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由於下週開始放寒假我擬前往日文旅遊,
想說帶一些和書回家閱讀。
之前在日本亞馬遜看到很多想買的書,
不過運費通常比該書本體的售價還高故做罷。
如今想趁著到日本旅遊時多帶幾本回家,
請問東京周邊有什麼比較大間的書店嗎?

我想買的是一些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的專書(論文集)。請問這類的書到那裡比較容易買到?

希望能提供從最近的車站該如何到達的方法

2007-01-13 08:44:22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 2 in 旅遊 亞太地區 其他:亞太地區

2 個解答

建議搭地下鐵,在【神保町】下車,出口就是書店街
http://ja.wikipedia.org/wiki/%E7%A5%9E%E4%BF%9D%E7%94%BA%E9%A7%85
書店街的街景就像這個網頁的圖片,專賣新書的大型書店也有,例如紀伊國屋丶三省堂丶書泉等等。也有整棟7丶8層樓都是古書店,會在1樓標示樓層丶店名丶專賣哪類書籍
http://doron.allabout.co.jp/s/060823/

連結這個網頁的"古書店一覽",可以看到各店專賣的書籍分類
http://jimbou.info/

2007-01-13 11:52:57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JR 中央線神田車站

東京千代田區的神保町內有一條書店街。因該街道內有130多家經營舊書的書店,且位置靠近神田車站,通常又被稱作“神田古本街”。日語中的“本”就是書的意思,“古本”與書的版本新舊並沒有多大的關系,大致就是我們所說的舊書。

  書店街的形成和發展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明治維新以后,在神保町的周圍高等學府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出來:東京大學、法政大學、明治大學、日本大學、御茶水女子大學……知識分子的高度集中為書店街提供了穩定的客源。值得一提的是清末以后赴日求學的中國留學生們大量寄宿於神田周圍,使書店街一帶成為了小留學生城。1917年周恩來曾進入神田區的東亞高等預備學校補習日文,在此留下了盤桓的足印和思索的軌跡。這所學校現在成了一個小小的街心公園,公園入口處立有一塊石碑,上書“周恩來曾就讀於此”。當年周恩來總理和同學們流連過的中餐館“漢陽樓”如今依然在迎來送往,店中的牆壁上挂有那首著名的“大江歌罷掉頭東”。

  歷史悠久的書店街

  這條書店街的真正發展壯大還是在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之后。地震雖然使書店街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卻受益於東京市復興計劃得以迅速恢復和發展。各個店家又以增加出版圖書目錄、送書上門、共同舉辦舊書展覽、販賣大會等新型運營方式拓寬了舊書的販賣渠道。書店街的景氣因太平洋戰爭的爆發而終止了,店主們紛紛被征入伍,空襲又使大量圖書被付之一炬。可是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1945年3月的東京大空襲中,東京幾乎被夷為平地,而這裡卻安然無恙。

  后來有一種說法認為神田書店街之所以沒有被李梅將軍的燒夷彈徹底抹殺掉,是因為當時研究日本文化的蘇聯專家向麥克阿瑟提出建議:神保町一帶是日本貴重的文化財產應予保留。實際上書店街得以幸免很可能是出於政治原因:神田毗鄰天皇居住的皇宮。麥克阿瑟可以不考慮蘇聯專家的建議,但不能不計算一下轟炸皇宮的政治代價。日本人執著於所謂蘇聯專家提出建議這一傳說,似乎刻意地把注意力從政治轉向文化,在賦予敵人以尊重文化的贊美的同時頑強地守護著、信仰著自身文化的存在理由。

  日本的舊書文化非常發達。新書非但價格昂貴,又受到嚴格的管制,絕對不允許隨便打折,隻有待其成為舊書后才可以降價流通。而所謂的“舊”與書品沒有必然的關系,許多舊書看起來與新書並無二致。日本人對於書籍的愛護不得不讓人贊嘆,打開一本十幾年二十幾年前的書,偶爾還可以找到書的主人在當年留下的發票或書簽。把幾枚散發著不同時代氣息的舊書簽擺在一起,不免有“何人初見月、何年月照人”、“其物如故其人安在”的感慨。由於舊書市場的發達,一些日本人就養成了把沒有什麼保存價值的新書拿到舊書店賣的習慣。一本一千多日元的新書,一般隻可以賣到50日元到100日元左右。價格雖低,但是想想自己讀過的書轉入他人的手中后或許會對新主人的生活產生些微的影響,也可算是一種心靈的安慰吧。舊書店再出售的價格一般是原書定價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其獲利較之販賣新書並不菲薄。因此日本的舊書市場的書籍流通量非常大,買賣舊書也是各個階層的人都可以接受,極為普通的一件事情。

  日本的舊書可以簡單地分為兩類,一種是有商品價值,店主直接收購得來的舊書。另一種則是回收“垃圾”時收來的。一般每個月內,各個居民區都有指定的“可再生資源”回收日。一些懶得處理自家圖書的人,會把各種書或者雜志整齊分類疊摞后用繩子捆上放在家門口。回收公司的人在取走書后會在住宅的門前留下一兩卷衛生紙作為回報。回收公司再將這些有用的“垃圾”分別處理,一些干淨的有價值的書就會出現在舊書市裡以極其便宜的價格得以再流通。

  神田的書店街,集中了136家舊書店,三十多家新書店和幾乎同等數量的圖書批發公司。無論是洋本(外文圖本)、學術專著、和書(日文書)、漢書(中國古書)、洋書(外文書)、珍書(善本)在這裡都可以找到。這裡老字號的店主們在舊書業界裡有著相當尊崇的地位。他們必須具有淵博的知識和敏銳的眼光,才能夠發現、鑒定一本書的真正價值。在散布於東京街頭巷尾的舊書店裡面,與營業執照並排張貼著的往往是店主人的簡歷,上面多有“曾於神田古書街修業”一句,在試圖博取顧客的信賴的同時也透露出一絲店主人的自負。由此可見日本人對神田書店街這一“文化品牌”的迷信。

  書店街的店鋪門臉都不是很大,坐在屋裡守著書的主人的相貌也都較有特色,越是帶著世代沉積的老店當然就越有味道。也許是置身於“往來無白丁”環境之中深受熏陶的緣故,在舊書店裡工作的人們沒有商店伙計那裡所常見的那種“日本人”式的殷勤與媚態。相反,在他們的言語舉止中往往流露出一絲“萬般皆下品,唯有賣書高”的傲氣。我曾經在一家書店看到一套希求已久的某全集,向店主詢問能否單賣。店主是位老人,正在低頭看一本德文書。聽到我的問題后,他頭也沒抬,冷淡地說:“我想不出單賣的理由。”

  

2007-01-13 10:17:06 · answer #2 · answered by JJ 7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