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這幾天看了一本書,叫做"死亡如此靠近"。

想了很多事情。。。。

想知道有沒有人可不可以跟我分享一下他的讀後感~

2007-02-24 05:00:49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Felice Pan 1 in 社會與文化 禮儀

2 個解答

強力推薦你看 正好可延續死亡系列進一部觀念

天使走過人間:生與死的回憶錄
The Wheel of Life: A Memoir of Living and Dying
作者: 伊莉沙白‧庫伯勒-羅斯

伊莉沙白‧庫伯勒-羅斯是知名的生死學大師,以著作《論死亡與臨終引起國際重視而聞名全球。她曾協助無數瀕死病患安詳面對死亡。這本書就是她在生命的餘暉中回顧自己一生的真情告白。記錄她的多采人生。閱讀她獨特堅韌、充滿爭議但又充滿啟發的生命故事,就像是經歷一場豐富的心靈之旅。

http://www.sos.org.tw/book1/mind/b3_10.htm

2007-02-25 05:37:08 · answer #1 · answered by 阿亮 2 · 0 0

在中國傳統的社會中,大部分的人都拒談「死亡」。這個禁忌,隨著安寧病房的來到,在社工師和家屬的談話間,漸漸消融。
因為充滿情感的相處中,死亡有另一層意義。愛,占了大部分的心境。

地球上的人類,對於「死亡」仍然抱持恐懼,因為死亡的時間總是無法完全確定;人們對於死亡的了解很少。死亡,帶給往生者面臨人生終點時的惶恐、帶給往生者周圍親友無限哀痛,它來去自如,無人能夠控制。於是乎,在人類生命延續的密碼尚未解開前,我們必須讓自己面對死亡,透過一次次的經歷中,去看透人世間的一切。

一位在幼年即和死亡打過照面的社工師,對於生命終止的課題始終有著特殊情感,在一次次機緣出現之後的思考,她正式投入安寧病房社工師的行列。而安樂死,究竟是另一種看似人道,卻未經患者同意、擅自終結他人生命的人工殘忍做法?還是一個給病人的一個解脫?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角度及考量。

以前,我的奶奶就是偏向讓他自然離開的方式,原本還可以一直以氧氣去維持她的生命,但是當時真的影響了很多的家人,因此後來大家才決定拔去氧氣的,看似沒有良心,其實最痛的是我們決定的所有家人,因為繼續再下去,醫藥費花了上百萬,可是無法換回原來的奶奶,而做出這個決定又須要受到心裡的掙扎,這個決定花了我們二年多的時間。

對於活得好好的人們來說,是十分幸運而快樂的;但當我們面對生死時,其實上蒼的安排,有時又讓面臨著的的心境及態度,更加成熟及看淡世間。

這讓我回想起『一公升的眼淚』這部日本電影。
死亡本身是嚴肅的,但我們可以做到調適心情和態度,讓當事人都能夠以最舒暢的姿態來迎接生命終站的到來,因此片中,當事人到離開世間,都是面帶微笑。開心的面對她的每一天。

本書,除了讓我們省思死亡、練習面對和建立正確態度外,透過社工師溫柔的筆觸,我們也能體會到,這是一份愛的工作:這份愛,絕不能隨著生命鐘擺的停止而中斷。因此社工師是一個可以幫助別人,也可以了解社會的一項有意義的工作。而我們在面對死亡時,應該正視,積極,因為未來的日子有更多的挑戰,樂觀可以讓自己及家人有更美好的生活。

2007-02-24 05:58:27 · answer #2 · answered by 小天 5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