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有二句很重要的立宗經文
A「末世億億人修行,罕一成道;惟依念佛,可得度脫。如趁船渡海,不勞功力。」
B「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妙禪」
原著云「經云」 而看了很多淨土宗大師的注釋, 均是說出自「大集經」, 但是我發現大方等大集經卷或是大集月藏經, 似乎沒有這兩段, 不過不是很確定, 可以請問一下這兩句應該是出自何經何品?
C 另外請問一下, 末法五百年時, 將出現一個菩薩之說, 有哪些經典提到呢?
2007-01-23 08:38:06 · 10 個解答 · 發問者 ? 3 in 社會與文化 ➔ 宗教信仰與靈性
AB. 感謝 ah tian 的回答, 感謝您的修正, 不過我列出的兩種大集經, 我初看時, 一樣是沒看到相同或類似的文句,
由於兩個大集經內容實在很多, 很難重複翻讀, 可以的話請直接告訴我位於何經何品!
C. 請知道的人不吝賜教.
2007-01-23 11:28:41 · update #1
感謝慚愧愚夫 , 讚喔.. 有沒有可能是位於其他經典內?
2007-01-23 11:33:45 · update #2
我不是要問經文的意思
我不是要問經文的意思
我不是要問經文的意思
我不是要問經文的意思
我不是要問經文的意思 ... 故於請請勿用「闡述」作答. 不過仍謝謝回答
TO:小皓呆, 謝謝您喔.
不過我就是看許多淨土宗大師都說 AB 出自大集經, 但是我有天把兩個大集經都看過, 就是沒看到這兩句, 也沒看到類似的文句...這次和上次不同, 這次慚愧愚夫他說他也找不到. 應此如果有人知道, 請告訴我這兩句是位於何經何品!?
至於 C , 確定的是, 的確有經典提到末法將有菩薩的出現, 只是並未明講500年, 所以想知道是否有其他經典也這樣說過!?
2007-01-24 04:14:34 · update #3
TO:阿一,感謝您的回答,您說:有正見 即正法在
那麼何謂正見? 請再多一點闡述好嗎
2007-01-25 08:01:58 · update #4
TO:小皓呆..
感謝您提供的這篇資料, 佐證 C 的解答. 而且由思惟品至受持品綜觀菩薩末法五百年一事, 足見閣下閱經之深, 更令我茅塞頓開. 我會利用這個假日, 好好的重讀一次大方等大集經. 另外 A 與 B 還請指點一下..
2007-01-26 04:55:43 · update #5
TO: 羅元竹
您的見解真是精闢, 但提醒聰明反被聰明所執.
懂的越多, 迷的越深.
迷的越深, 懂的越多...
2007-02-01 08:28:03 · update #6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az331.pixnet.net/blog
2014-11-13 20:48:41 · answer #1 · answered by KNMFWCVXRGHG 1 · 0⤊ 0⤋
何謂修行?http://www.ddm.org.tw/ddm/master/main.aspx?cateid=490&contentid=6396 修行就是徹底改變自己的習氣,讓自己做一個有理性、有智慧的人。改變自己面對環境的心態,那麼,再惡劣的環境都可以泰然處之;這樣不但可以讓自己身心安樂,也可以幫助身邊的人開發內在智慧,得到身心安樂。這就是修行。從自我肯定、自我提昇,到自我消融,是從「自我」到「無我」的三個修行階段。以智慧來處理事、以慈悲來對待人,以勤勉、謹慎、恭敬、謙虛、寬容的態度,凡事從自己以身作則,自然能夠產生力量感動他人。南摩觀世音菩薩! 嗡。嘛呢唄咪。吽。
2007-02-24 02:54:59 · answer #2 · answered by 小祥 7 · 0⤊ 0⤋
所謂末世億人修行,罕一成道,今天在世之人都在修道、行道與學道,前世、累世、後世都一樣,問題是學的是那個經、那個道,首先要瞭解人為、環境、地點、時間、因果的不同,如果加上有形的、無形的、有為的、無為的,先聖、先賢為了說明這個經與道,窮其一生所領悟的,所傳下來的有多少,想要表達些什麼?
