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依樹輪來判斷樹齡的學問,
是由何時何人提出的?
小弟在看《尋秦記》的時候,
主角項少龍在秦朝論說此學問給幾位高人聽的時候,
那些高人當下的反應還前所未聞,
可見此學問應該是在中國秦朝以後才有的。
先謝謝回答~!!
2007-01-20 21:57:19 · 7 個解答 · 發問者 小紻 3 in 科學 ➔ 植物學
其實數的年輪研究,約始16世紀初,相當於於明末清初,而且是到了20世紀初期,才有較長足的發長,所以秦朝人不知道是正常的啦!
樹木年輪的研究歷史,可以追溯到五百年前。著名畫家兼科學家達文西 (Leomardo Da Vinci, 1452-1519) 曾觀測到樹木年輪寬度與降水間的直接關係。瑞典學者 Carl Von Linne, ( 1707-1778 ) 曾研究了生長於瑞典最北界的橡樹,發現夏季的高低氣溫與年輪的寬窄有關。法國的 Duhamel 和 Buffon (1737) ,美國的 A. C. Twining (1827) ,俄羅斯的 F. N. Shvedov (1892) 等,都對樹木年輪的形成進行過研究,嘗試建立年輪寬窄變化與某種氣候環境要素變化之間可能的聯繫。 除了這些早期少數創始者之外,直到 1910 年,樹木年輪學的進展是不大的。
世界樹輪界公認為“樹木年輪學之父”是美國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道格拉斯 A. E. Douglass (1867-1961) ,他於 1910 年首先論證了樹木年表學的可能性。作為天文學家,他的主要興趣是研究太陽黑子的活動,想要證實太陽黑子活動是以11年為周期,及其對天氣變化有相當的影響。但他缺乏足夠的歷史氣象資料,意外中發現當地樹輪寬窄形態有類似的變化,故而聯想到樹輪可能反應出降水變化,從而促使他去試驗以合適的樹木替代“氣象年表”。
他發明了樹木年輪研究領域中極為重要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交叉定年,延伸了資料序列,論證了樹木年輪與氣候之間的關係。並且他還是第一個準確給出了美國新墨西哥州史前 Aztec 部落族毀滅日期的人。由此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準確的考古定年的新方法,該方法能準確到一年的範圍內,被喻考古學上的一場革命。
經過 70 年的發展,樹木年輪學在理論和方法上都逐漸完善起來,成為一個嶄新的獨立學科。世界上大規模的樹輪研究成果出現在 80 年代以後。在各種分析手段、研究方法日臻完善的情況下,樹輪氣候學家做出了許多重要的成果。
2007-01-28 14:02:12 · answer #1 · answered by 仙女下凡來解答 7 · 0⤊ 0⤋
其實數的年輪會產生是因為冬、夏季的雨量問題,下季雨水多吸收水分多時樹木的木質部就長的比較快且顏色淺而寬,而冬天則深又細。
《尋秦記》:一個現代人回到秦朝,念唐朝詩人的...........
我們同學說不錯看.................................
