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問新竹的風車跟地理的相關性是什麼?
地形? 氣候?
謝謝大家 :)
2007-02-15 11:53:57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Ruby 1 in 科學 ➔ 地理學
臺灣位於最大陸塊與最大海洋交界處,明顯的東北季風與西南季風季節交替,具有豐富的天氣變化。加上臺灣海峽兩側山脈形成「狹管」的地形效應,季風吹過時受到擠壓而加速,因此冬季風力相當強勁。依據工研院能資所與中央大學大氣物理所共同研究完成的風能分布圖顯示,臺灣地區風力資源相當豐富,主要分布在台灣海峽、西部沿海與澎湖離島等地區,年平均風速每秒可達 5 ~ 6 公尺以上,甚具開發潛力。主要的風能蘊藏區域包括:北部從桃園的大園到新屋沿海,新竹的新豐到香山一帶,苗栗的後龍至苑裡沿海一帶;整個中部沿海,自通宵、大甲、經梧棲、大肚,一直到彰濱及麥寮沿海一帶;南部的嘉南沿海及屏東墾丁等地也富風力潛能。由於西部沿海大多是農田、漁塭及防風林,地區廣闊可與農漁業共生利用,非常適合大規模風力發電的開發。
國內風能研發應用早在民國五十年就已開始,臺電公司曾在澎湖白沙鄉設置一臺 50 瓩級風力發電機進行試驗。而工研院能資所也在民國七十一至七十九年間進行長期而系統性的風能研究,除了分區完成臺灣地區的風能潛力評估,並在新竹湖口風力試驗場陸續完成 4 瓩、40 瓩、150 瓩三型風力發電機的開發。可惜因當時油電價格偏低且風力發電成本仍高,缺乏市場機緣而中止研發,國內風能應用因此未能有進一步的發展。
政府獎勵,帶動設置風潮
風力發電在中斷近十年後,相較於國外之蓬勃發展而國內卻遲遲未能展開,政府為加速推動國內風力發電應用,參考國外成功的經驗,於八十九年初發布施行「風力發電示範系統設置補助辦法」提供設備補助,獎勵民間投入設置風力發電示範系統。工研院能資所配合執行「風力示範推廣計畫」,技術輔導民間設置風力發電系統,以建立國內運維技術經驗,促進民眾對淨潔風力能源的瞭解,營造推廣應用環境;同時配合發展風場評估模式,完成臺灣地區風力潛能分布圖,並進行陸域及海域可用風力發電場址評選規劃,為進一步開發風力發電利用舖路。在工研院能資所的協助輔導下,目前完成共 8,540 瓩之裝置容量,包括雲林麥寮 2,640 瓩、澎湖中屯 2,400 瓩以及竹北春風 3,500 瓩等三座風力發電示範系統。
四年多來在經濟部能源局與工研院能資所的努力下,透過資源勘查、技術輔導、示範補助與宣導推廣,已初步達成推廣成果並帶動國內風力發電應用的風潮。目前已有民間業者與臺電公司等正積極規劃在臺灣西海岸大規模開發風力發電。臺電公司已擬定「風力發電十年發展計畫」,規劃在民國一百年前設置至少 200 部風力機組,總裝置容量達30萬瓩以上。臺電第一期計畫將裝設 60 部共 10 萬瓩的風力發電機組,預計在九十四年底可全部完工商轉;而多家民間廠商亦積極規劃在桃竹苗、中彰、雲嘉南及屏東濱海地區大規模開發。在未來的五年內,臺灣西海岸將可看見一座又一座的風力機迎風運轉,生產乾淨的綠色能源。
圖片參考:http://www.nsc.gov.tw/files/popsc/2004_121/9311-01-02.JPG
座落於新竹湖口的風力發電機群。
其他詳細資料參考下列網頁對你幫助很大
http://www.nsc.gov.tw/_newfiles/popular_science.asp?add_year=2004&popsc_aid=121
2007-02-15 17:29:03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7 · 0⤊ 0⤋
噢 真是太感謝你們了 :)
{深深一鞠躬}
2007-02-16 03:45:09 · answer #2 · answered by Ruby 1 · 0⤊ 0⤋
新竹因為
1.氣候
冬季季風強盛,為全省之冠,所以有「風城」之稱,
2.地形
新竹的沖積平原由東南向西北呈「喇叭狀」開敞,無論東北季風或西南季風一進入本市,風勢即受約束而增強。例如東北季風到此也略轉為北風,加上地形的關係,就像一股「穿堂風」一樣貫入新竹。
新竹沿海一帶冬季季風甚強,風害甚烈,民間早就有「新竹風、基隆雨」的諺語。因此新竹市利用此依自然力量發展風力發電
至於歐洲最有名的荷蘭
地處全球行星風系的盛行西風帶
西風盛行因此風車多朝西方
2007-02-15 15:23:25 · answer #3 · answered by 阿呆 2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