其中一個比現在的太陽還要大很多,因此天氣非常酷熱,草木都枯死,河水將乾凅,農作物不能生長;而且兩個太陽輪流出沒,沒有晝夜之分,人民的生活實在困苦萬分。族人乃相議,除非射下一個太陽,否則子孫恐不能安居,種族也將絕滅。於是有勇士三人,自願前往射下太陽。即日準備,攜帶乾糧用品,各人並背負一嬰孩一同出發。到太陽去的路是如此遙遠;他們在路上把吃過的桔子種在地上,想讓他發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距離太陽之處尚遠,而三人都變成衰弱的老人,嬰孩們卻都長大了。老人們相繼死去,而成長的嬰兒繼續前進。有一天他們終於到達太陽之處,於是歇下來,準備第二天太陽出來時趁機射殺。第二天黎明時,三人等在谷口,見太陽出來了,三人引弓急射,射中後,太陽流出一堆滾熱的血,其中一人被血從頭淋下來,當場死亡,其他二人都被灼傷,急忙逃回。在回家的路上,他們看見從前的桔子,已經長得很高大,而且結了滿樹的果實。回到村中,他們二人已經變成白髮駝背的老人了;可是從那時候起,再沒有兩個太陽,而有晝夜之分了;我們在夜裡看到的月亮,便是被射死的太陽的屍體。
太魯閣族的射日傳說
以前在天上有兩個太陽,這兩個太陽輪流照亮地上,一個太陽下山接著另一個太陽上升,這樣每天只有白天沒有晚上,因此人們的農作物都枯死了,使人沒有食物可吃。因而死人增加了,故有二位青年人商談,要去射日。出發時帶了小米和橘子,一路上將種子丟在路旁,走過很遠的路。經過幾年之後,終於到達了太陽升起的地方,開始準備射日,當太陽升起時,他們射了箭結果沒有射中。當太陽下山時,他們守候另一個太陽正升起。立刻射出他們的箭,結果射中了太陽的中心,並流出很多血,其中一位 年青人被血淹沒,落到海中死亡,而被射中的這個太陽從此沒有發光而變成現在的月亮。剩下的另一位青年人高興地回家。沿路回家途中,看見在路旁當初來時隨手灑的種子已經長大成橘子樹,而他自己也老得牙齒脫落及頭全都白了。
賽夏族的射日傳說
日姓指的就是太陽,這個姓氏傳說跟賽夏族射日的故事有關。 很久以前,在賽夏族人居住的地方有兩個太陽,當一個太陽由西邊落下,另一個太陽馬上從東方升起,因此賽夏族人受到烈日照射之苦。最後他們決定派出射箭高手,讓他替族人除去一個太陽。而這個重任就由一位日姓的祖先來擔任。 日姓族人長途跋涉逐漸老去,將死之前,吩咐自己的兩個兒子繼續前進,如果太陽射下後就回家。兄弟兩人過了十八年,終於到達太陽昇起的地方。兄弟倆經過幾天的觀察,終於找到最好的時機與地點,在一個太陽落下另一個太陽剛升起時,由弟弟奮力一射,終於完成了父親的遺志。兄弟兩人回到家鄉時已是駝背的老人。一個太陽被射下來後,賽夏族人必需面對風、雨、雷、電及所有一切惡劣的天氣。他們又開始埋怨起日姓族人射下太陽,他們認為這些壞天氣是太陽對賽夏族的懲罰,於是他們要日姓族人向太陽懺悔,後來就發展到只要大雨下個不停,就要舉行祭天儀式,也就是祈晴祭,久旱不雨時,就舉行祈雨祭,而祖靈祭也是從那時才開始有的。
魯凱族的太陽傳說
魯凱族阿禮社有一則傳說:太陽與壺結婚,生蛋(女性)。此蛋又與岩石出生的男子結婚。此時,唯有神靈尚不見人類。婚後再生一女,此女又與百步蛇結婚,生二男孩。後來,百步蛇夫婦和長男昇天,留下次男 Canovak 在人間,創建阿禮社頭目家。
布農族洪水傳說
太古時代洪水驟然成災,淹沒了大地,形成了一片茫茫大海,僅剩玉山、巒大山、郡大山、shilubiya山和卓社大山的山頂露在水面上。人們幸虧能夠避難到玉山的山頂上,可是所有的粟穀盡失,無以為炊。還好山上有很多獸類,人們紛紛捕來生食充飢。由於沒有火,生活很不方便,人們到處尋火,有一天終於發現卓社大山上有火光。人們立刻差遣一隻鳥去索火,可是在回程途中熄火了;人們改派長尾鳥去,長尾鳥卻在飛行途中落水滅頂。最後,人們派出鳥去,這才如願以償,得火而歸。後來,有一次螃蟹和大蛇爭鬥,螃蟹剪破了大蛇的肚子,大蛇不堪疼痛,向西逃竄而去,其經過之處頓成一道溪流,積水順溪而渲,又露出原來的陸地來。人們大喜,紛紛下山求美地,結果離散四方,各自組織部社,以至於今。
☆卑南族始祖創生傳說★
太古panapanayan地方,出現一女神nunurao,右手握石頭,左有握竹子。右手的石頭擲出去,出現一人,成長後為馬蘭社的祖先。復把左手的竹子豎立在地上,竹子上節出現女神pakosiseru,下節出現男神pakomarai,為卑南社之起源。
2007-03-18 05:28:06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1 · 1⤊ 0⤋
台灣原住民留傳著多樣的神話和傳說中的故事,為了讓這些神話、傳說更被社會大眾認識與欣賞,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目前推出原住民口傳文學展─「聽‧傳‧說─台灣原住民與動物的故事」特展,展期將至四月十五日止,歡迎有興趣民眾前往參觀。
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浦忠成表示,有別於傳統以「文物」為主的展覽,這項特展以「聽故事」的方式呈現;除了視覺,也以聽覺深入體察台灣各族原住民與動物、大自然的關係。
民眾可以在展覽現場、也可以上網站,選擇族語或漢語收聽,內容有達悟族的「飛魚神話」、布農族的「黑熊的智慧」與「憤怒的百步蛇」、泰雅族的「占卜鳥希立克」、魯凱族的「雲豹的頭蝨家族」,邵族的「白鹿傳奇」等六個主題故事。
透過各個不同的傳說和紀錄,可以看出各族原住民代代流傳的神話故事與儀式、禁忌,藉以維繫傳統的道德價值;其中隱含的寓意也和現代自然保育的觀念不謀而合,傳達出天地萬物共生、共存的理念,在每一個族群的生活禁忌中實踐出來。
相關展覽資訊可上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網站查詢,網址:www.nmp.gov.tw
2007-03-27 12:14:44 · answer #3 · answered by 鼠 2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