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片: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如果我將這兩句斷做(留意標點):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有沒有分別?哪一個較為解得通?
2007-01-18 13:37:19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isotl2002 6 in 藝術與人文 ➔ 詩詞與文學
回helen050206:
羽扇綸巾幾句似乎不是在形容諸葛孔明。
2007-01-18 15:17:24 · update #1
回梧桐雨:
閣下的見解甚精闢,大開眼界。
但如果單看羽扇綸巾四字,可以不作坐於陣中發施號令之解,只是言周公瑾之衣著外表亦無不可。如此文質彬彬的打扮,女性眼中自然充滿魅力,正好配合雄姿英發。
故「雄姿英發,羽扇綸巾」可以算做單寫周公瑾的神態外貌衣著,而其功業則只有「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一句,不知閣下有何意見?
2007-01-20 04:59:03 · update #2
回梧桐雨:
感謝閣下提供的資料,本人對「羽扇綸巾」認識不深,原來是當時普及的衣著。
但縱然如此,愚見以為詞裡的「羽扇綸巾」應不單只形容打扮,「雄姿英發」和「羽扇綸巾」應該可以有一點內在關係。
周邦彥詞:「綸巾羽扇,困臥北窗清曉。」詞中的「綸巾羽扇」如果只是作普通打扮,就無必要特意提出來,當中應該還有一點飄逸瀟灑或儒雅風流的味道。中國人的審美標準非常奇特,雄糾糾的壯漢反而不及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來得有男子氣概。儒雅風流的周公瑾,因「羽扇綸巾」而「雄姿英發」,閣下以為是否可以解得通?
2007-01-22 12:29:48 · update #3
回Leo Ja / 渣.尼奧:
閣下所說有理,其實我要探討的不是標點符號是否「附加」得宜,而是該如何去理解這一段文字,用標點符號只是為了方便解說,更易明白斷句的位置罷了。
古文沒有標點,任意斷句可衍生出不同意思。就蘇軾這首詞去看,己可憑兩個不同的斷句方法看出不同的意思來。難道不值得討論嗎?
2007-01-23 08:41:24 · update #4
再者,研究斷句的方法亦並非沒有意義。據知識+一位前輩所說:
古代人是通過口頭朗誦,悉心體會去分章斷句的。句讀的概念,很早已然存在。古人認為:“句讀者,語絕為句,半絕為讀。文意斷為句,文意未斷為讀。”重視句讀,由來已久。《公羊傳》序中已經指出:“講誦師言至於百萬,猶有不解,時加釀嘲辭,援引他經失其句讀,以無為有,甚可憫笑者,不可勝記也。”
古人都將句讀看得很重要,並非我們所創的。我們並不是在做代言人,只是想更好掌握文章的意思而已。希望閣下不要誤會。
2007-01-23 09:00:05 · update #5
回Leo Ja / 渣.尼奧:
閣下覺得我不是在「虛心探討」嗎?何以見得呢?
之前我可能用詞不當,令閣下以為我在說這句詞是諷刺手無縛雞之力的書呆子,其實我只是想說所謂「雄姿」,不一定是要是雄糾糾的武夫,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亦可以表現出來。我只是提出一個解讀方法,並無表示過哪一個較為正確。這不算是在莽作斷定吧?
2007-01-24 04:59:59 · update #6
至於閣下說:「只要說得通,能自圓其說便可。」請恕我不能同意。既然斷句不同會有不同意思,而它們間又可能是有衝突的,又怎可以因為能自圓其說便兩可之?這不是真真正正的曲解了作者嗎?我們固不能代古人發言,但試圖找出比較解得通的讀法去了解作者意思亦有問題嗎?
2007-01-24 05:00:49 · update #7
回cheetahlouis:
感謝閣下提出以韻作為句絕處的看法,但我仍不十分肯定是否正確。
蘇軾詞向來予人「曲子中縛不住」的感覺,就以這首《念奴嬌》為例,已有多處和原詞譜不合的地方。例如下片第一句,有人認為應跟詞譜斷作「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是否依就無誤呢?
我認為用韻只是追求可入樂作唱,作詞人固然會傾向在用韻地方完結句子,但不肯定是否必然?
