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相信大家都知道晉惠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智商明顯較正常人低的皇帝,而從後來八王之亂各個藩王來看,皇室不乏智力正常的成員。為何晉惠帝的父親晉武帝司馬炎不一個智力正常的兒子為太子呢?

2007-03-02 13:01:02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保羅巴伯 7 in 藝術與人文 歷史

兩位回答問題的網友都取維基網同一份材料,兩位或其他朋友是否可以補充:

1. 晉武帝究竟給了什麼考驗給太子衷?太子衷如何能通過這些考驗,令父皇放心將皇位傳給他?

2. 晉武帝既然對太子衷的能力有所懷疑,是否只是為了喜歡太子衷的兒子司馬遹而傳位給一個明顯能力不足的人?是否晉武帝沒有其他選擇,例如太子衷是晉武帝唯一嫡出的兒子?

2007-03-02 20:40:54 · update #1

4 個解答

有關晉武帝立司馬衷為太子一事,史書中有以下說法:
《晉書.后妃傳》:武元楊皇后,諱艷,字瓊芝,弘農華陰人也。……帝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統,密以語后。后曰:「立嫡以長不以賢,豈可動乎?」
惠帝是武帝第二子,武元楊皇后所生,長子軌,「年二歲而夭」,所以楊皇后這裡說的「立嫡以長」,就是指惠帝。河內司馬氏以儒學起家,為當時一世家大族,遵守儒家教條,「立嫡以長」乃儒家所主張之事,如非特殊情況,是不會改變此法則的。試看兩晉的帝位傳承,大部份都是傳位予長子可證(可參看《晉書》中各帝紀)
《晉書.武帝紀》:爰至未年,知惠帝弗克負荷,然恃皇孫聰睿,故無廢立之心。
《晉書.愍懷太子傳》:宮中嘗夜失火,武帝登樓望之。太子(指司馬遹)時年五歲,牽帝裾入暗中。帝問其故,太子曰:「暮夜倉卒,宜備非常,不宜令照見人君也。」由是奇之。嘗從帝觀豕牢,言於帝曰:「豕甚肥,何不殺以享士,而使久費五穀?」帝嘉其意,即使烹之。因撫其背,謂廷尉傅祗曰:「此兒當興我家。」嘗對群臣稱太子似宣帝,於是令譽流於天下。
武帝雖知惠帝之材不足以為帝,但因惠帝長子遹聰慧,深得武帝喜愛,甚至說他似宣帝(司馬懿)。因喜愛孫子望他將來能登帝位,故而立惠帝為太子,正在情理之中。
其次,縱使武帝真的不立惠帝為太子,皇位繼承之副選亦不輪到其他的兒子,而是武帝之弟司馬攸。
《晉書.齊獻王攸傳》:初,攸特為文帝所寵愛,每見攸,輒撫床呼其小字曰「此桃符座也」,幾為太子者數矣。
當初司馬師無子,以司馬昭子司馬攸過繼為嗣,司馬昭繼其兄輔魏政,認為天下司馬師亦當有一份,故希望司馬攸能繼位為帝,多次欲立為太子。儘管武帝最終能繼位,司馬攸在朝中士大夫間仍是有很高名望,絕對有被立為皇太弟的可能。
《晉書.賈充傳》:初,帝疾篤,朝廷屬意於攸。河南尹夏侯和謂充曰:「卿二女婿,親疏等耳,立人當立德。」
有關司馬攸如何「朝廷屬意」,我找到一條證明:
《晉書.李喜傳》:皇太子立,以喜為太子太傅。……及齊王攸出鎮,喜上疏諫爭,辭甚懇切。
李喜為太子太傅,是時太子已立,但仍然力諫將司馬攸掉離京師,可見其人望是武帝其餘的兒子難以相比的。但武帝本人與司馬攸關係卻不太好。
《晉書.齊獻王攸傳》:帝(文帝)寢疾,慮攸不安,為武帝敘漢淮南王、魏陳思故事而泣。
可知當時武帝與司馬攸之間已經出現不和,文帝才會向他們兄弟說淮南王及曹植的故事。武帝既然不喜歡司馬攸,自然不願捨棄親子而傳位於他,而如果不立惠帝而立他子,則不但名不正,人望亦不能與司馬攸相比,故立惠帝是正常不過之事。


2007-03-03 02:17:36 補充:
錯字,是調離京師,不是掉離京師。

2007-03-03 21:41:44 補充:
個人認為武帝給太子衷的考驗是甚麼根本不重要,那些考驗目的只是為向群臣證明太子衷有能力為帝,不論結果如何,都不會左右武帝的決定。

2007-03-02 21:06:04 · answer #1 · answered by isotl2002 6 · 0 0

傳位於惠帝, 在儒家倫常是正常, 但對整個中國來說, 卻是一個悲劇呢. 不過我有時在想, 齊王兒子司馬冏後來在八王之亂當權, 也是庸才一個, 齊王接位, 多會傳位於他. 永嘉之亂, 始終會出現.