世上有多少的經典值得學習,有多少經典被人所曲解,然您瞭解有多少是經,多少是典,是道經、是人經,是道典、還是人典,是以道為經,還是以人為經,是以道為典,還是以人為典,以道為經適合天下人,以人為經不見的適合天下人,您分不出是道經還是人經,當然所學就有問題,只是大多數人以人為經,而不以道為經,以人為典,不以道為典,當然無法成為聖賢人。
宇宙的浩翰讓人不可思議,諸子百家每個人都從中瞭悟些微道理,那些留傳至今,那些失傳,留傳至今就一定都對嗎?再再使人懷疑,〈經與道〉的紛亂篡改,讓人不知所從,也讓人迷失於經與道之中,佛經裡的大藏經有多少部,聖經改過幾次,這些外來的〈經〉透過翻譯難保一定都對,甚至於有些咒語翻成文字都一定對嗎?
如今在台面上的大師都是假借神佛的名義,傳自己的道,佛經不可以增減一個字,增減一個字就是魔說,道之廣根本不是人所能瞭悟,而宇宙的浩瀚也不是任何一種宗教所能含蓋,每一位聖賢、仙、佛的道都不一樣,請問您要學誰的道。
天下所有的宗教、派別都是給眾生一個〈妄〉,為了這個妄終生追詢〈尋〉,妄想到西天、妄想到天堂、妄想有福報、妄想消業障、妄想消孽障、妄想成佛、妄想成聖、妄想成仙、妄想成名、妄想得利、妄想得財,一切都是以妄為出發點,不知腳踏實地好好把自己的本份做好,以天命為依歸,以道為經,以道為典,而人以每一位聖賢、仙、佛的經為參考,人以人德為表率,無私無我。
最後經要成道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道一樣,經不一定一樣,經只能做一個參考,去悟經去瞭解能融會貫通後才能去講經,如果您悟錯,您講的經就錯,講錯因果就跟著來,講自己的經是真實不虛,不須妖言惑眾、不須誇大其詞、不須張官李代、不須威嚇利用、不須搬門弄斧、不須歌功頌德、不須頸上添花、只須實話實說、有憑有據、把自己印證到的說出就是一部最好的經。
真正瞭解道的,想必一定不敢為,因為真正的正道,有些不但違反倫常,也違反正規的法統,根本不是世俗人能理解的。所以能瞭解正道而能行正道的,不但要有大智,還要有大慧。不但有大慧,還要有大勇。不但要有大勇,還要有大慈。不但要有大慈,還要有大悲。不但要有大悲,還要有大定。不但要有大定,還要有大靜,否則如何能行真正的正道。
真正的正道更要有泰山崩於前的定,還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更要有慧斷情絲的劍,修道之人如果還抱持著世俗的道,則如何能辨真理,明是非。所以修道之人有如過江之鯽,而真正能瞭解道的,卻千萬人找不出一人。
宇宙在運行,道在法轉,何處不是道,何時不是道,修道是修自己的心,太上老君清靜經中,皆明示於中,甚至於大學中庸、四書、五經、佛經等世間所留傳之經典,皆說明修道以
修心為本,心不修,一切皆妄然。心外無佛的道理。
總之心之玄妙,如果沒靜下來體會,根本無法瞭解您有三個心兩個意。心之所在,心之所為,既然不瞭解當然不知心要何為。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唸只唸聖號,經也就免了,如此的唸法有如放羊的孩子,沒有一點恭敬心,把聖號口語化,然當您有難時不知您要如何呼喚?〈尋聲救渡的道理
何成聽過唸經、拜佛能成道能成佛的,癡人說夢,只聽過您是我的普薩,您是再世活佛,每個人都能成佛,只是您沒有去做,您去做當下您就是活佛,何須五百年,處處皆有佛,人人都是佛,只是您不為而已。共勉之!
2007-02-05 05:15:04 補充:
帶著一顆悲懺赤誠感恩的心,聆聽活佛的教悔、天的垂憐、我當更加努力,才不虛渡此身,更願與眾生分享,天賜的恩寵。感恩!