2007-01-25 04:33:45 · update #8
我試舉一例,可能不盡相同:
周邦彥《西河》:燕子不知何世;入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裏。
世字是韻,但依文意卻不是句絕之處。
2007-01-25 04:39:19 · update #9
關於這問題,也想提出些許意見。
詩歌的欣賞,意境的體會確實是很重要的。但詩歌的意境,就是透過文字來表達。因此,要會其意,也就必先要讀通文字。文字的理解,的確存在著很多不同的層次,要深入到那種程度,每個人的需要都不同,也沒有一定的標準。但加深對文字、語法的理解,對詩歌的欣賞與體會,總是有幫助的。古詩文有如瀚海,知無涯,學亦無涯矣。
詩歌用韻的常規,從詩經開始,已然是“大停頓處不可無韻,小停頓處可以無韻”。“語絕”或“文意斷”之處,是為大停頓處,“半絕”或“文意未斷處”,皆屬小停頓處。唐詩宋詞的用韻方式,基本上也是依循著同樣的原則。換言之,在詩詞之中,語絕、意斷之處,必須要用韻;但反過來,半絕、未斷之處,則可用可不用。因此,詩詞當中的韻位,不一定是語絕、意斷之處。只要想想詩經及古體詩中,一些句句用韻的篇章,乃至律詩中首句入韻的模式,當可意會到這點了。至於宋詞,則可嘗試參考一些實例,自可明白個中情況:
(1) 秦觀之《如夢令》:“遙夜沉沉如(水),風緊驛亭深(閉)。…無(寐),無(寐),門外馬嘶人(起)。”“水”、“寐”、“寐”等韻位,都不是語絕處。
(2) 李清照之《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晝”是韻位但不是意斷處。
(3) 韋莊之《木蘭花》:“獨上小樓春欲(暮),愁望玉關芳草(路)。”“暮”是韻位但非意斷處。
(4) 歐陽修之《蝶戀花》:“…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處”是韻位但不是語絕處。
在眾多宋詞詞牌當中,這樣的情況是相當普遍的,可見此乃慣常的做法,亦符合前述用韻的一般性準則。
因此,以用韻的規律為據,不足以肯定必須要在“雄姿英(發)”之處句絕。但反過來,卻可以用韻的常規為據,來否定絕句於“羽扇綸巾”處,原因是,語絕、意斷處,不可無韻。既然“巾”不是韻位,則不應是句絕之處了。在眾多宋詞之中,似乎違反這常規,句絕而不韻者,是極罕見的。
以上從形式規範的依據引伸出的結論,是“雄姿英(發)”未必須要是句絕處,但“羽扇綸巾”則不可以是句絕處。
從語法及文意的角度來分析,(不詳說了,因為眾多網友的分析,已然相當詳盡精確,與在下所想,也是大同小異,故為免重複,就不再贅述了)雖然不可絕對排除題目中重新標點(變成「遙想」至「故國」一段二十八字內,兩斷其詞意)的可能性,但兩相比較,傳統的方式(「遙想」至「故國」一段二十八字內,只一斷其詞意)似乎較為流暢,令詞意發揮的脈絡,較少中斷。若然再加入上述可能違反用韻常規的因素,似乎採取傳統做法較為合理。
其實在這兩種句絕的方式以外,還存在著另一可能性,或許也頗為值得深思。雖然坊間詞書,十居其九都句絕於“雄姿英(發)”處,但在金諍的《宋詞綜論》中,由「遙想」至「故國」之間,作者並沒有標上任何句號,即全段皆用「,」逗號,直至「…煙滅」處才下句號。個人覺得,這樣的標點方式,似乎在語氣、詞意兩方面,都更能一氣呵成、一意貫通。時間空間,由虛(遙想…)返實(故國…),更覺暢通無阻,運轉無隔。
總的來說,愚見以為,這幾個不同的方式,無論採取那一種,都並不會將原文的重心意念扭曲,從而導致歧義的產生,且亦無礙對全詞詞意的整體理解。而事實上,整段由「遙想」至「故國」的詞意,基本上大家的理解都無大出入,所以個人覺得,或許可以採取兼收並蓄的態度,不必拘執於尋求定尊於一格也。
以上純是個人拙見,恐亦有頗多謬誤之處,懇請多加包涵為盼.