2007-03-03 23:26:23 · answer #2 · answered by Liar大話精 6 · 0 0

晉武帝司馬炎(236年—290年),為晉朝的開國君主,諡號晉武帝。字安世。

司馬炎為司馬昭長子,曾出任中撫軍;但是司馬昭卻有意讓幼子司馬攸繼承,但在重臣的反對之下,司馬炎於265年5月被封為世子。同年8月司馬昭過世之後,司馬炎繼承晉王的爵位。同年12月,司馬炎逼迫魏元帝禪讓,即位為帝,國號晉。晉武帝大肆分封宗室為王並使其掌握兵權,以補曹魏由於過度壓抑宗室,導致皇帝孤立最後被權臣所篡的前車之鑑;同時於268年頒布泰始律令,並於279年命賈充、楊濟、杜預、王濬等伐吳,280年3月孫皓投降,孫吳滅亡,自從黃巾之亂以來的分裂局勢暫時獲得統一。

司馬炎在統一之後,以為天下無事,便將州郡的守衛兵加以撤除,同時實施占田法與課田法,企圖與民生息;但是司馬炎也是好色之徒,曾經於西元273年禁止全國婚姻,以便挑選宮女;滅亡孫吳之後又將孫皓後宮的五千名宮女納入後宮,於是司馬炎的後宮便有萬人規模。司馬炎為臨幸的方便,便自己乘坐羊車在後宮內逡巡,停在哪個宮女門前便前往臨幸;而宮女為求皇帝臨幸,便在住處前灑鹽巴、插竹葉以引誘羊車前往。而且邊境的少數民族遷入中原,引發少數民族與漢人的衝突,郭欽、江統等人相繼以徙戎論,勸晉武帝用武力將內遷的少數民族強制徙遷回原住地,但晉武帝不用。290年晉武帝死於含章殿,葬於峻陽陵。

晉武帝本人是繼承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代的基業而稱帝的,但本身並非英明之君,罷廢州郡武裝、大肆分封宗室與無法處理少數民族內遷問題,種下日後八王之亂與永嘉之禍的遠因。

晉惠帝司馬衷(259年出生,306年逝世於長安),字正度,是晉武帝司馬炎的次子,西晉的第二位皇帝,他的統治時間是從290年到306年。在他的統治期間發生了八王之亂,西晉走向滅亡。

能力
晉惠帝於267年被立為太子,他的母親是晉武帝的皇后楊氏。作為次子他被立為太子是因為他的哥哥司馬軌很早就死了,也有說是晉武帝為了將來傳位給他寵愛的聰明孫子司馬遹。在歷史文獻中晉惠帝一般被描寫為「白癡」或「甚愚」。這個說法可能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首先晉惠帝顯然無法解決他統治時期的政治困難,造成了八王之亂,他本人成為他人的傀儡,最後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死。其次在《晉書》中司馬炎顯然也多次對晉惠帝的能力表示懷疑。惠帝被立為太子後武帝多次對他的能力進行考驗。惠帝從9歲被立為太子,到32歲登基,20多年的時間里受到武帝的嚴格觀察和考驗,而武帝親身經歷了曹魏的興衰,當然對他的繼承人的能力和成長非常關心,但惠帝都經受了這些考驗。

不過,有研究認為,惠帝即使無法對付當時的政局,但從今天的醫學概念來說他不能算作是一個白癡。^ 雖然如此,值得注意的是在《晉書·惠帝》中對惠帝時期的大事雖然有很多報導,但對惠帝本人的言行、作為和決定卻所言甚少。

2007-03-02 14:45:31 · answer #3 · answered by Crystal Ng 7 · 0 0

晉惠帝是晉武帝司馬炎的次子

能力
晉惠帝於267年被立為太子,他的母親是晉武帝的皇后楊氏。作為次子他被立為太子是因為他的哥哥司馬軌很早就死了,也有說是晉武帝為了將來傳位給他寵愛的聰明孫子司馬遹。在歷史文獻中晉惠帝一般被描寫為「白癡」或「甚愚」。這個說法可能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首先晉惠帝顯然無法解決他統治時期的政治困難,造成了八王之亂,他本人成為他人的傀儡,最後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死。其次在《晉書》中司馬炎顯然也多次對晉惠帝的能力表示懷疑。惠帝被立為太子後武帝多次對他的能力進行考驗。惠帝從9歲被立為太子,到32歲登基,20多年的時間里受到武帝的嚴格觀察和考驗,而武帝親身經歷了曹魏的興衰,當然對他的繼承人的能力和成長非常關心,但惠帝都經受了這些考驗。

不過,有研究認為,惠帝即使無法對付當時的政局,但從今天的醫學概念來說他不能算作是一個白癡。^ 雖然如此,值得注意的是在《晉書·惠帝》中對惠帝時期的大事雖然有很多報導,但對惠帝本人的言行、作為和決定卻所言甚少。

2007-03-02 14:20:03 · answer #4 · answered by ๑۩۞۩๑㊣ ▣ Andrew ™ ◈ ㊣๑۩۞۩๑ 7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