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中庸談的天命與第一寶玄關有什麼關連?

後學求道已十數年了,只知三寶是無價寶,但卻不如何下功夫,

應該說不知三寶心法修行的具體做法。

只能從文字裡去了解道理,由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嘗試來找自性

般若,由自我的約束來降伏妄心,三寶對於我去除妄心好像沒有

什麼助益,不知那位大德能為我解惑,不甚感激。

2007-01-26 09:16:38 · 7 個解答 · 發問者 ? 2 in 社會與文化 宗教信仰與靈性

7 個解答

性理心法之義,主要的是剖悉證明,  師尊師母二位老大人,傳的「真空妙有☉」這一點,真正覺悟一點之真,真傳真授,由假而真,借假明真,由此觀之,我之肉體,雖然是假的,無假不能明真,無假不能修真,無假不能行功了願,救世渡人,代天宣化,總之借假修真,故這次我們得的是,「真空妙有☉」真我假我,性命雙得,雙得要雙修,真借假,假借真 合而為一,打成一片。救渡三曹,人、鬼、仙同返理天,肉體雖然是假,而成了真的,何以故,雖然肉體是假的,要作真的事,救渡三曹,人、鬼、仙同返理天,肉體雖假,在事實上,成了肉身活佛,由此觀之,我真一切真,真於何處,「佛即我,我即佛」,「道即我,我即道」。天地萬物,形形色色,無一物不是佛,天地萬物,形形色色,無一物不是我之全身,何以故,天無為、無心、無我,地無為、無心、無我,我若無為、無心、無我,我與天地有何異也。故曰「天即人,人即天」此乃「性理心法」之真義。真修之人,覺悟「性理心法」之真義,還在半途中,最重要的是,身心合一,天人合一,真覺真悟,真悟真行,實踐作到,行而永恆,方可達本還原,歸根認☉。真修之人,勉之慎之,珍重珍重。
此「性理心法」之義,言詞簡陋,顛倒錯亂,前後順序,無頭無尾,錯語者不勝其數,敬請諸位大德前賢修正不吝指教,是為序。
                 高山愚人  謹識
---------------------------
以上出自慈光出版之性理心法

2007-01-26 19:46:21 · answer #1 · answered by 轟天雷 1 · 0 0

第一除妄心!!! 看到你po的文 就知道這個妄心 是無法除的,完全沒去研究為何古聖先賢會如此 只為求道,成先成佛!!? 難到他們都是白痴嗎? 那為何後人要唸他們的經典道理。

第二 控制信徒的一種方法 ---會不會太好笑 如果這樣子能控制的話,是不是叫他們投票讓我當總統他們就投了! 不然會被天打雷劈是這樣子的嗎?

發文者 沒有先做功課 就亂亂說。就跟選舉一到的人一樣 愚昧的只追自已所愛,不管是非對錯,自已覺得的才是對的,就算是支持的人在你面前殺了個人 ,你也會嗺眠自已沒看到...............

2008-12-24 06:47:47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lan 1 · 0 0

如果你有打算你的將來,或你已走上修道這條路上、或已經有小小的成就、而一直無法突破。經云:念破金剛經、讀徹大悲咒、種瓜得瓜、種豆還得豆,不受明師點、永在輪迴受。故云:不遇明師、磨磚作鏡、不得窺見玄牝之門,生命之竅,終不能成道。