2007-01-25 13:57:54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tse127 6 · 0⤊ 0⤋
先引用網友atse127之言:
古書一般是不斷句的,前人讀書時要自己斷句。換言之,閱讀文章的人,自己要負責落標點。因此,古代教育是很重視斷句的訓練的。《禮記‧學記》說:“一年視離經辨志。”意思是說,童子讀書一年以後,就要考查“離經辨志”,亦即句讀的能力,也就是為古藉經典,標點斷句,看看理解是否正確無誤。
古時斷句的責任在於讀者,如果斷句不準,讀起書來就會曲解文意了,這種文化是很有問題的,因此才會弄出一句含多意的笑話。不過詞格已明確指出斷句所在,「發」和「滅」是押韻的,肯定是句絕之處,如果更改了則有違原意,且不合韻律。若以獨立句子而言,後者始終欠妥,三句不連貫,忽然間斷了,正如梧桐雨所言「變得淡而無味」。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在這裏頓下來,意思不完整。
「雄姿英發,羽扇綸巾。」另開話題。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又說回周瑜事跡。
在詩詞中,「羽扇綸巾」象徵具有儒學修養的人,應不光是書生打扮。
2007-01-24 17:38:52 補充:
《釋名》綸,倫也,作之有倫理也。
2007-01-25 16:58:42 補充:
多謝樓主的糾正。「韻位是句絶之處」的確有誤,翻查龍榆生著的《唐宋詞格律》,詞格標 (韻) 的可斷句也可句讀,標 (句) 的不斷句 (除了少數問句),書中有說:「調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宋詞的句子長短應是規定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變格:「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由 " + - +|(句) +|─ ─|(韻) " 變格為 " |─ ─ ||(句) ─ ─ ─ | (韻) "註:─ 表平,|表仄,+表可平可仄,(句) 為句讀,(韻) 為韻位
2007-01-25 17:02:57 補充:
《念奴嬌》不論定格或變格都限制了「小喬初嫁了」和「羽扇綸巾」均作句讀。「韻位是句絶之處」或改為「句位不能斷句,韻位可斷句也可句讀」,此一改未知準不準確,如有誤請各位斧正。
2007-01-26 09:27:20 補充:
昨日看《康熙詞譜》,發覺與上述有牴觸的地方,今已釋疑,原來本人對「句」「讀」「韻」的概念未清,敝答所謂句讀韻之說可以撇去。
2007-01-24 12:29:36 · answer #2 · answered by cheetah 6 · 0⤊ 0⤋
請恕我直言...
古今的詩詞歌賦都是重「意境」, 而輕「文法」的藝術創作. 我們欣賞這些由古人留給我們的「文化禮物」時, 應該將重點放於詞中的「意境」, 而不是當中的「文法」. 若要考究其文法, 只需留意其短句及段落 (詞的段落為「闋」)的編排便可, 標點符號的「附加」得宜與否, 實際無幫於欣賞或理解作品中的藝術成份...
所以, 我們的討論重點, 應該是此段詞組的意思, 而不是標點符號是否「附加」得宜.
我會這樣的分析此詞組:
遙想起公謹當年, 還在與江南美人小喬初婚之際, 便已雄姿英發--只需頭載綸巾, 手執羽扇, 不必用上任何刀、劍、斧頭或什麼「大殺傷力武器」, 便能在談笑之間, 將敵軍的檣櫓毀至灰飛煙滅.
不知閣下又對在下的愚見, 有何見解呢?
不過, 無論閣下是否認同我的睇法, 亦不太重要. 一個成功的藝術作品, 不是應該能夠啟發出讀者不同的聯想及理解嗎? 文字藝術動人及可貴之處, 就在於其中所帶給讀者的聯想力. 我想, 除了原作者本身, 應該沒有人有資格談論此詞的「真意」吧. 而我們亦毋用鑽牛角尖, 試圖充當蘇東坡先生的代言人了... 只需要「虛心」的欣賞及細味便可.
另外, 就為詩詞歌賦「附加」上標點符號, 我有以下的睇法:
標點符號, 是在新文學運動才引入漢語的表達工具. 古代文學家創作詩詞歌賦的時候, 應該並沒有考慮過「如何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此問題吧. 若然要討論「怎樣為《念奴嬌.赤壁懷古》加上『恰當』的標點符號」, 試問世上又有那一學者有這樣的才學及有這樣的膽量去「充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先生的代言人呢? 就算有, 都應該是一些恃才放曠, 自以為是的伙傢吧?
而且, 使用標點符號後, 真的可以深化詞中的意境嗎? 現在著名的填詞人, 如黃霑、林夕、黃偉文等, 都「刻意」不為歌詞加上標點符號, 為的就是不想讓標點符號, 甚至句法、語法、文法等問題, 局限了歌詞的「藝術」創作.