2007-02-01 05:05:09 · answer #3 · answered by 羅元竹 7 · 0⤊ 0⤋
罕一成道?希罕不稀罕?一?何唯一?罕是一。何是一?相與見如鏡應不二。唯一稀有世尊。一念善領佛恩是念佛。珍惜生心感恩是道。
2007-01-26 14:45:05 補充:
【說】言-7-14
注音一式 ㄕㄨㄛ
解釋
1.訴說、告訴。
2.解釋。
3.談論。
4.責備。
5.介紹(親事)。
《教育部國語辭典》.......我? 補漏?添足?
6.言兌...說?言悅是......心?起那一顆???青春豆?
2007-01-28 17:20:59 補充:
既是亂說?索性說完???~~^^
A「末世億億人修行,空一成道;惟依念佛,可得度脫。如趁船渡海,不勞功力。」
會不會是撿字排錯字?????空一不就是 空與有勒?!罕...很像牛愛尾???
B「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心深妙禪」
無上當然也無下喽?????當下也無???停車暫借問.......>"<
2007-02-03 14:39:19 補充:
向內觀照向內修 亦無執內 是正信
心得識 向外攀緣迷惑即非正信 是正信
正信?一止.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合相則是不可說.
無...內外中皆無執.無住空.無住有.......執無亦是抱石頭...投江自溺嗎?
2007-02-03 15:01:37 補充:
一哥..
水漂高手可以在河面點3 - 4下吧?落了水.還看得到那石子嗎?????沒打過水漂真以為可以衝到100?????神通?還是石頭無知.還是河畔只您一人.亂丟石頭.水花一片擾魚悠游........水深危險.莫下水.心情差???也別丟石斷水流.
難道?????自築堰因為您發現野溪溫泉...???您享受吧....不過別小在水裡0...也小心別燙著.....^^
2007-02-04 11:38:32 補充:
知的越多, 迷的越深.
迷的越深, 知的越多...
懂的越多...終於可以不懂.
不.懂.方服太虛.方知不虛.
2007-01-26 09:31:53 · answer #4 · answered by 再想想 7 · 0⤊ 0⤋
~一念~阿彌陀佛~
~慧心~立定即佛~
《湊版面》唱首~阿彌陀佛~ ^.^ ~
~阿彌陀佛在心間~法喜與您分享~
阿彌陀佛在心間~衪教我不貪不厭~
阿彌陀佛在心間~抛開紅塵多雜念~
不管路艱辛~我願意去邁開大步勇向前~
不管路遥遠~何時到終點我會完成這心願~
阿彌陀佛在心間~快樂在於人世間~
阿彌陀佛在心間~衪教我不貪不厭~
阿彌陀佛在心間~抛開紅塵多雜念~
不管路艱辛~我願意去邁開大步勇向前~
不管路遥遠~何時到終點我會完成這心願~
不管路艱辛~我願意去邁開大步勇向前~
不管路遥遠~何時到終點我會完成這心願~
阿彌陀佛在心間~快樂在人世間~
阿彌陀佛在心間~逍遙於人世間~
阿彌陀佛在心間~我堅守這份信念~
2007-01-26 04:11:30 · answer #5 · answered by ? 3 · 0⤊ 0⤋
【無相念佛】的修練之法源出於《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為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顯然念佛圓通章所傳授念佛之法乃是以想念之念來念佛,而不是嘴說口唸;因此正覺同修會 蕭平實老師施設善巧方便以拜佛的方法來達成念佛一念相續,淨念相繼的目標。
---
《八識規矩補註》卷2:「此識(阿賴耶識)是總報主故;有情投胎時最先,命終時居後也。依憑經(即雜寶藏經)論(即瑜伽與攝論)略辨此識捨出之處,總括經論。頌曰:『善業從下冷,惡業從上冷;二皆至於心,一處同時捨。』(二論之義)『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旁生膝蓋離,地獄脚板出。』(經義)謂經論異者,經驗六趣差別;論明善惡兩途,蓋六趣亦不出善惡也,即前生死心也。」(CBETA, T45, no. 1865, p. 475, c23-p. 476, a1)
造五逆罪或謗 佛、謗法、謗賢聖之人於捨報時,由頭部開始捨報,故言【惡業從上冷】;故於初死位以後即開始陷入昏迷,此時縱然欲以念佛往生西方亦已不及,已限入極重之悶絕,根本無法念佛;當阿賴耶識捨離色身一分,地獄身已在地獄形成一分,阿賴耶識捨離色身九分,地獄身已形成九分,最後阿賴耶識由腳板捨離,地獄身已形成,開始受長劫之尤重純苦之報,故言【地獄腳板出】。
