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請問原住民的祭典有哪些
請大約敘述一下
內容愈多愈好

2007-01-27 06:30:35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 1 in 社會與文化 節慶 其他民俗與地方節慶

2 個解答

臺灣原住民,係泛指在十七世紀中國大陸沿海地區人民尚未大量移入前,已經居住在臺灣及其鄰邊島嶼的住民,包括日治時期稱為高山番以及稱作平埔番的原住民。目前政府認定的原住民共有十二族,約四十三萬人,約占臺灣總人口數的百分之二。依據語言學的調查分析,臺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民族(Austronisian)或馬來民族。南島民族分布在東自復活節島,西至馬達加斯加島,南抵紐西蘭,北達臺灣這廣闊的海域與島嶼上;而人類學者的研究也歸納出諸如干欄建築(把房屋架高,與地面保持距離,以避濕氣、蟲蛇)、刀耕火墾、編蔞、皮衣製作、文身、吃檳榔、輪舞等文化習俗,都屬於傳統的南島文化。近年來,一部分學者依據臺灣地區原住民語言眾多而分歧的現象,推論出臺灣應該是數千年前南島民族開始擴散的起源地。在其他南島民族區域先後遭到回教、基督教等文明影響之際,臺灣的原住民則相對維繫和傳承了深具特色的文化習俗。


臺灣原住民族群文化的內涵與特色,可以由傳統的居住地域予以
臺灣中部地區有布農族、鄒族及邵族。布農族約有四萬人,與鄒族兩者文化屬性較為接近,傳統游耕及狩獵是主要的生產方式,也由此而衍生出複雜的觀念、儀式與禁忌。布農族的射耳祭(一種狩獵的祭儀,以箭射獸耳禱求獵穫豐收)、小米祭是其主要的儀式;在音樂的表現上,則以祈求豐收的「巴西布布」(pasibutbut)多音部合唱方式深受矚目。此外,由於居住在臺灣最高的山地,因此布農族也被稱為「真正的山地人」,他們由於人口增加及因應土地資源需求而作的遷徙,規模十分驚人,其父系氏族制度、皮衣製作技巧,以及祖靈(hanito)信仰是比較突出的文化表現。鄒族約有七千多人,以玉山為起源地,依據其居住地、語言與習俗分為北鄒、南鄒。傳統上鄒族擁有嚴密的部落組織,以男子會所與農耕、漁獵的祭祀,維繫著部落基礎的教育與信仰,而戰祭(mavasvi,戰勝敵人後舉行的祭典)、收穫祭(homeyaya)、揉皮技術、熊禁忌(禁捕獵及食熊)與尚武風氣等,則構成其文化的特色。此外,南鄒有子貝祭(祖靈依附在收藏的貝珠中,舉行祭儀時司祭取出由眾人分持之)、農事祭儀,但日治時期布農族人大量遷入,南鄒與之混居,成為弱勢的一方,對於其文化傳承有巨大的影響。邵族則僅有近三百人,居住於日月潭,原居潭中島嶼,後被遷移至潭邊,他們曾有「浮嶼」耕作(在竹筏上鋪上土草,種植作物)的技術,捕魚、耕作和狩獵都是基本的生產型態,其語言文化則受到近鄰泰雅族與布農族的影響。


居住在臺灣南部地區的則有魯凱族與排灣族,前者約有一萬人,後者約有六萬餘人。兩者在文化上有許多近似之處。譬如,太陽及百步蛇騰信仰、貴族平民階層、雙系制度、陶壺及琉璃珠製作、雕刻藝術、盪鞦韆(乃重要儀式,通常女性方能參加)等。由於擁有貴族制度,土地由貴族租佃予平民,因此貴族的臣屬得以專注藝術的創作,使其藝術成就在臺灣原住民族中最為卓著。此外,排灣族人相信祖靈居住於大武山上,每五年會到各部落探視其子民,因此「五年祭」是該族與祖靈相聚的重要祭典。