若我們如果要吹毛求庇, 齊來講「最緊要『正』字」的話, 不難發現這些「藝術」作品中的「語病」. 如以此詞為例:
遙想公瑾當年 小喬初嫁了 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 談笑間 檣櫓灰飛煙滅
為什麼「談笑間 檣櫓灰飛煙滅」這「一」個完整而又簡短的意思,要分做「兩」句詞句來表達呢?而在此兩句中間,加上一個「、」號,又是不是「常用」而「合理」呢?無論是將此詞組語譯為白話文, 或我們平時用白話文寫到相近內容的意思時, 我們又會不會將此意思「拆散」做兩句來寫呢?(按莊澤義所選注的《宋詞.中學生文學精讀》, 便將此句語譯為「一」句白話文: 「談笑之間就把曹軍船艦燒得灰飛煙滅。」)就算真的「拆散」做兩句來寫,我們又是不是加上一個「、」而不用「,」呢?
再想一下, 假設要你為黃霑的《滄海一聲笑》或林夕的《愛與誠》填上「合適」的標點符號,會是何其困難的呢?若你堅持為這些炙手可熱的近代歌詞「刻意」地加上了標點符號後,再與其原文比較,又會不會覺得畫蛇添足呢?
再誇張一點, 在每一句都富藝術性的詞句之間加上標點符號, 就有如為畫家同一系列的畫作之間, 或為時裝設計師同一系列的服裝之間, 加上標點符號一樣的困難及多餘. 因為, 我們既可以單獨從單一的詞句、畫作及服裝, 欣賞到當中的意境, 我們亦可以在沒有標點符號的輔助下, 欣賞到全首詞、同系列畫作及系列服裝所組合起來的意境.
畢竟, 標點附號是近代才引入漢文, 輔助我們傳情達意的文字工具. 若要過份拘泥於此, 便有點本沒倒置了... 可知道, 過猶不及, 凡事該以務實為主, 適可而止...
可參與我所作出的討論--《應否為中國古代詩詞歌賦加上標點符號?》: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7012100818
2007-01-23 13:13:50 補充:
唉...見到有些回答者, 不明出處, 便胡亂旁徵博引, 強行充補當古代藝術家的代言人... 其自作聰明、自以為是的程度, 真的覺得他們有點不知廉恥...唉...每見此事, 都教人心痛莫名... 為古人被人誤解而心痛, 更為現今社會以此為學識的歪風心痛...唉...在此借用辛棄疾之詞, 以抒吾內心所想.近來始覺古人書 信著全無是處少年不知愁滋味 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識盡愁滋味 卻說還休 卻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箇秋
2007-01-23 13:15:36 補充:
補充更正: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識盡愁滋味 卻說還休 卻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箇秋
2007-01-23 13:24:09 補充:
我發覺, 此首詞, 亦適合某些回答者:少年不知愁滋味 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識盡愁滋味 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箇秋你曾經「少年不知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如YAHOO知識 之類的「層樓」,「為賦新詞」而「強說」人家的「『愁』」情.你「如今」應當「識盡愁滋味」吧. 應該 「欲說:『還休.』」了吧. 希望你除了「欲說:『還休.』」以外, 還能「 卻道」我那些如「天涼」般的諷刺「好箇秋」----可以提高你的知識吧.
2007-01-23 13:27:34 補充:
補充更正, 因為又打錯字了... (我實在太大意了... 不好意思...):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識盡愁滋味 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箇秋
2007-01-23 23:37:30 補充:
to 樓主 補充時間:2007-01-23 14:00:05可能, 你會發覺得用字用詞, 語帶相關, 充滿諷刺的意味. 然而, 我的態卻是很認真的. 我所講的: 賞欣藝術作品, 首重發揮讀者的聯想力. 只要不「偏離」文意, 任何解釋都可以接受, 亦毋需「爭論」什麼那個較「解得通」, 那個較「不解得通」. 能夠從詞中啟發自己「天馬行空」的聯想力, 甚至在不「偏離」文意的前提下, 想出原作者也可能忽略了的意境, 這才是欣賞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
2007-01-23 23:38:44 補充:
有人認為, 「羽扇綸巾」是形容儒雅風流的讀書人, 亦有人覺得它是用來諷刺手無縛雞之力的書呆子, 而對於我來說, 只是代表當書生的尋常打扮.正如上述所講, 毋用「爭論」那個解釋較「解得通」, 毋用分高低. 我們要留意的, 是自己理解詞文時, 有沒有一不小心曲解詞中的意思.
