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玩過了很多戰爭遊戲
幾乎都有武將單挑的畫面出現
所以很好奇 想問看看 武將單挑是否存在於現實?
我想想那應該不是真實的
因為兩軍交戰 如火如荼 的廝殺著
若武將衝至最前線 豈不是找死嗎?
倘若武將衝到前線 被弓箭手 射死 該如何啊
以前的人有這麼笨嗎?

所以話說回來....如過不存在單挑的話
那當時的武將 用意在於??

2007-02-21 21:47:45 · 6 個解答 · 發問者 ? 2 in 藝術與人文 歷史

你的回答是很詳細啦
不過難道你不知道...三國演義...是.................小說嗎?

2007-02-21 23:01:02 · update #1

我還是等其他人的答案吧
你的答案似乎不可靠..
居然拿一本小說來當例子 昏倒

2007-02-21 23:02:12 · update #2

....兩個回答都是這樣
難道你們都不知道 三國演義 跟三國志 是有差別的嗎?
羅貫中的演義 不過是 他說書的維生工具... 根本不是正史

2007-02-21 23:20:04 · update #3

文丑 也不是關羽殺的

他之所以被稱武聖
是這樣的
原本中國的武聖 其實是岳飛
但是岳飛是抗 "金" (=滿人) 烈士
所以一直到清朝的時候
皇帝 就用關羽來壓過岳飛
後來關羽才會變成武聖

2007-02-21 23:22:10 · update #4

6 個解答

非常認同魅影大師的觀點
古代戰場上兩軍交戰
都有符合地形和局勢的陣法
成為戰勝的關鍵
身為戰陣核心的主將或重要的武將
都是負責指揮和謀略的
怎會衝到陣前和對方武將單挑和廝殺
這是極不智的作為

拿日本的歷史裡作比較
在關原之戰倒戈背叛西軍的豐臣秀吉外甥兼養子"小早川秀秋"
在豐臣秀吉發起侵略韓國的"慶長之役"中
作為總大將秀秋在戰鬥中,手執長槍,向敵人衝向去,錯殺婦女
和兒童~最後成功生擒敵將
豐臣秀吉知道此秀秋的作為後十分震怒
責罵秀秋失去身為主將應有的作為

三國演義是七分實三分虛的歷史小說
為了充實和美化內容
雖然在藝術上的成就頗高
但是不適合拿來做史實依憑的

2007-02-22 08:48:15 · answer #1 · answered by 岳諾爾 7 · 0 0

就我所知很少有單挑的情形發生,因為那是不合邏輯的!
通常是逼不得已的或者是被人口耳相傳而已

比方說霍去病殺入匈奴營內,亂軍之中殺死了對方首領,廝殺的時候其實霍去病他並不知道對方是誰,可能只能從穿著中知道對方是一名將領,但不一定能知道對方是指揮官

像是李世民當初跟王世充在打的時候,王世充已經把李世民包圍快擒拿他了,卻殺出了一個程咬金將軍救出了李世民(這樣被他打敗的敵將硬要說的話也能解讀成單挑)

比較符合單挑的應該是歐洲的比武,戰爭中有時軍力差不多也會派出兩名武士來比武來決定勝負
大概是中世紀的時候,那個時候的戰爭可以用大型比武來形容,那時候的戰爭並不會有太大的傷亡,因為當時仍沒有國家的概念,林立小國大多是徵用雇傭兵沒有職業軍人,所以打起仗並不會太認真!!

像現在敬禮的手勢也是從歐洲的比武而來,因為歐洲騎士的面罩有些都是全罩的(像我們現在的安全帽一樣)看不清楚誰是誰!!!

比武的時候會把面罩拉開,並報上自己的頭銜ˋ爵位然後才開始比武,而那個掀開面罩的手勢就演變成敬禮的手勢

至於兩軍交戰的如火如荼的時候還PK這是不可能的
1.亂軍之中根本分不清楚誰是誰,更會被吶喊聲給蓋過去
2.古代並沒有像現代資訊那麼發達,根本無從得知誰是誰,只能從穿著判斷出貴賤,覺得有地位的會把對方俘虜起來要求賞金

單挑只是小說以及遊戲中為了滿足讀者ˋ遊戲人的心才用此英雄主義襯托的,事實上戰爭打的是團體主義講求合作,否則如果每個人都靠自己的意識行動的話,不就變成一盤散沙?

