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滅,意為無明、煩惱、痛苦的消失,相當於涅槃和解脫。
貪欲永遠滅盡、瞋恚永遠滅盡、愚癡永遠滅盡,一切煩惱永遠滅盡,是名涅槃。《雜阿含經》
由於沒有了煩惱,證涅槃者不會再經歷輪迴的痛苦.........
那麼請問.....涅槃的境界是否為『虛無』的境界?

2007-02-11 15:56:03 · 7 個解答 · 發問者 廣結善緣 6 in 社會與文化 宗教信仰與靈性

7 個解答

涅槃就已成道.成道就了生死出三界,身心就不受逼迫,因此不會生生世世輪回。學佛就是在生死中免除生生死死,這就是生死即涅槃。凡夫是在生死之中,並不知道涅槃.阿羅漢是住在涅槃,他是遠離生死,因此生死與涅槃就成對立。事實生死涅槃是一體的,如此就能轉生死成涅槃。這種生死轉成涅槃,是在生死中不受生死的逼迫,才是涅槃成就。所以涅槃的境界不是『虛無』的境界.而是圓滿的生命境界,也就是佛陀所稱的常樂我淨的境界。
解脫是無我執,但法執還存在。以華嚴而言就是在理法界中,尚無法事理圓融,這是阿羅漢的境界。這是有餘涅槃。
菩薩的境界是事理圓融,是以三十七道品、四攝法、六波羅蜜、慈悲喜捨為行,更是真諦俗諦合一、佛性法性同體.生死涅槃一體.但尚有生死一分無明未除。因此菩薩是能證涅槃而不入涅槃.常為眾生不請之友,滅除眾生一切苦難,令離三界生死。
佛陀的境界是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的果地境界。果地境界是佛法的最高境界,已經超然一切境界.都是清淨世界。清淨是不受外緣的變化而改變的,是如如不動的。而外相可以隨因緣而生死教化利益一切眾生。隨因緣就是借力使力,借著因緣的力量來轉正法輪及調伏眾生。此時內心的心境是絕對清淨的,稱為常樂我淨的清淨世界。清淨世界是無污染的 ,它是沒有五濁惡世,也沒有極樂世界的分別.當下是「能、所」圓融,它是絕對的境界。
因此學佛就是要把心安住在內心清淨世界裡,這就是一切無所得.能夠如此就能「動、靜」自如.所以我們要能把身口意三業安住在清淨中。能夠三業安住在清淨中,就能住常樂我淨。如果身口意三業去攀緣六塵境界,就會造業。不造業才能在人群中真俗合一,隨緣又不越矩,就是住清淨世界,這種修法是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隨緣對修的方便行法。能夠如此行就能在清淨心境中隨緣度化一切眾生的,就能度眾生而無眾生可度,所以涅槃的境界是以眾生為己的境界,不是『虛無』的境界。

2007-02-11 18:27:52 · answer #1 · answered by 融空 7 · 0 0

只要你還活著,煩惱是斷不盡的
佛陀所追求的涅槃,就是在「有生必有死」的過程當中,滅除痛苦,尋求安樂;因此,人生的苦痛是避免不了,所以我們要滅除痛苦,從痛苦當中付與我們生而為人的意義;換句話說,唯有承受痛苦,我們才能自覺;唯有承受痛苦,我們才能更深一層瞭解平安喜樂的實質意義。
簡單的說:沒有煩惱,就沒有涅槃,沒有斷不盡的煩惱,也就沒有永恆的涅槃。
因此之故,涅槃只有在生死煩惱之中才能求得,因為它是自然真實的一種體現。
因此之故,西方永恆的極樂世界是一種幻象,所以是一種虛假。
因此之故,六道輪迴是一種成人般的童話故事,所以也是一種虛假。