2007-01-23 23:48:01 補充:
至於「斷句」此一學問, 我都是第一次聽聞...然而, 宋詞的編作, 對總字數、分段、句數、每句字數, 都作出了規定. 正如我之前指出, 「談笑間 檣櫓灰飛煙滅」, 此兩句詞, 沒有分成做兩句的需要性. 在此詞中分做兩句, 是為了付合詞題《念奴嬌》的句法要求而已.而要組合那幾個連續的詞句來分析或綜合詞意, 亦是理解詞意的問題, 只要說得通, 能自圓其說便可. 其實, 有些人可能比起原作者的創作力更出神入化, 聯想到連作者也沒想過的境界, 又有何出其呢? 又有何不可呢?
2007-01-24 00:07:40 補充:
有關分析及理解, 最出名的笑話是:此路不通行不得在此小便這句通俗的笑話, 包含了高深的文字藝術及智慧, 提省我們別自作聰明, 亦不要莽作斷定, 因為怎想解釋亦妥, 怎想解釋亦為不妥.我們要問的, 不單是自己的理解的合理性, 亦需要「虛心探討」的有沒有其他合理的演譯. 不宜及毋需比較及爭辯不同而合理的演譯.若你能明白我所強調的「虛心探討」, 別你所強調的「比較」及所用到的「爭辯」之間的分別, 你便能更加享受到詩詞歌賦帶給你的樂趣.
2007-01-24 19:14:32 補充:
to 樓主詩詞歌賦, 是著重「意境」的藝術作品, 非一般我們日常使用, 著重「文意」及「文法」的文章. 你在欣賞及理解不同作者的詩詞歌賦, 不難發現, 內裏似乎另有「玄機」或可能「語帶相關」, 這就是我所指的, 作者想啟發我們的聯想力.
2007-01-24 19:33:54 補充:
「子非魚, 焉知魚之樂」無人能完全推測到別人的心意, 更何況那人是蘇軾?很抱歉!回答內容限 4000 個字之內,請回上一頁。 恕未能詳談, 可email討論.
2007-01-23 08:03:59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5 · 0⤊ 0⤋
小弟才疏學淺,在此姑且一談己見。
我認為原句在標點的更改後意思有別,而變得奇怪不通。
先看「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雄姿英發】在此是形容周瑜以二十之齡娶得江東美人小喬時的雄威之姿,意氣風發之貌。要知道江南兩大美人(大、小二喬)聞名於外,大喬被一代梟雄孫策所納,剩下的小喬就被周瑜所娶了,其地位象徵已不限於江東大將軍了。加上周瑜年僅二十,就已事業愛情皆得意,故周瑜的「雄姿英發」是事業結合愛情的結果,也有條件去與作者蘇軾的坎坷失意作強烈的對比。
把「雄姿英發」與後面的「羽扇綸巾」合成一句,有三問題:
把小喬初嫁一事與交代周瑜態度和心情的「雄姿英發」分開,周瑜娶得小喬一事就變得淡而無味了,也不能突顯出公瑾壯年娶得美人歸的那種風頭無兩和不可一世,自然不能賦予讀者周瑜那種強烈的成功感了,對作者的強烈反襯效果也大打折扣。
另外,後句「雄姿英發,羽扇綸巾」也很奇怪。羽扇綸巾,本就是儒者書生之形象,即使坐於陣中發施號令,又如何解釋「雄姿英發」?在幕後控制者始終不夠陣前殺敵的「雄姿英發」吧?兩者似乎不能配搭,難免令人心生奇怪。
至於最後,作者本身想在後三句作一對比,再反襯出周瑜的驚人本領。後面三句,就是要說明周瑜一派儒者之風,戰力卻儼如一代戰將,運籌帷幄之中而決戰於千里之外,不出陣而大勝的驚人能力。但當羽扇綸巾被調至前頭,既令「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說服力不足,又影響「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中周瑜的形象描寫,故不建議這樣轉換。
其實「雄姿英發」和「羽扇綸巾」各對前後兩句構成襯托的效果,將兩者拆開再合二為一,反倒撥正為亂,一來道理上說不通,二來亦對段落本意造成遺漏,故還是取原著的「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2007-01-20 11:09:33 補充:
