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2.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2007-02-09 05:16:25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孟孟 1 in 藝術與人文 ➔ 詩詞與文學
1.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章旨
本章記孔子喜子游能實行聖門教化之道以教民也。
翻譯
孔子到武城去,聽到弦歌的聲音,就笑著說:「殺雞何必用牛刀呢?」子游回答說:「以前,我曾聽夫子說過:『在上位的人學了禮樂就能愛護人民;庶民學了禮樂,就容易聽從政令。』」孔子說:「各位,偃說得很對,我剛才說的話,只是開玩笑的。」
2.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翻譯
君子沒有與人爭出勝負的習慣,如果有,那就是比賽射箭這項技藝吧!比試時,兩人互相謙讓,然後升堂比試,比完後,贏的向輸的作揖,並請對方喝酒,這樣的競爭方式才有君子的風度。
2007-02-09 06:09:57 · answer #1 · answered by 愛aska說*牙套妹 3 · 2⤊ 0⤋
有一天,孔子到了武城,聽到一片彈琴瑟唱詩歌的聲音,
便微微笑著,說道:「殺雞,何必用宰牛的刀?」子游便
回答說:「從前我聽老師說過:『做官的學道(即禮樂教化
),就會愛恤人民;百姓學道,就容易接受指揮,聽使喚。
』」孔子連忙向同行的學生說:「偃的話是正確的。我剛
才那句話不過同他開玩笑吧了。」
孔子說:「一位有品德、有學問,而且能夠自立的君子,
對於違背仁道的功名利祿,自然不願去爭取。假使必不得
已,一定要說君子之爭,就以射禮作為例子吧!比射時,
升堂及下堂都相互行禮作揖,禮讓對方先行。勝負確定以
後,互相舉杯敬對方,輸的人先罰酒,贏的人再回敬一杯
。這樣的較量,仍然有所爭,但是所爭卻在於自己本身有
沒有射中鵠的、有沒有合乎禮儀,而不失為君子之爭的風
範!」
2007-02-09 05:24:20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4 · 1⤊ 0⤋
GOOD~
2007-02-16 17:19:50 · answer #3 · answered by Po-han 1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