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唐高祖李淵的太子李建成真如唐朝史書上所描述的那麼差嗎?對唐朝建立絲毫沒有功勞嗎?
2007-03-15 05:51:03 · 5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藝術與人文 ➔ 歷史
坦白說,歷史這種東西是為勝利者而寫的,失敗者的下場往往不怎麼好。雖然史書這種東西就是要客觀的描述,但是礙於著書者個人立場或其他因素等要達到完全中立的境界是很難的。故孟子語:「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不要太相信書裡的所有東西,只可參考、借鏡。對於史書上的描寫,我們只可信幾分真假而已。
李世民曾經先後三次要求親自觀看高祖李淵和他本人的《實錄》。前兩次,都爲史官婉言拒絕。第三次,他向監修國史的宰相房玄齡表白自己的動機。他說:我的用心和以往的帝王不一樣,親自觀看國史記錄,可以瞭解自己以前言行的失誤,作爲今後的鑒戒。房玄齡等人於是將刪改成的《高祖實錄》和《太宗實錄》各20卷呈上。經過李世民授意改定的這“兩朝實錄”中,李建成、李元吉的形象十分醜惡,他們在反隋戰爭中的功績也被一筆抹煞了。北宋吳縝的《新唐書糾繆》,清人的《十七史商榷》、《廿二史劄記》、《廿二史考異》等,特別是近代世界著名的史學家陳寅恪、胡如雷、中國唐史學會秘書長胡戟等研究著作中,可以清楚看到,李世民的臉上可謂濃妝豔抹,厚厚地擦上了一層脂粉,而費心費力爲他上妝的正是他手下主管刪略《國史》,編《高祖實錄》、《太宗實錄》的房玄齡、許敬宗、李延壽、李淳風等人。正如章太炎在《書唐隱太子傳後》中所說:“太宗即立,懼於身後名,始以宰相監修國史,故兩朝《實錄》無信辭。”
論軍事才能:建唐初期,晉陽起兵,定西河、下絳縣、駐永豐、入長安等軍事活動中,李建成衝鋒陷陣,一馬當先。是李建成率先攻破長安,奠定了唐都基礎。在李世民、李元吉、李瑗、羅成鎮壓河北、山東劉黑闥叛軍相繼敗退之後,李建成於危難中主動請旨,領軍出征劉黑闥,恩威並進,平定山東、河北一帶多年的反叛勢力。充分展現了李建成的軍事才能。
論政治才能:大唐新建,危機四伏,李建成立爲太子之後,留在長安協助李淵處理內政,也一切辦得中規中矩,並未發生什麽大錯,可見他是有很強的處理政務的能力的。在制定大唐律法,恢復經濟,穩定局勢,安定國內,鎮守邊陲,平定內亂,還要剷除高麗國、突厥、日本等奸細的顛覆和破壞,助理朝政方面,文治斐然。有名的“均田令”“租庸調製”等頒佈和推行,極大地發展了農業生産,繁榮經濟,富民強國,李建成確實功不可沒。
論人品修養:古代史書爲了粉飾李世民奪位的合理性,將李建成醜化成“喜酒色遊畋”之徒。在諸史書中,倒以“資治通鑒”的記載最爲平實可靠,肯定了李建成“性仁厚”。李建成決非史書上所載的那種心胸狹隘、無德無才的人。若他能繼位,據現有的史料推測,其政績,至少可以媲美于隋文帝楊堅的“開皇之治”。在史學家的眼裏,李建成的文武雙全、軍功政績和他仁慈寬厚的悲劇人生令人痛惜而同情!