2007-02-01 18:17:28 · answer #2 · answered by 字典 2 · 0⤊ 0⤋
樹輪研究的歷史
人們很早就觀察到,樹輪的寬窄型態和環境之間似乎存在某些關連。但是一直到二十世紀的三○年代,樹輪相關研究才真正成為一門科學,引起科學家的注意與關切。
起先是美國天文學家道格拉斯(A.E. Douglass)為了證實太陽黑子活動是以 11 年為周期,意外發現當地樹輪寬窄形態有類似的變化,故而聯想到樹輪可能反應出降水變化,因而建立樹輪學的基本原理與方法,開始了樹輪相關的研究,從而揭示美國亞歷桑納州印第安人活動區的乾旱情形。七○年代以後,拜分析工具和技術日益進步之賜,加上樹輪本身具有可以精確定年的優越特性,近年來更成為探討古全球環境變遷的一項重要工具。
樹木生長的主要特徵之一是樹輪的形成與變異,這除了受到樹木本身的遺傳因子控制外,也受到環境的制約。樹輪不僅能用來判定年代,更像是環境的紀錄器,可供探討過去數百年至數千年來各種環境因子的變化,包括氣候、水文、環境污染、地震、火山、部落遷徙……等問題。樹輪生長快慢受到外界環境與氣候因素的影響很大,而且不論環境如何變化,都會逐年忠實地記錄在其中。
什麼是樹輪
以針葉樹樹**橫截面來看,由樹皮到樹心(髓心)之間有一圈圈深淺分明的輪紋。每一道淺色和深色輪紋合起來才是樹木在一年中生長的樹輪,才真正稱為「樹木年輪」。由樹皮往內看,首先是一層薄薄的管束形成層,此薄層細胞向外分裂形成後生韌皮部,向內分裂形成樹**主體——後生木質部,就是俗稱的「木材」。一般說來,越靠近形成層的樹輪是晚期形成的,越往樹幹中心部位,形成的年代越早,也就是越老的樹輪。
一年四季中,氣候寒暖不同,會影響樹幹內形成層的活力。每年春季,相當於樹木徑向生長的前期,形成層活動旺盛,產生一些體積大、細胞壁較薄的細胞,就是我們看到淺色輪紋部分,稱為早材;到了夏末或秋季的生長後期,形成層產生出體積小、壁較厚的細胞,即深色輪紋,稱為晚材。由於晚材和次年早材的界限明顯,藉此可判斷出一棵樹的樹輪數目、寬度和每一輪的形成年代。
樹輪之間的寬窄有著很大的差異,最主要是由於周遭環境或氣候發生了變化。大致說來,在風調雨順、氣候暖和的年代,所形成的樹輪寬度會比較寬些;在寒冷、乾旱的時期,樹輪寬度就會比較窄。複雜的氣候環境因子藉由樹木生長,可轉化成簡單的樹輪差異形式,來替代外界複雜的變化。
在一道道的樹輪中,有時存在一些「變異輪」。例如,如果在樹木徑向生長的前期,突然發生嚴寒或乾旱事件,可能在一年輪中會看到有兩道或多道輪紋產生,就是所謂的「偽輪」;或是在整年氣溫很低與大火山爆發後,會形成「霜輪」;甚至可能因持續多年的嚴寒或乾旱,樹木為了維持其基本生理消耗,停止徑向的細胞分裂,而有「缺輪」的現象。這些變異現象,在分析樹輪時,尤其在訂定每一輪的年代時,都需要特別注意,以免造成誤判。
樹輪如何再現過去的環境氣候
要以樹輪重現過去的環境,首先得依照想要研究的主題,在適當地點選擇樹輪樣本。例如要了解氣候變化情形,可以就不同氣候類型區進行採樣。像生長在林木界限附近的樹,即在此界限以上就不再存有這種樹林的高度,主要可以反映出氣溫的變化;而生長在乾旱地區的樹木,則會反映出當地降水的變化情形。要研究大氣污染的問題時,就要在不同方位、多個地點採樣,這樣才能對不同程度的污染進行比較。
採回的樹輪樣本經過處理後,要將每一道輪紋代表的年代定出,並找出有「偽輪」、「缺輪」等變異現象,以防止錯誤定年。之後,量測各輪的寬度、材質密度、同位素組成或是各項元素含量變化,每一個樣本的變化序列經過「標準化」(standardization)處理,去除樹木本身因生長特性所造成的個別差異後,再合併、組合所有的標本序列,就能建立出各種的樹輪指標年表(dendrochronology)。最後,透過生物統計模式的計算和分析,可以得知樹輪指標與氣候或環境的關係,進而推算出過去的氣候變化、水文變遷、火山歷史、地震或是山崩事件。
