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聽聞以很不同的態度去應對,
例如排猶,誰支持,誰反對?
誰被關進集中營?誰作了希魔喉舌?
請問其實詳情如何?

2007-02-24 20:48:22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Liar大話精 6 in 社會與文化 宗教信仰與靈性

我不是耶證的,只是歷史愛好者一名.
對歷史我只求真.
不過此問題涉及了教派,可能在此問比在歷史版問更好.

2007-02-24 20:49:37 · update #1

那麼其他基督教派的殉道人數有多少?
據說歐洲其他國家的基督教會因不接受德國路德會在二戰中的作為, 很久都不能原諒他們. 這是什麼一回事?
為何耶證殉道的人數可以清楚列出, 其他基督徒的就不知數目?
是不是就如我國六四般, 不利的記載都被隱藏了?

2007-02-26 13:18:31 · update #2

PAUL兄, 你想不到的事, 還有很多呢!
面對希魔, 正統基督徒和耶證, 誰更活像基督呢? 不禁令我覺得, 就像倚天屠龍記中, 正統基督徒是六大派, 耶證就是明教.
有時想想, 如果我們國家有獨裁統治, 排除異己的一天, 多少教徒會響應國家,主動拿起屠刀呢? 想到這裡, 不禁不寒而慄.

2007-02-26 19:13:17 · update #3

雖然我已知道交付投票的結果, 但我真的很想基督徒們想一想, 自己的主內弟兄面對希魔, 所謂堅守主道, 為主犧牲殉道, 寧死不執屠殺猶太人之刀, 竟不如一個異端. 誰是正, 誰是異? 我覺得真是很值得深思一下.

所以我把此題目交給投票.

2007-02-28 20:58:06 · update #4

2 個解答

在納粹德國時期,當時德國的所有宗教團體中,只有耶和華見證人拒絕聽從希特拉政權的種種要求:耶和華見證人堅決不做希特拉式的敬禮,也拒絕宣誓效忠國家和國家元首,耶和華見證人的兒女也不加入希特拉青年團。結果,在德國,納粹統治期間共有6262人被捕,2074人被關入集中營,有大約1200個耶和華見證人在納粹時期喪生,其中270人因良心緣故拒絕參與軍事服務而被處決。耶和華見證人表明自己與所聲稱的信仰完全一致:「我們必須接受上帝的統治,服從上帝而不是服從人。」(使徒行傳5:29) (在納粹的集中營,耶和華見證人的囚衣上都有一個紫色的三角形標誌,他們是惟一有機會讓自己逃過死亡的一群人,只要他們願意在聲明書上簽字表明放棄自己的信仰就可以了。)
(轉至維基百科)

至於路德會的則未能尋獲

2007-02-25 05:05:13 · answer #1 · answered by 2 · 0 0

想不到在基督教區都有樓主的提問,我是個福音派信徒,對部份基督徒在二次大戰中甘心為納粹走狗深惡痛絕。我以下資料來自中國神學研究院道學碩士二年級郭燕歡的論文《納粹德國下的認信教會》
(網址:http://occr.christiantimes.org.hk/art_0096.htm#COPYRIGHT),雖未必能回應樓主問題,但也令閣下對納粹德國下的基督教會有較深的認識。

三十年代初,德國境內許多基督徒受強烈的民族意識薰陶,對希特拉的當權充滿期望。希特拉早年更揚言要團結德國的基督教會,並建立「正面的基督教」( positive Christianity ),博得不少基督徒支持。因此,當時「德國福音教會」( German Evangelical Church )內洋溢一片擁護納粹政權的呼聲。早於1932年,一群親納粹的國家社會主義基督徒已成立「福音基督教」( Evangelical Nazis )黨派;後來在希特拉推波助瀾下,正式改名「德國基督教」( German Christians ),在全國教會議會中,迅速取得三分之一議席,成為日後希特拉統一及操控全國基督教團體的政治工具。

