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趕住交report呀..

2007-02-26 17:11:59 · 5 個解答 · 發問者 N 1 in 藝術與人文 歷史

5 個解答

康熙算是孝順的,他的孝順對象,主要是對四個人:
1.父親順治皇帝
2.母親孝康章皇后是佟佳氏
3.孝莊太皇太后
4.皇太后-孝惠章皇后

對於父母,康熙是無法盡孝的.因為康熙生母佟佳氏,並不是其父順治喜愛的女人.當時順治寵愛的,是董鄂妃,與及她生下來的皇四子榮親王.所以康熙根本得不到什麼父愛.

而母親呢?按照宮廷的規矩,皇子不能由生母撫養,因此佟佳氏可謂既得不到愛,又無從把愛付出。順治死後的五個月是佟佳氏與兒子感情發展的高潮期,然而短短四個月後,身心備受折磨得佟佳氏就因為重病撒手人寰,時年僅24歲。

因此,在〔聖祖廷訓格言〕記載康熙晚年曾說:"朕幼年時未經出痘,令保姆護視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此朕六十年來抱歉之處。”

康熙沒機會孝順父母,就把孝心放到祖母和嫡母身上了.

對祖母孝莊的孝心:

玄燁八歲即位,十歲時生母佟佳氏亡故,照看他的是祖母孝莊太皇太后,所以祖孫二人感情十分融洽。孝莊不但關心他的起居,而且對他的言語舉動,都立下規矩,嚴格要求,稍有逾越,則嚴厲批評,不稍寬縱與假貸。在她的教導下。玄燁健康成長,一個未來傑出帝王的特質和寸具,在少年時代打下了根基。鱉拜集團剷除後,孝莊放手讓玄燁理政,讓他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又一再提醒他要謹慎用人、安勿忘危、勤修武備等。對於祖母的教誨玄燁非常尊重,重大事情無不先一徵求意見,然後施行。在他們的攜手努力下,清王朝從動亂走向穩定,經濟從蕭條走向繁榮,為平定三藩、統一台灣和邊疆用兵等大規模戰爭奠定了物質基礎。清王朝在康熙朝形成第一個黃金時代,其中包含了孝莊的一份功勞和心血。

孝莊生活儉樸,不事奢華,平定三藩時,把宮廷節省下的銀兩捐出犒賞出征士兵。每逢荒年歉歲,她總是把宮中積蓄拿出來賑濟,全力配合、支持孫子的事業。她的表率行為,更使皇帝增加十二分敬意。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皇帝出巡盛京,沿途幾乎每天派人馳書問候起居,報告自己行蹤,並且把自己在河裡捕抓的鰱魚、鯽魚脂封,派人送京給老祖母嘗鮮;二十二年(1683)秋,康熙陪祖母巡幸五台山,一到上坡地方,皇帝每每下轎,親自為祖母扶輦保護。孝莊與皇帝這種親密和諧的關係,反映了她的為人,與二百年後同樣經歷三朝、對中國政治產生重大影響的慈禧太后,是截然不同的。

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孝莊太后病危,康熙皇帝晝夜不離左右,親奉湯藥,並親自率領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壇,祈告上蒼,請求折損自己生命,增延祖母壽數。康熙在頌讀祝文時涕淚交頤,說:「憶自弱齡,早失估恃,趨承祖母膝下,三十餘年,鞠養教誨,以至有成。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極之恩,畢生難報……若大算或窮,願減臣齡,冀增太皇太后數年之壽。」然而自然規律是無法抗拒的,該月二十五日,孝莊走完了她的人生旅程,以七十五歲的高壽安然離開了人世。

康熙對嫡母的孝心:

康熙的嫡母是孝惠章皇后-〔1641年-1717年〕,博爾濟吉特氏,於康熙皇帝即位後,尊為皇太后.康熙和她的感情實在和鹿鼎記所形容的爾虞我詐有很大分別.