根據《江蘇音符網》http://www.chinesefolklore.com/9/fushi.files/040220.htm內有提及「羽扇綸巾」這種裝束的起源:漢元帝額上頭髮很長,不願被人看見,便也用幅巾來束發,於是,一時間群臣相效,蔚然成風。而「綸巾」便是幅巾中的一種,用絲帶織成。
2007-01-20 11:15:19 補充:
作家連廣宇《厚誣孔明先生》中有一段:「有人說羽扇綸巾指與周瑜合力破曹的諸葛亮,此與前後文不協,因為這幾句完整地描繪了周公瑾的形象和功業,未宜加以割裂。羽扇綸巾乃古代儒將的裝束,諸葛亮可以穿著,周瑜也可以穿著,後人理解為道家或神仙家的專用服飾,是一種誤解。至於舊戲曲還為孔明先生穿上一件八卦道袍,更近乎胡鬧了。」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2003-11-3/TK-193624.htm
2007-01-20 11:32:03 補充:
詞中用「羽扇綸巾」去描寫周瑜,或想襯托其雄姿英發的形象,唯當時「羽扇綸巾」頗為普及,羅貫中先生在其著《三國演義》中亦有形容諸葛亮「羽扇綸巾」,故單以羽扇綸巾作打扮,應稱不上雄姿英發,不然諸葛孔明不是也雄姿英發嗎?若「雄姿英發」與小喬初嫁一事分開,那周瑜跟諸葛孔明似乎在形象方面又沒有什麼分別了。
2007-01-20 11:37:44 補充:
另外,教科書亦指出,蘇軾寫「羽扇綸巾」只為突顯其儒將身分,一來和其他征戰沙場的武將作對比,二來亦連結在後頭的「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再度突顯周瑜以儒將之姿破滅曹軍強敵,比戰場上的武將的成績更為驕人。蘇軾寫「羽扇綸巾」,目的只為道出周瑜只是儒將,那「羽扇綸巾」也自然是普遍的文人裝扮。這裡用的是借代手法。
2007-01-20 11:44:18 補充:
若你所言的「雄姿英發」和「羽扇綸巾」兩者本無關係,只是分別陳述其姿態和裝扮,跟前後兩件事斷開,那又從哪看出周瑜雄姿英發呢?羽扇綸巾又怎樣呢?有何特別呢?原文中蘇軾則用年少娶得小喬作雄姿英發的引證;用談笑用兵,指揮若定去指出周瑜的「羽扇綸巾」的與眾不同。
2007-01-20 11:49:52 補充:
當然,如閣下所言的分開,也是可以的,唯以「雄姿英發,羽扇綸巾」兩句去形容周瑜,欠缺前後兩事的配合,去形容周瑜就失色不少。而把前後兩事分隔,中間加插兩句描寫,又似乎有點突兀。
2007-01-22 07:14:57 補充:
當然「羽扇綸巾」可用以形容周瑜的打扮,而單單「羽扇綸巾」就能表現出雄姿英發的一面?在蘇軾眼中,周瑜之所以有資格「雄姿英發」,全因他以二十之齡當上大將軍,且娶得美人歸,能夠做到這點的在當時而言只得周瑜一人,因此就比其他人更「雄姿英發」,而非因其裝扮而起的稱讚。
2007-01-22 20:11:24 補充:
周邦彥本為文人,羽扇綸巾本無特別。詞中的他身處清雅之境,配合羽扇綸巾,更添飄逸瀟灑。至於詞中為何故意提及綸巾羽扇呢?或有當中深意,指其瀟灑倜儻;或只指出其風雅之裝束,襯托其輕鬆心情。當然以上兩種可能皆能成立,「羽扇綸巾」當中有飄逸瀟灑或儒雅風流的味道也可以理解。說回《念奴嬌.赤壁懷古》。「雄姿」,自然是雄壯威武之態。身為江東大將軍兼娶得美人歸,以雄武形容周瑜的確貼切;用儒雅瀟灑去形容一身儒裝的周瑜亦是可以,但以雄壯威武來形容又似乎格格不入了。不知閣下對小弟的見解有何看法呢?
2007-01-24 20:55:57 補充:
網友cheetahlouis之見解精闢而獨到,令小弟眼界一開。
2007-01-27 11:18:28 補充:
不拘一格的欣賞詩詞始終更為可觀。
獨到有理的見解,拜服!
2007-01-19 19:33:55 · answer #4 · answered by 梧桐雨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