古代能稱為武將的都是有戰功的將領,但是通常他們都不是主帥,因為會打勝仗的武將不一定能打贏戰爭,戰爭是全面的
舉例來說
像我國的話以前將門出生都必須學會騎射ˋ搏擊ˋ劍術ˋ刀法樣樣都要會(但是並不代表一定都能精通,修行看個人)才有資格當一名將領,只是要被稱為武將還必須有戰功

否則如果只是靠承襲爵位ˋ官位的話就變成只會紙上談兵,跟趙括一樣誤人(被他害死的士兵)誤己(自己被包圍想突圍卻悖亂軍殺死)還誤國(長平被坑殺了號稱20萬的趙軍從此趙國無力制衡秦國)

武將的功用就是聽指揮官的命令去執行命令,就像是現在的士官一樣,由軍官策劃,士官去實行命令!!所以歷代能智勇雙全的將軍才會被歌誦

2007-02-22 12:01:22 · answer #2 · answered by 心比冰更冷 7 · 0 0

這要看時期。如果是夏代之前的戰爭的話,由於此時的國家體制仍為部族聯盟制,部族戰鬥派出勇士前往單挑提振士氣是有可能的,但是大將親赴前線單挑則絕不可能,因為大將敗北跟戰敗是同意義的。 
實際上我認為自商代以後,就沒有這種以單挑提振士氣的方式。因為商代自東周前期,軍隊的指揮官主要是乘坐戰車,但是戰車的戰鬥主要是遠程的弓箭射擊,以及近戰的戈戟格鬥,此時的戰鬥方式本來就不適合單挑,更何況戰車周邊都配有被稱為[徙卒]的步兵。而史記中的記載也明確指出,自商代以後的戰鬥方式都是團體性的戰鬥。 
再者,來看看戰國的情況吧。由於有秦兵馬俑,大體上可以推論秦時代的戰鬥方式。由於出土的第一及第二軍陣中,並無將軍俑,而將軍俑都集中在第三軍陣,很顯然的,此時的軍隊已經採用中央統一指揮的方式,來進行戰鬥。如果此時有單挑,那就該有將軍俑於第一及第二軍陣中,因為總不會派無名小卒上前單挑。
而從漢書中的描述更加明顯,武帝征匈奴的戰事中,李陵率5千步卒,迷途遭遇敵軍,最後是箭矢用盡才投降,顯然此時的戰鬥是以弓箭為主,連崇尚英雄的游牧民族都不興作單挑了。
而唐代以後,比較有單挑氣氛的描述,大概只有[三箭定天山]了,但是這也不是出自正史,而是戲曲小說[征遼傳]及詩詞中的敘述。而且主角到底是薛仁貴還是蘇定方也是眾說紛紜,無法作為有力的證據。 
實際上綜觀中國的古代正史及小說,正史中,最接近單挑的描述,引用三國志中的幾段描述。
三國志卷一:公乃引軍兼行趣白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來逆戰。使張遼、關羽前登,擊破,斬良。
三國志卷十七:(1)從征袁尚于柳城,率与虜遇,遼勸太祖戰,气甚奮,太祖壯之,自以所持麾授遼。遂擊,大破之,斬單干蹋頓。
(2)于是遼夜募敢從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饗將士,明日大戰。平旦,遼被甲持朝,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沖壘入,至權麾下。權大惊,眾不知所 為,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眾少,乃聚圍遼數重。遼左右麾圍,直前急擊,圍開,遼將麾下數十人得出,余眾號呼曰:“將軍 棄我乎!”遼复還突圍,拔出余眾。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自旦戰至日中,吳人奪气,還修守備,眾心乃安,諸將咸服。
三國志卷三十六:紹遣大將軍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于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剌良于万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從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顏良確實是被關羽所斬殺,但是並不是單挑,而是在混戰中被殺死。而關羽及張遼也不是單騎單挑,而是率軍為先鋒。但是確實有大將率領少數精銳奇襲敵陣的戰法,張遼就幹過2次。
因此,我認為[來將通名]及[上前單挑]只是說書人的噱頭,實際上並沒有這種事。但是猛將率領少數精銳突擊敵軍則是有的。