後來「德國基督教」主張德國教會通過訂立新憲法,同意成立「國家教會」,並選出新國家主教,本來德高望重的 Friedrich von Bodelschwingh 以91票對8票,擊敗「德國基督教」的候選人 Ludwig Müller ,順利成為新任國家主教。選舉會議後,大批牧師被革職、拘捕, von Bodelschwingh 也被逼請辭。同年7月,德國教會議會大選前夕,希特拉在廣播中公開支持「德國基督教」;結果,「德國基督教」以三分之二票數勝出,取得大多數議席,國家教會大權旁落。這正標誌著德國教會逐步落入納粹政府手中。

「德國基督教」成為希特拉國家社會主義下的傀儡,大力鼓吹建立「亞利安基督教」。他們主張德意志是上帝新揀選的民族;而希特拉則是德國的彌賽亞,也是上帝拯救德國的啟示。 更否定舊約聖經及保羅書信。 當時,好些基督徒對「德國基督教」的信仰教義及宗教政策深感不滿,遂集結成一股宗教性的抗議力量,形成日後所謂的「認信教會」群體。

之後,神學家卡爾.巴特( Karl Barth )更力斥「德國基督教」是異端。後來,希特拉委任納粹官員 August Jäger 執掌全國教會事務,促使更多教會領袖意識到,納粹政府對基督教會的狼子野心。三間路德宗的地區教會(包括 Hannover 、 Württemberg 及 Bavaria ),遂表示脫離國家教會的管治。同時,德國境內不少牧師及信徒,紛紛對政府干預教會的措施感到不滿。這群與國家教會對立的分離分子遂集結在一起,共同承認及堅守唯一的神學及信仰教義,並與「德國基督教」劃清界線,形成所謂的「認信教會」。至1934年5月中旬,卡爾.巴特與另外兩位神學家,在法蘭克福草擬一份神學共同認信宣言。於同月31日的「巴門會議」( Barmen Synod )上,這份宣言由139位來自18間認信教會的代表通過採納,成為認信教會的重要神學依據,稱之為〈巴門宣言〉。強調教會只能效忠基督。
隨著〈巴門宣言〉的廣泛傳播,加入認信教會的牧師及信徒數目急速增加,但總體來說,納粹德國下的認信教會,仍屬於少數群體。

後來希特勒政權已穩,對「德國基督教」的支持大減,認信教會與「德國基督教」的對立局面逐漸緩和。然而,認信教會卻分裂為溫和派及激進派,溫和派以三間路德宗的大教會為首(稱為不動教會),屬認信教會的大多數,主張信徒應信服地上掌權者,教會應與盡量與納粹政府妥協容忍,激進派則反對納粹極權,教會應去申張正義,可惜激進派只佔認信教會的少數。後來激進派的反納粹主張,引來納粹派秘密警察監視教會,溫和派不但不支持激進派,反而指責激進派破壞納粹政府與認信教會的關係。後來納粹對教會的迫害,主要是針對認信教會的激進派,對大佔有部份的主流『溫和派』迫害較少。據1938年德國官方資料,約有四千多名認信教會的信徒被納粹秘密警察迫害。
但認信教會的主流溫和派對納粹德國的暴行都抱遲疑,沉默及被動的態度,甚至當納粹發動二次大戰,認信教會的領導也不指出這場是不義之戰,不少信徒以愛國之名加入軍隊,教會也向希特勒表示支持。


二次大戰期間的德國教會,的確令人失敗,不過,也有良心之士。有一個叫潘霍華的德國有名牧師及傑出神學家,他的著作仍在今日基督教會廣泛流傳。當納粹開始當政時,潘霍華已開始反對納粹,但德國教會的冷漠懦弱令他失望。三十年代末潘霍華在美國講學,當時很多德國知識份子都因逃避納粹迫害而流亡美國,潘霍華是納粹其中一口眼中針,其實很多朋友勸他留在美國,其他決定離開美國返回德國,他這樣說:『我來美國實在是個錯誤。在祖國的艱難時期,我應在與國內的基督徙生活在一起。假如我此時不分擔的的同胞的苦難,我將無權參與戰後德國基督徒生活的重建。』後來他回國後參與反納粹運動,於1943年被納粹秘密警察拘捕,困在死亡集中營,但他仍在獄中完成他最後的神學思考,最後成為近代基督教一大哲人,至1945年被納粹處死,從容就義!

2007-02-26 18:53:52 · answer #2 · answered by 保羅巴伯 7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