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孫中山真是一個偉大的國父嗎?
請多加分析……
多謝。
請列中證據。
我比較想聽聽認為他不是偉人的人的說法

2007-03-02 16:31:36 · 10 個解答 · 發問者 gary 1 in 藝術與人文 歷史

10 個解答

你只要想一個問題就好了....
就是....
為什麼革命這麼多次,
死的都是其他人,
他卻老神在在的繼續只會出一張嘴巴喊...
衝啊!革命尚未完成...
同志仍須努力...
這什麼跟什麼啊????+.+
what????
未免也太奸了吧!!!!

2007-03-02 22:03:15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唉......差ar!=.="

2007-03-13 18:07:11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3 · 0 0

比大話兄的答案差幾萬倍,番屋企啦

2007-03-13 09:34:40 · answer #3 · answered by 小友 6 · 0 0

樓主竟然可以於眾多個選擇之中選出最垃圾一個
強!

2007-03-11 18:54:46 · answer #4 · answered by ? 3 · 0 0

樓主有其他更中肯的回答不選,偏偏選這個!其實,你批評孫中山,也不過是單靠一張咀而已!

2007-03-11 12:18:25 · answer #5 · answered by 保羅巴伯 7 · 0 0

即使他沒有標榜自己是偉人,
他也是一顆難掩光芒的明星,
跟後來的周恩來總理一樣,
都是那般出眾,
擋不住的魅力,
也許就是因為那股
為國鞠躬盡瘁的心志.

2007-03-04 16:33:22 · answer #6 · answered by ? 7 · 0 0

我想對孫文說幾句公道話.

首先,什麼偉大,國父,並不是他自稱的.後人把這些稱呼強加於他,之後又說他名不符實,實在相當冤枉.另外,孫文亦是人,亦有自己的七情六慾.有些時候把持不住,做了一些叫人看不順眼的事,我們正視它就行了,沒必要太苛責.

孫文堅定推翻滿清的態度,我是極為欣賞的.說他攪革命要犧牲別人性命,自己置身事外,我是不同意這種說法.做一件事,特別是大事,各人有各人的角色.有些人認為自己除了一條爛命,其他所有都於革命無助,於是就付出性命成全.有些人認為自己留下性命,比犧牲更有貢獻,就不會輕易去玩命.我相信如果只要孫文一人犧牲,滿清就立即倒台,他從容就義的機會會很大.

至於有人批評他攪革命,借助日本力量,是賣國的行為.這是有些史學者提出此點,是因為看不過眼國人太苛責袁世凱的廿一條,才說出孫文也有同樣的行為.其實要成事,那能拘那麼多小節?美國攪獨立還不是靠法國的幫助,才擊敗英國軍隊得到成功?事後有什麼人指責他們為獨立賣國?最重要是孫立成事後,如何擺平日本.但這些事根本沒有發生,我們為什麼用此指責他?

至於他的私德,最受批評是他對愛情不專一,同時有妻有妾,卻又在日本追求東瀛幼齒,又與老友女兒談戀愛.如我所說,孫文也是一個人,他也有自己的情慾,用今天的術語,是講feel,合則來不合則去.但相關的每一個女孩子,都是他追求回來的,事後個個對他也無怨無悔.這是他在情場上的本事,只能說他的愛情觀很現代,甚至超越時代.相對於袁世凱,有九個姨太,對他有真感情的有多少?正室一句戲言,令他生氣,令他一輩子不再與她同房,要她守生寡.相比之下,誰更應被指責?孫文在這方面的〔品〕,實在比同時代很多人好.

孫文最大問題是,過份相信自己的才.他真的有才,如果不是如何醫科畢業,當醫生?只是才和政治,是兩回事.他卻堅信只有在自己領導之下,才會對中國最好.事實上,當時中國之亂象,就是有這樣思想的人太多,個個都認為自己的一套是最對,別人的都是錯.於是就只有打餐飽,決勝負,永無寧日.

這個亂象,直至毛澤東攪秋後算帳及文化大革命,整治那些知識份子.好,你越覺得自己有才,我越整你.直至整個中國人人都認同,自己沒才,最有才的是領導人.中國才安定下來.