一般學佛人、念佛人若無謗法、謗賢聖之地獄業者,大多屬善業之人,故捨報時必是【善業從下冷】,於息脈斷後而進入初死位,此時色身雖已不能動作,無法表示意見,但仍有意識存在,若【無相念佛】功夫成就,於此時必能繼續憶佛念佛,則極易與彌陀世尊相應,必然極易往生也。
一般念佛人修學持名唸佛,然而經常是嘴唸心不念,心緒極為渙散,若進入初死位時,平時唸佛所依靠的舌根又已無法運作,又無憶佛念佛的功夫,此時必將增加往生之難度也。
比較之下,可知【無相念佛】之殊勝;若此法修學成功,不僅必然往生,又因具備淨念相繼的動中定力,可依此定力而轉入看話頭,參究【念佛是誰】,因緣成熟必打破黑漆桶而親見自性彌陀,必上品上生也,此即是念佛圓通章中「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之真實義理也。
2007-01-24 12:39:46 · answer #6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我又來做功課ㄌ^^
C 另外請問一下, 末法五百年時, 將出現一個菩薩之說, 有哪些經典提到呢?
佛經的集結與特色 宏印法師
http://www.buddhist-canon.com/MULU/SUTRACOL.TXT
------------------------------------------------------------------------------
B「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妙禪」
http://www.google.com/search?q1=%ADY%A4H%A6%FD%A9%C0%AA%FC%C0%B1%AA%FB%A1A%ACO%A7Y%B5L%A4W%B2%60%A7%AE%C1I&q=%ADY%A4H%A6%FD%A9%C0%AA%FC%C0%B1%AA%FB%A1A%ACO%A7Y%B5L%A4W%B2%60%A7%AE%C1I&hl=zh-TW&ie=big5&domains=www.cbeta.org%2Fresult%2Fnormal&sitesearch=www.cbeta.org%2Fresult%2Fnormal&sutra_name=&radiobutton=search&SubmitSearch=%C0%CB%AF%C1
--------------------------------------------------------------------------------
A「末世億億人修行,罕一成道;惟依念佛,可得度脫。如趁船渡海,不勞功力。」
http://www.google.com/search?sourceid=navclient&hl=zh-TW&ie=UTF-8&rls=SUNA,SUNA:2006-48,SUNA:zh-TW&q=%e6%9c%ab%e4%b8%96%e5%84%84%e5%84%84%e4%ba%ba%e4%bf%ae%e8%a1%8c%ef%bc%8c%e7%bd%95%e4%b8%80%e6%88%90%e9%81%93%ef%bc%9b%e6%83%9f%e4%be%9d%e5%bf%b5%e4%bd%9b%ef%bc%8c%e5%8f%af%e5%be%97%e5%ba%a6%e8%84%ab%e3%80%82%e5%a6%82%e8%b6%81%e8%88%b9%e6%b8%a1%e6%b5%b7%ef%bc%8c%e4%b8%8d%e5%8b%9e%e5%8a%9f%e5%8a%9b
知識多時欲念多
慾多不達煩惱多
♫~♫~♫~南無阿彌佗佛~♫~♫~♫
2007-01-23 23:20:44 補充: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機緣品第七
http://book.bfnn.org/books/0011.htm#a07
『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
2007-01-26 01:01:57 補充:
【云】
解釋
1.說。
【說】言-7-14
注音一式 ㄕㄨㄛ
解釋
1.訴說、告訴。
2.解釋。
3.談論。
4.責備。
5.介紹(親事)。
《教育部國語辭典》