中天修道依4程序而行

(1)初學者以佛、道為基礎
(2)短時間讓你開悟
(3)開悟後,適應期,放棄所有經典,進入新的領域
(4)中天的無為禪修

http://tw.myblog.yahoo.com/love_myovid/article?mid=544&prev=1126&next=1077

2007-04-09 08:42:00 · answer #3 · answered by 頡熹 3 · 0 0

下文摘自道與三寶一書的一段文章「三寶與人之關係」,希望有助於解決前賢的問題。


天有三寶,日月星,缺一不清,因為日月星為天體,是主宰吾人命運的,故稱天命不可違,而「天命之謂性」,故日月星亦代表性理,故天之三寶亦代表理天,有一定之順序、軌道與道理,失去一寶,則宇宙大亂,不得清靜,星球將毀滅,人也無地安身。
地有三寶,水火風,離一不寧,因為水火風均為地球上的動力來源,也是維持吾人性命生存之重要元素,代表氣天,失去一寶,則人不能生存安居。
人有三寶,精氣神,少一不成,因為精血乃人身體力之來源,氣乃人身精力之來源,神乃人身生命之來源,神衰則病,神去則亡,為構成人身的重要因素,代表象天,若失去一寶即不能成一個活人。
道有三寶,關訣印,失一不真,因玄關乃吾人靈性之交接處,可與天之三寶相通;口訣為通天神咒,法力無邊,可與地之三寶相通;合同手印乃吾人之本來面目赤子心,可與人之三寶相通;失去一寶則天地人不能合一,理、氣,象無法配合、就無法產生作用,故不真。
由以上天地人與道之三寶可知,一貫天道是貫通天地人的真理大道,適合吾人之修行。「玄關」與日月星的天性相通,「口訣」與地水火風四大的自然力相通,「合同」與人的心神相通;所以,只要你確實了解此一與天地人一貫相通的三寶真義,自然就會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胸襟,起心動念都會「存好心」,待人處世也會體諒別人、尊重別人,甚至幫助別人,所以就會「說好話」、「做好事」,如果你不信「三寶」,不肯修道行道去「救好人」的話,天地人三界的正神都不會幫助你,你就只好按照自己的「命運」在人間流浪,或被邪魔外道利用,而不自知,不知何時才能抵達「彼岸」,真正自由自在。

2007-01-29 10:44:21 · answer #4 · answered by Charlie 1 · 0 0

我也不知道什麼關係
不過有點想法
佛陀曾說過 他的掌中沒有秘密
所以佛經中是不是有什麼天機
我個人認為 可能沒有

另外舉宇宙彌勒皇教為例
自頌曰內容中顯示,「中國而今有聖人」其中的中國亦為東方,而今譯為耳,二字結合為陳,今譯諧音「金」,中國自古以龍的傳人稱聖,亦為龍,這樣的組合正代表預言著,宗教皇帝:「宇宙彌勒皇教教主──彌勒陳氏金龍」。


如果是這種解法 叫猜笨謎 不叫暗藏玄機
那只是把字句解成自己想要看的
所以千萬不要預設某件事是真的 然後這樣解經


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2007-01-28 14:52:42 · answer #5 · answered by ? 6 · 0 0

前賢你好:
中庸談的天命,是指人的天理良心。
我們先不去談三寶與天命有什麼關係,那後學也不以道場的角度來去強行解釋天命與三寶之關係,這很虛無,我想你研究了十數年就參悟不出來,可是從發問是角度來說,你會去探討,就代表著你有慧根,所以如果以道場的角度來強行解釋,我想前賢也早就聽過好幾種版本了,依然找不方法。
那我們討論,如何降伏妄心,我想這是很多修行人在討論的方法,人的自性般若,不是用文字來尋找的,早己就擁有了,只是我們總是在無形當中運用,你相信嗎??
而文字般若是來為我們印證的,未學來打個比喻好吧!
昔日有一道姑,名曰『愚姑』
她在道觀中的工作是負責採買與煮飯,可是為什麼會收叫『愚姑』呢??她每次出去買食物時,買水果總是選最小的,明明大的和小的是一樣的錢,而買菜時,總是選比較難看的菜,而附近的村民都覺得她的行為很奇怪,而那些攤販總是喜歡很她做生意,因為最小的水果和賣相比較難看的菜,總是被她買去了。
而她買回來後,總是被道觀中的人唸,也認為他拿一樣的錢出去,可是買回來的東西比較差,認為她有從中牟利,直到有一天,在道觀的主持問愚姑,為何會這樣子時,她便回答…
『每個人都覺得一樣的錢,應該買大一點的食物,可是我們是修行人,所用的一切都是眾生供養的,那如果我們買大一點的食物,不是和眾生爭利嗎?而且我們之所以會想買大的,不也是一點貪念嗎?雖是合情合理的貪,可是如果我們難小貪都戒除不了,慢慢的累績就會變大貪,我們吃少一點,吃差一點沒關系,就把好的、大的都留給眾生,這不也是另一種慈悲與喜捨嗎?』這是我們生活中一種小小的禪理,可是如果沒人點破,誰又知道這其中的含的大大道理呢?愚姑雖愚,可是對於修行,她卻一點都不含糊,比會講大道理的法師,來得實際多了,也許文字般若她不行,但對於去除妄心,她卻有自己的一套,當然文字般若有其效用在,所以我們明理,今知道方法,更要去身體力行,至於如何去除,也請前賢自己去仔細參悟,後學在些不多講了。

