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為什麽中國人會尊崇他?

2007-02-12 10:57:19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藝術與人文 歷史

4 個解答

孔子是漢人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子姓孔氏[1],名丘,字仲尼,魯(今中國山東曲阜)人,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自漢代起中華文化中的主流學說儒家的首代宗師,並且被後世尊為萬世師表。孔子和他創立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這些地區又被稱爲儒家社會地區。
歷代追封追諡
孔子去世後,歷代帝王為彰顯對孔子的尊崇,不斷追封追諡。




朝代
年代
帝王
封諡

東周
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年)
魯哀公
尼父

西漢
元始元年(公元元年)
漢平帝
褒成宣尼公

北魏
太和十六年(492年)
北魏孝文帝
文聖尼父

北周
大象二年(580年)
北周靜帝
鄒國公

隋朝
開皇元年(581年)
隋文帝
先師尼父

唐朝
貞觀二年(628年)
唐太宗
先聖

唐朝
貞觀十一年(637年)
唐太宗
宣父

唐朝
乾封元年(666年)
唐高宗
太師

武周
天綬元年(690年)
武則天
隆道公

唐朝
開元二十七年(739年)
唐玄宗
文宣王

宋朝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
宋真宗
玄聖文宣王

宋朝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
宋真宗
至聖文宣王

元朝
大德十一年(1307年)
元成宗
大成至聖文宣王

明朝
嘉靖九年(1530年)
明世宗
至聖先師

清朝
順治二年(1645年)
清世祖
大成至聖文宣先師

清朝
順治十四年(1657年)
清世祖
至聖先師

中華民國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
中央政府
大成至聖先師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7/Confuciustombqufu.jpg/200px-Confuciustombqufu.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孔子在曲阜孔林內的墓地,墓碑上書:「大成至聖文宣王」
自漢武帝以後,孔子及其開創的儒家一系思想構成了其後中華文化的主流,對中國及部分周邊國家的社會及民眾各方面的發展均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孔子的形象與思想也被後人根據當時的需要做出了各種不同甚至相反的解讀與詮釋,其學術思想被奉為占統治地位的官方意識形態直至清朝末期。儒家文化超越國界,在東亞一帶傳播久遠,併為西方所關注。北宋時孔子嫡派後裔被封為「衍聖公」,子孫世襲一直到中華民國,77代衍聖公孔德成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改封「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現居臺灣。

[編輯] 孔子與中華文化
孔子雖為諸子之一,但「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本是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秦朝以法家學說治天下,西漢武帝前推行道家理論而以「無為」治國。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黷百家,獨尊儒術」,中華文化從此以孔子學說為主軸,孔子也成為中華文化的代表人物。國學大師柳詒徵以孔子為「中國文化之中心」,「其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其後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

[編輯] 後人對孔子的臧否
1. 《史記˙孔子世家贊》:「......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己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2.孔子學說與現代世界新論 作者不詳(http://souwen.cn/wenzhang/110/2006-4-29_8164229075.html): 「孔子學說為何有助於這些地區的現代化呢?其根本原因首先在於孔子是個偉大的學者與教育家,所以受孔子影響的地方,莫不重視學術與教育。因為重視學術,所以這些地方的讀書人,而不是僧侶,都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而能對其文化的發展,扮演著引領者的角色。讀書人的特色是思想開通,並且能深入瞭解現代化的必要性,及其所需的各種精微複雜的知識。......孔子一生所學所行的另一個主要目標是致力於政治的改善,以求完成一個理想的政府。因為重視政治,所以儒學對於東亞各國的政治都有決定性影響,......即使如此,中國人卻依然表現出政治上卓越的操作力與凝聚力,而逐漸將成為世界上一等一的超級大國。至於在臺灣的中國人,更已完成了民主化的改造。這就舉世而言,都是難能可貴的成就。然而無論中國大陸與臺灣的政治都仍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的改革。孔子高度重視政治的合理性與理想性,中國歷代的讀書人也因此一向熱心於政治的改良。這個傳統一直影響到現代與當代的中國人。......孔子一生極重視倫理與道德的培養。他一再提出「仁」與「禮」兩大德目,教人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保持一種對人以及對於萬事萬物的情意與尊重。本乎仁與禮,孔子的學說,內而直指人心人性的根本,外而指導人生的實踐。他所建立的倫理與道德體系,不僅是中華乃至周邊民族數千年所賴以存立的根基,也是人類倫理與文化史上的偉大成就。人類各大文明的倫理與道德之基礎大抵均在於宗教,唯獨中國文明靠著一套本乎人性與理性的孔子學說,竟也能長期維持一套高水準的倫理與道德體系,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幾近奇蹟式的表現。因為有了孔子學說,數千年來中國人做人處事大抵能維持一定的標準與共通的理想。孔子的教訓維持了中國社會的基本秩序,安定了人心與人生,培養了敬業樂群的態度,並帶動了人生奮發向上的精神。......」

