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問一下....
怎麼行善?怎麼樣的態度做善事才是好的,可以沒有過患
古今的行善有什麼差別嗎?或是沒有...
怎麼樣才可以讓自己的一些壞習慣、壞習氣改掉,不要再不知不覺害到別人呢?
行善和知見有關係嗎?...
謝謝。
2007-03-08 08:14:56 · 16 個解答 · 發問者 沐 3 in 社會與文化 ➔ 宗教信仰與靈性
眾所周知:佛法是以『探求人生宇宙真諦』為目的,所以是不迷信的。難
怪 淨空法師主張『佛教』是佛陀對眾生的教育而不是宗教。眾生煩惱無
盡,所以佛陀提出八萬四千法門來對治。雖然佛法似是浩瀚無邊,但是大
致可以分為『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兩大類。 世間法即指『人天乘』,
出世間法則指『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佛乘(有將之併
在【菩薩乘】)』。『世間法』重在人天福報,講求榮華富貴、高官顯
赫、五欲六塵、感官享樂;『出世間法』則重在了脫生死,講求知足常
樂、清心寡欲、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至於云何名『世出世間布施波羅蜜
多』?依《大般若波羅蜜多經》開示:布施波羅蜜多有二種,一者世間;
二者出世間。茲分述之如下:
(一) 云何世間布施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為大施主,能施一切沙門
婆羅門貧病孤露道行乞者(1)須食與食,須飲與飲,須乘與乘,須衣與
衣,須香與香,須華與華,須嚴飾與嚴飾,須舍宅與舍宅,須醫藥與醫
藥,須照明與照明,須坐臥具與坐臥具,如是一切隨其所須,資生什物悉
皆施與;(2)乞男與男,乞女與女,乞妻妾與妻妾,乞官位與官位,乞國
土與國土,乞王位與王位,乞頭目與頭目,乞手足與手足,乞支節與支
節,乞血肉與血肉,乞骨髓與骨髓,乞耳鼻與耳鼻,乞僮僕與僮僕,乞珍
財與珍財,乞生類與生類。如是一切隨其所求,內外之物並皆施與,雖作
是施而有所依,謂作是念:「我施彼受,我為施主,我不慳貪,我隨佛教
一切能捨,我行布施波羅蜜多。」彼行施時,以有所得而為方便,與諸有
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作是念:「我持此福施諸有情,令得
此世他世安樂,乃至證得無餘涅槃。」彼著三輪而行布施(1)自想;
(2)他想;(3)施想。由著此三輪而行施故,名『世間布施波羅蜜
多』。
(二) 云何出世間布施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行布施時三輪清淨(1)
不執我為施者;(2)不執彼為受者;(3)不著施及施果,是為菩薩摩訶
薩行布施時三輪清淨。若菩薩摩訶薩以大悲為上首,所修施福普施有情,
於諸有情都無所得,雖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於其
中不見少相,由都無所執而行施故,名『出世間布施波羅蜜多』。
由此觀之,如是『兩大類』布施,即所謂『世出世間布施波羅蜜多』,為
吾等學佛修道者所不得不知。何以故?蓋何緣前者名世間?由著此三輪而
行施故,與世間同共行故,如是名為世間布施波羅蜜多;而何緣後者名出
世間?不與世間同共行故,能超動出世間法故,如是名為出世間布施波羅
蜜多。
總而言之,布施為佛弟子應有之德行,六度、四攝都以布施為首。小乘雖
以自度為主,然亦深重布施之修行。由布施程度之深淺,可為佛弟子對於
佛法有無深切認識之測驗。舉凡對佛法有深切認識者,對財物布施無不量
力而行。布施是一種犧牲,能把自己所有之財物施於人,或獻出自己精神
生命去成就他人;布施是順於無常、無我之真理,故能大心行施之人,對
佛法之正理最易契入。學佛有自利行與利他行二種,布施是利他行中最顯
著之表現。換言之,人人隨時隨處都有布施之機會,只要有犧牲自我、同
情他人之心,盡其在我,固不限於家財無盡方可行布施,布施到沒有任何
東西不可捨,施捨之後,不但不計酬報,亦無一點悔意,至此地步,可算
是『三輪體空』之出世間布施波羅蜜多。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06年6月19
日
http://home.kimo.com.tw/sclfam/
2007-03-08 11:11:33 · answer #1 · answered by 果前 7 · 0⤊ 0⤋
最近我也在想這種問題,有個小小心得
就是把你幫忙的對方當作是自己,你幫助他,就是在幫助你自己
所以你幫助了別人卻不會覺得你幫助了別人,也就不會想到會得到什麼福報
2008-03-24 14:50:12 · answer #2 · answered by Eddie 2 · 0⤊ 0⤋
在世間行真善很難,因為有這麼一句話:善亦非善
如果我們真的想行善,而不是只是想作善事來解決問題,真的要好好的思考,什麼是善,什麼又符合行善的對錯,我也不能給你一個正確的說法,因為善也有善的因果,有可能也會結出惡果,惡也有惡的因果,也可能會結出善果,其實一念心是善,一個行是善,就符合善了嗎?往往人們都沒有考慮到後果,其實就像孝順,順就是孝了嗎?孝就一定要順嗎?
