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什麼叫聖嬰現象?


聖嬰現象又是什麼?


聽說又叫聖女現象是嗎?


這是什麼東西?


為什麼叫這種名子?

2007-01-10 15:42:08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戀上沙灘的海★ 5 in 科學 天文與太空

3 個解答

誰先發現這個聖嬰寶寶的?
  靠海吃飯的漁民,最了解大海的變化。南美洲的秘魯和厄瓜多爾緊臨東太平洋,這一帶的漁民,很早就發現一個現象-每年12月左右,風變弱了,平常溫度偏低的海水溫度逐漸升高,水中的浮游生物跟著減少,沒浮游生物可吃,魚也減少了,漁民就趁著這個空檔修理保養漁船漁具,等到這個由北而來的暖洋流離開了,再繼續出海捕魚。由於這個暖洋流都在聖誕節前後報到,漁民們為它取了個名字「El Ni
圖片參考:http://earth.fg.tp.edu.tw/learn/elnino/images/enso011.gif


圖片參考:http://earth.fg.tp.edu.tw/learn/elnino/images/ensobar.gif


■ 平時,太平洋海面水溫以赤道西太平洋最高(圖左邊深紅色的地方,1990年12月),水溫往東和往高緯度遞減(顏色變淺,甚至是黃色)。

  聖嬰對當地漁民來說,原本是每年都會發生的正常現象,大約持續兩、三個月;不過漁民也發現,每隔幾年,暖洋流持續的時間特別長,溫度很高,範圍也特別大。海洋持續性的異常增溫,給祕魯帶來豐沛甚至過多的雨水。原本環境惡劣的沿海沙漠,在幾個星期之中,長滿了綠油油的植物,變成了美麗的花園。湖泊取代了乾旱的沙地,連水蛇都出現了。平常無法生長的棉花、香蕉樹、椰子樹也迎風飄曳。居民因為陸地上不尋常物種的出現,稱這些年份為「豐盛年」(anos de abundancia,years of abundance)。陸地上雖然充滿了「奇蹟」,海洋中的浮游生物、魚,甚至海島,卻大量減少,甚至消失不見。這個現象的發生,嚴重破壞海洋生態,甚至影響到鄰近國家的經濟。
  事實上,在1960年代以前,科學家原本以為聖嬰只是影響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區域現象,一直到1957-58年的聖嬰出現後,才改變科學家的看法。海洋學家觀測這次的聖嬰現象,發現這種海水溫度增高的情形,從東太平洋到西太平洋綿延數千公里,原本以為是「小聖嬰」,這下卻變成「大聖嬰」。於是科學家借用祕魯等地漁民的說法,把這種每隔數年發生在赤道東太平洋海水異常增溫、影響全球氣候的現象,通稱為「聖嬰」。

圖片參考:http://earth.fg.tp.edu.tw/learn/elnino/images/enso021.gif


圖片參考:http://earth.fg.tp.edu.tw/learn/elnino/images/ensobar.gif


■ 聖嬰出生後,赤道東太平洋和南美洲外海水溫普遍上升(深紅色區域向東延伸,1997年12月)。1997-1998年聖嬰是本世紀最凶悍的,海水溫度甚至比正常值高出攝氏5度,釋放出驚人的熱量。另外一個這不叫聖"女"現象,而是叫做"反聖應現象"
女嬰寶寶也來湊熱鬧
  你可能會好奇,既然赤道太平洋會變暖,那會不會變冷呢?沒錯,的確會變泠,而且會變得特別冷,剛好和聖嬰相反,對全球氣候的影響也完全相反。科學家為這種現象取了個名字,叫「La Ni
圖片參考:http://earth.fg.tp.edu.tw/learn/elnino/images/n1.gif
o的意思相反,在西班牙文中是「女孩」的意思,有人直接音譯「拉尼娜」,或是「女嬰」,目前國內中央氣象局統一譯為「反聖嬰」現象。相對於聖嬰,反聖嬰現象較不為人知。
  1998年7月中,來自12個國家的科學家在美國舉行第一次的國際反聖嬰現象高峰會,希望更瞭解及聖嬰現象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在1975年之前,反聖嬰與聖嬰現象發生的次數差不多;1975年之後,反聖嬰現象發生的次數卻只有聖嬰的一半。聖嬰與反聖嬰現象有時會成對出現。譬如,1997-1998年這次被認為是本世紀最強壯的聖嬰寶寶誕生後,科學家觀測發現,赤道太平洋已經出現一塊比美國加州還大的冷水區,赤道中太平洋的海溫在一個月內就下降攝氏五到六度,是有觀測資料以來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顯示反聖嬰現象可能要開始發做了。至於對全球氣候可能造成多大的影響,還有待觀察。