2007-02-18 14:11:49 補充:
涅槃和虛無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因為性質不一樣。
涅槃是有動機和目的的,而虛無則是一種狀態,沒有其動機和目的;原則上來說,佛教就是「虛無主義」論者。
佛教認為這個世界是種幻滅,不是真正永恆的實有存在。
金鋼經不是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教說到最後,自然呈現的是一種徹徹底底的「虛無主義」。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即是「虛無主義」的最佳寫照。
佛教對於這個世界所採取的人生態度,就是消極的,保守的,頹廢的,陽痿的,不能毅然決然奮力勃起的反革命的大右派。><

2007-02-18 00:58:04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心住天堂.地獄.有分別仍是妄.
心住天堂=地獄.無差別仍是癡.
心無住天堂.地獄.不住心做分別想.凡惱該較少.

實相非相真相如如不動.相起由心.妄心多揣.因心撿擇.相本不變空有一如.因人而說空有.
一心無心.受作非為心做.太虛不虛無可思議.虛無是字.也許我也想太多?!

2007-02-13 12:35:26 補充:
涅槃的境界是否為『虛無』的境界?

無分別心.無為為.道法自然.虛無如處日之溫暖風雨無寒.....海天一色.吾身微塵.然心量廣大納須彌山.....

2007-02-13 07:04:22 · answer #3 · answered by 再想想 7 · 0 0

學道人若欲得知要訣,但莫於心上著一物。言佛真法身猶若虛空,此是喻法身即虛空,虛空即法身。常人謂法身遍虛空處,虛空中含容法身。不知法身即虛空,虛空即法身也。若定言有虛空,虛空不是法身;若定言有法身,法身不是虛空。但莫作虛空解,虛空即法身;莫作法身解,法身即虛空。虛空與法身無異相,佛與眾生無異相;生死與涅槃無異相,煩惱與菩提無異相,離一切相即是佛。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雙忘,乃是真法。忘境猶易,忘心至難。人不敢忘心,恐落空無撈摸處。不知空本無空,唯一真法界耳。此靈覺性,無始已來,與虛空同壽,未曾生未曾滅,未曾有未曾無,未曾穢未曾淨,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無方所無內外,無數量無形相,無色象無音聲;不可覓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識,不可以言語取,不可以境物會,不可以功用到。諸佛菩薩與一功蠢動含靈,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念離真,皆為妄想。不可以心更求於心,不可以佛更求於佛,不可以法更求於法。故學道人直下無心,默契而已。擬心即差,以心傳心,此為正見。慎勿向外逐境,認境為心,是認賊為子。為有貪嗔癡,即立戒定慧。本無煩惱,焉有菩提。故祖師云:佛說一切法,為除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本源清淨佛土,更不著一物。譬如虛空,雖以無量珍寶莊嚴,終不能住;佛性同虛空,雖以無量功德智慧莊嚴終不能住;但迷本性,轉不見耳。所謂心地法門,萬法皆依此心建立,遇境即有,無境即無,不可於淨性上轉作境解。所言定慧鑒用歷歷寂寂惺惺見聞覺知,皆是境上作解。暫為中下根人說即得,若欲親證,皆不可作如此見解。盡是境法有沒處,沒於有地。但於一切法不作有無見,即見法也。

2007-02-12 06:50:58 · answer #4 · answered by ? 3 · 0 0

涅槃,意譯為滅、寂滅、滅度、寂、無生。
原來指吹滅,或表吹滅之狀態;其後轉指燃燒煩惱之火滅盡,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
涅槃是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為佛教終極之實踐目的。

2007-02-11 18:01:34 · answer #5 · answered by ? 7 · 0 0

雖然字義中充滿[滅盡],但不是甚麼都沒有的意思。應該(不肯定)是因為回歸清淨本性,不再受限於那些生滅的東西。
涅槃具有八種法味,即常住、寂滅、不老、不死、清靜、虛通、不動、快樂。
[虛無]只是其中之一的狀況。----->虛通
涅槃義別,略有四種:
  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二、有餘依涅槃 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三、無餘依涅槃 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
  四、無住處涅槃 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涅槃],我沒達到境界,實在無法說,我只能用字典(古代大成就者的觀點)試著說。
我有個想法,佛陀教人不要起心動念,勤修止觀。好比螞蟻如何走,都是平面性的,就算沿著3D立體表面行走,它還是無法全觀什麼是立體。
所以說再多,還是如螞蟻走路,唯有實修,才是跳出平面的關鍵。

