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問各位大大們,
脊椎動物亞門下面的
"硬骨魚綱"
下面要怎麼細分呢??
每個網站都寫的不一樣= ='
請你們幫幫我 ˊ__ˋ"
2007-02-13 07:12:00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 1 in 科學 ➔ 其他:科學
您好,
經以各網站資訊查詢"動物界之脊椎動物亞門"後,提供以下所整理的資料供您參考看看囉!
硬骨魚,又名大西洋鯡,其生物分類為:
界: 動物界(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綱: 硬骨魚綱(Osteichthyes)
類群:
(1)輻鰭魚綱(Actinopterygii)
(2)腔棘魚亞綱(Actinistia)
(3)肺魚下綱(Dipnoi)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5/Herring2.jpg
硬骨魚類是魚綱中的主要類別,大部分魚類屬於硬骨魚類,骨骼多為硬骨,大多是體外受精,一般具有魚鰾。
硬骨魚類主要分類如下:
(一)輻鰭魚綱(Actinopterygii)
肉鰭魚類(Sarcopterygii)
(二)腔棘魚亞綱(Actinistia)
(三)肺魚下綱(Dipnoi)
從支序分類的角度,硬骨魚應該是硬骨脊椎動物(Euteleostomi)的並系群,硬骨魚加上屬於肉鰭魚的四足動物(Tetrapoda)以後構成的硬骨脊椎動物成爲一個單系群。
以上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若還有不足之處,再惠請其他專家不吝補充與指正囉!歡迎來到我的無名參觀指教囉!amino的網誌首頁
2007-02-22 16:59:57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mino 5 · 0⤊ 0⤋
脊索動物門
圖片參考:http://www.ied.edu.hk/has/bio/dlo/chordat/table2.gif
尾索動物亞門
頭索動物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圖片參考:http://www.ied.edu.hk/has/bio/dlo/chordat/table3.gif
圓口綱
軟骨魚綱
硬骨魚綱
兩棲綱
爬行綱
鳥綱
哺乳綱
脊椎動物亞門
特徵:
圖片參考:http://www.ied.edu.hk/has/bio/dlo/chordat/fis4.jpg
圖片參考:http://www.ied.edu.hk/has/bio/dlo/chordat/bullet2.gif
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脊索只見於胚胎期)。脊柱保護脊髓。脊柱與其他骨骼組成脊椎動物特有的內骨骼系統。
圖片參考:http://www.ied.edu.hk/has/bio/dlo/chordat/bullet2.gif
有明顯的頭部,背神經管的前端分化成腦及其他感覺器官,例如眼、耳等。腦及感覺器官集中在頭部,可加強動物對外界的感應。
圖片參考:http://www.ied.edu.hk/has/bio/dlo/chordat/bullet2.gif
身體由表皮及真皮覆蓋。皮膚有腺體,大部份脊椎動物的皮膚有保護性構造,例如鱗片、羽毛、體毛等。
圖片參考:http://www.ied.edu.hk/has/bio/dlo/chordat/bullet2.gif
有完整的消化系統,口腔內有舌,多數有牙齒,亦有肝及胰臟。
圖片參考:http://www.ied.edu.hk/has/bio/dlo/chordat/bullet2.gif
循環系統包括有心臟、動脈、靜脈及血管。血液裏有紅血球及白血球。紅血球有血紅素。
圖片參考:http://www.ied.edu.hk/has/bio/dlo/chordat/bullet2.gif
排泄系統包括兩個腎臟及一個膀胱。
圖片參考:http://www.ied.edu.hk/has/bio/dlo/chordat/bullet2.gif
有一系列的內分泌腺,包括腦下垂體及甲狀腺,能分激素(荷爾蒙)調節身體機能、生長及生殖。
主要特徵:
身體有毛覆蓋,有口腔咀嚼和消化,可提高能量及營養的攝取。胎生、哺乳,有恒定的體溫及體內環境,因而減少對環境的依賴。內肢強壯靈敏,有快速的活動能力,神經系統及感覺器官發達,可協調身體的機能及適應環境。中耳有三塊細小的聽骨。
哺乳動物的分類及例子
哺乳動物與人類的關係
爬行綱 (Reptilia)
主要為陸生動物,具有防水外皮,以防止水份散失。皮膚有鱗片覆蓋,屬變溫動物。體內受精,卵生,在陸地產卵,卵有防水外殼包裹。
爬行動物的分類
爬行動物與人類的關係
其他詳細資料參考下列網頁對你幫助很大
http://www.ied.edu.hk/has/bio/dlo/chordat/chor3.htm
2007-02-13 14:23:43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