圖片參考:http://earth.fg.tp.edu.tw/learn/elnino/images/enso022.gif


圖片參考:http://earth.fg.tp.edu.tw/learn/elnino/images/ensobar.gif


■ 反聖嬰現象發生時(1988年12月),赤道東太平洋與祕魯外海水溫明顯下降。


圖片參考:http://earth.fg.tp.edu.tw/learn/elnino/images/nexticon.gif

 

2007-01-10 15:58:03 · answer #1 · answered by Mao Jason 7 · 0 0

洋流對世界的影響-聖嬰現象
聖嬰現象形成的原因
南美洲西岸是世界著名的漁場之一,原因是此處有由三、四百尺深度的
中層海水緩緩上升,將中層含營養鹽豐富的海水帶至表層,致使魚群集
中。由於海水上升的現象,此處海面溫度較鄰近海域低。
當地人發現每經三、四年南美洲西岸有突來的溫水,使此處水溫上升,
有時上升5~6℃之多,且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造成魚類大量死亡。當
地人稱這種現象為 El Nino,西班牙語的意思是「小男孩」,表示頑皮不
可捉摸之意。

其實科學家對這種現象已有相當的瞭解。太平洋赤道海域終年吹東風,
因此水溫較高的海水流向西太平洋,加上東太平洋南美洲西岸有湧升流,
使西太平洋的表面水溫較東太平洋高5~7℃。另一方面也因為東風的吹拂
西太平洋的海面平均比東太平洋高60~90公分,海面的傾斜完全是由強勁
的東風支撐。平均每隔三、四年,赤道的東風減弱,支撐不住東西海面的
傾斜,於是西太平洋的水往東衝,使東太平洋的水溫升高,這就是聖嬰現象。

聖嬰現象對世界氣候的影響
聖嬰現象亦對世界上的氣候造成莫大的影響,西太平洋屬低壓區原本水溫
高、蒸發量大、降雨也多,氣候,產生颱風的機會也大。而東太平洋屬高
壓區水溫較低、蒸發量小、降雨較少,海溫不到27℃不易形成颱風。若是
遇到了聖嬰現象,情況正好逆行,原本潮濕而多雨的地區發生乾旱,原本
乾燥少雨地方發生大洪水,還可能形成颱風。而東西太平洋的氣候大改變
,進而影響到全世界的氣候循環。


(圖片動畫在參考資料的網站中)

2007-01-11 13:45:04 · answer #2 · answered by tsengwh 2 · 0 0

在現在的這一個地球中,由於近來的天氣的不穩定現象,針對這一連串不規則的天氣變化學者統稱為「聖嬰現象」。
而為了更了解聖嬰現象我們從十一個不同的方面討論聖嬰現象的產生及影響範圍。:
1.這個「寶寶」的脾氣有點怪:
每隔二到七年,赤道東太平洋上會出現一個脾氣不好的寶寶,這個寶寶打個噴嚏,東太平洋的國家就會下豪雨;萬一他生氣了,西太平洋不少國家又要鬧乾旱。雖然現在,我們已經可以預知他的誕生;可是對於他的怪脾氣,依然是無可奈何,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一發威,就帶走千百條人命,以及數十億美元的財產損失。這個寶寶的名字,就叫「聖嬰」現象。

2007-01-10 20:48:42 補充:
2.誰先發現這個聖嬰寶寶的?:
靠海吃飯的漁民,最了解大海的變化。南美洲的秘魯和厄瓜多爾緊臨東太平洋,這一帶的漁民,很早就發現一個現象-每年12月左右,風變弱了,平常溫度偏低的海水溫度逐漸升高,水中的浮游生物跟著減少,沒浮游生物可吃,魚也減少了,漁民就趁著這個空檔修理保養漁船漁具,等到這個由北而來的暖洋流離開了,再繼續出海捕魚。由於這個暖洋流都在聖誕節前後報到,漁民們為它取了個名字「El Nino」。El Nino在西班牙文中有「幼年基督」和「男孩」的雙重意思,於是我們把它翻譯成「聖嬰」現象。

2007-01-10 20:49:23 補充:
反聖嬰現象:
你可能會好奇,既然赤道太平洋會變暖,那會不會變冷呢?沒錯,的確會變泠,而且會變得特別冷,剛好和聖嬰相反,對全球氣候的影響也完全相反。科學家為這種現象取了個名字,叫「La Nina」,和聖嬰El Nino的意思相反,在西班牙文中是「女孩」的意思,有人直接音譯「拉尼娜」,或是「女嬰」,目前國內中央氣象局統一譯為「反聖嬰」現象。相對於聖嬰,反聖嬰現象較不為人知。

2007-01-10 15:46:59 · answer #3 · answered by 延欣 2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