這個問題我答不出來,因為我也不知道自己所作的一切真的就是善嗎?不做不錯,多做多錯,但機會也會更多,好過沒有機會。
2007-03-14 08:24:13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不造惡就已經是善
心欲造善 惡就有所依附 ~~
怎麼樣的態度做善事才是好的
知無作善無作惡的對像可言
則善能發 行~~
供您參考
2007-03-09 20:04:46 · answer #4 · answered by ? 7 · 0⤊ 0⤋
反省是修行的開始.
2007-03-09 14:30:41 · answer #5 · answered by 再想想 7 · 0⤊ 0⤋
怎麼行善?去做,別口說而已!
怎麼樣的態度做善事才是好的,可以沒有過患
要肯定沒過患,很難,,除非您明心見性如菩薩般知過去未來之因果,,具足大智慧!否則,,很難沒過患,,,,惟一的比較好的態度,,,就是行善無所求,,,這是偶們凡夫,還能做到滴!
古今的行善有什麼差別嗎?或是沒有...
這點,,歹勢,,俺就不知囉,呵呵
怎麼樣才可以讓自己的一些壞習慣、壞習氣改掉,不要再不知不覺害到別人呢?
要排除不知不覺,,起碼你得全然有知有覺,,,這點要具足大智慧,系相當困難滴,,,不過,,,守戒,,,是目前凡夫的偶們還能做滴,,
行善和知見有關係嗎?.有
若沒智慧,,行善也可以是行惡,,,,如:看到吸毒之人,向您求點錢佈施,
您要不要佈咧???
看到賭徒,向您求點錢佈施,,,您要不要佈咧??
一台車子壞了,要會修的去修,,才真的是在修車子,,,否則雖然很熱心去幫人修車,但,,你是不會修的,,,那也只是搞破壞而已,,,,雖然人家不會怪你,,,但,,,你總會不好意思吧,,,,呵
2007-03-09 11:06:34 · answer #6 · answered by 松沙小 7 · 0⤊ 0⤋
行善的更源頭是「捨」,我們願意付出佈施,是因為能捨,能捨就可「不住」,幫助破除執著
另外,願意幫助別人,人溺己溺,建立「同體大悲」的觀念,因為眾生本來就是一體無差別的
隨時覺察反省,將習氣去除,更重要是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2007-03-09 06:02:54 · answer #7 · answered by ausp 3 · 0⤊ 0⤋
嚇到了...沒想到遇到了一個非常高難度的問題...~_~
我可能暸,但我不會回答 =_=
(還是看看其他高手怎麼說吧...)
2007-03-08 16:53:09 · answer #8 · answered by ? 3 · 0⤊ 0⤋
舉心動念都是可以善行 你能ㄇ? 好好觀照 怎樣讓一念覺都是
利益人們 ?
只要有念頭都需要明瞭 !!! 一起好好觀照吧 互勉
2007-03-08 08:51:32 · answer #9 · answered by ? 7 · 0⤊ 0⤋
很簡單啊!
就是要發自內心的幫助別人
而且就只是單純的去幫助需要幫忙的人
而不是有目的的去幫助人
就算別人要給你報酬
也盡量不要去收取他人的財物
這樣子的行善就及格了喔
至於要怎麼做善事呢
就多說好話,多稱讚他人的優點,譬如說你今天好漂亮
然後要多笑,要多說請謝謝對不起
禮貌多一點,別人也就心情好一點
還有,有看到募款箱的時候
就丟幾個零錢,這樣也是行善喔
另外
路馬路邊看到機車腳踏車倒了,就跑過去把車扶正
或者
看到一隻狗狗很可憐
你可以去買個麵包給牠吃
當有別人發生爭吵,就等爭吵後去跟他聊一下
去聽聽別人的報怨,然後你要適時的給一些建議
要將壞習慣改掉的話
就先打聽看看你有什麼缺點
然後再個個突破改進
時時提醒自己,要改掉要改掉
而要改掉壞習慣的方法,就是利用取代的方法
譬如說你喜歡抽菸,那你就口裡含個喉糖之類的東西
2007-03-14 13:52:44 補充:
轉貼的成分很大喔
看的很辛苦
不知道重點到底在哪裡
而且都沒有文字說明
真的是很難懂的說明書啊
2007-03-08 08:27:19 · answer #10 · answered by 圭坤 5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