2007-02-22 11:39:27 補充:
武將的主要任務並不是單挑,而是指揮部隊。因為戰爭進行中,士兵其實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勝還是敗。只是聽從指揮來戰鬥。而指揮也不是軍官光用喉嚨吶喊,而是用鼓號旗幟來指揮戰鬥。而隊伍的行止,陣型的變化,戰局的判斷,都是依靠將領來決定。但是我仔細查過較古的史書[左傳],實際上在東周之前,確實有類似單挑的舉動。但是並不是兩軍各派猛將上前單挑,而是先派使者請戰,請戰後方能開戰,否則就是[不義之師],然後雙方或是某方會有勇士闖營,單車衝撞敵陣,以誇示勇力。但是對手可不見得會以單挑奉陪,將闖營的勇士或擒或殺,然後向對手出示喪旗表示你們的勇士已經死了,這也是常見的作法。

2007-02-22 11:45:39 補充:
但是這種標示為[堂堂之師]的作法,到了戰國時代就已經沒人在用,而在近千年以後的三國,除了少數猛將勇士可能想模仿一下亂搞以外,其他人就不想做這種蠢事。
而且別說是三國,即使是秦末到楚漢相爭,誇稱無敵的項羽都沒有單挑的記錄了,可見得單挑只是說書人的誇大之言。

2007-02-22 06:26:20 · answer #3 · answered by 魅影 7 · 0 0

我認為
當時的武將單挑
是一種速戰速絕的一種方法
或者是挑釁敵軍的一種方法
而且
當時的武將就是武藝高強
衝在軍隊的前面
弓箭都檔掉
如果武將還躲在後面
還會被敵軍笑是懦夫
在當時
名身是很重要的東西
因此
沒有武將會躲在後面

2007-02-22 06:02:26 · answer #4 · answered by Jackson 3 · 0 0

Q:武將單挑是否存在於現實?
A:現在在現實的生活中是不太可能會發生了
現在是科技化電子化作戰
動動手指就可發動數以萬計的飛彈了
所以已經不太可能發生單挑的畫面了

Q:兩軍交戰
古代的戰爭就以我所知的三國來說吧
不是每次都會發生千萬人對千萬人
因為這樣傷亡人數會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
就以關公來說
祂殺掉顏良和文醜可能也沒有讓兵造成太大的傷亡喔
因為在羅貫中的書裡有提到
當時顏良和文醜是造成各武將頭疼的
但是關公一出馬就辦妥
祂拿了顏良和文醜的首級回營
在關公出去前
交代一壺酒幫祂溫熱一下
在溫熱完畢時祂就回營
結果酒還沒溫熱完畢時
關公就回營手裡拿著刀和人頭呢
就當時說明了
作戰不一定都是萬人對峙
所以會選擇單挑是因為有兩個原因
1.時間較快而傷亡最小
2.有時會先測雙方的實力再做有效攻擊
總之古代單挑是快 狠 準啦

Q:如過不存在單挑的話?那當時的武將 用意在於?
在古代武將一直都很重要的
武將有激勵作用和指揮跟信任的用意等等....太多啦!講不完啦!
一將功成萬骨枯可有聽過
這就代表當時的武將是很重要的
要經過重重的考驗才會有今天的武將ㄟ~
所以不要太小看武將喔