2007-02-12 11:05:03 · answer #1 · answered by myisland8132 7 · 0 0

孔子不是漢人,
因為在孔子在世之時, 根本還沒有漢朝, 那怎麼會有漢人呢?
孔子是華夏人, 商朝的後代, 子姓.

華夏:

華夏一般代指中國,根據《左傳》載,因中國是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國人的服飾很美,故作「華」,另說是源於上古的華胥國,還有人說,「夏」是因夏水(漢水)得名,「華」是因華山而得名,故代指中國。還有人說,夏朝以中央大國自居,因此,「夏」帶有「中國」之意,「夏人」即為「中國之人」。文化高的地區稱為「夏」,把文明程度高的人或族叫「華」,「華夏」合起來就代表了中國是一個有高度文明和發達文化的中央大國,「華夏」久而久之便成了中華民族的代名詞。據《史記·五帝本紀》載,五帝中的首位是黃帝,後來的人稱黃帝為華夏族的人文始祖。

華夏族:

華夏族是個逐步融合擴大的概念。公元前4000年,河西走廊和黃土高原北部居住著夏族,晉南關中一帶居住著華族,淮河以南和漢江流域居住著蚩尤的先人。公元前2700年夏族領袖黃帝東進,戰勝華族領袖炎帝,兩族達成聯盟並將蚩尤滅掉,佔據整個中原,華夏二族逐漸融合成華夏族。後來華夏族融合了藏緬族、吐火羅人、東夷、通古斯族、西戎、祝融氏、蚩尤後代、匈奴、鮮卑等。西漢時期,一個以華夏族為基礎的新民族:漢族產生了。漢代漢族是由華夏族與東夷族、楚族融合而成的,也有部分羌族的血液。

到了現代,大陸也有很多學者,媒體稱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等中華民族為「華夏民族」。

2007-02-12 12:05:37 · answer #2 · answered by Liar大話精 6 · 0 0

春 秋 霸 局 時 興 、 禮 樂 崩 壞 , 孔 子 曾 棄 官 遊 說 各 國 , 顛 沛 流 離 只 盼 解 決 時 弊 , 但 一 人 之 力 難 挽 狂 瀾 。 晚 年 他 致 力 於 整 理 典 籍 : 刪 詩 書 、 訂 禮 樂 、 贊 周 易 、 修 春 秋 。 其 中 影 響 最 巨 者 為 史 書 《 春 秋 》 , 由 於 執 筆 嚴 峻 無 私 , 令 亂 臣 賊 子 畏 懼 。

學 不 厭 、 教 不 倦 是 至 聖 先 師 孔 子 的 基 本 治 學 態 度 , 而 其 中 心 思 想 則 在 「 行 仁 」 , 從 《 論 語 》 可 見 他 有 教 無 類 、 因 材 施 教 , 從 日 常 生 活 落 實 儒 家 精 神 的 教 育 理 念 。 孔 子 過 世 後 , 學 生 分 散 各 地 宣 揚 孔 子 學 說 , 戰 國 時 代 孟 子 更 發 揚 光 大 , 以 致 西 漢 武 帝 獨 尊 儒 術 , 孔 子 之 道 成 為 立 人 、 安 邦 、 治 國 良 策 。