順治死後,康熙尊孝惠章為皇太后,對她非常的好,當為母親一樣看待.康熙奉太皇太后(孝莊)拜謁孝陵(順治陵寢),幸盛京,謁福陵(努爾哈赤陵寢),昭陵(皇太極陵寢),出古北口避暑,到五台山拜佛,皆奉孝惠章太后同行.康熙二十二年,他奉孝莊出塞,太后未侍行,康熙在途中射到一隻鹿,就命人砍掉鹿尾,用鹽浸起來,並且親自選擇,命人送給京城的太后.
孝章惠太后和康熙關係非常好,清史稿用了九百餘字的篇幅來形容她倆的關係,足見母子情深.康熙祭陵,南巡,狩獵,去熱河行宮,經常帶太后隨行.即使是在戰爭前線,仍不忘在宮中的太后.太后六十,七十大壽,康熙更是把它操辦得規模空前.康熙56年,太后已經七十七高齡了,康熙也六十四歲了.十二月,太后身體不適,正好康熙當時也有病,聽說太后生病了,急忙趕到太后病榻前,跪下,捧太后手說:”母后,臣在此”太后看到皇上,抓住他的手,已經不能說話.皇上為了照顧太后,就在蒼震門內搭起帳篷.不久,太后病逝,年七十七.皇上悲痛不已.

他們雖不是親母子,但當中的感情,令人感動.

2007-03-09 02:32:19 補充:
我答得唔係咁差者...

2007-03-01 21:05:52 · answer #1 · answered by Liar大話精 6 · 0 0

不是你答得差, 是個發問者品差, 沒有一個最佳解答是自選的!

2007-03-20 13:18:49 · answer #2 · answered by VAC 5 · 0 0

【康熙皇帝的四種臉譜】
康熙皇帝同時具備四種性格特質,三千年來的所有帝王都難以望其項背:

一、孝子皇帝:
康熙是第一孝順皇帝。數十次奉太皇太后出遊,都要親自扶持在太皇太后的乘輿邊,步行一二里路,自己才上座轎;如遇道路泥濘、險阻,康熙必下轎步行,扶持在側;太后生病時,親餵湯藥、熬夜守護,寸步不離。太皇太后病逝,康熙絕食數日,滴水不進。

康熙並從小受到冷落,不被順治皇帝視為繼承人,八歲時,太皇太后慧眼獨具,以康熙繼位。康熙不只對太皇太后竭盡孝道,對皇太后亦如此。

二、博士皇帝:
從小嗜書如命,讀通四書五經,學問不亞於比博學鴻儒;對西洋現代科學極為嚮往,精心鑽研,博通數學、化學、天文、地理、兵器、醫學等領域,是「知識領先」的皇帝。

三、慈悲皇帝:
執政61年,寬刑減稅,治績最盛;康熙五十年,因國庫太充裕,一度欲將全國全年度的所有賦稅完全蠲免;六次下江南,巡視黃河治河工程、巡視江南,做了很多善政。

四、強勢皇帝:
康熙皇帝文治武功一樣強,在文化上,繪製全國地圖《康熙皇輿全覽圖》;編製《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等重量級文化產品;在政治上,剷除鰲拜、平定三藩、收復台灣、底定西北、劃定中俄邊界,全國領土是明朝時期的三倍。

2007-02-27 13:15:53 · answer #3 · answered by jenny 5 · 0 0

「﹝康熙﹞性成仁孝,天錫智勇,早承大業,勤政愛民,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

出自《清史稿.聖祖本紀》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由於他的文治武功,中華帝國多民族統一的局面得到鞏固發展,出現「康乾盛世」的繁榮,開創中華帝國的另一黃金時代,是一位明君。孔子在《論語》中曾引用「為君難,為臣易」一言,以示做一明君不易。