孫文只是一個凡人,他有堅定的信念,這是常人不及的.至於他的事蹟,正視就行了,不宜過份鞭撻.

2007-03-11 17:21:43 補充:
早知你係咁O既人我就唔答你問題.

2007-03-03 12:59:38 · answer #7 · answered by Liar大話精 6 · 0 0

清末的革命團體普遍只有鬆散的組織,多數革命起義事實上並非直接由孫中山所領導,而是由黃興籌劃與統帥,時人也多將孫黃兩人並列。至於革命黨內,認同黃為實際領導革命的黨人也不在少數。可惜的是1928年國民政府北伐後,黃的人馬被逐漸排除在中國國民黨之外,黃的貢獻則長期遭到忽視,直到1990年代才重新受到兩岸三地重視。孫中山政治生涯中,因固執以至與同志反目。例如同盟會時代之章太炎、中華革命黨時之黃興,皆曾為孫之股肱,而後來反目不相往來。此外,孫對革命的奉獻也許很大,但未必如官方所說般遠遠超過其他革命人士的貢獻。但不可否認孫中山在倡導革命思想,組織、領導革命團體都是處於領導者的地位。孫中山為推翻帝制所付出的犧牲與貢獻也為多數人所認同。

一些人認為,孫中山在民國建立以後,有多次作為未能貫徹民主、自由、法治等精神,例如:二次革命時力主使用武力使中國出現分裂。當時宋案未有證據證明是袁世凱指使,袁黃也力主有司法途徑解決。惟孫文一口咬定袁為元兇,指非用武力不可,從此開展了民國多次內戰的先河;護法戰爭時召開非常國會的合法性;組織中華革命黨採行秘密會黨形式,皆存在曲解、損害民主及法治的表現[8]。「凡於革命軍未起義之前進黨者,名為首義黨員;凡於革命軍起義之後、革命政府成立以前進黨者,名為協助黨員;凡於革命政府成立之後進黨者,名為普通黨員。」「革命成功之日,首義黨員悉隸為元勳公民,得一切參政、執政之優先權利;協助黨員得隸為有功公民,能得選舉及被選舉權利;普通黨員得隸為先進公民,享有選舉權利。」「凡非黨員在革命時期之內不得有公民資格。」諸如此類的規定,充斥著整個黨章。而後孫中山因為不滿西方列強不支持其廣州政權,黨內實行集權之外,轉向師法列寧俄國,推動聯俄容共,國民黨組織機構採行列寧式體制,遭到黨內反共右派與黨外西化民主派頗多批評。孫中山逝世時有三份遺囑,其中一份遺囑乃是致函蘇聯。中國國民黨也曾於第一次代表大會後,甚至考慮國民黨加入共產國際,只是未為莫斯科同意。

另有一些研究認為孫中山對日本的態度有權宜投機的嫌疑[9]。孫中山為換取日本支援革命,曾主張把中國東北,也就是滿族的發源地——滿洲,讓給日本。此種看法與內地十八省「驅除韃虜」後放棄滿蒙西藏的情緒相契。(革命黨在長江中游等地使用之旗幟即為十八星旗)然而此類主張雖然在辛亥革命前後的革命組織中相當普通。孫中山為討袁,企圖爭取日本反袁。曾在致日本有司小池張造私函中提出與二十一條相匹敵之不利條件。孫中山革命時期曾頗受日本友人資助,流亡時也曾避居日本。建立共和後企圖推動中日合作,曾首先提出大亞洲主義,成為日本大東亞戰爭的思想根源之一。惟此一戰略後來不受日本日趨激進的擴張派勢力歡迎,孫中山轉向俄國。

但許多學者同意,當其時之中國落後,幾不具備對外進行平等互利外交的談判資本,許多權宜之計實為不得已的作為。歷史上例如李鴻章的中俄密約,重慶與延安對德蘇互不侵犯、雅爾達協定、蘇日中立友好條約、外蒙古爭議性的公投獨立等等的沈默,國民政府為求美國支援的讓步,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保證蘇聯支援的讓步,皆為類似案例。