在同一氣候區內的同種樹木,在同一時期內樹輪寬窄的形態類似。例如一棵活樹內層的樹輪形態和天然殘林、古代建築用材或廢墟中的木頭外層之樹輪型態一致,就可以將兩者銜接起來,成為更長的樹輪序列。目前美國亞歷桑那大學的科學家哈蘭以各種來源的刺果松標本,已建立出約涵蓋一萬兩千年範圍的樹輪序列。這樣的時間表將能提供北美洲自上次冰河期結束以來氣候變遷的逐年說明,揭開北美洲初次有人定居時的奧祕,甚而藉此增進科學家對當前全球暖化的了解。
2007-01-28 20:55:09 補充:
這個網站還有許多關於樹輪的資料
只是我怕會太多沒全複製下來
你可以去看看
2007-01-28 15:52:56 · answer #3 · answered by 小魚兒 3 · 0⤊ 0⤋
台灣的地理命盤為亞熱帶,也就是接近地球上生長代謝最快速的
熱帶雨林,台灣低地平原淺丘或今之都會城鄉所在地,即令原先
完全未受人為干擾的天然林,其林木的壽命通常罕見得以超越三
、四百年,五百年歲以上的巨木尤其微乎其微,當前低海拔諸多
號稱千年老樹等,筆者懷疑其估算的精確度。此乃因亞熱帶菌類
旺盛,樹木生長迅速,木材質無能在自然環境下保存長久,故如
墾丁公園內茄冬巨木處處,但樹幹輒見腐蝕中空,年歲更是短淺
不越一、二百年,且樹齡無法以所謂「年輪」計算,並非濃淡一
圈即記一年,反之,一年數輪不定,最好得有放射線碳十四等技
術方得定位。
生物、生態學或樹木學上所稱的老樹,其樹齡非數千年無以致之
,其生育環境大抵在高寒極端惡劣的丘地,其物種多為松柏等古
老裸子植物群。以目前所知,位於美國加州世界最古老的活樹刺
果松( bristle-cone plne )為例,樹齡為四千九百餘年,已死的枯
木則有可推斷至七千一百高齡者。不僅年歲悠遠,它那五針一束
的松葉可停留在枝椏上達三十年,真名副其實的老樹。相對的,
台灣顯著的老樹則為中高海拔的檜木類及玉山圓柏等,針葉第一
純林的台灣冷杉,則年歲大抵在五百年以下即壽終正寢,鐵杉的
樹齡亦不高。拉拉山的紅檜二十餘年前訛傳六千高齡,經美籍專
家前來診測,推斷為三千五百年;阿里山神木號稱巨無霸,其樹
心早已蝕盡,詳實年歲若干畢竟只能推測,但應在三千以上。至
於低海拔的闊葉樹能否逾千仍是疑問。
老樹為何可以長壽的機制,在於其能否延緩生長的能力,且隨溼
度、養分等,作敏感的調整。長在加州乾旱的石質土上的刺果松
族群,海拔約一萬英尺的貧瘠坡地上,遇到氣候合宜則迅速生長
,糟遇惡劣條件則緊縮活力,故得延年益溝。針對這些生長輪的
研究,歸結輪線寬度與溫度、溼度變遷息息相關,仔細分析生長
輪的變化,足以決定出過往溫度變化、降水與乾旱的循環模式,
因而自道格拉斯( A.E.Douglass)開創以樹輪來研究過去氣候
變遷以降,西方早已發展出得以鑑古知今的「樹齡學」,有助於
於考古學、氣候學、水文學,甚至於地球磁力變化的研究,水庫
邊數百年水文資料的建立等等。
換句話說;樹齡學正是探討生命與環境互動的活見證,老樹生態
忘義亦藉此而展現。然而,台灣迄今為止,似乎不見此面向的研
究成果,老樹的文化內涵並非落在科學、生態、土地層面。而今
之一窩蜂查訪「老樹」,實與生態保育、自然文化毫不相干,可
以說,係隸屬本土意識解嚴後,系列追尋「鄉土文化」的旁支,
對消失的農村、田園文化的追憶,根本上是人文的探索、鄉土的
情結。
andy
2007-01-21 13:15:47 · answer #4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話不能這麼講 因為尋秦記本身的盲點就是 他是由現代人所寫的小說 而不是當時秦代的人所編的
所以這麼說好了 可能當時有記載了相關的紀錄只是
了解不出來 到了以後才有人把他解讀出來吧\
2007-01-21 10:59:32 補充:
因為當時焚書坑儒太嚴重 就算有紀錄 說不定也被秦始皇給燒了