可惜,在一個封建而人治的環境裡,不但下官百姓,王公大臣,甚至連「朕」本人都提心吊膽,憂心忡忡。晚年的康熙不是沉練而雍容的,盡管他從少年起,便有除鰲拜、復台灣、平三藩、御俄寇的輝煌,但在晚年,面對太子胤礽的詭異、諸皇子及黨附諸臣的爭鋒相殘,他惶恐無措,令禁反復。而康熙傳位於雍親王胤禛﹝雍正﹞或是十四貝勒胤禎﹝允示題﹞,至今還是眾說紛紜。

2007-02-26 17:24:07 · answer #4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清聖祖康熙皇帝——玄燁

  清聖祖,名愛新覺羅·玄燁(公元1654-1722年),順治皇帝第三子。順治病死後繼位,為清入關後第二個皇帝,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病死(另一說為大臣隆科多害死),終年69歲,葬於景陵(今河北省遵化縣西北)。
--------------------------------------------------------------------------------

  康熙帝玄燁,生於順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四日。玄燁的即位與其父不盡相同,應該說是一連串巧合的結果。玄燁六歲的時候,一次與其他皇子去給父皇請安,順治皇帝問他們長大要做什嗎,老二福全說要做一個好親王,輔佐皇帝治理天下;老三玄燁則說要做一個好皇帝,為百姓謀福,他的回答得到了順治皇帝的褒獎。但好景不長,順治皇帝深深地愛上了董鄂妃,而且,不久生下了皇四子,順治皇帝為表達對董鄂妃的一片真情,立即決定立皇四子為太子。就在這時,玄燁得了天花,在古代,天花是不治之症,眼看玄燁就要死去,為了避免傳染,玄燁被移到了宮外救治。誰知,天花不知從何途徑傳染給了皇四子,雖經太醫的輪番診治,皇阿瑪,皇額娘的精心照顧,這個還沒來得及取名的小孩還是匆匆離開了人間。而不久,玄燁卻奇跡般的恢復了健康,失去了競爭對手,又得過天花得他,無疑成了繼承皇位的最佳人選。

  順治十八年(1661年),彌留之際的順治皇帝順理成章地將皇位傳給了玄燁,為大清王朝,也為黎民百姓選擇了一位好皇帝。如果說順治皇帝的即位是孝莊文皇后的英明決斷,是人力所為的話;那麼康熙皇帝的即位就應該是上天的安排,是老天爺為黎民百姓選擇了一位好皇帝。

  康熙繼位時,年僅八歲,由鰲拜等四位大臣輔政。致使鰲拜結黨營私,嚴重危害了皇帝的統治。康熙八年,年僅十六歲的康熙成功的翦除了專權鰲拜及其黨羽,隨後康熙作為一個有作為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開始了其雄才大略的進取,其文治武功都值得稱道,使得康熙由守成之君變成了創業之君,締造了「康乾盛世」的輝煌。

  康熙的文治有許多可值得稱述的。他在位期間,重視農業生產,獎勵墾荒,興修水利,廢除了原先滿人執行的圈地制度,減少農民的賦稅,使耕者有其田,大大加速了農業的發展。康熙還修治大運河,使其全程暢通,溝通南北經濟的交流。在用人方面,康熙健全科舉取士,開博學鴻詞科,破格薦用人才;籠絡漢族地主階極,團結漢族部分知識分子;又開明史館,組織編纂了《古今圖書集成》、《全唐詩》、《佩文韻府》、《康熙字典》等書籍。

  唐熙還大力提倡自然科學,進行全國土地測量,完成《皇朝全覽圖》的繪製,在此基礎上進行稅制改革。康熙五十一年(1712)頒布法令,規定人丁稅根據戶籍冊上現有的人數為準,以後額外增丁,不再多征。康熙在位期間還多次蠲免賦稅。粗略統計,康熙時期蠲免賦稅達五百多次。這些措施對鞏固和加強多民族的中國,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使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一個繁盛、統一的封建強國。