2007-03-03 10:50:50 · answer #8 · answered by Crystal Ng 7 · 0 0

I think Yes

2007-03-02 17:05:45 · answer #9 · answered by Ka Mei 2 · 0 0

中華民國成立

臨時大總統
受到清朝政府全力追緝的影響,自1907年起孫中山便長期居留歐美各國。武昌起義時,孫中山人在美國丹佛而不在中國。初聞革命成功時,孫中山還有些訝異,但隨即在海外華人與美國的同情者間籌集資金。12月20日孫中山趕赴上海,並於28日被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於1912年1月1日(辛亥十一月十三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並循革命軍與袁世凱的秘密協議,特申「顛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至專制政府既倒,民國卓立於世界,即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月底組成臨時參議院。民國元年2月12日,清帝溥儀發佈《退位詔書》,先生即於13日向參議院請辭並舉薦袁世凱以自代。茲後苦心孤詣協助袁氏依民主程序選任、就職、組職內閣,尤特重其向國民宣誓一事,引導袁氏步入民主程階。

當時孫中山領導的臨時政府實力有限;雖然大部分的省份已脫離清政府的控制,可主要的軍事憑藉卻是各地的團練與新軍,或是混入部分華僑以及洪門與旗下哥老會的成員,無論在裝備與士兵素質上,皆無法與清朝主力北洋軍抗衡。此外由於孫並未實際投入革命戰事,故各省的革命勢力紛紛推出自己的領導,使革命勢力呈現多頭馬車的情形。革命軍被北洋軍接連擊敗後,孫中山決定與北洋軍的統帥袁世凱和談,希望通過給予袁臨時大總統的職位,讓袁成為清朝垮臺的最後關鍵。最後孫與袁達成協議:孫中山的臨時大總統由袁接任,袁則以實際行動迫使清朝皇帝退位。同年2月12日,清朝皇帝接受袁的條件,下旨遜位,中華民國終完全取代過去的帝國體制。隔日2月13日孫辭去臨時大總統,向臨時參議院推薦袁世凱接任。


二次、三次革命
8月,經宋教仁從中斡旋,同盟會與統一共和黨、國民共進會、國民公黨合併,改組為國民黨。25日,孫中山在北京舉行的國民黨成立大會中被選為理事長,但孫中山以「決不願居政界,惟願作自由國民。」,即委宋教仁為代理理事長。1913年3月,宋教仁被暗殺,袁世凱嫌疑為原兇。孫中山力主南方各省起兵反袁,稱為二次革命。由於實力不足,二次革命旋即失敗。孫中山被通緝,不得不再次赴日本尋求援助。1914年,孫中山在日本建立中華革命黨,並兩次發表討袁宣言。中華革命黨要求黨員向孫中山個人絕對效忠,要按手模宣誓;並且將國民按入黨時間分成等級,享有不同待遇。部份同時流亡日本的國民黨員對此反對,原同盟會中重要人物如黃興、李烈鈞、柏文蔚、譚人鳳等俱未有加入。1915年10月25日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日本結婚。

袁世凱稱帝失敗後,孫中山重回中國。1917年,段祺瑞在張勛復辟後「再造共和」,廢止了1913年選出的國會。身在上海的孫中山展開護法運動(亦稱三次革命),號召國會議員一起到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組織護法政府並就職爲大元帥,誓師北伐。但廣州護法政府逐漸由桂、滇系軍人控制,孫中山實力有限,甚至出現「政令不出士敏土廠(大元帥府)」的情況。孫中山曾嘗試發動兵變而未果。1918年桂、滇各系控制國會改組護法政府,以七總裁取代大元帥,孫中山被架空,被迫去職。1919年10月,改中華革命黨為中國國民黨。1920年,陳炯明成功擊退盤踞廣州一帶的桂、滇系,請孫中山重回廣州。次年,廣州非常國會取消軍政府,選孫中山為大總統(習慣上稱為非常大總統),開始第二次護法運動。孫中山就職後力主軍事北伐,最終與主張暫緩軍事,聯省自治的陳炯明產生激烈衝突,於1922年6月爆發炮擊總統府事件[3],孫中山離粵退居上海。


聯俄容共
第二次護法後,孫中山開始考慮與共產黨合作的可能。1923年1月,孫中山與蘇聯政府全權代表越飛在上海會面,正式討論與共產黨合作。孫、越會面曾後發表《孫文•越飛聯合宣言》[4]。