2007-01-26 01:02:53 補充: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13/0416_002.htm
T13n0416_p0874c12(00)║賢護。
T13n0416_p0874c13(15)║今有菩薩三昧名曰思惟諸佛現前三昧。若有菩薩。具足修習如是三昧。
2007-01-26 01:03:20 補充:
T13n0416_p0874c14(03)║當得成就如上所問諸功德等。賢護當知。
T13n0416_p0874c15(04)║更有無量無邊勝上功德說不可盡。
T13n0416_p0874c16(00)║爾時賢護菩薩復白佛言。善哉世尊。
T13n0416_p0874c17(03)║唯願說此菩薩念一切佛現前三昧。
2007-01-26 01:05:41 補充:
斯諸善男子善女人。往昔已於諸如來前。
聞是三昧讀誦受持。以是義故如來滅後。
於最末世五百年終。法欲滅時。法將壞時。
還當得聞如是三昧。聞即生信無有驚疑。
不退不沒生大歡喜遍滿身心。讀誦受持思惟其義為他解說。
乃至一日一夜行是三昧。賢護。若復有人。
聞此三昧無有驚怖。亦不退沒不生謗毀。
聞已隨喜即以為實。思惟分別心開意解。
但能為他暫時稱善。所獲福聚尚不可量。
況能讀誦受持勤思而行。為他廣說至一日夜。
賢護當知。是善男子善女人。因是事故。
即便獲得過於無量阿僧祇大功德聚。
T13n0416_p0880b03(07)║遂得住於不退轉地。隨所願欲如意即成。賢護。其事雖爾。
2007-01-26 01:09:02 補充:
【菩薩念一切佛現前三昧】
法欲滅時。法將壞時。
能讀誦受持勤思而行。
遂得住於不退轉地。隨所願欲如意即成。
故~「經云」
1.訴說、告訴。
2.解釋。
3.談論。
^^
2007-01-23 17:39:38 · answer #7 · answered by ? 3 · 0⤊ 0⤋
A:先了解經書裡所說的意義再哪裡,有佛性後~決定是要先成佛(到佛界)還是要解救眾生
B:唸一句阿彌陀佛能消自己的八十八劫~當劫數消完自然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前提是自己要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C:無解
2007-01-23 13:01:12 · answer #8 · answered by - 2 · 0⤊ 0⤋
末世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
我翻遍大集經月藏分也沒找到,這段話最早說出的是道綽禪師,
我的推斷是道綽禪師從正像末法的法運,而說出自己的見解!
道綽禪師是被彌陀救度之人,曾講觀無量壽經兩百遍,
在山西省玄中寺住持的時候,滿山滿谷都是念佛的人,
可見是當時的高僧善知識,
他以獲救的眼睛,看當時剛翻譯出來,
最流行的大集經而說出那樣的話,我只能知道到這裡.
而末法五百年後出現一位菩薩,沒聽說過,
但佛曾預言,正法滅後七百年,印度會出現一位大德菩薩,
叫龍樹,出自入楞伽經,這件事是千真萬確,
不是佛所說的,我們只能參考.你了解意思吧!
2007-01-23 11:26:16 · answer #9 · answered by ? 6 · 0⤊ 0⤋
A〕末世億人修行,罕一成道;唯依唸佛,依佛力 加持 ,故,方可度脫
B〕若人口唸阿彌陀佛,心阿彌陀佛, 意唸阿彌陀佛,既得念佛三 昧,既 得無上 深妙禪定
C〕只有聽到有 龍樹菩薩出現
2007-01-23 16:23:48 補充:
唸佛法門是 易行道,知易行難
禪宗是難行道,但!知難行易
故有!有禪有 淨土尤如添 角虎,有禪無淨土 八九走錯路
2007-01-23 16:35:08 補充:
禪門,淨門,相府相成,故曰禪、淨雙修。事實上佛法只有一法,只是糸派名稱不一樣,
就 像是 在大學科糸有別
2007-01-24 14:50:38 補充:
古聖先賢遺傳下耒的大集經肯定不會錯。
只是!要以智慧眼觀,要是用咱們凡夫俗子的看法,肯定看走眼
至於五百年有菩薩出現
●若以凡夫心看佛菩薩,佛菩薩也變成凡夫
●若是聖賢人眼中看,個個都是佛菩薩
2007-02-05 21:54:17 補充:
●祖師大德也有說:憶佛唸佛,現前當耒必定見佛
只要深信不疑,必能成就
●祖師大德又曰:信為道源功德母,學佛要信佛所說,如果不信就沒辨法啦!
2007-01-23 11:05:47 · answer #10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