2007-01-21 05:57:36 · answer #5 · answered by 容易被忽略的人 2 · 0⤊ 0⤋
台灣的地理命盤為亞熱帶,也就是接近地球上生長代謝最快速的
熱帶雨林,台灣低地平原淺丘或今之都會城鄉所在地,即令原先
完全未受人為干擾的天然林,其林木的壽命通常罕見得以超越三
、四百年,五百年歲以上的巨木尤其微乎其微,當前低海拔諸多
號稱千年老樹等,筆者懷疑其估算的精確度。此乃因亞熱帶菌類
旺盛,樹木生長迅速,木材質無能在自然環境下保存長久,故如
墾丁公園內茄冬巨木處處,但樹幹輒見腐蝕中空,年歲更是短淺
不越一、二百年,且樹齡無法以所謂「年輪」計算,並非濃淡一
圈即記一年,反之,一年數輪不定,最好得有放射線碳十四等技
術方得定位。
生物、生態學或樹木學上所稱的老樹,其樹齡非數千年無以致之
,其生育環境大抵在高寒極端惡劣的丘地,其物種多為松柏等古
老裸子植物群。以目前所知,位於美國加州世界最古老的活樹刺
果松( bristle-cone plne )為例,樹齡為四千九百餘年,已死的枯
木則有可推斷至七千一百高齡者。不僅年歲悠遠,它那五針一束
的松葉可停留在枝椏上達三十年,真名副其實的老樹。相對的,
台灣顯著的老樹則為中高海拔的檜木類及玉山圓柏等,針葉第一
純林的台灣冷杉,則年歲大抵在五百年以下即壽終正寢,鐵杉的
樹齡亦不高。拉拉山的紅檜二十餘年前訛傳六千高齡,經美籍專
家前來診測,推斷為三千五百年;阿里山神木號稱巨無霸,其樹
心早已蝕盡,詳實年歲若干畢竟只能推測,但應在三千以上。至
於低海拔的闊葉樹能否逾千仍是疑問。
老樹為何可以長壽的機制,在於其能否延緩生長的能力,且隨溼
度、養分等,作敏感的調整。長在加州乾旱的石質土上的刺果松
族群,海拔約一萬英尺的貧瘠坡地上,遇到氣候合宜則迅速生長
,糟遇惡劣條件則緊縮活力,故得延年益溝。針對這些生長輪的
研究,歸結輪線寬度與溫度、溼度變遷息息相關,仔細分析生長
輪的變化,足以決定出過往溫度變化、降水與乾旱的循環模式,
因而自道格拉斯( A.E.Douglass)開創以樹輪來研究過去氣候
變遷以降,西方早已發展出得以鑑古知今的「樹齡學」,有助於
於考古學、氣候學、水文學,甚至於地球磁力變化的研究,水庫
邊數百年水文資料的建立等等。
換句話說;樹齡學正是探討生命與環境互動的活見證,老樹生態
忘義亦藉此而展現。然而,台灣迄今為止,似乎不見此面向的研
究成果,老樹的文化內涵並非落在科學、生態、土地層面。而今
之一窩蜂查訪「老樹」,實與生態保育、自然文化毫不相干,可
以說,係隸屬本土意識解嚴後,系列追尋「鄉土文化」的旁支,
對消失的農村、田園文化的追憶,根本上是人文的探索、鄉土的
情結。
http://www.alishan.net.tw/taiwan/article/article4/art10.htm
2007-01-21 03:48:59 · answer #6 · answered by ? 7 · 0⤊ 0⤋
樹輪研究的歷史
人們很早就觀察到,樹輪的寬窄型態和環境之間似乎存在某些關連。但是一直到二十世紀的三○年代,樹輪相關研究才真正成為一門科學,引起科學家的注意與關切。
起先是美國天文學家道格拉斯(A.E. Douglass)為了證實太陽黑子活動是以 11 年為周期,意外發現當地樹輪寬窄形態有類似的變化,故而聯想到樹輪可能反應出降水變化,因而建立樹輪學的基本原理與方法,開始了樹輪相關的研究,從而揭示美國亞歷桑納州印第安人活動區的乾旱情形。七○年代以後,拜分析工具和技術日益進步之賜,加上樹輪本身具有可以精確定年的優越特性,近年來更成為探討古全球環境變遷的一項重要工具。
2007-01-20 22:04:41 · answer #7 · answered by 嘉豪 6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