2007-02-21 23:16:27 · answer #5 · answered by 冬霖 6 · 0 0

當然有可能,不然三國演義中,為什麼會造就那麼多猛將(ex:關羽.....).
楚漢相爭時,項羽要求跟劉邦單挑,說這樣可以免得天下蒼生因為他們受苦,劉邦說:{我這個人寧可鬥智也不鬥力}.所以項羽射了劉邦一箭並射中他的胸膛,劉邦很機警得裝成只射中腳指,所以漢軍士氣才沒有瓦解->歷史上最明顯的單挑例子
Q:若武將衝至最前線 豈不是找死嗎?
A:如果將領躲在後面,你想士兵肯為他賣力嗎??尤其是先鋒部和敢死隊,在情況危急時,將領越勇越能提振士氣->楚漢相爭時,項羽最後只剩28個騎兵,卻能突破漢軍重圍就是個例子.
Q:倘若武將衝到前線 被弓箭手 射死 該如何啊
以前的人有這麼笨嗎?
A:所謂兵不厭詐,曹操攻擊呂布的部隊時,夏侯惇眼睛中了一箭,不就是被暗算的例子嗎.
Q:以前的人有這麼笨嗎?
A:這不叫笨,而是不得不如此.打戰本來就是要有必死的決心,大家都怕死的話,那戰爭根本沒完沒了.如果是現代戰役的話,高級將領當然不用衝鋒陷陣,但是比較下級的軍官為了拿下據點,自己要參與前線戰鬥(電影:搶救雷恩大兵).
Q:所以話說回來....如過不存在單挑的話
那當時的武將 用意在於??
A:武將不是人人都需要如此搏命演出,不然有一生中打了幾百個戰役,十幾條命都不夠活.有的將領扮演先鋒部隊,有的負責運輸糧草,有的則是負責坐鎮大本營決定戰略方針.

2007-02-22 03:38:21 補充:
情況一:衝鋒陷陣要看情況,假如敵人數量驚人又已經準備一排弓箭手等你上門.

當然沒人呆到去送死,沒有把握取勝的話,就要採取消耗戰或奇襲.選擇據點建築堡壘,或是攻擊敵人最弱的一環.現代戰爭,雙方挖好壕溝就拼命向敵方射擊,等到沒子彈或對方已經快不行時,才要上刺刀跟對方搏命.

情況二:有時候,就算是會被射成刺蝟,也要衝鋒.不然就是違抗軍令.例如日俄戰爭,日本為了拿下某處高地的據點,死傷不計其數.

2007-02-22 03:40:46 補充:
結論:軍人本來就是為國家在戰爭中殺人的機器

2007-02-22 17:41:42 補充:
給版主的話:

老實說,我非常太喜歡你說話的口氣,有必要講話那麼衝嗎?
三國演義不完全是虛構,它是七分史實加上三分虛構
你想聽史實,OK
<三國志>卷十八 龐德傳
....後親與羽交戰,射羽中額.時德常乘白馬,羽軍謂之白馬將軍,皆憚之.......
所以史學家才在討論,關羽被稱為猛將,可是卻打不過龐德,是否名不符實.
三國志卷四十九
孫策身旁有13個騎兵隨從,包括黃蓋 韓當.太史慈上前跟孫策鬥.孫策刺死了太史慈的馬,並搶到他的手戟,太史慈也搶到孫策的兜鏊->這是三國志中最最明顯的將領單挑

2007-02-22 17:45:01 補充:
至於楚漢相爭,那更不是小說杜撰,請自行找資料(打字有點手酸)

2007-02-22 17:49:52 補充:
關羽沒殺文醜,但殺顏良卻是不爭的事實.
顏良是在亂軍中被關羽給刺死,而且被殺以後軍中沒人敢阻擋關羽(這是三國志內容)
只不過三國志比較少清楚描寫將領間單挑的詳細情況,所以三國演義才需要進一步誇大.

2007-02-22 18:00:06 補充:
補充:太史慈當時是獨自一人做偵查工作,所以幾乎可以篤定他跟孫策間的打鬥是一場單挑.

2007-02-26 02:45:09 補充:
既然要投票,至少也得讓全部的答案一起讓大家選
不順自己的意的回答,就不讓它參與投票
唉~沒想到版大的氣度是那麼狹小的人~~罷了
反正,下次遇到你的問題,我會直接跳過的

2007-02-21 22:27:06 · answer #6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