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了一首七律,用仄起式首句押韻,有以下平仄拗救的疑問:
偶得機緣學寫詩 (仄仄平平仄仄平)
夫君說笑夠傻痴 (平平仄仄仄平平)
雖無妙筆書佳句 (平平仄平平平仄)
郤具至情訴巧思 (仄仄仄平仄仄平)
(上句的第四字(筆),拗了。我在對句第三字(至)作補救,改平為仄,對否?)
仄仄平平未通曉 (仄仄平平仄平仄)
堆堆砌砌確猶疑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上句的第六字(通),拗了。 我在同句的第五字(未)作補救,平仄互調,對否?)
知識之海何遼闊 (平平仄仄平平仄)
莫笑中年起步遲 (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外,我是用電腦幫忙查平仄的,不知有否出錯,譬如(郤)字,網上說是平,我相信是仄。
2007-01-27 22:02:38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sll 3 in 藝術與人文 ➔ 詩詞與文學
多謝whereaeu1911君的提醒,我真是以為(仄)字就是仄聲,完全沒有查核,所以第三聯要重寫了。 另,(郤)字是錯的,該改為(卻)。 (之)是平聲,一三五不論,不用改。 (得)是仄聲,雖然網上說是平聲,但之前有兩位文學高手都說是仄聲。
2007-01-27 22:46:53 · update #1
對不起,看錯你的名字,應該是whoareu1911。 我看過一些教人自己分平仄的文章,不過,除了有位網友說拼音字尾p,k,t的全是仄聲這一項,其他的愈看愈糊塗,唯有暫時用電腦。 所以若以此根據,(得)字是dak也是仄聲。
現第三聯更改如下,其他的平仄暫不更改,因為這題是針對平仄拗救而發問。 這首詩我共發問了兩題,如果想給予意見,請在另一題回答,謝謝。
對仗修辭未通曉 (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仄押韻確猶疑 (平平仄仄仄平平)
2007-01-28 01:27:00 · update #2
【拗的問題(續)】
詩中所示的平仄,有些字標示錯了。
第三句:「筆」是入聲字,屬仄聲;因此第三句的平仄並無問題。第七句:「識」也是入聲字,屬仄聲,「之」是平聲字。由於「識」字在第二位,不可偏離平仄,故要改寫以符合格律。另外,第三聯中的「仄」字,是入聲字(國音讀去聲),原標示為仄聲本是正確的,所以第三聯的平仄,原稿並無問題,改寫後反而錯了。
為了準確辨識讀音,建議購置一本粵音字典(有些會同時標示國音),以便查證,這是較為可靠及正統的做法。
【問題一】次聯的平仄原本並無問題,但因為「筆」字屬仄聲卻誤認為平聲,故導致在對句作不必要的補償。這種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其對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而「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式,當中第三字的「平聲」,是要「分明」的,絕對要避免改動。因為改動為「仄聲」後,整句變為「仄仄仄平仄仄平」,犯了「孤平」,那是律詩的大忌。如果無法避免,就必須句中自救,將第五字反仄為平,變成「仄仄仄平平仄平」的句式,才可避犯孤平。所以若改動第三字來補救上句的四字拗,就必犯孤平,變成又要改第五字去救,牽一髮而動全身也。故詩人對「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式的第四字,多不會隨便改動,儘量會守用平聲字。(註:這種句式,在七律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在五律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故在五律的情況,下句中第一字絕對要避免改動,平聲要堅守,若真的不能不改,就必須將第三字反仄為平作救,也為此,通常在上句不會在第四字拗。)故建議若遇到這樣的情況,儘量避免在四字拗。本聯上句本無拗,是辨平仄不準而誤認而已。
【問題二】第三聯的平仄辨別正確,「仄」的確是仄聲,粵音讀入聲,國音讀去聲。而題中所示的上句六字拗,並作句中自救的安排,完全正確。「仄仄平平平仄仄」變化為「仄仄平平仄平仄」,這種拗體,今人有稱之為「特拗」,在唐詩中是非常流行的句式,完全合法度,可以放心採用。(註:這種所謂「特拗」,在五律中就是「平平平仄仄」的句式,變化為「平平仄平仄」,在唐詩中,比正格「平平平仄仄」的應用率還要高。)
具體詩文的修改建議,將於另文中提供。
2007-01-28 17:32:36 補充:
第三聯原稿沒問題的意思是, 用正格就可以了, 不須救.
2007-01-28 12:30:04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tse127 6 · 0⤊ 0⤋
看 了 妳 的 詩 後 有 感 已 改 寫 也 希 望 妳 喜 歡.
偶 然 家 中 學 寫 詩
夫 君 笑 說 我 白 痴
雖 無 驚 世 好 詩 詞
已 是 美 人 挖 心 思
平 平 仄 仄 雖 不 曉
上 上 下 下 我 明 瞭
英 雄 志 氣 藏 詩 詞
莫 笑 中 年 起 步 遲
女 兒 志 氣 藏 詩 詞
莫 笑 中 年 起 步 遲
2007-01-29 09:41:14 · answer #2 · answered by Ta 7 · 0⤊ 0⤋
閣下對平仄的分辨可能不太清楚。
第二聯中:雖無妙筆書佳句 的「筆」字為入聲字,韻部屬四質。
全句的平仄應為「平平仄仄平平仄」,沒有「拗」的地方,所以也不需在對句作補救。
因此,第四句:「郤具至情訴巧思」中「至情」(仄平) 需另換一詞(平平),好使全句平仄回復正常的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 建議可將「至情」易作「真情」或「真誠」。
另首字「郤」用錯了。「郤」音隙,入聲,解作空隙。正確應為「卻」字。「郤」「卻」同為入聲字,但部首不同,字義有別。
第三聯中「仄」字確為仄聲,入聲字,韻部屬十三職。
「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式可改為「仄仄平平仄平仄」,但要注意第三字必需為平聲。
2007-01-28 12:24:37 · answer #3 · answered by 江湖客 7 · 0⤊ 0⤋
哈哈~ 得閒學寫詩, 人都醒目啲! 努力努力!
第一句: 得(平聲)
第四句: 郤(我諗你係寫"卻"呀?, "卻"係仄聲)
第五句: 仄(平聲, 無錯係平聲)
第七句: 之(平聲)
第三&四句對句拗無問題.
第五&六句對句拗, 不通! 我提議改"通"為"學(仄聲)".
你有否聽過"一三五不論, 二四六分明"? 意思係句中第一, 三及第五個字的平仄可拗, 但第二, 四及六個字的平仄不可拗!
按這個原則, 第一, 五句已有問題; 另外第一 & 二亦有對句平仄不對的問題, 努力努力!
2007-01-28 05:57:53 補充:
哈哈, 平仄唔使上網搵嫁, 學下自己數呀ma! 唔通你以後寫詩作對都上網囉~另外, 你有否聽過明朝文人釋真空在「玉鑰匙歌訣」提到既「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根據這個原則, 個人認為(不過唔代表實啱~ hehe), 得是平聲的.至於你話果個仄(入)聲, 我諗係俗話"dug 鄉度阻住晒"個dug 囉, 我諗.P.S. 平 = 平聲; 上, 去, 入= 仄聲
2007-01-28 06:15:34 補充:
仲有, 你是否國語or 普通話人?要注意國語or 普通話只有四聲 (平, 上, 去, 入); 而粵語是有九聲的(陰平, 陰上, 陰去, 陰入,陽平, 陽上, 陽去, 陽入, 中入)!
2007-01-27 22:31:54 · answer #4 · answered by xxx 5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