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大家一個奇怪的問題, 常常在古書和連續劇中看到古代的前適用兩作單位, 可是一兩到底相當於台幣多少錢呢??
有時候連續劇說吃ㄧ頓飯要一兩, 但有時賞個五兩受贈者就好像樂翻了, 有時候蓋一動住宅只要50兩~~~好奇怪阿
請問閣下能否估算出一兩銀子=多少新台幣?
2007-02-08 21:02:49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 2 in 社會與文化 ➔ 禮儀
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現在很多人其實是毫無概念的。所以當有時候連續劇說吃一頓飯要一兩,但有時賞個五兩受贈者就好像樂翻了,有時候蓋一動住宅只要50兩等等荒唐透頂的情節,要知道萬曆年間國庫年收入才達到200萬兩,而且還是經過張居正改革後國庫收入豐富才有的數字。看過一些古籍就可以發現,一兩銀子的貨幣價值其實相當的高。
宋朝以前白銀總量太少,價值過高,還沒有成為流通貨幣,只存在於朝廷賞賜與會計結算當中,比如稅收、國家支付(如向金、西夏送交的歲幣“銀帛”多少之類),實際上明朝以前,市場流通均使用銅錢(北宋局部地區出現了紙幣)。銀兩成為流通貨幣只是明清兩代對外貿易活躍,外國白銀大量湧入以後的事。
因此今人所寫較多以中國古代為背景的歷史小說、武俠小說作品如《射雕》等書中也跟著把古代流通貨幣統統說成“銀兩”。但畢竟現代人比起明清時代的人時距更遠,對前朝貨幣制度及銀兩的實際購買力的認識更加不足,才會經常出現天價饅頭、天價酒菜,而認出於對古代經濟情況的好奇,大家應該對“銀兩”的價值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才好。
各朝代銀兩的貨幣價值都有所不同,那麼現在一般推算古幣值都採用一般等價物交換的方式來計算,很多歷史專著中都通過糧食價格來直接衡量貨幣關係,雖然單獨考慮糧價並不很準確客觀,但應該是極其重要的參考。以下採用太平年間的大米物價記錄為標準,進行一個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銀兩的貨幣價值答案。
以現今一公斤白米約為NT90元為基準,就來算算各朝代的物價指數吧!
唐太宗貞觀年間物質文明極豐富,一斗米只賣5文錢,通常一兩銀子折1000文銅錢(又稱一貫),就可以買200斗米,10斗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約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價計算,一兩銀子相當於NT106200元。不過到了唐玄宗開元年間通貨膨脹,米價漲到10文一斗,也是一兩銀子=NT53100元。
根據《宋史 食貨志》提到“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和《宋史 職官志》“每鬥(米)折錢三十文”的記載,姑且以2000個銅錢折銀一兩計算,太平時期米價是1石600—300錢(靖康之亂前後到南宋初期有一兩銀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計算範圍)。1兩基本上可以買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計算,1兩銀子相當於NT23760—47520元。
史載明朝萬曆年間一兩銀子可以購買一般質量的大米二石,當時的一石約為94.4公斤,一兩銀子就可以買188.8公斤大米。以一公斤NT90元計算,明朝一兩銀子=NT16992元。
在康乾期間銀一兩可以換兩擔米(一擔一百二十斤,約六十公斤),以現在的米價計算,一兩銀子=NT10800元,
銀以上的單位是黃金,一兩黃金約可兌換8~11兩白銀,銀的以下的幣值就是銅錢,而銅錢和銀的換算是浮動的,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這時的一文錢可購買到一碗白粥和一根油條。 不過“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 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白銀竟可以換到制 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
事實上古人一般都不會帶銀子外出,因為在正常的情況下都不會用這麼多錢(我想總不會有人想一天內吃掉一千碗白粥和一千根油條吧),而且你給別人一兩銀,人家也沒這麼多零錢找給你,所以一般都是帶銅錢,至多也是帶「麻銀」外出(「麻銀」就是電視古裝劇常出現的那種),即是一些細粹,不規則形狀的銀兩,它們的價值大多在一至三百文,這些東西當然的都可放在小布袋內,而若出現大筆的交易,如上百兩的價值,人們多數會用銀票交收,尤其在清代,銀號(銀票交收的地方)已十分普遍,而在銀票尚未出現的年代(泛指元以前),人們多數會以一千錢以繩串起,稱為一貫,以貫為單位(漢稱吊)攜帶外出。至於重量方面,若然是太重的話,一般都會以木箱放上車上運送的。
2007-02-12 18:35:51 · answer #1 · answered by 仙女下凡來解答 7 · 0⤊ 0⤋
●清代1兩=37.5公克
●1個銀幣(1元))=約0.72兩=約27公克
●1個銀幣(1元)=約等值1000個銅錢(1000錢)
●1個銀幣(1元)=約值1斗米(古代米貴)或1個玉環或1個石臼或1個男人4天工資(古代人工便宜)
綜上估計古代1兩銀約值現時新台幣2800元,1個銅錢約值現時新台幣2元
2007-02-10 15:40:02 補充:
目前白銀1兩約值新台幣550元。
2007-02-09 03:04:07 · answer #2 · answered by 江世正 6 ·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