  作為一代雄主的康熙,他最大的建樹,還應該說是那赫赫的武功。首先是平定三藩之亂。所謂三藩是明朝的三個降清將領,三藩手握重兵,形成割據勢力。康熙為了加強統一,於康熙十二年(1673)下令撤藩。三藩聯兵,聲勢浩大,舉起反清大旗,數月之間,清朝江南半壁江山失於三藩之手。康熙帝臨危不懼,運籌帷幄,作出果斷的軍事反擊,同時採取政治攻勢,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被平定。康熙的這場勝利,也徹底征服了一些明朝遺民的反清之心,從此政治趨於穩固。

  其次是降服了控制台灣的鄭成功的孫子鄭克爽,使中國重新歸於統一;康熙二十一年(1682),康熙挾平定三藩勝利之勢,命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軍進攻台灣。康熙二十二年(1683)鄭克爽投降。至此,在清初割據了四十年的台灣重新回到了大陸的懷抱,維護了全國領土的完整。

  再次,康熙驅逐了入侵後盤據雅克薩的沙俄軍隊,遏制了沙俄帝國勢力的侵略。沙皇俄國乘清朝內部動盪之機,入侵中國黑龍江省流域,並盤據雅克薩城。康熙派兵驅逐了盤據黑龍江省流域雅克薩的沙俄勢力,與沙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劃定了中俄東部邊界線,並設立黑龍江將軍,駐守北部邊疆。

  隨後康熙進兵新疆和西藏,平定了回疆、准噶爾等反動貴族的叛亂,加強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奠定了中國今日的疆域,這是康熙皇帝對於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最大貢獻。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春,康熙帝年近七十,他為了表示敬老,曾將65歲以上的滿漢在職官員,以及告老還鄉,得罪被遺送回原籍的舊官員,統統召入乾清宮,飲酒吟詩,直到黃昏才散席。參與盛會的有一千多人,故稱為「千叟會」。

  和康熙的政治生活相比,他的家庭生活並不美滿,諸皇子奪儲之爭,使他心力憔悴。康熙共有三十五個兒子,諸子為了搶奪儲位,各自拉幫結派,明爭暗鬥。他為挑選繼承人問題而費盡心血。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立剛滿週歲的嫡長子允釢為皇太子,三年後感到不適當他廢掉。兩個月後,又重新立允釢為皇太子,二十四年後他感到太子權力過重,直接威脅到自己的皇權,同時生前過早地公開立儲君的弊端過多,所以他再次廢掉其長子,準備在臨終前留下傳位遺詔,暗立繼位人。他晚年最中意的是十四子允題,他特地任命允題為撫邊大將軍,派往邊陲去扭轉關係重大的西北戰局,以讓他建立功績,提高威望,為繼承皇位創造條件。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八日,康熙得了感冒,渾身發燒,經太醫醫治後好轉,就在暢春園靜養。據說,此時康熙親手寫了立允題為繼承人的遺詔。當時唯一能接近康熙的大臣,是負責京師警衛的步軍統領隆科多。此人是皇四子胤禎的舅舅和親信,一心想讓胤禎繼位。然而康熙卻不中意於胤禎。隆科多趁機將遺詔中的「傳位十四子」傳成「傳位於四子」。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突然死去,很可能為隆科多所害。

  有些學者認為,康熙在病危之際曾將諸子至面前,公開宣讀遺詔,除遠在西北的允題和被拘禁的允釢外,眾皇子大多在場,遺詔不可能被改纂改。並且遺詔用滿文寫就,纂改之事是子虛烏有。還有學者認為,康熙是突然死去,不可能留下遺詔。

  另有一說認為,皇四子胤禎素為康熙鍾愛,8歲時隨康熙出關北巡,10歲時出獵封為貝子,32歲時又晉封為親王,曾奉命掌管朝廷軍政、錢糧大權。當諸皇子露骨地為搶奪儲君而爭鬥時,胤禎雖暗中培植勢力,表面上卻置於事外,博得了康熙的歡心,使康熙決意在皇十四子和皇四子之中選擇一個繼承人,最後選中了皇四子胤禎。

  康熙死後的廟號為聖祖仁皇帝,史稱康熙皇帝。

2007-02-26 17:16:37 · answer #5 · answered by ? 6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