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1從文獻或參考資料中說明,常用ㄉ連續壁工法有哪些?並說明各個工法的適用性。


2說明連續壁|ICOS工法的施工順序?

3尋找相關文件探討連續壁工法MHL、ICOS及BW工法之優劣及適用性。

2007-01-08 15:29:46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孟想家 1 in 科學 工程學

2 個解答

ICOS工法因其機具較簡施工費用較低,但其施工精度不高(1/150),故僅被限用於開挖深度較淺(一般25M以內)的工程上運用。

BW工法具有相當之開挖精度,其開挖深可達地下30~50m左右,但其施工機具繁多且價昂,施工進度緩慢,相對提高了工程單價,目前已在國內市場消失。

MHL(Masago Hydraulic long bucket)工法其特點在其抓戽為長7m之油壓控制挖掘機,X、Y方向共有12片校正版,故其精度可達到1/500或更高的精度,且在深開挖工程中,其長壁式抓戽可減少壁體崩坍的可能性,其挖掘原理是改良ICOS工法取土方式,除利用本身高達7m的開挖機自重外,在抓戽部份,再利用油壓控制開閉,使挖土效果更達充實,且其機動性良好,其施工速度快捷而其挖掘的深度也較其他工法深,約可達地下55公尺。

連續壁施工程序 : 連續壁基本施工順序無多大差別,前置作業不外是基地整平、測量作業及放樣、各種施工機具物品堆置之配置、鄰近物之觀察調查及地盤改良等。而進入實際施工為導牆及舖面之施工,重點在挖掘作業及組立吊放鋼筋籠,灌漿作業等。

工法弱點 : 一般利用機械挖掘削的深開挖基礎工法,常因壁底沈澱物未完全清除,馬上開始澆置混凝土,以致完成後壁體結構產生不良的沈陷問題,因此灌注前必須注意,通常掘削完成及清除壁底後,距放入鋼筋籠而插入特密管的時間長達1~3小時,這段時間在水中或皂土液中的沉泥大部份都會沈澱在壁底而構成施工的重大問題,因此開始灌注混凝土前必須清除沈澱物,清除方法通常有:循環水壓除去法、攪動浮游除去法、噴射水流除去法以及混凝土壓力除去法等四種方法。 普通所使用之方法為混凝土壓力除去法,乃利用特密管插入皂土液引至底部,混凝土開始由壁底灌注,壓擠沈澱物,溢出壁頂外,非常有效。每個單元經以上步驟後,等混凝土強度足夠即可開始基礎開挖工作。

2007-01-09 05:21:12 · answer #1 · answered by shentc 7 · 1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7-12 13:55:54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1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