2007-02-12 11:04:44 · answer #3 · answered by Jennifer 2 · 0 0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的代表人物。據史記所說,他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於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年七十三。他是儒家的始創人物,被後世尊為"萬世師表",一般所指的"聖人",就是他的代名詞。孔子的先世是宋國貴族,
他的先世弗父何,是著名的宋國大夫,曾讓位於宋厲公。但後來宋國內亂,弗父何的後代孔父嘉被殺,其子逃亡到魯國,改姓孔,傳了四世,便是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叔梁紇是魯國的勇士,曾為國立下戰功,被封於陬邑,又稱陬人紇。所以,孔子也算是貴族之後。不過,他的父親在他出生後,就去世了。而據漢經學家的考證,孔子母親顏氏不是叔梁紇的正室,因此她享受不到榮華富貴,終身貧困。孔子實際上是他父親的私生子。
   孔子他說自己"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可見他的思想大致在這段時期完成,但歷史對他這段人生的事蹟沒有什麼詳盡的記載,只知他開始講學,廣收弟子,且為過魯國權貴季氏當過委吏、乘田等官職。不過,他所辦的私學,隨著時間的過去,而逐漸聞名。連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子弟也受學於孔子。後來,由於孟孫氏平定了奸臣陽虎之亂,勢力大增,孔子受孟孫氏推薦,出任中都宰,"四方皆則之",不久,歷任司空,再到大司寇。時為魯定公十年,孔子51歲。他在任最為人稱道的事蹟,是齊魯夾谷之會。會上齊國原以武力相脅,要求魯國為其保護國;但孔子事前做好準備,以更多的軍隊防守,使齊人不得逞,且歸還了汶陽三處之地。但不久之後,孔子便因"墮三都"之事,被魯國貴族迫害,最後離開魯國,是為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 自此孔子開始周遊列國,先後到了衛、陳、蔡、楚、宋等國,宣揚其政治抱負,但皆不得要領。過程中,孔子曾經歷絕糧,甚至被人圍困。所幸兩之都有人幫其解圍。不過,既然自己的抱負不能伸展,孔子心灰意冷,遂返回魯國,是為魯哀公十一年,孔子已六十八歲。自此以後,他潛心講學和著書,在此其間與弟子重新編訂了《五經》和撰寫《春秋》,為的是要記載春秋時代所發生的大事,闡發儒家的價值觀。五年後,孔子去世,終年七十三歲。他的弟子為他行禮,皆守孝三年。及後弟子們將老師一生的話語,去蕪存菁地摘錄下來,編成《論語》,成為儒家學說的必讀經典.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也就是整個儒學的中心,影響著世世代代的儒生,成為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而這些思想,在儒家的角度,是靠禮制來維繫的。若果"人人知禮",便能達到孔子所指的大同世界,也就是一個完美的、全用道德倫理維繫的社會。相對於當時其他學派,孔子 政治方面,自從漢武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後,儒家便成為中國歷來的"正統之學",若想飛黃騰達,或想實現政治抱負,非要讀儒家不可。這可解釋了中國歷來的讀書人、官員都是儒生。教育方面,孔子所開創的私人講學之風,流傳後世而增大其規模。當儒學成為"正統"官學之後, 中國的教育事業便以它為中心,儒家文化得以興盛。小孩,若家境不太差,能夠供養他讀書的話,自小開始就要誦習儒家經典,為未來立身處世舖路。這可反映了儒學深入民心的程度。 思想方面,儒家所主張的"仁",深深地影響了中國的讀書人, 以"仁"為本所推展開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可 說是中國讀書人一直以來所追求的目標。孔子的思想,歷來有 不少人研究、繼承和發揚光大。戰國時便有"亞聖"孟子、主張"性惡" 的荀子;使漢武帝獨尊儒術的漢代大儒董仲舒。唐代的古文家韓愈,以儒家思想為中心來推動其"古文運動";以及宋明理學的代表朱熹、 王守仁等,他們的學說都是建基於儒學而有所闡發(當然有所偏頗和走向極端)。新文化運動雖然將儒家思想批評得一文不值,但近 現代學者也開始重新研究儒家的學術價值,現在大儒唐君毅先生 便是當中的佼佼者。甚至西方的漢學家,也都十分重視儒學;現在美國政府倡導的家庭觀念,就是基於這些漢學家的研究而實行 出來的產物。社會方面,由於學習儒學可以使平民晉身統治階層,提高社會地位,所以傳統中國社會便出現四民之說:"士、農、工、商。"士即位讀書人,中國古代讀書人皆是儒生,位列四民之首。不論他們出身如何,總之能出仕為官,就會受到尊重。反之,則百般凌辱。因此,中國社會的分化十分嚴重。讀書人有他們的清高,但下層人民連生計都成問題,文化出現斷層,而令儒家的理想抱負不能廣及民間,"大同"世界的"眾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理想沒曾出現。 總括而言,儒學影響著中國二千多年來的文化,現在我們的生活也受孔子的思想所影響。當然,這是有好有壞的,我們在學習儒學時,不要被各種有所預設觀點的作者所誤導,要以一顆清明的心,去體會箇中價值,這才得其精髓:"中"! 的哲學主要集中在倫理道德觀念的論述,較之更著重人與社會的關係,十分具體。
yes!

2007-02-12 11:04:09 · answer #4 · answered by ? 6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