臺灣東部地區居住著阿美族、卑南族與葛瑪蘭族。阿美族擁有十四萬人口,是原住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族,大部分居住在東部縱谷與海岸,屬於母系制度,擁有會所及年齡階層,傳統上部落的頭目擁有重要的權威與責任。至於生產方式,除了有農耕、狩獵外,海濱的漁撈作業也受到重視,而該族每年七月至八月間舉行的豐年祭(ilisin)和豐富的歌舞內容,則最為外界所熟知。此外,阿美族依據其居住地區分為南勢、港口、秀姑巒、馬蘭、恆春等亞群,在語言、習俗和服飾上有所差異。卑南族約有一萬人,區分為知本、南王系統,在語言、文化上有些微的差異。由於嚴格的傳統會所訓所造就的堅強戰鬥力量,以及擅於處理與統治者的關係,讓該族在東部曾有相當長時期得以節制鄰近的阿美族、排灣族等部落。其重要的祭儀有男性的猴祭(訓男性的勇氣)、年祭、海祭及女性的鋤草祭,儘管西方和漢人的宗教相當程度地介入其部落的信仰,但部落的女性祭師仍擔負預測吉凶的主要責任,而以集體力量進行的部落除喪儀式,亦是較為特殊的機制。葛瑪蘭族約有二千人,原居地在宜蘭平原.


居住在臺灣東方海域島嶼-蘭嶼的雅美族約有三千多人,他們和臺灣本島上的原住民有很大的差異,譬如沒有釀酒的技術,也沒有獵頭的習俗,而以芋頭當主食及飛魚文化等,則構成其獨特的海洋島嶼文化。其中,anito祖靈信仰、飛魚祭、半穴居、拼板船、惡靈觀、髮舞,以及其與南方菲律賓巴丹群島島民的血統、文化關聯,最能凸顯該族群具有的獨特文化傳統。


參考資料
http://www.gio.gov.tw/info/culture_c/abor.htm


參考資料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13001807 2

2007-01-27 06:53:55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5 · 0 0

原 住 民 豐 年 祭 典
  每年一到暑假七月份開始就是原住民豐年祭典的季節,各部落舉辦各場的歡樂,神聖祭典活動,其中以阿美族的豐年祭最受矚目。活潑的舞曲,豔麗的服飾總會吸引不少民眾前往觀賞,進而演變出專業的舞蹈表演及場所。其中阿美文化村,則為最代表性。
  在阿美族文化村還未正式成立前,一群40,50的舞者就在,忠烈祠的平台及美軍招待所表演,當時大都吸引外國的觀光客前去觀賞,民國50年以後,經縣政府的建議及田埔部落長老的同意下搬遷至田埔車站附近(現中華國宅的空地上)的公有地上搭建臨時舞台繼續表演,當時空地上有一顆高約四、五層樓的阿美族話叫〝麻亞〞百年橡皮樹,舞台就在這棵樹的前方,根據阿美文化村的60歲舞者李美蓮表示,舞台由竹子搭起,前由蘆葦編成裝飾,不少觀光客都喜歡在這裏照相留念,而這棵老樹則為當時那荳蘭部落聚會、活動的主要場所,不論是出草獵人頭、豐年祭都在此舉行,老一輩只要看見這棵大樹就能憶起不少往事。
   後因颱風來襲臨時舞台遭全毀,表演場地再度遷移至田埔車站前,最後遷移到吉安車站前。

     
      
  民國51年,阿美文化村在林春瑛、許木碇夫婦催生下正式在吉安火車站前成立,從此有了真正表演的舞台,客人則以日本觀光客為主。一直到79年12月17日,發生大火阿美文化村全毀,80年元旦,搬遷到現址-吉安海濱93-1號,搭臨時舞台,同年1月31日搭正式舞台,步入正軌營業至今,現在的客人還是以旅行團、日本觀光客為主,票價為200元,男女舞者共有40位表演的曲目則是較為人熟知的豐年舞、婚禮、祭神、迎賓等。
   根據阿美族文化村現在的負責人鄒紫梅表示:現化村內的舞蹈曲目、舞步、服飾大都保留傳統的精神,只是取材上較為簡化了,而為了迎合觀眾口味,文化村偶爾會有一些較現代活潑的舞曲加入。
  民國47更生日報主辦結合花蓮市阿美族各部落的豐年祭,所舉辦的第一屆阿美族小姐選拔,8月23日熱熱鬧鬧在花崗山運動場舉行,當時共有十位花樣年華各部落的阿美小姐參加角逐,評審委員由觀眾擔任,觀眾只要買一份更生日報就有資格參與投票票選。參賽者披戴號碼的彩帶在豐年祭中與大家一同歌唱、跳舞觀眾邊觀賞,邊加以評選。
  

2007-01-28 03:52:14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mbitious Adolescent 5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