李建成並不無能,也不昏庸,更加算不上心狠手辣。據各種正史的記載來看,李建成也是一個文武雙全,才氣過人,廣納賢才,功勳很高的人。在李世民四處征戰的時候,高祖把建成留在宮中,教導他治國平天下,也能看出高祖心中接任人當是李建成而非李世民。這恐怕不是一個“長糼”的理由說得過去的,而且史書中記載,高祖後宮佳麗們在這次的兄弟鬥爭中,幾乎都是倒向太子李建成一邊,可見李建成籠絡人心的本事。再者李建成此人實際上頗有婦人之仁,史書記載,很早的時候魏徵和衆人便勸他先除掉李世民這個大患,可是李建成一直不同意。
2007-03-15 15:05:51 · answer #1 · answered by 秋山REIKA 7 · 0⤊ 0⤋
我同意強哥的說法。
歷史不見得完全是正確的,因為有很多東西是史學家所無法看見的。
不可能一一記述下來。
2007-03-16 13:07:42 · answer #2 · answered by Sephiroth 6 · 0⤊ 0⤋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2007-03-16 01:18:46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關於李建成的軍功問題,可參考李樹侗先生的《建成太子軍功考》
該文內容大致是:
1.因為唐太宗時,史官許敬宗為阿諛李世民,故大量篡改史料,掩飾李建成的戰功。
2.許敬宗將原為李建成的戰功轉到李建成的部下,而不提李建成本身的功勞。
3.李建成的戰功大抵在抵禦突厥,故當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即位,突厥突然自大漠穿越整個山西,長驅直入,未受堅強的抵制,直逼長安。原因在於李建成舊部不願出力抵抗所致。
而李樹侗先生的論述以為現在史學界所接受,故傳統說法是有問題的。
2007-03-15 17:41:52 補充:
經過唐太宗欽定的《高祖、太宗實錄》中的建成、元吉形象,簡直是一無是處:“建成幼不拘細行,荒色嗜酒,好畋獵”,“帷薄不修,有禽犬之行,聞於遠邇”; “巢刺王(即李元吉)性本凶愎,志識庸下,行同禽獸。兼以棄鎮失守,罪戾尤多.反害太宗之能。”
總之,兩人嗜酒好色、庸劣無能,嫉賢妒能、兇殘暴庚,把傳統社會所能想到的惡名都加到兩人頭上了,完全衙內型人物的典型,而李世民則大智大勇,深謀遠慮、功勳顯赫,“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 (《資治通鑑》卷一九一)如此貶抑建成、元吉,溢美世民,連囿於傳統史觀、奉太宗為正統的司馬光都有所懷疑,“史臣不無抑揚誣諱之辭,今不盡取。”(同上)
2007-03-15 13:33:48 · answer #4 · answered by 秦 6 · 0⤊ 0⤋
其實真正的歷史上~李建成絕非如此~
從史書中披露~李淵對長子李建成十分看重的情況下
便知李建成絕非不學無術~也絕非只會貪色貪酒的紈絝子弟
隋大業十三年~李淵命李建成前往河東潛結英才
李建成不負眾望~在河東一帶"傾財賑施,卑身下士"
得到很高的身望
李淵晉陽起兵的第二個月
李建成和李世民共同指揮了重要首次大戰~一舉攻克河西城~
奠定了進軍關中~直取長安的基礎
儘管李世民戰功卓越~超過乃兄~但李建成的軍事才能不一定不如
李世民
尤其在對於劉黑闥的處理上
兄弟倆就有高下之分~
一開始李世民以圍剿高壓的政策~殺其黨羽~擄其妻~
讓劉欲降無由~結果是壓而不服~
僅隔數月~劉又起兵反抗~沒多久又奪回其屬地~
後來李建成接受魏徵等人的建議~主動請纓處理~改其弟高壓政策
而為優撫政策~僅花了兩個月~就徹底平定了山東
歷史便是如此~成者王~敗者寇
李世民在玄武門獲得勝利~後成為聞名天下的"天可汗"
所有的罪惡~就由失敗的大哥和老弟世世代代承擔~
李世民雖然建立的名聞天下的"貞觀之治"
但他一生,都擔心日後史家如何評論「玄武門之變」,於是曾多
次向史官要求閱讀《起居注》和《實錄》,打破歷代皇帝不可閱
讀的先例。建立皇帝干史的惡例
雖史書記載李世民要求「削去浮,直書其事」,但據
考證,李世民曾多番修改兩書。
2007-03-15 11:22:40 · answer #5 · answered by 岳諾爾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