2007-01-28 14:32:48 · answer #6 · answered by 小碇 2 · 0 0

您好:但願您看完有所領悟,先從文字道去悟,再從自身去找,人有人性、靈性與天性,明心見性是見人性、靈性還是天性,太多值得您思考的問題?

語言和文字文化是一個民族、國家在歷史演進中遺留下來珍貴的
遺跡,有一定的脈絡可尋。然而很少人會去研究這個歷史的軌跡,更不會想從裡面找回些什麼。因為語言、文字文化那麼自然,自然的讓人忘了裡面有太多的秘密,有很深的含義。自然的,人在這遺忘中而失去了歷史,失去了聖、賢、仙、佛當初遺留下來的玄機。如今想要瞭解當時聖、賢、仙、佛的心路歷程,就必須從字裡行間去領悟,尤其是修持的人。

古今中外之經書,如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道德經、佛經、
聖經等多的不勝枚舉,然而,一般人看經書,看過就算了,卻不從裡面去悟解經書的涵意,自以為看了經書,背了經書,就以為懂得了經書。要知道,經書是每一位先聖、先賢、仙、佛之所為、所行記錄,都足以做為世人為人處事的典範。也是讓世人能照著先聖、先賢、仙、佛的足跡而行,而達於至聖、至賢、至佛的一條途徑。

如果世人自己以為能不照著先聖、先賢、仙、佛的足跡亦能做到
人倫典範,那麼世人也都可以成聖、成賢、成佛做祖了,又何須要經書?所以經書的流傳至今,有它不可磨滅的因果。不可諱言的,經書也讓世人迷失於經書之中而不自知。孟子曰:﹁盡信書,不如無書。﹂或許就是有感而發吧!

如何來研悟經書,經書處處含藏天機的承露,所以有些經書必須
一字、一句去推敲,甚於要反過來悟讀。要知道,文字、語言、行為代表了那個時代的演變,如果沒有辦法從一字、一句去推敲,則根本不能悟解經書的涵意。甚而一字、一句都是當時人文歷史的改變,一字悟錯,一句悟錯,整部經書原意盡失,切記!切記!

所以修道的人,想要瞭解先聖、先賢、仙、佛的心路歷程,就必
須從字裡行間去找。因為真正的道豈是用文字語言來形容的。
先聖、先賢、仙、佛把當時的心路歷程寫出,而從文字裡面找尋
最切契的文字來形容,然有時也無法用文字來形容,因而用反面的意思。然留於後世,讓有心人去看、去悟,領悟到了,就能明瞭,領悟不到,也就無法瞭解。

尤其是經書,六祖曾說:﹁明心見性。﹂如果有心人反過來看,
那麼﹁性見心明﹂,同樣是四個字,然而境界就完全不一樣了。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三個字,先後不一樣,那麼意思就完全不一樣了。佛在心與心在佛。佛、法、僧與僧、法、佛,明理與理明,感情與情感,精神與神精,平常心、心常平、心平常、常平心、常心平,學問與問學:::反過來看看也許有不一樣的收穫與境界。