孫中山晚年同年年初,陳炯明部被逐出廣州,孫中山得以在3月回粵。12月29日,孫中山落實接受列寧和共產國際的協助重建大元帥府,共產國際派出鮑羅廷到廣州為孫中山顧問,以蘇共為模式重組中國國民黨。1924年1月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宣佈實行聯俄容共政策。在蘇聯援助下,於3月組建黃埔軍校,並以蔣介石為校長。11月,馮玉祥在北京發動政變推倒曹錕,邀孫中山北上共襄國是,惟健康已急轉直下。


革命尚未成功
孫中山1925年1月抵京後即開始病發,最終於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病逝於北京協和醫院,享年58歲,孫中山臨終時同意汪兆銘所代筆的《總理遺訓》及《致蘇聯政府書》。香港《華字日報》翌日報道了 孫中山的死訊:

「孫文吐嘔大作。不能進食。脈搏驟增至一百六十度。呼吸十八次。極危險。克禮醫生在左右看護。終夜不離。戴天仇為孫草遺囑。唯孫尚未簽字...孫文病至十日晚大變。腹脹加增。克禮為之打針放水。今日上午九點三十五分鐘逝世。當彌留時。戴天仇代草遺囑。孫科急電粵民黨要人來京。」

同日,胡民漢飭令各地停止宴會:

「十二日午一時胡漢民接汪精衛來電、謂孫中山於十二日上午九時四十分病終京寓,胡漢民即分飭各大小機關、由十二日起、下半旗七天、並令公安局分飭市內酒樓、即日起停止宴會、市民停止七天、在職人員則停止一個月、各機關用藍印一月、兵士及各機關職停員纏黑紗一月。」

1925年4月2日,孫中山安厝於北京西山碧雲寺內石塔中。北伐成功後,於1929年6月1日永久遷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彌留之際,孫中山提到國事的遺言是:「和平……奮鬥……救中國!」[5]


遺書
1925年3月11日,孫中山彌留之際,他在三份遺囑上簽署。今日中國人常提到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出自孫中山留給國人的政治遺囑。他當日托咐何香凝要「善視孫夫人(宋慶齡)」,「弗以其夫人無產而輕視」,何香凝回答:「先生,我親近先生二十多年,同受甘苦,萬一先生不測,我們當盡力保護夫人及先生遺族。我雖然知識能力都很薄弱,但是總算能夠親受總理三民主義的教誨,我有一分力量,必定盡力宣傳。」孫中山過去一再推遲為遺囑簽字,此時在宋慶齡附助下,在三個遺囑文件上簽名。[6]


家事遺書
「余國盡瘁國事,不治家產。其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余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余志。此囑!」


政治遺書
「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

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余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召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


致蘇聯遺書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大聯合中央執行委員會親愛的同志:

我在此身患不治之症。我的心念,此時轉向於你們,轉向於我黨及我國的將來。你們是自由的共和國大聯合之首領,此自由的共和國大聯合,是不朽的列寧遺產與被壓迫民族的世界之真遺產。帝國主義下的難民,將藉此以保衛其自由,從以古代奴役戰爭偏私為基礎之國際制度中謀解放。我遺下的是國民黨,我希望國民黨在完成其由帝國主義制度解放中國及其他被侵略國之歷史的工作中,與你們合力共作。命運使我必須放下我未竟之業,移交於彼謹守國民黨主義與教訓而組織我真正同志之人。故我已囑咐國民黨進行民族革命運動之工作,中國可免帝國主義加諸中國的半殖民地狀況之羈縛。為達到此項目的起見,我已命國民黨長此繼續與你們提攜。我深信你們政府亦必繼續前此予我國之援助。親愛的同志!當此與你們訣別之際,我願表示我熱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將破曉,斯時蘇聯以良友及盟國而歡迎強盛獨立之中國,兩國在爭為世界被壓迫民族自由之大戰中,攜手併進以取得勝利。謹以兄弟之誼祝你們平安!」

註:以上三封遺書均為孫中山先生本人署名的文章,由於孫先生已逝超過五十年,版權已告失效,故在此錄用。

2007-03-02 16:51:28 · answer #10 · answered by Tony 3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