2007-02-18 00:42:58 補充:
補充我師尊的說法

2007-02-18 00:43:12 補充:
這個「涅槃」,不是說「究竟已經死了」,不是這個意思。「涅槃」兩個字的解釋很難,事實上「涅槃」兩個字真正約含意,可以講成是「覺悟」。但是「覺悟」這兩個字太普通了,好像又不合於「涅槃」的意義,那麼,也可以請是--圓滿的覺悟。其實,在如來的教化裡面,祂講這個「涅槃」,包括了四個含義,也就是有四種「涅樂」。

2007-02-18 00:45:05 補充:
第一種涅槃就是「自住清淨涅槃」。
這一種涅槃,我們在佛法裡面就稱為是「理具性的涅槃」,就是:用道理來講的,比較講起來是這個樣子,是具有一種比較廣義的道理的涅槃。所謂「理具性的涅槃」,就是這個無我、無人、跟無法,這個是完全自己清淨、別人清淨、整個法界清淨,整個統稱為涅槃的世界。這個可以說是一個開悟者,開悟的聖者他看這個世界,那根本是一種涅槃的世界。
一切都是空寂的世界的時候,請問:名利的煩惱在那裡?根本沒有!這一種涅槃的狀態,叫做「自性清淨的涅槃」。

2007-02-18 00:45:56 補充:
第二種的涅槃叫做「有餘涅槃」。很簡單的解釋「有餘涅槃」,就是在心靈上你已經清淨了,但是你色身的痛苦,你身體的痛苦還沒有解除,這個就是有餘的涅槃。

還有一種就是「無餘涅樂」。「無餘涅槃」就是剛才「有餘涅槃」的更進一步,也就是說你的心靈上已經解脫了,包括你的肉身也沒有痛苦,你的生死也已經了了。那麼這個就很難,當我們在修行的人,要進入真正的--你的心靈解脫,跟你的肉身全部通通解脫的這種圓滿的狀態,就叫做「無餘涅槃」。

2007-02-18 00:47:36 補充:
最後一種涅槃叫做「無住涅繫」。「無住涅槃」,其實應該講起來叫做「不入涅槃」。當行者已經沒有煩惱了,也沒有生死,他可以進到一個「無餘涅槳」裏面,但是他不要,他還是要在婆婆世界,用大慈大悲的心去度眾生,他可以把痛苦轉移掉的,但是他不將他的痛苦轉移掉,還要享受這些痛苦,他喜歡痛苦,他喜歡窮,他喜歡頭痛、腳痛、腰痛、胃痛、心臟痛。他已經學會了一切都無所謂,煩惱就是菩提嘛,痛苦就是極樂嘛,這種境界叫做「無住涅槃」,簡而言之,這個叫做「不入涅槃」。

2007-02-11 17:58:59 · answer #6 · answered by 無所謂 7 · 0 0

你都貼了:
貪欲永遠滅盡、瞋恚永遠滅盡、愚癡永遠滅盡,一切煩惱永遠滅盡,是名涅槃。《雜阿含經》
涅槃怎麼會是『虛無』的境界呢?涅槃是”已滅”貪瞋痴,不是滅了貪瞋痴就都空空沒有了,不要搞錯了。
涅槃是一個人超脫輪迴後,找到自性,並由自性證得法身報身和應化身,悟同體大悲,法身遍諸法界,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永住常寂光淨土,永住光明極樂世界,怎會是虛無呢?!

2007-02-11 16:19:28 · answer #7 · answered by SL 7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