同樣的古時候的經典都是文言文,也都是沒有標點符號,標點符
號近代才有的也因為如此,如果標點符號點錯了那麼整部經典原意盡失,因此很多的經典都被人曲解了涵意,如此如何找回經典的真正涵意實在是不容易。而今太多的修持者都去解釋經典,解釋對應該,解釋錯誤就造成不可彌補的後果,這是最忌諱的事。也因為如此才有悟道之說。

所以經書的留傳至今,就有著不可思議的因果。而如何來探討這
因果,首先必須要瞭解到,語言、文字文化在人為進化的歷史演進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什麼從古至今所傳下來的經典並非很多,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先聖、先賢、仙、佛把當時的心路歷程寫出又怕世人曲解了涵意,即使是真理,也或許會因為時間、地點、環境、人為及一切不可預知的變異而改變,如何能讓這變異,產生永恆不移,那就不是凡夫俗子,所能預知的。

所以現今之修持者看經書,只知其文、其字不知其文字詞意,每
一個文與字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詞意,所以如何去瞭解那詞意,就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文字的用詞與詞意在修持中是非常的重要,往往一個字詞的不同有不同的詞意,然又有多少字同而義不同,然又有多少字不同而義同,音同、字不同、義也不同的有多少,也因為如此如何把真理化之於文字,就更費思量了。

2007-01-27 10:45:08 補充:
從上古時代,人在自然法則下,至今孕育著不同的歷史文明,也
產生了至今不同歷史文化的結果,而語言、文字文化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也揹負著傳達人文歷史演進訊息的責任。如何從中去領悟,則是要看有心人如何去悟、去做了。

以前的文言文已經讓人迷惑,現在的白話文更是讓人迷誤,文言
文時代人還會去思考悟道,而今之人只看文字內容,不知內容對與錯,標點符號的出現,更改變了整個文字文化結構及意義,也因為如此文字文化與文字遊戲更是全部出籠。

經典的詮釋就更加紛亂,如何從中找到真正的真理,實在是難上
加難,也因為如此文字文化,改變了整個文字結構及意義,如何傳授那真理、真道就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007-01-27 10:46:26 補充:
宗教原本背負了傳達人文、歷史、道德訊息的責任,如今教育取
代了宗教的職責,但目前教育已經無法代替宗教而失去了原來傳達人文、歷史、道德訊息責任的宗旨,現今教育的發展,教科書的編攥是因為現今時代的需要而制訂。

而今之宗教雖然表面上也保持著一貫的作風,但放眼看去,今之
宗教也多少失去原來傳達人文、歷史、道德訊息責任的目的,一昧的在傳教而非傳道,迷失在道與教之間。更甚假借神佛之名以人想做功德贖罪之心,紛紛組織團體以功德為名實為為自己謀名利。

2007-01-27 10:47:30 補充:
更因為人為私心的作祟,而把宗教淪為爭名謀利的工具,為了一
教之利一教之私,一人之私一人之利而努力,道的蕩然無存實非有心之人所樂見,而是道的博大精深根本不是能從幾本經典一窺其奧的,所以語言、文字文化在人文歷史上所佔地位之重要可想而知。

從文字歷史的文化演進看文字道,實在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文字
道的起源又是如何?倉頡創字更是玄妙,如何以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引申而來,每一個文字文化為什麼要如此寫一點、一橫、一豎、一撇、一捺、一鉤均有很深的學問與含意,如何從甲骨文演變而來至今的篆、隸、楷其間有多少變遷、筆誤、美化、變形,如何去解釋就更費思量。

2007-01-27 10:48:42 補充:
文字道與文字文化在整個修道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文字
障更是所有修道者都會碰到的問題,如何從中尋找答案就只有各憑所學,其時文字道自有一定的脈絡可尋,只是世人不知罷了。

無形道化道有形

有為道化道無為

春風化雨無字道

道化字文字化道

2007-01-27 05:43:28 · answer #7 · answered by 羅元竹 7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